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王朝之蓝海 > 第七章 华林书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浮云宫在县城西南会埠镇的浮云山上,顾县令和沈沉被小道士引进内室的时候,屋里已经坐了十来个人。

    “各位已经先来了。我们路上耽搁了一下。来来来,我给大家引荐一下,这位是湖州沈家的沈沉沈兄,也是县衙西边沈家花园的老板。这次重建书院,沈兄慷慨解囊,捐了二百两。以后书院还要多多借重沈兄。”

    “沈爷高义,佩服佩服。”在坐几位纷纷拱手。内中有位个子不高,壮壮实实的中年汉子,顾县令与他互相行礼,并且介绍道:

    “各位,今上特别表彰的胡士?胡大人,大家都听说过吧,今上特命修建济美牌坊以表彰胡大人和祖上的赈灾活命,造福桑梓,这也是本县的莫大荣幸啊。这华林书院本是胡家的祖业,胡大人是本地胡氏族人的族长。胡大人对重建华林书院很支持,顾某不胜感激啊。”

    “沈兄,这是本县德高望重的宋乡宦,宋爷本是进士出身,对了,宋爷还做过一任贵府安吉州的同知,后来又进了广西柳州府通判,为了造福乡梓,辞官回乡,宋爷的宋氏家孰,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啊。这不,对于我们这个重建华林书院,老先生也是鼎力支持啊。人力物力方面,宋爷可要一力担当啊。”

    “哪里哪里,顾父母过奖了。顾父母为本县黎民谋福利,老朽当唯顾父母马首是瞻。”宋乡宦清瘦的身子,面孔白皙,留着稀疏花白的胡子。他顺手指着身边的两个年轻人,“这是我两个侄孙,应升,应星,快来见过顾父母。”

    “两位贤侄我见过的,都是青年才俊,特别是这位宋小公子,上年还是在我手里进的学呢。宋小公子的几篇文章,做得是花团锦簇,庶几雏凤清于老凤声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将来必定鹏程万里。宋翁有福啊。”

    “见过顾师。”两位年轻人,一个二十上下,一个十四五的样子,都穿着白色长衫,有些腼腆。

    余下还有浮云宫马道长,三四十岁的样子,华林书院就在浮云山上,书院旧址也是胡氏族人托浮云宫在照管。县学黄教谕,黄教谕是个六十来岁的举人。宋氏家孰的一个秀才孰师邓良知,四十来岁。还有五六个生意人,都是那个手卷上题了名出了银子的。

    众人议定了华林书院的章程。

    华林书院由奉新县联合地方贤达主办,由知县顾汇海任总山长,主事的推举为顾汇海,黄训贤,宋和庆,邓良知,沈沉。书院分三部,甲部,乙部和丙部。甲部为蒙学部,收五岁以上想读书认字的本县人氏。甲部山长为刚二十出头的生员宋应升。本县县学衙门也迁入书院,作为乙部,有心科举一途的学生,可以在乙部继续深造,这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乙部的贫寒生员可以到甲部兼课,赚取一些酬劳。乙部的山长是黄训贤教谕,名誉山长是宋和庆,因宋乡宦年事已高,具体事务由邓良知负责。丙部当是最有特色的,由甲部毕业或已经读书识字但无意于科举的,可到丙部学些一技之长,根据目前情况,暂时定了农学、医药和生意三门,以后视情况随时调整。丙部是以前书院从未有过的,由顾知县亲任山长,具体授课请胡士?胡大人,沈沉沈老板和颐明堂药号的徐明达徐老板安排人手。

    凡是奉新县人氏,都可入书院读书,学费也不贵,经考试成绩优秀的还有奖励。鼓励本县士绅踊跃捐资助学。外地人想到书院读书的,提出申请,经过批准也是可以的,学费可就要贵一些了。

    正月十五一过,就请泥瓦匠人来修缮房屋,估计一月时间差不多了,二月十五,书院正式开学。

    此外,县府鼓励私人及家族办学,原县学衙门就改为一所蒙学馆,收县城及附近的五岁以上的孩童入学,私人及家族办学的,县府将视情况给予补贴资助。

    “各位辛苦了,我让家里小厮担了些米和素菜过来,请这里师傅做了些素菜,大家吃些素斋吧。”顾大人招呼众人。

    “这如何好意思,扰了顾大人。”众人一边客气一边由小道士引着进了一间雅室,室内早摆好了一桌素斋,香菇油菜心,炒冬笋,粉丝黄花菜,油豆腐炒酸包菜,小葱拌豆腐,炒面筋,一大盆热腾腾的素杂烩汤,还有一碟子切得细细的淋了芝麻油的银丝芥菜。“简薄素斋,怠慢各位了。”

    虽然是素斋,好在浮云宫的道士手艺还行,洁净华美,滋味纯真,大家吃得也津津有味,席间宋乡宦指着那一碟银丝芥菜说:“这芥菜虽是佐餐之物,然色香味俱全,实是难得。闻得制作此物最佳为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顾家,可与顾大人有亲?”

    “家父正是露香园主顾名世。”顾大人笑答。

    “有缘啊,说不得老朽要托大叫一声贤侄了。令尊和我可是同年,当年我们可是好兄弟啊。顾贤弟在尚宝司任上我们还见过几面,后来就没有音讯了。令尊一向可好?”

    “见过宋伯父,”顾大人忙站起来行礼,“家父在尚宝司丞任上就致了仕,身体倒还硬朗,在家含饴弄孙,教几个孙辈读书认字。”

    “听说顾家诗书传家,家里丫头小厮都是识文断字的,也是传为佳话啊。”

    “这都是外面混传的,家里丫头小子要是想学认字,我们也不阻拦的,还行个方便,家里先生教孩子的时候跟着听,些许认得几个字,会算几笔账,要说都识文断字,那也是没有的。”

    “顾贤弟年轻时风流倜傥,学问精纯,尤其是书画,那是一绝啊。顾大人家学渊源,风采更胜乃翁啊。”顾乡宦捻须笑道。

    “惭愧惭愧,这琴棋书画上头我真没学到家父一半,这风流风采,真愧不敢当。”

    “顾父母为官一地,为奉新子民谋福利,为皇上分忧,为国家效力,就是最大的风流。来,老朽以茶代酒,敬顾父母一杯。”

    “那是那是,我们都敬顾父母。”在坐诸人都随声附和,举杯。

    “顾大人,令爱快满月了吧。给令爱接生的可是拙荆。满月还要讨杯喜酒喝哦。”颐明堂的徐老板向顾大人举杯说道。

    “失敬失敬,原来徐娘子是徐老板娘子,这次真是多亏徐娘子了,差不多是救了我娘子一命呢。来,徐老板我敬你一杯茶。”顾大人干了一杯茶,旁边小厮续上水。“好说好说,喜酒有得喝,正好明天小女满月,择日不如撞日,我们请了一班小戏,可是南京班子,明日就在沈家花园唱一天戏,欢迎大家来凑热闹。首先声明,不收礼啊,如果一定要送礼,我就当是给书院捐款啊。”

    吃过饭大家往回走,顾大人和沈老板也一起往外走,一顶轿子抬过来,宋乡宦一边进轿子一边随口问道:“顾大人没坐轿来么?”

    “没呢。说来有趣,沈兄在沈家花园养了几匹马,平日里是沈掌柜的骑着去看看庄子,今日正好我们两个骑过来,不然这些路,得两三个时辰才能到,骑着马,有半个时辰就够了。”

    “顾大人还会骑马?”宋乡宦好奇地问。

    “小时候跟着我爹在北边跑,也马马虎虎学过,骑得不快还是没问题的。倒是沈兄,比我骑得好。”

    “呵呵,我们做生意的,有时候就得会瞎跑,有些东西一会一个价,跑得快的就赚了,跑慢了就赔了,可不得跑快点。”沈沉笑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