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一个山里小子的世界战争 > 第6章 乡土小菜干的魅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庚卫脸红红地回到自己铺位上。

    稍倾,那学者模样的人也回来的。

    因为心里有愧,庚卫此时不敢直视那学者摸样的人,车厢里空间那么小,要不是有早餐车推来,庚卫都不知道要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继续停留下去。他要了一大碗稀饭搁在桌上,他爬上梯子,从旅行袋里捣鼓出一个大罐子,用自带的筷子夹出半碗半透明状的物什,外表油滴滴的,亮晶晶的东西,堆砌在碗里像一块块上好的阿胶。

    这是庚卫的乡亲们为他准备的小菜干。

    多少年来,山里小寨子过于封闭,连电都没有更别谈冰箱了,小寨子里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用大棚来种反季节蔬菜,在鼎盛时期菜园子里蔬菜过于茂盛,小寨子里的家庭主妇们就得为青黄不接时做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若遇到到访亲朋好友来还可以当茶口,这就是乡村小菜干的由来。

    能即入菜,又是风味小吃。

    制作小菜干也很有讲究,方法是:把上好的各式蔬菜包上粉、调料,用小火蒸熟放在大太阳下晒烤,就是晚上也不收回,隔日清早再次蒸熟又晒,如此这般好几次,蔬菜就吸收了日月精华和五谷精气,外表看似透明,拿在手里有分量,沉甸甸的,嚼在嘴里有嚼劲,不伤牙。

    若用上好的茶籽油把菜干重新淋上一遍,装坛封存,吃上个一年二载也不会坏。

    庚卫是寨子里的骄傲,山里人淳朴,知道庚卫此去宝都上学读书,大老远的别的东西都不好带,唯有小菜干能存放时间长,于是寨子里的女人们在庚卫临上火车的前一天,提前准备了好一些上好的小菜干,给庚卫妈妈封装入坛。

    庚卫特意从坛子里夹出很多小菜干,放置在餐桌上,用手推移到学者模样的老者面前,这也是算是向他道歉的一种方式,庚卫脸红红的,歉意且有些难为情的,言语中还夹杂些语无伦次的声音,“大……,大爷,不不,大叔,请您尝尝我们山寨子里的风味……”

    在庚卫从坛子里夹出小菜干时,列车车厢里就飘过了茶籽油的清香,和蔬菜醇厚味道,那学者模样的老者哪里见过这等朴实的香气美味,他早被这阵蔬菜和茶籽油香味倾倒,两只眼睛直瞪瞪看着如阿胶般的小菜干,当听到卫请自己享用时,硬生生的吞下满满一口口水,“嗯”的一声后,哪里还记得与庚卫之前的恩怨,都不等不到庚卫说“请”的客气,抻手用筷子夹起一块,送到嘴里。

    那学者模样的人闭着眼睛享受着小菜干的醇厚味道,太投入了,怔住在那里半晌不动不好,莫不是小菜干有问题,不好吃吗……”庚卫心里吓了一跳。

    好半晌了,那学者模样的人才挣扎出一句话,“嗯……,好……,好东西,好吃,这东西太好吃,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大叔,呵呵……”听到学者模样的老者称赞寨子里给自己准备的小菜干好吃,庚卫放下了担心,一块小菜干,一老一少不再有隔阂,都在津津有味的品尝了起来小菜干,顺道还把中铺、上铺的旅客们一同请来品尝,大家都一致称赞小菜干的味道好极了,南方吃辣是特有的,北方人有点吃不消,庚卫建议大家和在稀饭里混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东西,我可从来没见过,真好吃,这是哪家“山里婶子”做出来的东西……”那学者模样的老者不停地赞美道。

    “是我们寨子里的女人们做出来的,我们寨子里的女人们一般都会做,不过听老人们说,方圆几十里,也就是我们周边寨子里的女人们做得最好吃。”庚卫无不骄傲地说道。

    “那是有秘诀??俊

    “没有吧,老人们也没提起这个啊……”庚卫蒙了,刚才还很骄傲的,现在,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学者模样的人,“啊……”了一长声。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就你寨子里是周边里做得最好吃呢……”

    “哦,对了,听老人们说,或许是远处寨子里的风水不好吧,所以不好吃吧……”

    “这你也信?”

    “哈哈,老人们说的,我不信也没有办法啊,嘻嘻。”

    车厢里算是一个小社会了,几天几夜的,没有人说话那会很无聊、很郁闷的,虽然那时候不如现在的人有智能手机玩了,但那时手机已开始普及了,可庚卫家里人还没有,所以他在车厢里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旅客打成一片,这一路上要几天时间,乐呵呵的很快就过去了。

    下车时,庚卫可没了上车时的待遇,每一个袋子都要他自己亲自动手。当庚卫提溜着大包小包下车、出站,伸出头来吸进第一口宝都的空气。

    意味着他已来到了这几年他都属于的这座城市,人还没走出宝都火车站,就远远看见各学校里的学生排成一溜,琳琅满目就像现在超市货品那样一排排的,各自上方横幅上撰写着“XXX学校热烈欢迎新生报到”的字样,老经世俗的庚卫他拿出自己的入学通知书一对照,他就能按校“选择”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了。

    那个学者模样的人,在下车时帮衬了庚卫一把,那些大包小包的东西在那人帮衬下才到了学校接收点那里,不成想,好几个学生对着这学者模样的老者见面就是鞠躬,一连称呼他“侯教授好,侯教授好……”,一副对他尊敬有加的样子,庚卫这才知道与自己几天来在一起“同住、通吃”学者模样的人,竟然就是自己所报考学校里的教授,这弄得庚卫尴尬,还有点不好意思。

    “你们几个好好地帮助一下新来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没有家人陪送来的学生,尤其要注意啊。”侯教授吩咐道。

    “侯教授您就放心吧,我们会对新来的学生做好服务的,教授您就先回去吧,这里有我们呢……”稍作寒暄了几句后,侯教授他便走了,留下庚卫与接待服务的同学们一起等待。

    那时候的学校都没有什么专车的,接送学生类的服务只靠学校里的上一届学生自发组织,也就是学生会类似的组织,等上一拨又一拨的新生到齐,分批次的带着新生乘公交车去往学校。

    宝都在天宝国可是神圣的地方,也是庚卫透过车窗开始了他对宝都的第一印象。

    天宝国经济改革开放多年,宝都的城市规划自然会考虑多重功能,像公交车也属于城市功能规划范围内,正在开始换新,新、旧公交车成了街上移动的主旋律。宝都街上的人很多,人们的着装也不是小县城能比的,时髦着装的人们花花绿绿,在城市内交织成一幅幅斑斓的色彩。

    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学校,这都赶上庚卫小寨子里到县城里的坐车时间了,在车上,他还听迎接的学长们介绍说,从车站到学校的这段路程仅是宝都城直径的三分之一,这让他心里产生遐想,这宝都得有多大啊。

    一下车,庚卫不仅感觉到了宝都城市大,他的学校也很大,可比自己生活的寨子大得多了,学校竟然比自己家乡的县城还要大,从学校正门走向学院的寝室就要花上几十分钟的时间。

    看学校的教学楼、住宿楼,像一块块豆腐块似地有规则,散落在大地上,周围植物有高有低,低到草坪,花草,高到如自己家乡一样的参天古木,还有藤蔓一样的植物,让人感觉进入了原始的深林处,却也不失时代气息。寝室与教学楼分开,坐落在各种植物中间,被突兀的大树和茂盛的藤蔓覆盖,很多藤蔓样的植物都伸到了窗台上。

    那时候的学生寝室不像现在,那时候寝室住的人比较多,一般十几个人同住一个寝室,分上下铺,里面陈设很简单,每人就一张床,不要说空调,连电扇也没有,中间就一盏大大的白炽灯,洗漱、如厕都是公共的。

    分好了寝室铺位,庚卫也迅速进入了状态,他不像其它外地来的学生那样还要家人送到学校门口时的那般依依不舍,甚至有很多的家长还要在宝都呆上个几天后,才放心把孩子留在学校里。

    在这些个新生面前庚卫俨然像个学生油子,他就像个混迹学校(江湖)的江湖高手,只要见到人,熟与不熟都点头哈腰的嘘寒问暖。

    那时候的人比较实在,学生更是比较清纯,看见一个给自己主动打招呼的人,谁都不会嫌弃,尤其想像卫这样看上去还很小个子的学生,更加不会不理睬。

    庚卫见谁都是:“同学好、同学早……”或“老师、教授您好……”之类的话语。

    庚卫的那个油滑,给他带来很多福利,如他个子小,同学生们总会把第一排的座位让给他,加上他处事为人还挺老道,他在学校里,就像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不管什么事到了他那里,好的会变得更好,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在同学眼里,庚卫他也是智多星,他成了同学们关系的和事佬,同学之间谈个恋爱、捣个蛋有时候都得先问一下他,他口风紧得很,他从不会透漏半点同学们的隐私。

    他也是接触教授、班主任最多的人。

    很多老师教授也愿意跟他交流,不仅自己学院里的,就是别的学院里的老师、教授也喜欢与他交流。庚卫总能如他们所愿得到他们想要的,比如学生们思想状况啊,学生会又想搞什么活动啊什么的……

    在那个时代,老师、教授都希望自己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那位,庚卫俨然成了学校里各阶层的联络纽带。当然,爱搞小动作是耿卫他的一贯本性,也是他最喜欢做的事,他做这些小动作无非是想弄点零花钱啥的。

    在火车卧铺厢里的旅途中就给了庚卫很多启发,北方的主食是馒头,很多时候学生们图个方便,拿着馒头就咸菜,他看准了这个商机,在学校里混熟了后,他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副业”,打点起他的小菜干生意起来。

    自那以后,他总是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老庚头,要妈妈向寨子里的人花钱收集一些小菜干,按照他信中所写的切成薄片,淋上茶籽油,用塑料罐填实寄到学校

    庚卫会在校外预定一些漂亮的包装盒,或者包装袋什么的,一盒一盒的,一袋一袋的,在学校里跟同学们交易,他的小菜干经营成了这个学校里公开的秘密。庚卫精心倒腾的小菜干味道太好了,在几万学生的学校里,卫寨子里的女人们全身心为庚卫生产服务,也跟不上他在学校里需求的节奏。

    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总是眼泪汪汪地盼着卫的小菜干何时到来。

    很多时候,那些老师、教授与庚卫关系密切,也与他的小菜干有着不解之缘的关系。

    别人读书几年下来要花费很多钱财。

    庚卫因为小菜干的副业,不但为寨子里的女人们谋得一条生财之道,还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收益,在大学生涯里,庚卫平时出手就很阔绰。

    侯教授是这所大学里知名教授,据学生传说他很有才华,是这所大学里享受国家特别津贴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平时为人也有点大大咧咧的,不太注意言词和形象,也不把系里的、学院的、学校的领导放到眼里,是很喜欢与人抬杠的那种人,也就是社会上常说的不太会做人,喜欢得罪人的那种人。

    新生到校,第一关是军训,那时候的人不像现在人那样矫情,吃不得苦,军训是会有一些笑话产生,不过那都不是事。

    军训生活枯燥,但不等于学生没有自由,只要军训一完事,庚卫就会想方设法去找他在火车上认识的侯教授,一来闲着无聊,二来学习任务不紧张。

    大学军训,在耿卫眼里就是个很好的交朋结友的机会。

    庚卫上大学时个子小,又有从小的人生经历,他在大学里很多的同学都对他照顾有加,都把他当成小朋友对待。何况他带来的小菜干也是个不错的润滑剂,因此,哪个同学会嫌弃他那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的。

    到了侯教授那里,庚卫就成了另一种景象,侯教授那学者风度和职称本都是庚卫需要尊敬他的前提。

    可自从尝了庚卫带来的小菜干,加上他那副大大咧咧的性子,两人一老一少找不到一点点表面上的尊敬和谦虚,在选专业的时候,候教授的影响让庚卫有了主张,他选了与自己从小就喜欢的专业,货币金融学。

    侯教授已经不太讲课了,他只是带了几个金融经济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在那几个老气横秋的博士、研究生学生眼里,小个子庚卫就是个另类,庚卫非常招他们几个讨厌,就连庚卫送的小菜干,他们也不屑一顾,小菜干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你们看,那个小个子瘪三又来找教授玩了,连大学军训课都还没上完就在学校里乱跑,这人不会精神上有病吧?”

    “你还别说,可能是有病,你看都上大学了,个子还那么小,起码也是个侏儒病……”

    “哎哎,你还别说,可能真是有病,老拿着几块破小菜干来糊弄侯教授,也是哦,侯教授就爱被他糊弄,病得不轻,哼……”

    “哎哎……,听说,我们侯教授的经济研究的观点论文又被国家采纳了,我们的教授知识渊博,就是情商不高啊。”

    一来二去的,庚卫成了几个博士生、研究生眼中钉、肉中刺,庚卫从小练就的油滑一点也不把这当做回事,有人没人的就是师哥师姐叫得热乎,在平常人眼里,“啧啧,这同学混得牛掰,一进校门就是研究生、博士生重量级的,还跟那学校知名老教授关系处得那么好,真是个奇人……”

    侯教授是研究货币金融的,他带的几个研究生、博士生当然在这领域内也有一定的造诣,那时候,金融经济领域做研究的人还不是很多,能到硕士博士学历的,那更是凤毛麟角。

    一来二去的,有时候他们研究讨论时,因为侯教授的原因并不在意小个子庚卫在场。

    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庚卫的专业知识吸收得很快。

    庚卫与侯教授脾气对路,他对侯教授家里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知道侯教授就一个人,家里的老婆受不了他的脾气搬了出去,儿子们也不听他劝告,出国留学了也不愿意回家。

    山里人有的是力气,就冲着两人这层师生关系,庚卫必须上下左右,门前门后地把他家卫生活给包下来。倒不是侯教授他舍不得不请人的原因,而是他的孩子在国外需要钱,侯教授总是那么抠抠索索的。

    庚卫在他家里就“如无人之境”,两人研究的不仅是经济金融课题,就小菜干这事也是他们研究的话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