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集 工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双方都非常的有诚意,接下来的事情就快的多了,在达成了基本的意向之后,杨元钊也向西北发报,进行初步的准备。

    在杨元钊看来,能够得到多少德国的熟练工人,直接关系到未来船坞能够真正发挥多少作用的关键,也关系到西北未来能够培养多少数量工人。

    电报的口气直接,从江南造船厂的熟练工人之中,挑选出500人,目前在青岛待命和培训的工人,抽调出2500名,加上西北这边,4级以上,跟造船有关系的工种,一共抽调了8000人,这些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坐船过来。

    时间不等人,已经快要1913年了,1914年战争就要爆发了,满打满算,一年半的时间,就算初期,不会影响到国内,可是武备中国任务必须要做到,这关系到一战时候,中国所处的方向和地位。

    这其中,陆军根/无/错/本不用操心,别说现在杨元钊的支持下,坦克已经出现,不是一战后期,英法出现的那种连雏形都算不上的坦克,直接进入到了实用阶段,依靠着西北庞大的发动机和机械加工能力,这个坦克直接就是二战初期的标准,整整20年的代差,会让西北的陆军如虎添翼的,庞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加上合理的武器,全面的训练,西北陆军的战斗力绝对是顶级的。

    可是海军不一样,百年海军,绝对不是开玩笑,虽然借助技术优势。西北可以缩减跟国外列强的距离,不经过几次大战。又怎么能够树立海军的地位。

    西北没有什么出海口,不靠海岸。看似列强们,特别是英法的海军,威胁不到西北,可是一旦没有外部的牵扯,当列强们分出胜负之后,他们才不会管是不是你的地盘,到时候,18000公里,甚至是未来东南亚的海疆。需要他的维护,哪怕是堆,也需要堆出一堆战舰来,哪怕作为样子,如同一战德国一样,作为一个存在性的战舰,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样的话,时间就相当的紧迫,越是早一天的建成船坞。越是早一天的投入生产,就会让西北的实力,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多的时间运用的好。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西北的动员能力,是让人感慨的,在西北的5000人。几乎是2天的时间就完毕了,青岛的2500人更容易。本就是在那里,现在有了任务的话。直接调集出去就好了小说

    不过命令下达到江南造船厂的500人,有些困难了,一部分从西北派出来的,现在已经融入到了江南造船厂之中,他们的调出,肯定会有影响,更何况是江南造船厂本身的职工。聂云台觉得,目前正是造船厂生意最好的阶段,这个时间,贸然的抽调这些人,会对造船厂有些影响,万一完不成订单,那就不好了,到时候不但没办法赚到利润,反而要赔偿。

    这件事情安排的很急,特别是西北方面,是得到了杨元钊再三要求的,这比较好,从基础,从最底层开始,还能够通过一步步的提升学到一点东西,真的要把人安排到战列舰船坞上面,那就是绝对的杂工了,恐怕干10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杂工,干不到更高的程度,这对于西北来说,没多少作用。

    既然是在柏林附近,那么柏林这边,就必须要有一个落脚点,虽然说,德国方面,会安排临时落脚点,但是那些不过是简易的帐篷或者是一些旧楼之类的。杨元钊派人出来工作,不是为了挣钱的那种,他必须要为远离祖国,远在异国他乡,为西北努力奋斗的,不能让他们随随便便的居住。

    西北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杨元钊是穿越者,拥有一体机,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杨元钊从最开始,就重视最底层的民众,这些创造财富的人,只有幸福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够超常规的发挥出生产力,并且借助着高额的工资,培育了一个市场。

    4年的时间,证明杨元钊是成功的,钱多了要么存起来,要么消费,这对于政府而言,发出去的钱,又回来了,在流通的过程之中,又产生了无数的价值,这才是最佳的控制手段。

    如果只是8000人左右,随便购买一处楼宇的,大一点,应该差不多了,可是想到左右还有大量工程人员进驻,他们决定向德国方面,申请地点安置。

    这一条申请,直接用最快的速度,报到了柏林市政府,柏林市长很清楚杨元钊在德国高层的地位,这个工程得事情,他也略微的知道,德国目前城市化不算太高,现在还没有突破15%,柏林周围的郊区有大量的空置土地,只是使用权,其他没什么,是付给真金白银购买土地,稍稍考虑一下,就批复下来。

    40公顷的土地,不大,却也不小,相当于600亩,如果建成六七层的普通住宅的话,按照容积率为35左右,在不考虑绿化的情况之下,大概能够拥有140万平方米的住宅面积,以25平方米的单间来算就是56万个单间,以4人一间的话,足以容纳20万人作为宿舍。

    当然了,绿化不能一点没有,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单间,这一片只是一个落脚点,为以后做准备,未来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出现用工荒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支持这个计划,进一步的深入进去,扩大这个建筑群,让他能够容纳更多的工人。大风小说

    划定范围,开工兴建,一只用来解说作用的小型工程队就派上用场了,虽然缺少必要的机械,他们却可以在德国目前拥有的机械上,进行操作,最关键的是,第二天,杨元钊就利用一体机,制作了一批小型的机械,这一个后来被命名为华工家园的大型住宅小区,就在1912年的11月,开始动工修建了,它的出现,在后世,被认为是德国同中国合作的重要基础。(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调集工人: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