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傀儡的心计[重生] > 孔雀(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廖若打了个哈欠,在被窝里面拱了几下,却不敢装作睡得很沉的样子,怕老太监以为他睡着了,便出去摸名单看一看。所以他眯一会儿,又梦呓几句,一副睡得不踏实的样子。

    老太监见他翻来覆去,似睡非睡,于是不敢离开,只能坐在旁边陪着他。但老太监毕竟年纪大了,容易犯困,所以眼看着烛光一晃一晃,夜又静得深沉,头一歪便打起了瞌睡。

    趁着老太监打瞌睡的时候,廖若把从老太监袖筒里掏出来的名单,展开看了一遍。

    太后这次寿宴,唐裕令朝廷三品以上的中央官员都要给他上交礼单,进行登记。同时还要上缴一笔所谓的润笔费,作为贿赂,来将他们的礼单记录在册。

    这份名单就是他去索要润笔费的名录,里面几乎囊括了三省六部、二台、五署和九寺的高品级官员,行过贿的官员和未行贿的官员分别用红黑记写。

    从这些红黑笔记录的官员名字当中,大致可以看出邵懿成和韩未的势力范围。

    邵懿成这边的势力多是武将,包括兵部、刑部、工部、御史台、大理寺和卫尉寺的官员,都因为未给唐裕贿赂而被唐裕用朱砂作了标记。

    不过像御史台和大理寺这样的监察机关和法务机关的官员,通常是公私分明,执法严正一类的刚毅之人。这些人可能是出于自身的道德修养而拒绝行贿,所以是不是邵家的势力范围还不好说。

    即使如此,能掌握兵部、刑部和卫尉寺的邵家的实力,也绝对是不容小觑。

    除了皇城内的侍卫之外,都城内外的羽林军,都城近郊的西北大营等大概都是在邵懿成的管辖之下。年纪轻轻的邵懿成,只要手头稍加用力,便能扼住皇家咽喉。

    想到此,廖若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原本以为邵懿成的势力应该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但现在看来,更像是邵家一直在挟持皇帝。

    如果先帝在世的时候便是这么个局面的话,那么先帝回想借立太子而扶植起以皇后为首的外戚势力,便不奇怪了。

    相比起邵懿成的重兵在握,韩未和太后那边的势力倒显得没那么可怕,主要是户部、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多是与后宫事宜、祭典事宜相关的一些部门。但由于户部掌管全国的财政,百官的俸饷,以及军队的开支,如果韩未硬要从军费上卡邵懿成一道,也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两方势力之外,还有些官员既没有拿朱批,也没有墨批。廖若认出了其中几位王爷的官衔,还有三师三少三公这些闲差。

    但六部之中最为重要的,掌管人事任命和升迁事宜的吏部的官员,和九寺之中最为重要的,掌管粮食积储、仓廪管理以及禄米供应等事务的司农寺的官员,却没有任何标注,属于两方都不靠的立场。

    这是什么原因?廖若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说朝堂之上除了邵懿成和韩未之外,还有第三方的势力吗?

    他看了一眼歪头睡得有些沉了的老太监,轻手轻脚地将名单折好了之后,塞回了老太监的袖筒里。

    会是谁呢?那个不闻世事的宰相吗?还是告老还乡了的朝中老臣?亦或是不想结党营私的廉洁之人?

    但不管是哪一种,看不见的绝对是比看得见的要可怕得多。

    邵懿成和韩未争斗了这么久,各自有多少斤两,朝堂上的每个官员包括太后,都是心知肚明。

    邵家的兵部势力虽然庞大,却受制于韩未执掌的户部。而户部那边也尚不足以对兵部构成威胁。正好形成一个互相制衡的局面。

    但这个局面却受制于那个看不见的势力。

    如果吏部去调动官员的话,本来相互制约而取得的一个平衡就会被打破。

    如果户部被新调了一个偏袒邵懿成的官员的话,那么邵懿成的军队势力就会做大做强。

    如果兵部被安排了一个韩未那边的官员的话,那么邵懿成的亲信和嫡系估计就会遭到血洗。

    这个立场实在是微妙得很。

    廖若记下了吏部尚书名字,想着要找个机会看看是个什么样的人,将这个第三方势力摸清楚。

    老太监那边办事还算麻利。

    从唐裕那里拿到了名单之后,他责令该退的退,该道歉的道歉。还让唐裕上门去给邵懿成赔礼道歉,好说歹说,总算平息了众怒。

    众怒散了,受贿这件事就算完了。

    唐裕被罚了两个月的奉银,却没有撤职或者降官。依然官复原职,掌管太后的寿礼事宜。

    邵懿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去追究,算是给太后一个面子。

    否则因为大臣的抗议就罢免了太后任命的官员,那不是一记耳光啪地打到太后脸上了么……邵懿成还没耿直到那个地步。

    寿诞这天,廖若早早地便被叫了起来,去给太后贺寿请安。

    到了太后的澜轩宫的时候,只见一担担一箱箱的寿礼,已经用红帕子盖好了,层层叠叠地在进门处排成了两排。每个寿礼的挑子上都挂了名牌,写着进奉官员的名字和官职。

    体型微胖的唐裕在寿礼之间穿梭,登记,转身看了这个又去检查那个,忙得满头大汗。

    “儿臣给母后祝寿,”廖若依照老太监教的,一字一句地往外蹦,“祝母后万福金安,长命百岁。”

    太后倚在软榻上挥了挥手,吊稍的眼睛微微垂了垂,“起来吧。”

    老太监将他扶起来,示意他站在软榻旁边,站在离太后最近的位置,为了给随后来贺寿的嫔妃们摆出个母慈子孝的模样。

    嫔妃们先后来贺寿了之后,唐裕进来吊高嗓子开始念长长的寿礼清单。什么珍珠翡翠寿山石,珊瑚玛瑙夜明珠,都是些稀奇的物件,可见各地的官员也是竭尽巴结之能事。

    念完了之后,太后皱了皱眉头,没有丝毫喜悦的神色,“怎么没有邵懿成的?”

    “邵将军说他有一好物,等今日贺寿的时候再送过来。”老太监道。

    “谱倒摆得够大,”太后冷笑道,“成了我等他了。”

    邵懿成直到下午才来,进了宫门却是两手空空。

    “怎么什么都没有啊?”老太监遥遥望见了,小声嘀咕。

    “成儿祝舅娘吉祥如意,寿比南山。”邵懿成昂首阔步地走进殿中,一脸无事地跪下请安。

    若论亲族关系,邵懿成是先帝的姐姐长公主的儿子,所以应当叫太后一声舅娘。只是这个称呼只有在每年太后寿诞、皇帝生诞和先帝祭日的时候,才会被搬出来,平日里还是以太后娘娘来称呼。

    “起来吧。”太后心中不悦,眉头压得很低,语气也生硬。

    “我最近得到一个好物,想来舅娘应当喜欢,便带过来了。”邵懿成没管她生气还是不生气,接着说道:“此物现在在澜轩宫的宫门之外,可否带进来?”

    老太监征询了一下太后的眼色,假意夸奖了一番,“就知道邵将军您对太后娘娘的寿礼上心,那么就……拿过来吧?”

    邵懿成对旁边的侍从点了点头,侍从出门去。不一会儿,一辆马车从外面被缓缓牵进了宫门,停在了院子中。

    老太监好奇地朝外面张望了一下,廖若的目光也从邵懿成的身上,转移到了院子之中停放的那辆马车之上。

    “那就请舅娘移步到屋外。”邵懿成往门口走了两步,做出了个请的手势。

    太后直起身来,在老太监的搀扶之下缓缓地走下塌来,与邵懿成擦肩而过的时候冷冷地说道:“我倒要看看你的所谓大礼。”

    语气并不温和,邵懿成却也不气恼。低头跟在太后的身后,一脸恭谦的样子。

    待到太后走到车子旁边,邵懿成便吩咐掀开车帘。

    只见里面先探出来个碧翠的鸟头来,随后是鸟颈,鸟胸,鸟腹……

    竟是一只孔雀!

    太后被吓得不轻,连连往后退了好几步,急忙伸手要老太监搀扶。幸好老太监没靠得太近,所以没吓得哆嗦,好歹站住了身形,扶了太后一把。

    掀开帘子的侍从见太后受惊了,慌慌张张地抱住了孔雀,跪下请罪。

    太后张口刚想大声呵斥,邵懿成却先开口了,“这是来自天竺的神禽,叫做孔雀。形似凤凰,尾长貌美,送给舅娘是最合适的了。”

    太后的一脸的惊魂未定,听了邵懿成的说明之后,脸色微微缓和了些,但随即又变得很难看。

    什么叫形似凤凰,形似凤凰就是像凤凰却不是凤凰。这不是讽刺她么?讽刺她没有真正的皇子,而是借了个过继的儿子成为皇后,进而当上了太后?

    还有尾长貌美是什么意思?说她羽翼众多,尾大不掉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