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七界年史:创世纪 > 第7章 最后一站与教国分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星光之地在神话中是诸神混战的场所,也是日后数个世界为之争夺的一块福地,但那是以后的事,在混沌时代,它被称之为“古那塔塔其”,即群星照耀之土,这块土地因为其处在诸大洋的正中央,受到了迷雾的保护而久不见人烟,只有在某些特殊时段才会浮现于海面之上。而这批迷路的船队似乎也是这个福地的第一批人类访客。

    “赞美伟大的阿奢尼与月神,你们命千风带领我们走出了困顿之中,我们蒙受您的恩典来到此福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曾消失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一切:宏伟的古建筑,震撼人心的曼妙仙乐,柔美善良的茕茕仙女,以及那曾遍布四海却因为人类的捕猎而死的飞禽走兽……感谢你们这无私的奉献与款待,你们的恩典如山般沉重,如雨般轻柔温和。我仿若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寻常言语已经无法说明我的喜悦。不过我很怀疑居住在这里的这些自称神族的族群,他们自说自话,并且对于我们的到来排斥多于欢迎,冷淡盖过了热情。虽然他们礼数周到,并且擅长一些奇特的……‘法术’?这些技巧的确很像我们的先祖所使用的能力。但不知怎的,他们的招待反而让我们察觉到了一丝……大陆上政治家所独有的阴谋气息。或许这是错觉,但我可以肯定,我并不相信他们。”

    在这座隐秘的小岛上,船队受到了世代栖居于此的神族的款待,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神族,也是这个诞生于元素之战后的种族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自称是元素的后代,也是超越了人类的存在,虽然这一说法在后来的神之战争中得到了确切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第一次接触中人们对这一说法还是存疑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疑惑与诡异的直觉,船队并没有在这片所谓的福地做过多的逗留,相反在完成测量后,大部分船员们都选择了立刻,带领自己的族人们远离这片被蔼蔼迷雾所包裹的神秘岛屿,只有少量的船队留在了距离该地区不远的小岛上进行着例行的观察。

    很奇怪,这一次的拜访船员们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描绘,相反他们的游记里关于这座岛屿所剩的几句只言寡语里,皆是含糊其辞,有时候还会人为的修改几笔,而对于星光之地的方位,他们也只是点了几点,或许在这,也许在那儿,至于具体的地点——存疑。这让后世的研究者与学者们感觉到一丝不祥的气息,究竟在那座小岛上船员们看到了什么?又为何一向话唠的人们会对于这座蒙福之地三缄其口?甚至在返航后也很少提及?这些疑问为这一地区套上了厚重的阴霾,而这巨大的阴霾也因此散发光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冒险家前行,然后这些籍籍无名者或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因此被抓上火牢被烟熏火燎而亡。当然,这是后话。

    离开了蒙福之地后,船队依靠着岛上人所提供的路线图以及神秘的神之科技继续前行着,在他们看来,这些传承自元素时代的法宝是那么令人好奇与惊讶:可以辨明方向的“悬针”、可以测量风速的“响鳞”以及可以眺望远方的“千里”……数以百计的神奇法宝犹如满天星河般让人深深觉得元素时代的浩渺与自身的矮小短板,他们开始有意的收集着其余的散落在大洋之中的法宝,并让工匠们剖析解读它们,虽然收获甚微,有时候还会搭上几条性命,但他们却乐在其中,在他们看着这一事业是如此宏伟而又具有使命感,他们犹如一群身陷于炯炯黑夜的旅人一样,盲目而执着的探索着那些散佚在历史长河里的智慧结晶。也正是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探索中,这些人开始了解到这个破落的世界过去的历史,以及元素大战时代的一袭神秘面纱。他们开始为之撰写论文,为之创作歌曲、小说,有个别才识出众之人,甚至开始解读古人类与元素的语言。谁能想得到,仅仅只是几件小物件,就可以在人们之间掀起这般惊涛?

    “这次的旅程是这么有意义,它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深深了解了这个诞生于大爆炸中的残破世间,它是何等的智慧与广博,又是何等的让人扼腕叹息。人们总会用他眼前的事物来界定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人,却忽略了人是具有多么的不定与多样性,我们臣服于这些自太古时代便传承下来的知识,它让我如同一个受挫的小羊羔一样蜷缩于角落里,我的理智在它面前溃不成军,而情感却为之赞叹,涕泗横流。这些被掩埋于大海深处的遗迹与财富仅仅是一半的一半,无数中的个数。仅仅这些,便让我们触到了从未触及的天花板。赞美诸神,你们让我为之癫狂,为之绝望。我只能用只言片语来描绘我在大海深处所见的:

    那是一片沉睡在海沟里的宫殿,它的庞大与奢华远超今人所想,数百座宫殿坐落于道路的尽头,金箔,玉石贴满了他们的立柱与浮雕身上,紫檀玉所打造而成的主父椅被一层厚厚的丝绸所覆盖,那是何等的柔滑啊,犹如保养的极其到位的贵族女子的皮肤一样柔嫩,刺绣的手法也是巧妙绝伦,十三种针法所编织的竟是这般栩栩如生。烫金的服饰随着柜门的打开而漂浮着,那是一件与现在的审美相近的长袍,在领口、袖口以及腰部都围了数条金砂项链,而长袍的足部则用一圈烫金环所包裹……”

    借着这些知识,船队们完美的避开了海上的风暴与暗礁,并在沿途获得了大量补给,虽然那些令人沉迷的上古智慧让他们不得不为之花数个回归日来进行详细的考究,但还好,在元素大战结束后的第376个年头,船队还是如期而至,并在奥门德的舰队指引下开进了龙墙之中。

    对于这些西方来的客人,奥门德的市民们表现出了一种极为克制的好奇,他们没有向那些人进行过任何无礼的骚扰,也没有过多的讨论,起初西方人还以为这是一种常态,直到在王城举办了一场欢迎远亲们的大会,这时这些外来客才明白,奥门德并非一个冷淡的美人,相反,她是如此好客与年轻。

    这场大会的举办地点被定为王家大剧场,那里是奥门德仅次于王宫的最高建筑,大概有现在的十层楼高,占地约一百亩左右,装饰沿袭于元素时代的审美,以奢华,颓靡而著称,整体呈现圆塔状,每一层可容纳人数约在三千到四千不等,理论上是可以容纳整个王城的所有人。根据当时的笔记所记载,在大会举行时期,这座大剧场共接纳了数百万的民众,他们大多数都是慕名前来观赏自遥远的西方大陆所带来的奇特技巧与法术的,而王公贵族更是在这座大剧场周边停留了数个星期。

    “我向你们发出诚挚的邀请!要知道你们没来简直是种错误,这些西方人他们是这么的风趣与沉静,他们对于学识的热烈追求与对东方的好奇简直让人刮目相看!我从没有想过让我厌恶的一切竟是如此美妙,根据他们所说的,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军阀之间相互争战,人民苦不堪言,他们也正是因此才会发起远航逃离那个衰退的世界。老实说,我很同情他们,而他们所带来的舶来品也是让我们闻所未闻,巨大的‘冕仪’,浩若烟海的诗歌,以及对人物一丝不苟的绘画。哈!赞美千风,你们把一个巨大的宝库拱手于我们面前!”

    从这封奥门德人的信件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西方来访所引起的巨大轰动,那些迥异于自己所理解的知识让人们馋舌并为之孜孜不倦的寻求,大会的举办更是给了人们一个交流的合适契机,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在这场举世闻名的宴会上得到了一个圆满的解决方式,人们在这场举办了大约一个月的空前盛会上进行着友好的交流,信徒们相互交流着属于自己教派的教义,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着属于学者的角力;军事家们则交流着最佳的进攻方式与军法的奥妙,并在他国的军事典籍中找寻着有利于自己的战斗方式;工匠们购置着不属于自己家族的技巧,并不断进行分解,拆卸,来完善自己的技巧上的弊端;而贵族们(船队里的确有不少的贵族),则针对他国的法律与制度不断进行研讨,试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商人们则乐于见到这些蓬勃发展,他们在这些热烈的讨论中不断穿插着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这些观点不断加价,寻找着对方话语间的缺陷,很快,商人们便收集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情报,他们从这些密集的情报中逐渐了解到了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具有多么庞大的商业价值,他们将这些情报打包成货物,自龙墙的北部开始出售,不断转手,直到遥远的老南方。

    对于这些远方来客,海拉也有所耳闻,在船队还未驶进龙墙时,她的探子就为她带来了这一消息,毫无疑问,这给海拉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一方面,她对于故乡的怀念在这几年越发强烈,她无时无刻的不期盼家乡的有人前来,另一方面,她也害怕这些来自故乡的友人不过是奉命前来抓捕她的探子。在这种惴惴不安中,海拉派出了第一个信使,这名信使的名讳已不可考,但他却将会因为推动了名为命运的衔尾蛇不断前进而被青史所记载,人们将这一决定视为创世时期的正式开始。

    在接到了来自于南方的信使求见的消息前,西方的人们便已经知道了在遥远的山脉间有一个同乡,在已知的情报中,她似乎是第一个自西方来到东方的神明,并创立了一个以她为核心的新教派,还以此为基石建立了统治。这些西方人开始对这个同乡充满了好奇,因为在记载中,从没有任何一个贵族早于他们踏入这篇领土,如今不仅仅有,甚至还是一位国王?在他们为之苦恼的时候,来自于海拉的信使带着他主人那惴惴不安的心思前来了。

    “为你们祝福!我的同乡们。我是冥府的主人,也是罪孽与恩德并施的正义女神在尘寰世间的化身,海拉。在你们还未出生时,在万事万物尚未放声啼哭时,我便遵从我的兄长们的指引来到了此地,并且与追随者一道在这里建立了独属于自己的王国。然而思乡的情绪压制住了我的理智,多年以来我常常怀抱着这无尽的忧愁眺望家乡的方向,我为之而恸哭不堪。因此我在这里感谢千风神,感谢他带领你们走出了那素有乱葬岗之称的海洋,风暴未将你们的身躯打垮,雷霆未将你们的意志寂灭,看见你们那完好如初的船只,这勇敢的行为是如此让人钦佩。只是我很好奇同乡们,是什么样的使命才会让你们不顾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又是如何的意志才能催促你们冒着风雨前行?我自认为尽览世事无常,但你们这种精神却让人颇为好奇。”

    随着这封信件前来的,还有一支规模宏大的军队,这是海拉的近卫军的一小部分,大概有数千人之众,在那个时代,人们极少见到有哪位君王会把自己的近卫军扩充到十万之众,因此可以说海拉是一个异类,但西方的来客们却不以为然,这在西方大陆是极其常见的,这是西方少有的继承了元素们的痕迹之一,君王们热衷于亲自上阵参与战场而非躲在背后谋划,也正因这种习惯,近卫军也随之而膨胀,增加。

    这支近卫军的到来是为了传达海拉的命令,她的问候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虚伪,相反,她为了一解所谓的“思乡之情”,将会在天上宫(这是她的新都城,实际上这是教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都城)宴请这批远道而来的同乡。而近卫军将会作为扈从保护他们安全抵达教国领土。

    这是段跨度不小的旅程,特别是在宴请目标是全体西方来客时,人们不得不在行军路上做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在主干道上进行安营扎寨来等待在附近的同胞加入这支数万人的队伍,虽然这种情况在抵达南龙墙时有所好转,但因为随从众多,以及信徒们会时不时地进入其他教派的领土,所以队伍的行进速度也不过是快了一天或两天而已。

    在历经了两个回归日后,队伍终于抵达了被雅哈雪山所阻隔的世界的另一端,也就是人们广义上所谓的新月地区,这片大地如今被海拉的教国所控制着,在这里他们厌恶着一切与海拉敌对的教派,盲目的狂热充斥着这片地区。在各个城镇中,即使是当地的领主,也不得不让位于教长们的管制。而这批意外来访的客人以及他们所信仰的月神教派、阿奢尼教派也正是因此,遭致了不少人的鄙夷与反对。

    “这是片未开化的领土我的兄弟,我实在弄不懂那位同乡究竟是如何治理这片灰暗的土地的,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北方所没有的秩序与严谨,也正是这种秩序与严谨,使这里犹如一滩寂静的死水般缺乏生机与活力,在这里他们盲目崇拜着那位活着的偶像,将她视为万能之主,即使是说出了一点点质疑她的话都会遭致打压与迫害。我们这些信仰坚定的月神教徒与阿奢尼教派更是被鄙视的佼佼者,他们将我们解释为邪教,并以此来谩骂。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曾向他们传递诸神的教诲与那些旧时代的宝贵器具。我从没有见过有哪个地方会如此蔼蔼死气,我开始对这次的会见保持着一种怀疑与担忧起来。”

    事实上这一信件所描绘的现状也是海拉所不忍卒闻的,她从来就没打算将自己的民众塑造成这般狂热与信仰虔诚,不论是新世界还是旧世界,她始终认为世界理应是相互磨合与转动的,信仰固然可贵,但绝不能因为一个绝对的偶像而丧失一个人的独立。并且海拉还从这些狂信徒的身上看到了另一样让自己头疼的事物,地方势力的逐渐坐大。那些自己所委任的教长们在极度的虔诚与富有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本心,甚至就连最初的那批信徒也堕落了下来,他们卖官鬻爵无恶不做,有的甚至会在总教长的眼皮子下不断扩充自己的土地,而自己的命令则往往必须要伴随着近卫军的铁蹄才能传递出都城以外的领地。

    “这也正是我所厌恶的,我的领政。我从未学会屈服,无论是在大洋的那一头还是这边,我信仰着一切所能够护佑我前行的东西,只要能让我前进并永不会落败,即使是肉体我也甘心出卖。而这些教长们的野心毫无疑问是我最大的敌人,他们的贪婪与自私犹如燎原之火般在旷野里燃烧,而我与你却只能坐以待毙,这无疑是一种愚蠢而又缺乏远见的行为,我是不会为了享受他们所带来的稳定与安宁而任他们所摆布。我需要一股能够席卷他们的浪潮来彻底荡涤这满布于我眼中的黑色污垢。而你的任务则是为我,为我的顾问们提出这一方案。”

    这是在船队到来的前几天,由海拉的秘书起草的一封秘密信件,在这封信件里,海拉向她的领政(一种代替总教长管理世俗层面的贵族们的执行官)发起了责问,她认为如今这种窘境完全是自己的疏忽与领政的不作为所造成的,而假如要彻底抚平这已经污染了教国根基的狂热与腐败,毫无疑问,需要一些局外人的介入,一些她必须信任的人。后来的故事我们也清楚了,在这封责令写就的几天后,姗姗来迟的西方舰队便驶入了龙墙中,而海拉那颗装满了阴谋与政治的头颅也随之疯狂运转着,她开始将这支由家乡人所组成的队伍拉入她与教长们的博弈之中。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