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七界年史:创世纪 > 第10章 大远征以及西方世界的“统一”

第10章 大远征以及西方世界的“统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们普遍将北极加入战争视为世界大战的开始,但就好像后世记载这段惨痛历史所说的那样:“北极的参战只是让死亡女神这位美人的面纱微微拉开,但实则火焰还未燎原。”真正的把这场战争推向世界大战的地步是因为海拉在这之后所派出的三支舰队,这些舰队被人们称之为转折点之旅,正是它们带动了战争的天平彻底向海拉倾斜。

    这些舰队的目的地是遥远的西方大陆,也就是混沌诸神所在的地区,这些海拉曾经的盟友与敌人此时正陷入大规模的内战而不可自拔,而海拉需要将他们拉拢,并为己所用。虽然目前,战局已经开始向自己这边倾斜,但难保奥门德与南方诸国会想出什么新的战术,因此海拉需要一个强大的帝国从西方进行威胁,彻底保证自己在海洋上的霸主地位以及在近海地区的殖民地的稳定。但海拉也深知这一行将会极为坎坷,西方的内战已经打了近十九个年头,并且从遥远的家乡传来的消息表明这种战乱仍没有停歇的迹象,在这种战争狂热下,即使温顺的是南方的部落间也开始了毫无理由的挑衅,虽然在岛国间,教国的外交手段早已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与爱戴,但区区岛国又能出动多少人力物力呢?不论是海拉还是特使们都开始对未来表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担忧,他们不知道在这片故土上,自己的政治手段是否还有用,而曾经借由家族势力所积攒的人脉,是否还能适应当下的时局呢?

    在船队到达西方前我们务必要了解,在彼时。西方的内战已经打了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间整个西方世界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月神教派的触手在被发现的那一刻开始便不断伸展开来逐渐控制了南方的雨林与山地,并在当地的归化民的帮助下,他们组成了第一支宗教性质的武装——“教廷卫队”,虽然这支军队很少用于实战,但因为其的人数庞大,以及直属于教廷,故而也被人们冠以“善战者”的名号。当然,他们曾经在北方对南方的多次大规模入侵时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根据记载,这一段时间(即内战第15年至18年)的所有战功,都要归于教廷的指挥特使们,他们是教廷从各处搜罗人才的成果之一,这些优秀的人才们在被提拔为教廷特使前大多数都是些农民,但只要被教廷发现他们的才能,他们便会被免费送入教廷专属的特使学校里进行全方位的军事教育。在他们的帮助下,教廷仅仅十年便控制了一半的西方世界,而在教廷看来,另一半,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而在北方,诸位贵族仍在不断的跳着死亡的圆舞曲,他们热衷于将权力与死亡摆在一起,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南方教廷不过是群流民为了自保而组建起来的临时政府罢了,即使在数次南下中,他们都被这些流民所击败,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这些蛮夷的看法。当然,这些战败也并非没有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他们开始明白了战争该以怎样的方式结束,不再是封邦建国,也不再是附庸与君王,而是皇帝与官吏,郡县与国家。他们需要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被自己所牢牢控制的军团来彻底扫尽南方的叛乱。这种集权的思想在每个诸侯脑海里都深深的烙印着,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吞并,结束附庸,再吞并,实力大的诸侯日夜小心被从属所灭,实力微弱的诸侯则尽量把城墙加固来抵御他人侵袭。曾经的规则与道德被人们当作泥土所践踏,下克上的来临也正式标志着缭乱之战进一步加剧了道德的沦丧。老文明彻底的覆灭。

    因此,当船队踏入这片土地时,他们惊讶于自己家园的巨大改变,他们为这种改变感到了莫大的悲哀与绝望,这种曾根深蒂固在自己脑海里的文明与礼节被不道德的行为所冲散而带来的悲凉感是今人难以体会得到,这是一种对于旧时代的感叹与尽力挽留。当然,在错综复杂的现状下,特使们已经无暇再去感叹自己所仰赖的高贵文明覆灭所带来的冲击,他们只能立刻带着海拉的密件与教国从上到下的企盼前往各地贵族的宫殿之中,这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他们往往会在路上便耗费数天的时间,有时候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例如几起来自于敌对家族的偷袭或者火灾),他们会停留在路上达十天之久,直到骚乱彻底的平息。而风雨兼程的结果往往都恰不如人意,许多小贵族们担心自己的领土安全,而大贵族们则常常会在聊天时把话题牢牢握在手中,借机询问手下的小贵族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所谓的教国在他们眼中远没有当下的利益来的重要。“他们会后悔的,一座巨大的金库被他们丢到一旁,只因为眼前的一点点镀金的瓜。”特使们对于这些上位者并没有多好的印象,相反,他们开始觉得这次的出行势必要让海拉失望了。

    然而命运还是眷顾着海拉与他们的盟友们的,那是第四个回归日(这是多年未有的第四个回归日)的一个清晨,大概是第32天吧,也许是其他的什么时候,一辆马车开进了使馆的马厩,那是坡托安家族的马车,这是一个久远的神之家族,他们是混沌诸神的亲属与血脉,然而由于世事变迁已经很少有人能想起这个古老家族了,特别是缭乱之战的爆发,更为这个家族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短短十九年时间,这个家族便战死了直系亲属多达二十余人,家主也连换三任,至于所追随的旁系家族(事实上在缭乱之战中,这些旁系家族本身的规模远比他们的主宰更为弱小,有的时候仅仅只有一个村子而已)更是死伤无数。按理说这个古老的家族根本没有被纳入考虑的选项里,他们弱小的甚至不能称之为贵族,在特使的眼里,这支古老血脉完全丢掉了自己祖先的光荣。

    “我为你们稽首,各位特使大人。感谢你们千辛万苦来到这片饱受战火璀璨与不义之风肆虐的土地,我相信你们的到来,是为了恢复这片曾被老文明所洗礼过的荣光大地所经历过的光辉岁月。我是坡托安家族的主母,也是北方的暗礁海峡以及匕首堡垒的领主,它们目睹了整个世界的兴衰起伏,也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围城战役,但从未倒塌过,而我相信,在未来它也一样不会灭亡。”据说在那些神话故事里,坡托安家族便是用这一句话打开了一个新时代的,特使们在这一段冗长的开场白中嗅到了属于坡托安家族所特有的坚韧与强悍,那种强悍是埋于每一个神之家族的血脉里的,他们的祖先就曾凭借过这种宝贵的品格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而坡托安们似乎完美的继承了这一秉性。

    谈判是漫长的,特别是男人与女人间的谈判,坡托安的坚毅在谈判席上更是出了名的难对付,他们坚持要在自己的名义下而非是所谓的教长的名义下进行战斗,“我们需要建立的非是所谓的教国而是一个曾属于老文明的宏伟帝国,我们要独立的地位,要富饶的土地,同时也要一个平等的外交关系。我们自己有能力应对一切困难,即使这困难会让那个家族凋敝。如果你们不能答应这些要求,合作将会终止,当然,或许你们会觉得坡托安家族名不副实,虚弱不堪,而与其他家族进行谈判,那么请记住,坡托安家族曾是整片大陆上最有声望的存在,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一定也还是。”女人的可怖就在于如此,她们会在见面的第一秒开始便把你拉进她们自己的牌局,而非是你的,强势的女人往往会反客为主,将恳求换做被恳求,而她们始终都会赢。毫无疑问,坡托安家族的主母,这个在漫漫长河中被人们敬称为“赛瑞法莉安”(女帝)的女人绝对是后者。

    这些要求并没有吓到大洋另一端的海拉以及她的顾问们,她早在历史上第一个回归日到来时便见过坡托安家族,这是个十分强悍的家族,那时候世界还远没有这么多民族,大洋也没有垮塌,东方与西方还是连接在一起的。在那个时候坡托安家族便存在了,可以说称他们为先声者(这是个令人骄傲的官职,他代表着第一批接受诸神赐福的人)也毫不为过。海拉很高兴看到还有人记得埋藏在他们血液里的血性,她也愿意为这种血性奉上自己的士兵。但实际原因远远没有这么浪漫,海拉需要一个代理人而非自己去控制那片土地,时间太紧迫了,而君临故乡所需要的时间又太长了,她不想耗费半年时间在船只上面。

    随着海拉的首肯,很快一部分老兵便被运往了那片土地上,具体人数未知,但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与笔记,我们可以得出这支远征军大约有一万人左右,这是海拉能抽调出来的极限。她的军团早在第二次劣势中就已经死伤大半了,而那些效忠于她的却又丝毫不愿意加入这场大远征之中,这种极其不均衡的态势让她接连几天夜不能寐,她需要一场远征,成功的远征来打熄某些人的小心思以及自己那折磨了她将近半月有余的头痛。

    这场大远征远没有他们的后辈那么的血腥与残忍,这得益于坡托安家族的强势与狠厉,她们将这些老兵尽可能的摆在了教师与指挥的地位上,从而杜绝了他们有任何机会染指军团的实际操控权,同时对于那些妄图干预政治的东方特使与顾问们,这位强硬的女政治家也明确表示拒绝他们那所谓的和平计划,在她有限的生命里,见过许多人因为贪恋和平而丧命,往往这些人都是听信了政治家的教唆与劝告而走向歧途。“我从不相信和平会带来统一,那种统一不过是纸面上的空洞诺言而已,我见过许多人,正是因为听信了政治家们和平的鬼话从而掉以轻心的。我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权力与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即使在之后,人们会因为想念老文明而放弃了这种坚如磐石的制度。”

    灵巧的猫从不会隐藏自己的利爪。

    这是流传于混沌年代的一句谚语,而他所形容的,便是坡托安家族在得到东方的援助后所进行的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也是唯一一场东方势力参与的战争,在这一场大战中,坡托安运用着属于自己的利爪完美的划开了敌人一道又一道的伤口,又如同附骨之蛆般伸出自己那长满倒刺的舌头狠狠地撕下敌人脆弱的军队。最后直捣黄龙。我们无法否认坡托安家族在这场战争中的辉煌战绩,这原本只是一场围城战,但坡托安家族的阴狠却让这场战斗发生于城池以外的地方,他们是高明的猎手,用一点点食物便吞吃了比他们庞大数百倍的敌人。就这样,仅仅一场战争,坡托安便一跃成为了北方诸国中的大贵族。他们的领土也从暗礁海峡一路向南覆盖住了茕林港,这是连接贸易城邦的一个重要港口,到现在,关于这个港口的传说仍在虚空的那头若隐若现。很快,随着茕林港的再度开通与特使们的游说,那些执着于金钱的商人们也开始倒向坡托安家族,他们似乎早就有了判断似的,还没等特使的唾沫喷尽,便高高兴兴的将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了坡托安家族。

    之后便是长达十五个回归日的征服历程,坡托安家族的权谋在这一时代犹如被石头所击碎的海浪一样迸溅开来,洒向了每一个家族的领土内,她们就如一群操偶师一样,一面仔细的控制着自己手中的丝线与人偶,一面又时不时的在这些人偶耳边缝上自己想说的话,这些话或是一些警告,或是一些谣言,往往正是因此,人们并不在乎它会流传的有多广,直到在某个熟睡的夜晚,暴动犹如野火般烧灼一切时。而往往在暴动结束后,人民才会发现那些和气的卫兵会在下一秒再度拿起屠刀,这时,坡托安家族应该已经在城门外等候许久了。也正是因为这种近乎于下流的战术,坡托安在经历了十五个回归日的征程后,并没有给自己加冕为王,而是选择与教廷和解,并借着教廷的无上威势来行驶着一位君王的责任。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