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极乐传说 > 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生宝,得入一切处回向

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生宝,得入一切处回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头生宝,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诗云:

    到输那国迦林城中,参狮子频伸尼妙胜。

    八德流泉木头生宝,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善财拜辞无上胜长者,离开可乐城。那和乐无争的气氛,在善财头脑中盘旋。一意思念心理的作用,心与心相应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心心不相应,就是同床异梦,一事无成。行菩萨道,贵在知心也。

    善财想着想着,来到输那国,询问到迦陵迦林城的输那国王。

    输那国王,号胜光,笃信佛教。尊重师子频申比丘尼,布施园地一块,为讲经说法之用,取名日光园。善财问明白后,就想直往日光园走去。

    可输那国王却拦住善财,告诉他一件自己正在烦心的事。

    原来输那国不远处有一个吃人的魔王,残忍异常,他长年都以人肉做为美味的饭食,已经不知吃掉了多少人了。

    这个魔王不仅吃人,还酷好战争,常常征讨邻国,与其相邻的国家苦不堪言。这回,魔王又出兵与邻国打仗,经过一番厮杀,大获全胜,共俘获了九十九位国王。

    哈哈哈!这下国土变大,美食也不缺了!这下魔王乐坏了,有这么多国王供他食用,对他而言当然是一大乐事了。

    就在他正要对九十九位国王行刑的时候,九十九个国王齐声对他说:在离你国家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位名叫输那的国王,平生善良仁德,常常周济国人百姓,只要有人向他提出要求,没有得不到满足的,深得百姓爱戴。大王要是能把他捉来,让他和我们同赴黄泉,我们就甘心受死,毫无怨言。

    这有何难!等我把他捉来,和你们一块儿吃了,等着瞧吧!听了这话,魔王夸下海口保证。于是,魔王便带领全国的鬼兵,立即前往捉拿输那王。

    输那王这时正出游在外,到城中一个浴池洗澡,在浴池前碰到了一个人向他寻求帮助。

    原来,邻国有一个僧人,自幼苦读经书,计划将来进一步出外遍访名师,以期获得更大的学识。可是他的家里很穷,父母都上了年纪,他一走,家里的生活立刻成了问题。

    然而,僧人求学的志向并没有因此而打消。在临行前,他对父母说:我现在要离家拜师求学,什么时候会回家还不知道。如果日后家里生活发生困难,您可以向官府借债度日,我回来后一定会偿还。

    多年以后,这位僧人学成回家。到家一看,四壁空空,不见一个人影。他心中万分着急,便找邻居问道:我的家人怎么不见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邻居告诉他:你出去游学之后,家里生活一直靠向官府借贷度日。后来借多了,又没办法还,全家人便被官府捉去关在监牢里。

    僧人听了,心里非常难受,但是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用什么还债呢?他暗暗决定:如果我到牢狱里去探望父母,让官府知道了我是这家里的人,免不了也要一起被关进去,和父母一起受苦,这样依然还不了债,还要继续受官府处罚,还不如到外面隐姓埋名去乞讨,讨足了所欠的官钱,一次偿还后,父母便能摆脱牢狱之苦了。

    想到这里,僧人便出门去乞讨,在乞讨的路上,他忽然想到:听说邻国有位国王名叫输那,为人善良仁德,常对穷人施舍救济,我何不去找他,请他先帮我偿还债务,想必他一定不会拒绝的。

    于是,他便来到输那王的国家,正好就在城中的浴池前遇到输那王。

    输那王听了邻国僧人的话,便对他说:你弃家求学的精神很好,我一定给予你足够的财物,让你回去还债。不过我正要去沐浴,身上并没有带着值钱的财宝。等我洗完澡后,便回宫拿钱给你,请稍等一会儿,我决不会失信的。

    于是,僧人就答应在原地等候国王洗完澡回宫拿钱救济他。

    可是就在输那王洗澡的时候,魔王带着鬼兵来到城中,在浴池里把输那王捉住了。

    当鬼兵们把输那王关进魔王宫殿的监牢中,输那王不住地四下张望,还不停地流下泪水。

    魔王看了很奇怪,以为他舍不得自己的生命,就问他:我听说你仁德和善,爱护臣民,还常常施舍钱物,今天虽然被我捉住,就是死了也不枉活此生,有什么好哭的?

    输那王告诉鬼王:我一生乐善好施,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事,但有一个僧人刚刚向我乞讨,我已经答应给他钱财,但现在被你抓住,不能履行我的诺言,所以我才难过呀。

    魔王听了,忽然觉得十分感动,同时他也想试试输那王的人品,便对他说:好吧!既然你一向言而有信,那么我现在放你回去履行诺言,但是你做完了这件事情就要回来,我还是要把你杀来吃!

    输那王欣然答应,独自回宫,打开库藏,取出钱物财宝给了那个邻国的僧人,并且把国家的财物和政事妥善处理。随后,他正要如约走回魔王军队的住所,就遇到善财童子了。所以他想请善财童子给他多宣讲一些佛法,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法益。

    善财童子深为输那国王的高尚品行感动,即为他广宣了微妙深奥的因果经法及大乘不生不灭无相无作如虚空的了义法门。输那国王得闻如来甚深微妙经法,如醍醐灌顶,心中不再疑惑,竟直入了无生法门。于是国王感激地拜别了善财童子,继续去附他的死约去了。

    善财童子心想这样的好国王不应该就这样死去,我先隐身跟上,看能不能帮上忙。就这样输那国王与隐身的善财童子一前一后直奔魔王而去。

    魔王见输那王果真回来受死,便故意沉下脸用凶恶的口气说:你还真敢回来,要知道我是要把你杀来吃的,你难道不怕吗?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输那王面不改色的念了一首偈语,并且告诉鬼王:我以前只有行善,爱民如子,从来不做伤害他人的恶事,如果我今生必须死在你的手上,那也是因为前世的因缘使然。就算必须面对死亡,我也不害怕死后所感召的业力与果报。所以,死有何惧呢?

    魔王听后,顿然醒悟,对自己以前所做下的种种恶行感到内疚与惭愧。他决定一改过去凶恶残暴的吃人本性,再也不做坏事,只想多多行善积德。

    他对输那王说:听了你所说的话,真是世间难得听到的修身名句呀!我现在就把捉住的九十九位国王全都放了,从此再也不做吃人的魔王,请你统领我的疆土吧,我将带着鬼兵们回到各自的巢穴里修行,再也不为害人类。

    于是,魔王放了九十九个国王,带着鬼兵们准备离去,临走前他转过头对输那王说:不过,如果你管理的国家中有不服从法治,专做危害百姓事情的恶徒,我还是会带着鬼兵来惩治他的。

    从此这一带的百姓们再也不受恶鬼之苦,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善财童子一看事情竟然解决得如此圆满,也就不再现身,自己到日光园去了。

    此时师子频申比丘尼正与大众讲经说法。善财不难寻找,随着大众来到园中。

    入得园林,此园广大不比一般。林木葱茂奇花异境,售啼鸟鸣,引人入胜。单是那大可合围的树,就把善财弄得眼花缭乱。一大树枝如楼阁;一大树叶如伞盖;一大树开各色妙花;一大树结各种硕果;一大树遍覆天衣,衣色各异;一大树散出美妙音,声音悦耳;一大树散发妙香;一大树覆庄严具。

    各大树间,行列整齐。树下各敷狮子宝座,座上各坐师子频申比丘尼。比丘尼下围满各种众生。有的围满人群,有的围满畜群,有的围满天人群,有的围满人不人兽不兽的怪物。

    各树行间,又有假山清池,奇花异草,道路百千,平台点缀,美好之至。

    善财一看,可难着了。这么多大树,树下那么多宝座,各宝座上都坐有比丘尼。善财愣住了,究竟哪一个是师子频申比丘尼呢?

    善财经过一年多参学,二十几个善知识的教诲,有判断力,便向着一株人围得最多的大树走去。对座上坐定的比丘尼顶礼后,右绕数匝,合掌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而不知如何是菩萨行,望慈悲教我。”

    所有座上比丘尼异口同声纷纷说话。

    比丘尼道:“善男子,我一音声遍十方界,一身遍十方界,我坐在这里,人看见我是人,畜生看见我是畜生,天人见我是天人,菩萨见我是菩萨。我说的话,人听是人语,鸟听是鸟语,天人听是天人语,畜生听是畜生语。”

    善财听来,各个宝座上师子频申比丘尼说的话,都一口同音。而其人、畜、等各类众生也默然聆听。善财顿感奇怪,这是一个比丘尼,还是众多比丘尼?疑而不解。善财具有宿慧,又经二十多个善知识的教诲,由频申二字证悟到万法一心。就是一心遍法界,一法遍法界的道理,从而证入师子频申三昧。

    善财欢喜,右绕宝座数匝,各个宝座下的人畜等都一齐右绕数匝。善财顶礼,各宝座人畜都还礼。善财道:“圣者,此名何法门?”比丘尼答言:“善男子,我得此成就一切智解脱门。此智光明于一念中,普照三世一切诸佛,得生一切三昧王,化现一切身、一切音、一切境界,而入频申三昧。但这还不能净化人间。你要造福人间,再往南行,到险难国的宝庄严城中有个女人,名婆须密多,你去参拜她,她会指点你的。”

    善财又顶礼绕无数匝,辞别师子频申比丘尼往南行走。

    此时,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歌唱着善财童子的真实事迹: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彼国城,周遍推求此比丘尼。有无量人咸告之言:

    善男子!此比丘尼在胜光王之所舍施日光园中说法利益无量众生。时,善财童子即诣彼园,周遍观察。

    见其园中有一大树,名为:满月,形如楼阁,放大光明照一由旬;见一叶树,名为:普覆,其形如盖,放毗琉璃绀青光明;见一华树,名曰:华藏,其形高大,如雪山王,雨众妙华无有穷尽,如忉利天中波利质多罗树。复见有一甘露果树,形如金山,常放光明,种种众果悉皆具足;复见有一摩尼宝树,名:毗卢遮那藏,其形无比,心王摩尼宝最在其上,阿僧色相摩尼宝周遍庄严。复有衣树,名为:清净,种种色衣垂布严饰;复有音乐树,名为:欢喜,其音美妙,过诸天乐;复有香树,名:普庄严,恒出妙香,普熏十方,无所障碍。

    园中复有泉流陂池,一切皆以七宝庄严,黑檀泥凝积其中,上妙金沙弥布其底,八功德水具足盈满,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遍覆其上,无量宝树周遍行列。诸宝树下敷师子座,种种妙宝以为庄严,布以天衣,熏诸妙香,垂诸宝缯,施诸宝帐,阎浮金网弥覆其上,宝铎徐摇出妙音声。或有树下敷莲华藏师子之座,或有树下敷香王摩尼藏师子之座,或有树下敷龙庄严摩尼王藏师子之座,或有树下敷宝师子聚摩尼王藏师子之座,或有树下敷毗卢遮那摩尼王藏师子之座,或有树下敷十方毗卢遮那摩尼王藏师子之座;其一一座各有十万宝师子座周匝围绕,一一皆具无量庄严。

    此大园中众宝遍满,犹如大海宝洲之上。迦邻陀衣以布其地,柔软妙好,能生乐触,蹈则没足,举则还复;无量诸鸟出和雅音,宝檀林上妙庄严,种种妙华常雨无尽,犹如帝释杂华之园。无比香王普熏一切,犹如帝释善法之堂。诸音乐树、宝多罗树、众宝铃网出妙音声,如自在天善口天女所出歌音。诸如意树,种种妙衣垂布庄严,犹如大海。有无量色百千楼阁,众宝庄严,如忉利天宫善见大城。宝盖遐张,如须弥峰。光明普照,如梵王宫。

    尔时,善财童子见此大园无量功德、种种庄严,皆是菩萨业报成就,出世善根之所生起,供养诸佛功德所流,一切世间无与等者,如是皆从师子频申比丘尼了法如幻集广大清净福德善业之所成就。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无量众生,皆入此园而不迫窄。何以故?此比丘尼不可思议威神力故。

    尔时,善财见师子频申比丘尼遍坐一切诸宝树下大师子座,身相端严,威仪寂静,诸根调顺,如大象王;心无垢浊,如清净池;普济所求,如如意宝;不染世法,犹如莲华;心无所畏,如师子王;护持净戒不可倾动,如须弥山;能令见者心得清凉,如妙香王;能除众生诸烦恼热,如雪山中妙檀香;众生见者,诸苦消灭,如善见药王;见者不空,如婆楼那天;能长一切众善根芽,如良沃田。

    在一一座,众会不同,所说法门亦各差别;或见处座,净居天众所共围绕,大自在天子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无尽解脱。或见处座,诸梵天众所共围绕,爱乐梵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普门差别清净言音轮。或见处座,他化自在天天子、天女所共围绕,自在天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菩萨清净心。或见处座,善变化天天子、天女所共围绕,善化天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一切法善庄严。或见处座,兜率陀天天子、天女所共围绕,兜率天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心藏旋。或见处座,须夜摩天天子、天女所共围绕,夜摩天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无边庄严。或见处座,三十三天天子、天女所共围绕,释提桓因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厌离门。或见处座,百光明龙王、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摩那斯龙王、伊罗跋难陀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等龙子、龙女所共围绕,娑伽罗龙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佛神通境界光明庄严。或见处座,诸夜叉众所共围绕,毗沙门天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救护众生藏。或见处座,乾闼婆众所共围绕,持国乾闼婆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无尽喜。或见处座,阿修罗众所共围绕,罗阿修罗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速疾庄严法界智门。或见处座,迦楼罗众所共围绕,捷持迦楼罗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怖动诸有海。或见处座,紧那罗众所共围绕,大树紧那罗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佛行光明。或见处座,摩罗伽众所共围绕,庵罗林摩罗伽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生佛欢喜心。或见处座,无量百千男子、女人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殊胜行。或见处座,诸罗刹众所共围绕,常夺精气大树罗刹王而为上首;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发生悲愍心。或见处座,信乐声闻乘众生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胜智光明。或见处座,信乐缘觉乘众生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佛功德广大光明。或见处座,信乐大乘众生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普门三昧智光明门。或见处座,初发心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一切佛愿聚。或见处座,第二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离垢轮。或见处座,第三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寂静庄严。或见处座,第四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生一切智境界。或见处座,第五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妙华藏。或见处座,第六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毗卢遮那藏。或见处座,第七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普庄严地。或见处座,第八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遍法界境界身。或见处座,第九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无所得力庄严。或见处座,第十地诸菩萨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无碍轮。或见处座,执金刚神所共围绕;此比丘尼为说法门,名:金刚智那罗延庄严。

    善财童子见如是等一切诸趣所有众生已成熟者、已调伏者,堪为法器,皆入此园,各于座下围绕而坐。师子频申比丘尼,随其欲解胜劣差别而为说法,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何以故?此比丘尼入普眼舍得般若波罗蜜门、说一切佛法般若波罗蜜门、法界差别般若波罗蜜门、散坏一切障碍轮般若波罗蜜门、生一切众生善心般若波罗蜜门、殊胜庄严般若波罗蜜门、无碍真实藏般若波罗蜜门、法界圆满般若波罗蜜门、心藏般若波罗蜜门、普出生藏般若波罗蜜门,此十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如是等无数百万般若波罗蜜门。此日光园中所有菩萨及诸众生,皆是师子频申比丘尼初劝发心,受持正法,思惟修习,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时,善财童子见师子频申比丘尼如是园林、如是床座、如是经行、如是众会、如是神力、如是辩才,复闻不可思议法门,广大法云润泽其心,便生是念:我当右绕无量百千匝。

    时,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园众会庄严。善财童子即自见身,及园林中所有众树,皆悉右绕此比丘尼,经于无量百千万匝。围绕毕已,善财童子合掌而住,白言:

    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比丘尼言:善男子!我得解脱,名:成就一切智。

    善财言:圣者!何故名为:成就一切智?

    比丘尼言:善男子!此智光明,于一念中普照三世一切诸法。

    善财白言:圣者!此智光明境界云何?

    比丘尼言:

    善男子!我入此智光明门,得出生一切法三昧王;以此三昧故,得意生身,往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宫一生所系菩萨所,一一菩萨前现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身,一一身作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供养。所谓:现天王身乃至人王身,执持华云,执持云,烧香、涂香及以末香,衣服、璎珞、幢幡、缯盖、宝网、宝帐、宝藏、宝灯,如是一切诸庄严具,我皆执持而以供养。如于住兜率宫菩萨所,如是于住胎、出胎、在家、出家、往诣道场、成等正觉、转正法轮、入于涅,如是中间,或住天宫,或住龙宫,乃至或复住于人宫,于彼一一诸如来所,我皆如是而为供养。若有众生,知我如是供养佛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即为说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我见一切众生,不分别众生相,智眼明见故;听一切语言,不分别语言相,心无所著故;见一切如来,不分别如来相,了达法身故;住持一切法轮,不分别法轮相,悟法自性故;一念遍知一切法,不分别诸法相,知法如幻故。

    善男子!我唯知此成就一切智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心无分别,普知诸法,一身端坐,充满法界,于自身中现一切刹,一念悉诣一切佛所,于自身内普现一切诸佛神力,一毛遍举不可言说诸佛世界,于其自身一毛孔中现不可说世界成坏,于一念中与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同住,于一念中入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劫;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险难;此国有城,名:宝庄严;中有女人,名:婆须蜜多。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