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七界年史:创世纪 > 第9章 战火的不断扩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教国的分裂在混沌年代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历史上第一场世界大战的序幕被彻底拉开,这是远在诸神战争前的,唯一一场席卷了东西方诸国的战争。原本它只是教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仅需要当政者几道政令便足可以熄灭,但海拉却选择了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邀请了错误的人,因而,这场政治上的分歧成为了内战。那么,它又是如何成为了世界大战的?这与当时的世界诸国间的外交政策有关。

    在教国内战爆发了约三个月后,海拉派遣了第一支舰队进入南方诸国,她希望这支舰队能代替她签署早就搁置已久的《补给线条约》,这是在内战还未爆发前,为解决海拉与边境国双方一直在争论的补给线问题而缔造的条约,但因为当时海拉在对付国内的教长们,无暇顾及而被迫停止讨论,但如今情势紧迫,天上宫的补给已经极度吃紧,因此海拉需要一条安稳而又绝不会受战乱影响的补给线与贸易路线,因此这场谈判再度启动。

    这是一场耗时极长的谈判,早在教国建立初期就一直在为之耗神,双方不断的就所谓的领土,争议地区以及贸易上的冲突来诘问彼此,原本只是一个争端,但为了解释它,又被迫拿出另外一个争端来举例,就这样,双方往往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牵扯出了成千上百个问题,而且精明的政客往往会在这成千上百个问题后摆出一道又一道陷阱,等待敌人踩上去。

    因此这场拉锯战一直到第三个回归日的第20天才宣告结束。海拉被迫让出一部分让她为之苦恼的土地,那是南方少有的丘陵与小山脉,而争议地区也被划归成了自由市,一个由当地民众自决的议会将会在那里召开,但我们都明白这种所谓的自决往往代表着数个大势力将会在他们背后进行博弈,但同时海拉也可以获得数条不菲的报酬,一是教国与边境国的贸易将会再度展开,并且只对天上宫;二来,边境国承诺,将会在船队出海后立刻派遣军队支援海拉,这也代表教国与边境国成为了一个有力的联盟;三,边境国将会开放国土,并且作为海拉的盟友来安排海拉与沿海城邦们进行接洽。

    这是第一个正式介入教国内战的国家,他们的介入代表着事态的升级,特别是在天上宫之战结束后,这一联盟的关系越发的密切,这种密切的盟友关系也引来了奥门德的不满与恐慌。由于内战的缘故,南北之间的贸易也随着事态的发展而得到了彻底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商品的滞销以及专注于国外贸易的商人们的破产,这无疑给了奥门德,这个本来就不擅长农业的商业城邦一记重拳,再加上天上宫之战后,海拉与边境国之间的贸易加强使得奥门德越发没有油水可揩。因而为了重启贸易(也是为了缓解商人们的不满情绪),奥门德与叛军缔交了第一份不侵犯条约,在这份条约中,奥门德将结束对南龙墙附近的教国军提供的保护,同时放弃与天上宫之间的贸易往来(虽然在内战爆发后这种贸易便中断了),转而与叛军相互沟通。虽然这份条约导致了边境国与海拉的不满,但毫无疑问,这份条约也给了不断败退的叛军一针强心剂,很快,奥门德在“被迫”的情况下签署了《新同盟协议书》,这封协议书中,奥门德将会提供叛军大量的补给与援助,同时也会派遣军队前往前线参战,而叛军则必须为之开放新的贸易路线给奥门德,并且不允许设立过重的关税。这一协议书的签订也代表着奥门德这一北方强国的正式介入,并且加重了事态的升级。

    随着这两国的干涉,在东方大陆上的其余城邦国家也开始了政治上的博弈与彻夜的分析,他们需要在保证领土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利益提升到最大化:该与哪位大国结盟、又该如何签订战败国的赔偿条约、同时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也是避无可避……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没得到彻底解决前,没有一个夜晚值得祝福。

    很快,随着内战成为了一场大国间的拉锯战,各个城邦也遴选出了自己的盟友,西南沿海的贸易城邦们同意在总教长的旗帜下进行着远洋的运输,以保障自己在天上宫内的贸易地位,而包裹着他们的沙海部落则选择与叛军为伍,野蛮人们似乎觉得自己还能重现在创世初期的辉煌战绩,但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同宗奥门德在背后的挑拨所致,而在沙海部落以东的森国,这些信奉着德鲁伊之力的部落联盟认为异端们应该活活烧死在火刑架上,因此在这场战争里,他们一反常态与自己的死对头沙海部落站在了一起,这似乎也是奥门德在南方影响力的一种体现。

    这几个小国间的取向也彻底影响到了内战的走向,奥门德开始从南北两个方向进行突袭,并且派遣大量的舰队封锁了沿海的港口阻止天上宫与西南城邦,而正面战场上,皮亚平尼的高原军们也正如海拉所恐惧的那样,撤回了高原上,他们虽然在御前宣誓将会永远保卫教廷的安危,但似乎单单只是教廷而已,至于总教长是谁?领袖是男是女?他们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去管。战争的均势也因为这支部队的撤离而被打破,就好像海拉在日记里所写的:

    “创世后的第379年,第二个回归日的第三十天。

    我们的优势在敌人眼前不过是过家家而已,奥门德——这个恐怖的大国,他的参战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我从未想过他会扶持一位叛军。就在前一个月,他们还支持我的正统与合法,哈,政客。对此我只能耸耸肩了。

    创世后的第379年,第二个回归日的第四十天。

    我开始为我的前路担忧起来了,虽然我的同胞们愿意带我回归西方大陆,但我明白在那里我将接受审判。而且我将会被押到我的子民面前,让他们唾骂我,遗弃我。他们做得出来,我曾经见过元素的死状。我需要找个法子来解决这一窘境,或许西南城邦会帮助我出海,但现在这种状况……我担心出海后的安宁。”

    在写完这则日记后的第三天,海拉便委派她的同胞们再度发起了远航,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决定,在整个战争情势一面倒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海军脱离战局,无疑会让本就恶劣的战况发生雪崩一样的影响,但海拉似乎对这种危机没有任何表态,在朝臣们的反对声中,她不仅签署下了通关文书,而且还派遣了大量使节一同出海。

    “这是一场赌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赌博也分两种情况,以小吃大或者以大吃小。我们的本钱已经不多了,但战局却在不断下滑,假如妄图以大吃小毫无疑问会劳民伤财,甚至会让我的子民们走向灭亡。因此我只能寄希望于我的同胞们,让他们带给我一点点好消息,虽然我深知遥远的北方也陷入了战火的洗礼中而无法自拔,但只有依靠他们了,奥门德的军队对于我来说过于强大,正面战场上我已经失利了,可以说从未赢过。因此我们只有在他们的腹部狠狠插上一刀才能延缓败势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为你们祈祷,我的兄弟们。无论你们是否能活着回来。”

    在越发浩大的反对声中,这支集合了教国三分之一实力的海军大舰队成功出航了,虽然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北极诸国”不过是孩童们的睡前故事而已,但也只能拼一拼了,战争的天平从来只有棋高一着才能扳的回来,同理,在如今这种危局面前,也只有如此,才能一缓燃眉之急。

    而在遥远的北极,保守派正与改革派进入新的一轮争夺之中,矛盾计划的成功实施给予了保守派极大的战略优势,在这种优势下,保守派连续发动了多次登陆战,奇怪的是,这些登陆战往往都是小规模的,与其说是为了开辟敌后战场,倒不如说是为了吸引敌人注意,民主派也因此开始将兵力更多的集中在沿海的几个港口中,随之而来的是在内陆战场上的兵力空虚,虽然保守派目前仍对这种防守空虚无动于衷,但很显然,只需要几声号角,这些民主派的包围网便会彻底被撕碎。

    不过很奇怪,双方在这之后就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了,仅仅只有在那些争议地区还会有一两场小规模的战斗。而就在这种诡异的“和平”下,一些据说来自于元素战争时期的法器开始在市场上兜售了,它们是突然出现在市场上的,没有任何一则消息证明了它们的古老,也没有任何一个专家学者在之前的历史长河里发现过他们,它们似乎是在战争中被某支军队发现的,但是大多数都是今人的仿制品。“是那些外地人带来的。他们说这些东西是神族的科技。”当人们开始质疑这些物品时,小贩们都是这么解释的。外地人?哪群外地人?是前几天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宝与法器的那支庞大舰队?抑或是早些时候曾叨扰了自己家园的那些同乡?这些外地人同时出现在了两个阵营之中,它们向皇帝或者祭司长们宣扬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务,古老帝国的疆土,南方那数十个王国以及他们那富庶肥沃的土地,期间还夹杂着一位或两位名不见经传的神明……这些事务在北极的居民看来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毕竟早在创世初期这片大陆就被元素们隔离开来。世界在他们眼中实是一片苍茫之雾而已。

    而此时在保守派和民主派的阵营中,海拉的信使们正在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辩论,它们自从突破了奥门德的阻击后便一路北上来到了这片不为人知的大陆上,得益于海拉在众神间的名望以及其虔诚的态度,在这里人们对她还不算太陌生。不过这也为他们游说祭司长与议会增添了不少的难度,双方都表示并不关心大陆上的一切,并且对于西方诸国的困境一顿哂笑,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祖先的强大与荣耀,而选择龟缩在这世界之尾上继续他们那毫无意义的战争。战争给予了这片土地极大的耗损,人民更是苦不堪言,但保守派与改革派却对这充耳不闻,他们的冷血程度着实让东西方的使节们都大吃一惊。

    “不可否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政客那血腥而又残暴的一面,他们不断许给人民以空头支票,又不断地把这些支票当作废纸一样的烧毁掉,只有那些有用的才会留下。他们的言辞之中皆是自负与狂妄,就算是面对他们的主宰,元素们也是如此。似乎在这群卑劣之辈的脑海里,世界只有这儿才是最后的救赎,而茫茫大洋将会吞噬其他的地区一样。苦口婆心的劝解往往在他们手中会变成一本笑话书,我不止一次在散席后听到他们的侍从的嘲弄,它们不屑于与我,与伟大的教国合作,甚至就连援助也不愿意。我实在搞不懂这群人的思维方式,他们难道以为野火烧灼草原时会放弃攀援上山?巨浪席卷大地后不会奔腾向前?常年的和平安稳早已经磨平了他们的锐气,自元素大战结束后他们就忘记了人类的尊严。一群华而不实的莽夫。”

    虽然双方都对于这笔交易没任何兴趣,但值得人注意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祭司长还是议会,都开始向南方海域增派了大量的舰队与人力物力,同时市面上来自于教国的商品也越来越多,这些新奇物品往往是由西方的来客带来的。随着南方的战局越发激烈,教国的特使也在逐渐增加,而他们随行的工匠也开始飞速递增。而北极的各个统治者们都对这一情况报以默许的态度,毕竟大陆上需要新的力量来进行调和。

    也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属于北极的坚墙开始融化了,强硬的手段与政令开始不断的耸动着,特使们的不断游说是一方面,而那些恰到好处的礼物也是一方面,议会开始针对南方的情势进行详细的研究,而无数的间谍也随之渗透进了奥门德城中,它们犹如议会的另一双眼睛一样事无巨细的向议会发送着情报。有的是城池布防,有的是大陆上的政治形势,也有的是港口出海船只与商业浮动。这些情报则会在议会的会议室中进行分门别类,祭司与其他阶级将会就这些情报进行分析与决议。而特使们也会就这些情报着手来缓慢而又有力的撬动着这座牢不可破的大厦。

    在民主派正不慌不忙的准备着的时候,保守派已经开始行动了,它们不断的将自己的船只派至海面上进行着骚扰与侵袭,这些船只是元素们的杰作,它们坚固的船身与隆隆作响的巨炮往往可以在几个呼吸间便击沉数艘敌舰,而奥门德的船只却对此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奥门德的军队只能依靠龙墙与塔楼相互配合来抵挡这些怪物。但在陆战上保守派却丝毫不占据优势,这些人已经习惯了所谓的“光荣战术”,这是一种毫无章法的冲刺与突袭,是传承自部落年代的野蛮战术,虽然其他大陆上人们早已摈弃了这种猪突式战法,但北极的人们却因为多年没有与大陆来往而完整保留下了这种仪式。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令人自豪的战术,但只会增加更多的伤亡,但保守派却认为这是一种谬论,他们相信元素会一直保护着他们,因此这种战术也是为了给予元素更多的英灵们来预备最后战争,“死亡只是为了更多的荣誉。”这是保守派间口耳相传的一句谚语,可见他们的迂腐给予了他们多么盲目的自信。特使们也曾就这一情况写信劝谏过祭司长与卫士们,但得到的消息却是更大的嘲弄。

    时间就在这不断的冲突与毁灭中过去了,祭司长与议会间的争端终于被搁置在了一旁,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他们都深刻意识到了放任一个离自己仅隔一洋之远的敌人是有多么的愚蠢与短视,它们开始了新的一轮入侵,虽然这种入侵仅仅是对海面以及近海地区的大规模骚扰,但得益于这种骚扰战术,奥门德的军队无法成功抵达南方,而总教长的军团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迎战叛军们。战争的天平也因此开始在奥门德与教国间相互晃荡。

    但海拉却还没有满足,她的目的似乎仍未达到,从她仍不断向远方派遣特使可以看出她所要的不仅仅是北方的骚扰。

    抱歉(。_。)i’sorry~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