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 > 43.柳家的坞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了平城,离开宏伟却又森严的皇宫,拓跋?F比平时要开朗欢快得多,似乎重新回到了冯煦最初结识他的那个时刻——他还是被祖父、父亲,以及宫里宫外许多人宠爱着,没有什么忧心事的太孙。

    但他终究还是成人了,虽然还不够十五岁,可是他已经是魏国的天子,还娶了自己。冯煦看着拓跋?F嘻戏玩闹够了,轻易地收起了放纵说起正事。

    此时他们紧紧相拥卧在帐篷内,身上盖着拓跋?F的披风——既然先前出巡他从不带被子,这一次冯煦也不肯带。虽然他们可以各自盖着各自的披风,那样会更暖一些,但他们想都没想,还是靠在一处,只用一条披风。

    “煦儿,我知道你在提醒我。”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应付战争、叛乱,还有各种的杂事,没有心思去想更长远的事。但其实眼下魏国上下乱象丛生,国穷民敝,正需要汉人的方法治理。”

    “我们鲜卑人长于征战,不擅治国,因此祖父即位后就开始祭孔庙建太学,最多一次征调了几百汉人士子出仕,还任用崔浩编写《国书》,”拓跋?F苦笑一声,“但是最后的结果你不是知道了吗?鲜卑人的不满最终爆发了,祖父还是下旨杀了崔浩,还灭了崔卢等士家的族。”

    “还有我父亲的死,表面因为宗爱挑拨,其实也因为他与祖父从骨子里有许多不同。父亲年少时祖父长年在外征战,将他留在平城交给汉人教导,结果他读了许多经史,习惯穿汉人的衣裳,用汉人的方法管理国事。可是这样的结果,祖父和许多宗室大臣们又很看不惯……”

    “至于我自己,小时在父亲身边读了许多汉人的书,然后到了祖父身旁又整日行军打仗,就是读书也与先前完全不同,所以我既想像祖父那样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又像父亲那样坐在朝堂之上治理国家。所以有时我也很迷茫。”到了这里拓跋?F就又笑了,“不过女人只我喜欢你这个汉家女郎!”

    冯煦明白拓跋?F对自己完全坦露他所思所想,“我懂得,太武帝当初祭孔庙建太学,任用汉人官员,本意是好的,但最后结果却不好,你不想也像他一样。”

    “现在魏国很糟,国库空了,鲜卑人不满,汉人不满,胡人也不满,”拓跋?F肯定地说:“所以我们不能急。这一次出巡,我要认真查看这个国家,究竟应该怎么治理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带着你,自然有不舍的原因,也是觉得你一定能帮我,你一直是那么聪明的人。”

    “我懂了,”这一刻冯煦更加清楚,身为帝王拓跋?F要担负的比自己重得多,“你说得真好,我们不能急。其实我的意思也是如此,不要用茶代替酪浆,也不要用酪浆代替茶,只让他们慢慢融合。”

    拓跋?F点头,“我原在犹豫,现在就下了决心,我们先去柳家看看。”

    “可是河东柳家?”冯煦见拓跋?F点了点头,就了然了。当年太武帝杀崔浩时,崔家的嫡系完全被灭了,现在没了后人。而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和太原郭氏都有逃出去的子弟,现在柳家的一个名叫柳耿的儿子回到了柳家故地,复兴了家族,几次给拓跋?F上书,欲献上柳家坞壁,正是谋求自保之意。

    其实就是拓跋焘也后悔不应该杀了崔浩,而跟着崔浩一同被灭族的柳家也就更可怜了,是以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复兴家族,太武帝时就没有人反对,现在拓跋?F更加宽容,“朕难道会因为柳家复兴再杀了他?”

    冯煦也对柳家颇有兴趣,“那我们就去看看柳家如今什么样了?”

    柳家的故居离平城只有几天的路途,据说传下来几百年了,虽然因为灭族被破坏了许多,但大半还是被当地人保了下来。

    数十里高墙之外环绕深沟,里面房屋毗联,四角建有塔台,其内甚至其间还有田圃、池塘,苑如一座小城,城内之人尽是柳家旧部,这些人依靠着柳家的庇护平安地躲过了乱世,也是他们支持柳耿恢复了柳家。

    一身汉人衣冠的柳耿率子弟家人跪迎天子,再三称罪,又献坞壁图册,“唯愿陛下赦了柳家之罪。”

    拓跋?F一笑,“你们不必惊恐,只管如实回话就可。”

    柳家一切按照汉人习俗,冯煦被柳夫人请入后院,见日常起居多半如长安冯家,当然也有许多不同——自汉末至今,纷乱数百年,便是汉人,得到的传承也不尽一致。冯煦问起柳家之事,笑听柳夫人讲柳家家训,男耕女织,读书明理,果然不愧传承几百年的家族。

    天子车驾停了半日,拓跋?F与冯煦并马而行,“柳耿果然有些才华,他虽然身为坞壁之主,却能将赋税之弊禀报于我,又主动要将坞壁献与朝廷,朕许了他,又任命他为河东县县令,治理桑梓之地。”

    做为帝王,没有人喜欢如同小国的坞壁,不只因为坞壁容易发生叛乱,还有整个坞壁交给朝廷的赋税只按一户,所以寻常百姓,往往宁肯卖身到柳家为奴也不愿意自立门户,最终损失最多的还是朝廷。冯煦一笑,“柳耿毕竟是个聪明人。”

    如果柳家继续坐大,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触动朝廷的逆鳞,下一次柳家会不会如此幸运就难说了。现在献出坞壁,又得了拓跋?F的欣赏,柳家才能真正兴旺起来。

    至于柳耿的所说的赋税之弊,也的确令拓跋?F和冯煦惊心——魏国寻常汉人农户,因为要负担连年征战的费用,早已经不堪重负了,而每一次征战之后,便是有所得也与农户无关,因此民心极怨。他们沿路查访下去,果然如此,甚至有的地方许多农户都冻饿而死,人口减少十分严重。

    虽然早知道魏国国穷民敝,但是形势差到这样还是让拓跋?F和冯煦心里沉甸甸的。

    一连许多日,天子的大帐夜里亮着灯,皇上先后颁布多道招书,大赦天下,恢复佛法,劝课农桑,减轻赋税。

    四月的时候,他们到了武川。

    六镇之一的武川与平城周围又是不同,这里是魏国的重镇,镇中守将及官吏便有数百人,更是驻守着几万兵马,周围便都是鲜卑军户。

    鲜卑军户也分有土地,但是他们不必交赋税,又能在打仗时得到战利品和赏赐,所以他们不论是地位还是家境都强于农户们。

    魏国之内虽然有许多种族,但最重要的还是鲜卑人和汉人。种田的汉人现在被压得人口凋零需要休养生息,但鲜卑人依旧兵强马壮,国家就是稳固的。拓跋?F和冯煦到了这里,都不由觉得先前压抑的心情好了许多。

    春天比他们先来到了这里,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地都染成了翠绿色,还在上面撒上了一丛丛各色的花朵,小河欢快地流淌着,不远的牧羊女子挥着马鞭正高声唱歌,“谁家女子能行走,反着??后裙露。”

    在平城大家平日都说汉话,可越是北上,鲜卑人越多,还有许多鲜卑人不会说汉话的,眼下的女子便是用鲜卑话唱着歌。冯煦虽然在宫里学了些终还是不大熟,听着歌声竟是没懂。不过鲜卑人唱歌喜欢反复叠唱,那牧羊女子一叹三顿地又唱了一遍,冯煦眼睛越瞪越大,最终忍不住悄声问拓跋?F,“后一句是什么?”

    “女人家把衣裳反披着,把后裙外露。”

    原来自己没听错,冯煦的脸一下子胀得通红,“你胡说!”

    拓跋?F含笑看着她,“你再用心听,我可是在胡说?”

    果真那牧羊女又一次叠唱,果然正是这句——女人后裙外露,走路时那个部位轮廓特别分明——简直,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可是她居然是故意的,把衣服反穿让人看到。冯煦长长吸了一口气,鲜卑女子可真豪放啊!

    可是,这边冯煦不敢抬眼去看拓跋?F,那边牧羊女却还在高声唱,“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这一句容易听懂,当然便是听不懂,冯煦也不会再傻傻地去问了。

    冷不防,拓跋?F拉着她,“我们出来这么久都没赛过马,今天比一比?”

    冯煦知道拓跋?F骑术极好,可是她也不肯示弱,“比就比!”

    “你先跑吧!”

    “我才不要你让!”

    “走吧,我去追你!”拓跋?F笑着用马鞭在冯煦的马上轻轻打了一下,红骊马立即就带着冯煦一下子蹿了出去,她就势向刚刚指定的山边跑去,回过头来,见拓跋?F还勒马站在原处笑着,她便伏下身子催马前行,一会儿就越过了牧羊女和她的羊群,眼见着到了山前,便得意地道:“我要跑得好远好远,让你追不上来!”

    “谁说我追不上的?”拓跋?F笑着出现在她和身边,“你跑到天边我都能追上你!”

    冯煦忍不住笑了,放慢了马步,“你赢了,我们回去吧!”

    “现在时辰还早着呢,”拓跋?F指着山脚下道:“那边的景色特别好,我带你过去看看。”

    趟过一条清浅的小溪,穿过一道山谷,再穿过一片树林,冯煦一时呆住,眼前哪里是人间?倒像一片仙境。几眼清泉汩汩涌出,绕过几块巨大的白石流过,到处是大片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火红山花,“你怎么知道这里?”

    “那年我从这里路过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也是春天,也与现在一模一样。”

    “无怪你今天早早让大家扎营呢,”冯煦才醒悟过来,“事先就想好了到这里来吧。”

    拓跋?F笑了,将马系在一旁的树上,“你知道这里为什么没有人来放羊?”

    “因为羊吃草,却不吃花。”

    “不对,因为这里是野合的地方,我们把马拴在外面,就不会有人过来了。”

    冯煦瞪大了眼睛,“可是,你怎么能知道?”

    “当初我不懂得,误闯过一回。”拓跋?F笑得比太阳还要明亮,“现在我明白了,所以也带着心爱的女子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