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一十七章 秘密揭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杰决定留下来,杨元钊也按照他们的兴趣,给出了不同的任命,基本上按照之前他所说的,蔡锷和张孝淮负责加强团的筹建,这个筹建工作当天就开始进行了。

    首先给蔡锷等人调来了接近60个参谋,包头普及了参谋制度,参谋也就成为了整个部队之中,最为富裕的人员,在底层军官,甚至称参谋为快车道,进入到了参谋之中,总能够捞到升级的机会的。

    60个从基层走来,最少当过排一级基层军官,又在最少是团,甚至是师的参谋部之中任职,各方面的素质已经有成为军官的潜质的军官,对于蔡锷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他也就是在跟这些参谋军官接触了之后,基本上,确定了6个营之中的5个主官,还有一些基本的连排配置,把加强团的骨架给拉了起来。

    军官解决了大半之后,接下来,驾驶人员,基层士官,甚至是炮手,源源不断的人员前来,10万人,而且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从中间挑选几千人,简直是不在话下,5000人几乎汇聚了一大半,剩下的,只是一些战士,通过招兵,很容易解决。

    人员好解决,装备果然如之前担忧的那样,是个大问题,短时间之中,杨元钊不可能拿出完善的,真正的机械化摩步团的装备,那需要继续的投入和研究。

    最基础的汽车,有些初级的装甲车(汽车外面焊一个铁皮盒子),还有没有炮的坦克,这些是可以拿出来。驾驶首先在汽车和装甲车上面进行,至于炮兵训练。包头不缺少各项火炮,先用75毫米的火炮代替。完成基本的技术的训练,一边训练,一边等待装备小】

    【说】

    真正的整合的,可以装备到部队的装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拿出成品。蔡锷也不着急,仅仅是现在这样的,已经足够精锐了,他亲自的感受了装甲车和坦克。特别是后者,正面的装甲,可以抵御75毫米的榴弹炮的攻击,60公里每小时的极限速度,30公里的平常速度,这个让这个坦克拥有极佳的机动性。对于地形的要求要求不高,全履带的底盘,可以通行不超过50度的山坡和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让他几乎适合于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地形。

    这些已经足够了。一直拥有着日行千里的潜力,又有相当强悍的防护能力,75炮已经是终极杀器的中国,大部分还是把机关枪称之为机关炮的中国。坦克的出现,足以改变战场的格局,最少在蔡锷这里。没有想出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付坦克,大口径火炮的集群覆盖。这对于中国而言,只是一个传说之中的东西。不可能出现的。

    相对于蔡锷,张孝淮更加的清晰的感觉到,包头的目标,似乎从来都没有指向中**队,比北洋军强一点点,几乎可以对付整个中国的军队的时代,10万严格训练的军队,几乎可以扫平天下了,可是包头还不满足,这个所谓的实验性部队,应该是对未来的军队的设置的一种探讨,各种技术装备,目标直指列的一些工厂企业,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纷纷的慷慨解囊,估计总投入会超过200万。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这一场联欢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可是会场上面,杨元钊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却没有多少的笑意,几乎是撑着参加完了之后,对一些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行了一番表彰,就匆匆而去。

    聪明人已经从中间看出端倪了,伴随着杨元钊的离去,几乎包头这边的高层,董事会成员,还有一些高层的军人,城市管理者,都接二连三的离去,有心人心道,有事情发生,而且是大事发生。

    包头城市会场,新建立的会堂在除夕之夜,显得灯火通明,一间小的会议室的前方,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把这里把守的极为的严密,杨元钊的汽车赶到之后,接二连三的大人物来到,他们鱼贯而入,表情都是相对比较凝重。

    大概20人中,该到的人都到了,包括全部股东的代表,包头重大企业的负责人,当然了,也包括五个师的师长参谋长和三杰,实验团是独立的单位,在编制上,几乎相当于师级,至于蒋百里,包头唯一的军校的校长,虽然不在军队担任职务,地位却相对比较的超然,也在受邀请的范围之内。

    多了几个陌生人,可是谁也没有在意,能够进入到这里,都有专门分发的特别通行证,这个只有杨元钊有权利发放,得到了杨元钊的认可的,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主席台上,杨元钊表情郑重,说道:“大家都到齐了,本来应该是联欢的时刻,但是有一件大事,我觉得必须要让大家知道!”

    所有人都关注着杨元钊,只见杨元钊的目光,落到了侯金盛的身上,轻轻的说道:“侯先生来说吧,情报是他通报的!”

    侯金盛苦笑了一下,站起来说道:“大家,我通过渠道得到一条消息,大公报要报道包头铁路的消息!”

    “包头铁路?”下面的众人心中凛然,包头铁路取得了多少的成果,绝对是众人骄傲的,包头通过庞大的铁路网的建设,把包头周围几百公里的方圆,都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之中,彰显威力,开始不停的推动包头的建设步入新的高峰小】

    【说】

    虽然包头成立政府,可是这一切都是在清政府的眼皮底下,过去一年时间,包头做的非常好,铁路也好,公路也好,甚至是一些工商业成绩的具体数字,也都没有引发关注,闷声发大财之下,谁也不知道包头居然是这么一个样子,这其中,最有感触的,就是三杰,特别是蔡锷,本就在中国,也有不大不小的权利,却愣是不知道,包头已经成为了今天的这副摸样。

    一直以来保持的秘密,却在瞬间,被揭开,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包头暴露在了中枢的视角之下,到底会怎么样,说不准,可是有一点是肯定,包头再也无法像现在这么自由的发展,除非,包头敢于对抗,甚至是宣布独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