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办军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装备,蒋百里的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直接的在蔡锷的头上撒了下来,本身热火朝天的想着的蔡锷,这才想到,看起来很美好的装备,可是似乎都像是在科幻之中走出来的,那个浑身装备了厚甲,还能够打炮的坦克,世界上有这样的装备么?

    “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不是蒋百里,而是王金铭,他顿了一下才说道:“几年前,我们包头遭遇马匪的时候,我们曾经改装过大型拖拉机,外挂的钢板,当时只是临时的去使用,现在,伴随着我们对发动机和坦克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整了整体化,基本的数据在这里!”

    说实话,坦克作为未来最强陆战武器,杨元钊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的研究,哪怕包头现在的各方面技术不全面,借助着一体机,他都会继续的研究。,

    事实上,后世的眼光,加上一体机的逆天能力,还是让他研究出一款坦克,大型拖拉机的底盘,完整的装甲,出色的滑膛炮,看起来很怪异的坦克,比不上t34等二战才大名鼎鼎的坦克,却绝对比一战时期,英国的那个坦克原型车,不知道强大了多少,甚至在动力上,因为一体机和杨元钊这个发动机工程师,完全不弱于二战的坦克。

    简单指标,不全面,可是众人都是军人,都是有想象力的,很快就分析出了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制造的可能,可是谁也知道,这些东西一旦制造出来。是海量的真金白银在背后,甚至。这笔钱,还绝对不是小数目。大风小说

    张孝淮稍稍的计算了一下。脸色有些发白,略带颤抖的说道:“这个实验团,整个包头的财力能不能支撑下来!”

    “这点没问题!”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刘澍说道:“我们包头这边,对于军事上面的支持是包头收入的10%,上个月,我们的包头的利润总额,27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已经是商会的绝密材料了,可以说这个数据,一直在商会的少数人之中掌握着。原因无他,包头太富裕了,恐怕这个富裕程度,会让高高在上的清政府都侧目的,现在名声传出去了,可是包头这边也不说话,外人去猜的话,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猜到。包头这边,到底有多少的利润,甚至他们不会知道,包头这边的利润。不是占据着成本的小头,是占据着整个成本的大头,就这一点上。包头的利润率相当的可怕。

    这么多,哪怕是早有准备。蔡锷等人也大吃了一惊的,按照这个投入的话。每个月是的270万美元,换算成银元的话,会是540万,那么一年,就要超过了6000万,6000万的银元啊,不是普普通通东西的,马关条约的赎辽费,也不过是3000万,这笔钱,换算成美元也有1500万美元,换算成英镑的话,也几百万英镑,能够制作出几艘君权级战列舰,这笔钱投入到了一个包头新军,哪怕是10万人的新军,也是富裕道了极点,无论是什么这是无数历史的战例都证明过。

    “军官!”阎锡山脱口而出的说道,事实上,蒋百里也想到了,在杨元钊问他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前一亮,之前的预感实现了,杨元钊真的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看来大家都认可了军官的重要作用,我们包头新军,成立的日子较短,吸引力也不强,最多只是从各地挖掘一批军官小学堂的学生,这些军官,成为班排长足够了,可是我们的新军即将要扩编,未来,恐怕扩编的速度会越来越大,这样军官的缺口,会一步步的扩大,百里兄学贯中西,对于东方和西方的军士,都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又主要推行军国民教育,这正好跟包头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准备邀请百里兄,兴建一个大型的军校,担任这个军校的执行校长,系统化的培养各级的军官,以往我们新军的军官,也可以通过短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提升我们新军整体的战斗力。”

    蒋百里看着一脸平静的杨元钊,心中百感交集,说实话,包头的新军,已经是他见过的,最强横的新军了,从纪律,军事素养,到枪支弹药,全部都是非常到位的,军官素质也可以用合格来形容,一个拥有了钢铁般纪律的军队,军官最多就是一个螺丝钉,合格就可以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会这么大,系统化的培养军官,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延续的,绵绵不绝的力量,着一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整个中**人的脊梁,他相信,富裕到了极点的包头,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未来一两年之后,伴随着大量军官的出现,包头新军的实力,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更大的提升,这对于已经实力强横的包头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不知道,我能够得到多少准备资金!”蒋百里平静的说道,一个军校,投入绝对是绝大的,最少比普通的部队多得多,全球的军校,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成立的,因为只有国家才有实力支撑这么大的盘子。

    “我可以说是无限!”

    “无限?”蒋百里的眼前一暗,杨元钊把他的表情看在眼里,连忙说道:“百里兄误会了,我说的是,只要你需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前期只要不超过1亿英镑,我都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兑现!”

    蔡锷等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阎锡山等人也吃惊无比,早知道杨元钊这么看重军校,可是看重到这种程度,着实让人惊叹。

    “多谢杨会长看重,我会尽我的全力为你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军校!”

    “不是为我,是为了中国!”杨元钊深深的说道。

    “是的为了中国,为了建设真正的中国国防军!”

    就这样,三杰被留下来了,蔡锷去主导新的实验性的加强团,张孝淮帮他一起,而蒋百里则投入了更加忙碌的工作之中,一个属于中国的陆军大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