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极乐传说 > 八十九章:桃花源中谈古今,大仁山上说故事

八十九章:桃花源中谈古今,大仁山上说故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十九章:桃花源中谈古今,大仁山上说故事。

    诗云:

    桃花源中谈古今,大仁山上说故事。

    是非功过谁人定?留下明月照丹心!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说善财童子一路披荆斩棘,餐风露宿为成佛道,到处参访明师。却说善财童子的妹妹龙女在救了见面而不相识的哥哥游风后,一路追寻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的妖怪而到了一个奇妙的仙境。

    原来那妖怪本事不怎么样,但逃跑却是一流好手。不过龙女是小孩子天性,就喜欢玩,竟喜欢上这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了,追着追着,她追到了粤西的信宜地带。

    信宜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不过也有人说是穷山恶水,反正见仁见智,真实情况如何,得等到你自己身临其境才知道了。

    不说别的,却说这里有一座山,叫做大仁山。这大仁山腹地,从八仙庙起至西边的牛坳岭止,方圆十里长满桃树,桃花盛开,争春斗艳,可同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圆媲美,三月毛桃干而无苦。六月熟桃白里透红,色香味俱全,脆滑可口,可不慎落在地上,则成肉块,此桃的来由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王母娘娘百年一次蟠桃宴,招待群仙,八仙是地仙,不入宴会请之列。但是何仙姑是王母娘娘的契女,长期以来母女相称,所以,娘娘特别请何仙姑赴宴。铁拐李愤愤道:“堂堂天宫也分亲疏,我们修道千年,从未参加过蟠桃宴,更没有尝过仙桃的味道,我们不如学当年齐天大圣偷几个尝尝。”正人君子曹国舅道:“不吃仙桃,靠自己艰苦修炼照样长寿,何必去偷桃违反天条,招来杀身之祸呢?”一贯稳重足智多谋的吕洞宾道:“桃要吃,不是去偷,而是自己种,开辟人间仙桃圆。”铁拐李道:“说来容易,那来的种子呢?”吕洞宾望着何仙姑微笑不言,何仙姑想:“不是叫我偷桃种吗?偷桃犯天条,被娘娘发现了,不但母女情断,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千年修炼不是毁于一旦吗?”她脸露难色,蓝采和是八仙中最幼的一个,虽历千年,不改童色,聪明过人,说道:“请仙姑请示娘娘,带我参加,自有办法,不会连累你的。”八仙你一言,我一语,都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指望仙姑带采和赴会了。

    何仙姑虽不是王母怀胎,但胜亲生,平时最疼仙姑,仙姑对皇母百依百顺,王母对仙姑言听计从。仙姑请求娘娘,要求带小弟弟蓝采和参加蟠桃宴,王母娘娘听说蓝采和是英俊美少年,天真活泼,也很想见见他,也就同意了。

    蟠桃宴这天,何仙姑带蓝采和参加,此宴设在天宫,红墙绿瓦,雕梁画拄,金壁流辉,如此雄伟,天上仅有,凡间则无所用茶器皿是黄金铸成,蓝采和初到,想到:“玉皇大帝只顾自己享受,全不顾民间庶民衣不裹体,食不饱腹,如用一块金砖济世,全可满足万人一年之用。”不知不觉已到大殿,何仙姑带蓝采和拜见王母,她见蓝采和果是英俊潇洒,聪颖过人,孩童稚气,甚是疼爱,而蓝采和装的非常乖巧,上前双膝跪下,左一声黄母婆婆,右一声王母娘娘,逗的王母心花怒放,一手把他抱起,按在自己的膝上坐下,顺手拿起一仙桃给他,叫他食下。这正合蓝采和心计,他接过仙桃,象稚童一样,狼吞虎咽,把仙桃三二两口连皮带核吞下肚去,鲠得他眼泪直流。王母还帮他拍背捶胸,心疼地说:“小孩子家,如果何这样心急,小心鲠坏,”忙叫何仙姑取过玉液琼浆给他服下,扶回后堂休息。

    蓝采和认为使用此计做的天衣无缝,走过几条走廊,正在得意,压在何仙姑心上的石头刚放下,忽然,后面传来吆喝声:“蓝采和慢走,偷走桃种还食了玉液琼浆,瞒的过我吗?”把何仙姑吓出一身冷汗,脚一软,几乎站不稳,心跳的非常厉害,回头一看是梅山六兄弟的老大杨戳,心中更慌,齐天大圣让佛主用五指山禁闭五百年的杨戳,被他发现决无生还,而蓝采和脸不变色心不跳,道:“杨仙叔,小可既立心做的事情决不后悔,我不是为了自己,带个核桃到人间,开辟南方乐土,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既然被你发现了,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何仙姑看杨戳脸似笑非笑,并无恶意,便大着胆子请求道:“杨仁兄,蓝采和说的都是事实,请你放过我们吧。”杨戳实在是脸严心慈,只不过看到蓝采和瞒过王母娘娘和满朝群仙,沾沾自喜,鄙视天宫无能人而已。只对他吓一吓,现看到蓝采和有如此胆志,也不得不佩服,笑道:“你这小孩家有如此志气,令人佩服,你去吧。”何仙姑和蓝采和拜别了杨戳,回到后堂,无不赞赏杨戳厉害,无怪齐天大圣也败在他手上,玉帝有这样的人护持,邪魔恶盗怎会得逞呢?江山怎会不巩固呢?

    席散后,何仙姑带蓝采和拜别王母娘娘,急回大仁山与群仙相汇合。吕洞宾给泻药蓝采和服用,瞬间把桃核泻下,种在山上,自始该桃核神速发芽,长大,当年开花结果。奇怪,该桃在天上百年一熟,可移种大仁山却每年一熟,而且是腊月开花,六月熟果,色香味同蟠桃圆仙果无异。不但八仙得到品尝,而庶民也可同享口福,年复一年地繁殖,该山数百亩山地都长满仙桃,虽八仙已去,仙桃尚在。腊月花开,漫山红遍,十里飘香,六月熟果,令你垂涎三尺,可惜近数十年来桃山失管,存留无多。登山人听说是仙桃,未婚的年青人为迎桃花运,以婚的夫妻为早生贵子,孩童为读书聪明,老者为驱邪压煞,都必摘数枝带回家中,如此只毁无管,有摘无种,一个象仙境的桃花源现已狼籍不堪。岂不惜哉!蓝采和在天有灵,也会心中滴血。但愿人们重新警醒,协力同心,惜花爱木,重造桃花源。

    这天,龙女追妖,脚踏祥云,身发五彩祥光,正好经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形,心中不禁暗暗叹息,众生如此糟蹋菩萨美意,真是自取其咎啊!

    突然,地上一股妖气冲天,然后四处弥漫,好不惊人!龙女连忙定睛一看,竟发现信宜境内到处是此起彼伏的妖气,原来道消魔长,仙境般的世外桃源竟被一群妖魔鸠占鹊巢!

    龙女十分气愤,她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我就好好为信宜的百姓斩妖除魔,造福一方!”龙女发现大仁山上的八仙庙很有些奇怪,不但有若隐若现的妖气宠罩,而且每个进去参拜的信男信女出来时都带了一身黑气,变得更加贪婪更加嗔恚更加愚痴。她想庙里一定有妖物作祟。

    龙女隐身潜入八仙庙一查,果然不出所料,庙内之主神像竟被邪灵肉翼大王依附其上,周围更有无数恶灵围绕。

    这肉翼大王可是个有来头的家伙。据史实记载,相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任命一名叫仲大仁的官员往信宜的仁知县担任知县。

    仲大仁爱民如子,治世有方,庶民安居乐业,外地汉民敬恭仲大人威名,大量流入信宜安居,汉人居住的地区呈现了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稳,乐也融融的景象。

    但是,信宜是山区,多为瑶民占据,多在高山深涧生活,主要是刀耕火种,非常清苦,他们见汉人生活美满,瑶首肉翼大王遂带领瑶兵暴乱,妄想把汉民赶出信宜。瑶兵彪悍,所到披靡,无法阻挡,攻克信宜县城,杀害汉民,掠夺财物,惨不忍睹。

    于是,仲大仁组织人民抗敌,但也无法抵挡残忍瑶兵,只能边战边退,退上云岫山(名仙人岭)。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在山上垒起城墙,分东西南北四个门,现还留有古迹。

    肉翼大王无法攻城,因而施行毒计,使奸细潜入汉民营地,施放水豆毒菌。一夜之间,汉民全身起黑色水泡,痛痒难忍。人算不如天算,恰逢何仙姑到大仁山,见此惨状,激起恻隐之心,把带来的仙豆化水,给汉民服下,顿时好转。仲大仁求仙姑留下仙豆种治病救世,仙姑大发慈悲,把豆撒在山上,又从百宝袋中取出一捧药种撒往山上。据说粤西地区的山豆都是从这里移植的。山豆全身是宝??枝叶煮水可治水豆,根能清热解毒。山上野生的当归、银花、菊花、金钱草、细辛等数百种药材,也是何仙姑当时撒下的种子,此山真是可谓南方的一大中药库,所以千百年来,每年的五月初一都有数万人上山观光采药。

    肉翼大王以为汉民中毒,稳操胜券,于是指挥瑶兵强攻,迎接他的却是垒木、滚石。因他们过于嚣张、轻敌,死伤惨重。肉翼大王不敢轻敌,便退回营地,守住各处路口,妄想困死汉民。汉民得何仙姑点示:“一月危运满,重围自解。”汉民抱着战则生,不战则死,与仙山共存亡的念头,巍然不动,坚守山头。

    相互对峙已满月,肉翼大王吸取上次教训,用强弓硬箭远射,汉民垒木、滚石起不到作用。一天,仲大仁在山顶指挥战斗,被肉翼大王射中坠岩,仙鹤飞来,背着仲大仁向天上飞去。

    汉民知道指挥官升仙,群龙无首,难抗强敌,伤心得哭声震地。忽然,天上传来仲大仁声音,汉民哭声即止,倾听仲大仁指点迷津。大仁道:“汉民勿慌,你们危运已满,自有仙人搭救。”话音刚过,则天黑地暗,伸手不见五指,雷鸣电闪,阴风阵阵,飞沙走石,风刀雨箭,排山倒海般向瑶兵扣去。

    肉翼大王认为其暴行已激怒上天,仙助汉民,败局不可挽回,先自逃走,瑶兵知主将逃走,不战自乱,互相践踏,死伤无数。退回六堪长坑,清点人数,三人存一,部分还是重伤员。肉翼大王哭道:“天绝我也”,将重伤员杀掉,退兵怀乡老巢。据说六堪长坑凡阴雨夜间均有鬼火成排,相互斗殴,当地称那处为鬼叫坡。肉翼大王退守怀乡老巢,高州参将陈奉命带兵围困,肉翼大王被陈将军杀败,往怀乡虎跳峡逃走。陈将军急起直追,在虎跳峡血战,几个回合,肉翼大王被陈一剑击中负伤。肉翼大王认为大势已去,败局已定,残局不可收拾。因他是野蛟转世,现了原形,化作一团黑烟,潜入虎跳潭底。陈喝道:“孽畜往哪里走!”对准黑烟一剑飞去,一团黑血从潭中浮起。陈把肉翼大王定在潭底,永远不能翻身。据说现在晴天,能看到陈将军的剑在潭底摆动,自此恶贼被除,人民安居乐业。

    当地庶民为报仲大仁爱民之恩,在山上建造大仁庙供奉,仲大仁曾多次显灵治理乱疫救百姓的美好传说,一直在当地流传。大仁庙正门有这样的对联:“云灵光碧汉,宙气贵青天”。

    虽然明朝忠官仲大仁早已不在,可是他的事迹、他的名字、还有对当地人民的深厚感情却留了下来,留在了这座风景迷人、清秀而又古老的大山上,更重要的是,他留在了世世代代的子民的心中,被永远的供奉着,爱戴着。为了纪念他,人民把大山命名为:大仁山。

    放下闲话不谈,切入正题。既然如上文所说肉翼大王已经被陈将军定在潭底,现在为何他又在此处作怪呢?原来现逢末世,去道已远,世风日下,肉翼大王的邪灵在潭底积聚了大量人世间的贪婪嗔恚愚痴的心意之后,竟冲破了陈将军的剑的封印,逃了出来。因为他对“大仁山之战”心有不甘,就招集旧部重回到大仁山,欲一雪当年之耻,没想到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大仁山上的古战场基本上早已灰飞烟灭,绿水青山中只有后人记念清官仲大仁的“大仁庙”。

    肉翼大王的邪灵对仲大仁依然怀恨在心,于是他就侵占了“大仁庙”,并托梦显灵叫当地人把“大仁庙”改名“八仙庙”,不知为什么,八仙和仲大仁仙人都没有出来干预。就这样,肉翼大王的邪灵就盘踞在“八仙庙”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后会分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