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十五条船 > 第五章 “诗害丈夫”(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辈高官厚禄,子辈读书做官,说起学问文章、琴棋书画,赵明诚与李清照倒是志趣相投,谈起来头头是道,对这下属凶恶叛乱,他们实在是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所以赵明诚也无心告诉李清照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唯剩下长吁短叹的份。

    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而已!出了大事,只会找大人作主。

    2

    由于心烦意乱,五心不做主,终于,在深夜里,赵明诚翻身起床,去找他儿时的老同窗庞骁。

    庞骁此人,出身寒微,孤儿一人,全靠赵明诚父亲一力资助。庞骁又常常求教赵家,最后却考了五年,终于未能中举,只是一个秀才,他反怪赵父不尽心。然而庞骁虽然科举不顺,做人倒是百般伶俐,尤其善于杀伐决断,赵明诚父子被陷害,赵家落魄,直至回青州老屋赋闲,这么多年他竟与赵家断绝来往,李清照押船到江宁,他又不知从何处冒出,暗中跟着,最后孤身到叛军营中寻找五十一叔,据他说,虽然没有找到,他却也能全身返回。他到江宁,又寻到赵明诚一家,并随时来往。

    此时此刻,说到杀伐决断,赵明诚心下最最佩服,最想依赖的就是庞骁,这庞骁自小便有主张!

    他也想到彬彬有礼的艾画,但觉得艾画太柔弱,和自己一样优柔寡断,妇人一般,虽然心眼也许比庞骁好上十倍。

    所以,半夜三更,脑中灵光一现,赵明诚想到去找庞骁帮他拿个主意。

    他告诉李清照去官府办个要紧公事,然后跌跌撞撞往庞骁家里去。

    3

    黎骁住在城南一个破旧房屋,靠招揽些蒙童,替人发蒙谋生,这兵荒马乱的年岁,私塾生意很是萧条。那晚深夜,闻听赵明诚敲门,以为五十一叔的事情发了,吓得他一身冷汗。

    原来他在镇江叛军营中,将李清照十五条船所载宝物及五十一叔为李清照设计,和盘托出,并且添油加醋,搞得自认高明的叛军首领在属下面前下不来台,于是恼羞成怒,挥剑将五十一叔杀死!

    此刻他抖抖索索,本待从后窗逃走,听赵明诚在门外说有要事相商,便壮着胆子问道:“深更半夜,有何急事,明天不可以商量?”

    赵明诚一听,越发着急,赶忙说道:“属下造反,我到师兄这里躲他一躲!”

    庞骁这才打开窗户往外张望,夜色中只见赵明诚一人,已有几分放心,又问道:“属下造反,知府大人何不带官军保护?”赵明诚答道:“此时你叫我相信谁人?”

    问得实在了,庞骁才把赵明诚放进屋内。

    4

    到屋内坐下,赵明诚叫庞骁不要点灯,将李谟报告王亦谋反之事一五一十告诉庞骁。

    庞骁此时,正要赵明诚离开李清照,离开十五条船,所以极力撺掇道:“师兄已不是江宁知府,乃是湖州知府,江宁之事,你管它作甚?”

    赵明诚一听,正对自己心思,虽说自己并未交割,江宁府的这桩麻烦,他实在不愿意管。再说高宗皇帝即位,并不打算抢回徽钦二帝,却是镇日一心南逃,江宁府就是无人叛乱,早晚也落入金人手里,他这个湖州知府,也实在不想管江宁府的事。

    这样,他为自己找好理由,又问计庞骁,如何撒手不管。

    庞骁说道:“这个还不简单?我这里有泊船的船缆,结实得紧,将师兄连夜缒出城外就是了!”

    赵明诚不料他出此下策,但自己也无计可施,想了一想,说道:“只是,只是你师妹倘若落入叛军手里,恐怕凶多吉少啊!”

    庞骁道:“师妹精细过人,想来自己会设法逃脱,即便不逃脱,你又未曾加害王亦,想王亦也不至于要师妹性命。再说你出得城去,我自会到贵府知会师妹出逃。”

    赵明诚听他这么一说,心下大喜,口里连连说道:“拜托!拜托!”

    趁着夜深人静,他二人背了船缆,去到南门,拣一僻静处,沿石阶登上城墙,将缆绳挽一圈套,套在城垛之上,赵明诚握紧船缆,身子靠近城墙,好不容易出溜下去。

    庞骁船缆也不要了,转身便走。

    他本想让李清照被叛军杀死,但转念一想,李清照若死,赵明诚断不会轻饶了他,那十五条船,便再与他没有瓜葛。

    于是他去到赵明诚府上,接走李清照,一面打定主意,如若李清照再不让他染手那十五条船,他就要告赵明诚的御状,让皇上收了那十五条船,他好请赏。

    5

    庞骁急匆匆赶往赵府,好不容易敲开大门,见到李清照。

    李清照正在替丈夫担忧,见庞骁到来,连忙打听丈夫下落。

    庞骁叹道:“好险!好险!”

    李清照越发慌张,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啊?你请快说!”

    庞骁道:“御营统治官王亦谋反,估计天明就要动手了!”

    李清照大吃一惊,说道:“原来明诚支支吾吾是为了这个!那他为何不上报,也不布兵,拖延下去,岂不等死么?”

    庞骁道:“这倒不用担心,我已然帮助他逃走——你请快快随我逃命吧。”

    李清照满腹狐疑,胸中翻江倒海,觉丈夫身为知府,弃城逃走,很是不妥,不知会一声,丢下自己妻子逃命,更是不该,但为知道个究竟,便唤起家中众人,匆匆跟了庞骁逃去。

    6

    李清照偕同家中众童仆丫鬟,在庞骁家提心吊胆住了两日,不闻叛乱动静。

    这天庞骁兴冲冲跑回家来,后面跟着上气不接下气的赵明诚。

    黎骁拱手说道:“恭喜夫人,明诚安然无事,叛军头目已被拿下!”

    李清照喜出望外,说道:“夫君是越发出息了!且受我一拜!”

    想不到赵明诚嗫嗫嚅嚅,满面羞惭:“倒,倒不是我……”

    7

    赵家出了这样的大事,这样的不光彩,搞得就像那《琵琶行》里说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幸好皇上也是个只知道逃走的,所以也没有严格追究赵明诚的大罪,只是革了他的职。

    赵明诚再次成为一介平民,镇日长吁短叹,更兼李清照抱怨不休,日子越发难受。李清照不仅责怪他不该逃走,更翻出旧日事情来,说他在父亲被人排挤诬陷的时候就不该做个软骨头。

    赵明诚说:“我何尝不想一刀刀砍了那些奸贼?我倒死得痛快,只怕我先死了,我老父死得更快!”

    李清照冷笑道:“你可是知道杜子美叔叔故事?”

    原来杜甫祖父杜审言,青年时代就大有才气,乃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又是唐朝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因为才高八斗,傲视同僚,被周季重、郭若讷等人嫉妒诬陷,逮捕入狱。将被处死。杜审言之子、杜甫的叔叔杜并,时年一十三岁,尚是个孩童,周季重一日在府中大宴宾客,杜并闯入宴席,将周季重当众杀死。周季重临死叹道:“我不知道杜审言有这么英雄的儿子,郭若讷你害了我呀!”

    可怜十三岁的杜并,被周季重的卫队当场乱刀砍死!

    饱读诗书的赵明诚,如何不知道这个?

    他原想辩解当初只是找庞骁拿主意,并未立意逃走,被李清照一连串数落,有口难辩,垂下头来。

    8

    不管赵明诚夫妇如何吵嘴斗气,于感谢庞骁上两人倒是意见一致,给了庞骁不少酬谢,庞骁也得以随时出入赵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