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踟蹰的我们 > 第二十二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当我努力对往事发起回忆,便会莫名的陷入一种幻听之中,那声音如同老式唱片机发出的咿咿呀呀的乐曲声抑扬顿挫,又仿佛黎明时分下起的小雨,透露着丝丝凉意,仔细辨别方才能够听出那原来是一个女人的哭声,那哭声在我的生命随着时间之流赶往前方的时候,如同被抛在列车后面的送别声一样渐行渐远。那个女人的哭声第一次传到我的耳朵里,便如同一个隐喻潜伏在了我混沌的记忆中影响了我的思维,直到那同样哭声一次又一次的传来,我才能够确认那声音中所蕴含的情感。那哭声在我的记忆中模糊而又纯粹,模糊是因为我无法在我所认识的千百容貌中寻找与之匹配的面孔,纯粹则是因为在我之后和之前所听到的那些哭声中,只有那样的哭声能够让我溶于欢愉不复的悲伤。那哭声就好像一个抓不到救命稻草的落水者对生存之路的诉求,现世美好,岁月如歌,全然与其无关。如今当我努力回想与那哭声有关的往事时,我的记忆便好像陷入了不由自主的臆造,我所能做的仅仅是抓住即将消失的时光的尾巴,去感受那确切的存在,把周月琴与那哭声建立一种联系,使她的形象在我的头脑中变得清晰明朗。

    隐约之中那是一个春天的晌午,阳光晴好,微风和煦,天空的颜色使之看起来如同一块滴上了蓝墨水的冰,正像我后来注意到自己喜欢做的那样,我正坐在家中的长条凳上下意识的望向四周,让自己的目光在四下游移与流连,打发我懵懂无知的童年。周月琴的哭声从孙大海家的院子中传出,沿着东二胡同传开,传到我的耳朵里的时候,我正盯着院墙外的那棵大白杨树。那棵曾经作为我的成长历程的一个重要的见证者的白杨树生长于我家的南墙外,它在千禧年的那个多雨的秋天被父亲和他找来的几个邻居伐倒,我的一些曾有的经历与记忆也仿佛变得无根可寻,而在二零零四年父亲因搬家而不得不拆掉那座旧院子时,我对某些事情的回忆便恍若隔世了。那个下午我正享受着那过于美好的一切,而与此同时周月琴却在街口大哭,或许当时的我应该不顾母亲的阻止走出院墙走过不远的路程去看一眼她哭泣的样子,那样我就会永远记住她的模样,遗憾的是那哭声仿佛本身具有一种约束力,把我牢牢的束缚在了院子里。

    那天被孙大海打得鼻青脸肿的周月琴坐在自己的门口大声的哭泣,大声的抱怨着,她哭诉着自己对孙大海的不满,她边哭边喊,孙大海你不要脸,你说过你不会嫌弃我的,你说过会永远依着我,喜欢我一辈子,上高中那年你在小树林里睡我的时候,你就说过这话,你说过这话的,我记得你说过,你别想抵赖!孙大海听到周月琴的叫骂声回应道,老子要儿子,你他娘的生了一个女儿,你他娘的存心害老子。周月琴不顾众人的围观继续哭喊道,我又不是神仙,能算出生男还是生女,我是你媳妇,女儿也是你女儿啊!

    孙大海不再搭理她,而是大声的重复起先前的理论,养鸡是为了下蛋,养狗是为了看门,养你是为了生儿子。于是周月琴又开始自顾自的呜咽起来,就像咒语一样飘荡在我们村的西北角,直到下午吃饭那哭声才消失。母亲突然放下手中的筷子和端着的半碗汤什么也没说就走出了院门,过了一会儿她走了回来,眼睛里闪烁一种很深的忧虑,说,坐在门口呢!我的父亲说道,该让她上咱家来!我的母亲瞅了一眼我父亲说,周月琴和孙大海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月琴坐在自家门口哭那是在打孙大海的脸,让庄上的人都认识认识孙大海。我的父亲说,这孙大海从光屁股的时候,我就认清他是什么人了,从那会儿起我就知道她不是什么好鸟,一肚子坏水,记得那年我们几个去逮鱼,他笨的一条鱼都没抓到,我们几个在河边上挖了一个小坑把鱼放在里面让他看着,他满口应承着,你猜最后怎么的,我们一转身他就用往坑里撒了一泡尿,那些鱼全都喝了他的尿,过了一个月这家伙才对我们说,那时真该把他的家伙割下来喂狗!

    傍晚时分我出于好奇走出了院子,走到了孙大海家的门口,那地方确实坐了一个女人,在晚风之中犹如一尊塑像,安静的坐在家门口,旁边坐着一个同我一般大的小孩子,慢慢的两个人便被夜色吞没了。我的内心随即变得不安甚至有些害怕,一口气跑到了家里。晚饭时分我正在嚼一块地瓜干,我喜欢吃地瓜干,可是我的父亲却讨厌吃地瓜干,他的讨厌之情十分强烈,刘大肚子见我把地瓜干当做珍馐美味狼吞虎咽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不见这玩意儿,也不会想它了!这是我时至今日听到的对一种食物反感程度最深的表达。我当时以为自己的父亲和刘大肚子是害怕自己吃地瓜被噎死,正当我刚巧被一小块地瓜噎住的时候,我又听到了那个女人的哭喊声,相对于她的沉默所带给我的不安相比,我更希望听到她的哭声并以此获得一种说不出来的安逸。

    女人哭喊着,孙大海,你开开门,我要回家,你别得理不饶人,我要回家。紧接着小孩的哭声,砖头砸门的声音,仿佛一支交响曲一样再次扰乱了后街安静的夜,我听到有些上了年纪的妇人也站在了周月琴的一边,她们也像周月琴那样对孙大海说,大海快开门,别得理不饶人,玉琴她生不出带把的来,那也是你媳妇,是媳妇那就得养着!而后我又听到了几个男人的声音,他们同样谴责孙大海,他们搬出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他们说,孙大海,现如今社会生儿生女都一样,养女一样防老,你要抛弃旧社会的那些陈旧观念,接受新思想!这时我听到孙大海的声音,这与后来的孙丽华的父亲的声音很相像,这使我怀疑,那一个如泼妇一样叫骂的孙大海不是后来那个低声低气的孙大海,那时孙大海嗓门大,我坐在屋子里都能听到他骂大队书记的话,他对马响亮说,放你娘的狗屁,你他娘的一个闺女一个儿没资格和我说话!大队书记马响亮就沉默了,于是又是那一群妇人在说话。我记得当时父亲把碗一放,就从东屋里扛了一把锄头出去了,几分钟后,我听到了父亲的声音,他大喊着,让一让,让一让,都让让!当的一声传来,父亲把孙大海家的大门砸开了,后来我去找孙丽华注意到她家的门框上有一道深深的裂痕,于是我联想到了那个夜晚义愤填膺的父亲。

    几天之后,我下意识的游走到了孙大海家的门口,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背影,她像小孩子一样从他家敞开的大门口向里探着脑袋,她回头看了我一眼,甚至对我笑了,尔后她便像一只猫一样窜进了孙大海家的院子,消失在了一阵关门声之后。几个月后的一个温热的下午,周月琴连同她的不该出生的女儿一同失踪了,我跟着父亲赶到孙大海家的时候,他正有条不紊的向那些闻讯而来的庄里人讲述周月琴失踪前所做的一切,好像他讲的是别人家的故事,他看了一眼匆忙赶到的父亲和我,仿佛一个说书人见到听众一样并没有引起什么特别的表情。他说,一大早起来她就烧火做饭,煮了疙瘩汤,炒了豆角,昨天晚上我夸了她炒的豆角好吃,她笑着对我说今天还炒,不过今天炒的咸,我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她让我再吃两口,我说他娘的这么咸怎么吃,她笑着说当咸菜吃,我说她去你娘的蛋,她就自己大口的吃,恰巧这时候,我闺女在堂屋里撒了一泡尿,我的心里就特别烦,一生气就把碗给摔了,她还在照吃不误,我心里就更气了,你们都知道自从我知道她不能生养后火气就一直很大。孙大海仿佛征得大家的同意一样扫视了一眼屋子里的人,我看到有几个男人确实点了点头,他仿佛受到鼓舞一样继续讲了下去,我看到她那副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隔着桌子就给了她一巴掌,这要搁前一段时间她准会哭,但是自从她爹没了之后她就不哭了,娘家没人了也就不哭了,哭了也白瞎,没人给她撑腰了,没人给她撑腰,她就老实多了,前几天我把她的头磕在桌子角上,那家伙血都顺着脑门留了下来,她也没吭声,自己洗了洗抓了一把炉灰抹在了头上,到晚上这事儿也就过去了,饭还是照样给做好了,睡觉的时候该怎么睡还是怎么睡,今天中午她问我闺女要不要吃棒子,小孩嘛,没有什么不吃,临出门的时候,她还对闺女说,咱娘俩掰棒子煮了吃,不给你爸爸吃,我说她滚你娘的蛋,她就挎着篮子出了门,就找不着了。讲述到这里,孙大海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她说她娘的孬好是个女人,晚上还能下下火,这下可好了,人也找不见了,这火也没地下了,孙大海仿佛这时才注意到我的父亲,他苦笑着对我的父亲说,周月琴跑了,我的父亲似乎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是来做什么的,她推开了几个邻居,上去就给了孙大海重重的一拳。村里的大广播当天晚上便广播了周月琴的失踪的事情,马响亮怕别人不知道周月琴是谁,最后补充说明到,就是前不久在河里出事的周大头他闺女,就是孙大海他媳妇,就是村子北头常蹲到大街上哭的那个小媳妇!

    街上一个妇女随口说了一句,周月琴会不会去跳井?马响亮组织了二十多个青壮年绑了几根带钩子的长达二十多米的竹竿子,开始在庄上的井里打捞,打捞工作从当晚的七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十一点钟,大家把竹竿子下到了庄里的三十几眼井里去打探,结果都没有发现有死人的迹象,周月琴失踪后的第三天夜里,人们已经彻底相信周月琴是找不到了。大喇叭广播了,马响亮说道,老少村民一定要注意,千万要看好自己的老婆孩子,人贩子最近太猖獗了!

    那时候庄上有一户人家认识一些人贩子,大家不清楚被拐走的人是不是他物色的,但是他总是能在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告知少了人的哪一家的女儿或是老婆大致被卖到了何处,改嫁给了什么样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人们的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听从了命运的安排接受了失踪的人的不辞而别,因为那人不会透露更多的消息,所以得到消息的人通常只好为失踪的人有了归宿感到欣慰。孙大海曾一度把希望寄托在了那人身上,那人说打听打听,终于在庄上人几乎忘记了孙大海原是个有老婆的人的时候回复说,你媳妇早先被卖到西南县,买家发现她不能生了,就又倒手卖了,现在已经被倒了好几手被卖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可以说是下落不明了。

    周月琴下落不明之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她被娘家人用板车送来的那个上午。周月琴是我母亲的闺蜜,在我的父母结婚前一年,周月琴嫁给了孙大海,也许孙大海曾经喜欢过周月琴并把她俩恋爱的事情弄得像爱情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轰轰烈烈尽人皆知,但那些美好的故事一定发生在周月琴怀孕之前,不然的话也不会直到周月琴生孩子孙大海也没有要娶她回家的意思,周月琴是被娘家人强行送到孙大海家过的门,一同被送到她家的还有他的女儿,这件事在当时成了庄上的一件轰动性事件,一上午爱看笑的庄里人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了孙大海家的院门前看孙大海同周月琴的娘家那伙人干仗。周月琴的娘家那边一共来了十多个人,唯独她爹周大头没来,他觉的自己丢不起这个人不好意思来,来的那十来个人都是周月琴本家的叔伯和哥哥,个个手持棍棒,一副要让孙大海就地伏法的样子,孙大海则是手里操着一只铁锹站在自家院门前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之势,但两方人真要是开打的话,孙大海肯定会被揍个半死,两方人自始自终谁也没动真格的,他们干的是嘴仗,只伤和气不伤性命。

    周月琴娘家一个辈分高的长者先开口,她指着孙大海大骂,王八羔子,自己媳妇和闺女都不认了,真他娘哩孬种!孙大海回道,你们怎么拉来的,怎么拉回去,她娘俩儿和我没关系!周月琴娘家的一个大哥立刻回道,王八蛋睡我妹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和你没关系。孙大海回道,这玩意儿你情我愿我又没逼迫她,谁知道会弄出了孩子来。孙大海说完便瞅了一眼躺在坐在地板车上的周月琴,一副埋怨的表情,而周月琴怀里抱着刚出生一天的女儿,一直耷拉着头,这种事情她不好扬着头同孙大海争辩,只能在那里有一阵没一阵的抽泣两声,表明自己心中的悲伤。周月琴娘家人听孙大海这么一说心中气不打一处来,还是先前那个辈分高的人先开了口,他看了一下周围的庄里人,想着用舆论来压倒孙大海,他说,老少爷们儿评评理,他个王八犊子睡了俺妮,生了孩子还不认,这是个什么理,这是个什么理呀!庄里人似乎很同情周月琴,他们中有人对孙大海说,这确实不是个理,不像话,哪有老婆孩子送上门儿还不要的理儿。孙大海听后很不满意,他诉苦道,老少爷们儿住的离我这都不远,大家也都知道我的情况,我虽说接了俺爹的班,但是家里确实不富裕,我自己都过不好,拿什么养活她娘俩。周月琴娘家人说道,别讲屁话,我这女子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不然我们就到法院告你去,让公家给评理?这时一直蹲在墙角沉默不语的孙父站起身来,走到了自己的儿子身后说道,大海,接进门吧。就这样周月琴进了孙家的大门,女儿满月酒之前两个人领了证,孙家又找人下了帖,摆了酒。

    孙大海是一个易于接受现实的人,既然没能阻止周月琴进门,索性就和她正儿八经的过起了日子,两人一个上班挣钱,一个在家看孩子,渐渐的他们的女儿长大了,直到女儿三岁那年的夏天,周月琴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不能生育了,她找到了我的母亲诉苦,我的母亲让她瞒着,能瞒多久是多久。周月琴是一个胆小的人,胆小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通常是瞒不住事情的,她像一个畏罪自首的人一样向孙大海坦白了自己不能再度生育的事实,如她所料迎接她的是孙大海的拳脚相加。周月琴不是一个吃闷气的人,她受了委屈会广而告之,每次孙大海打完她她就会蹲在自己家门口的那块断碑上痛哭流涕,用自己的屈辱的形象去破坏孙大海的名声,她的这一招很管用,很快她挨打的事情传遍了杨树庄,男人们一次次愤怒,女人们一次次同情,男人的愤怒阻止不了孙大海的拳头,女人们的同情也改变不了周月琴的处境,无奈之下,人们只好见怪不怪了。

    周月琴挨了打还时不时的抱着孩子往娘家跑,娘家只有周大头那么一个爹,娘早没了十多年了。周大头是一个本分的人,一辈子靠替人戗剪子磨快刀为生,虽说人在刀尖和刀刃上混了一辈子,却是十分和善,每次周月琴回到家,他都好生招待,待女儿哭完闹完,他才说一句,那能怎么办,凑合着过吧,过日子就是这样!只在家里住一天周月琴就会回家,她不能像那些旁的哭着跑回娘家的女人那样令自己的男人着急,她的男人也不会像旁的男人那样因为她跑回娘家而睡不安稳,她知道自己回到家还是会挨打,还是会热脸贴冷屁股,但是她还是要回家,那是他的男人,那是她的家。自从周大头不明不白的淹死在牛尾河里之后,周月琴的那唯一的精神避难所也变的毫无意义,再次回娘家反倒会加深她对自己悲剧性人生的认识,在周大头死后她确实也没怎么回娘家。正如她在失踪前几天对我的母亲说的那样,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就是孙大海把我揍死了,我也离不开他了!周月琴下落不明后,孙大海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一改往日不要脸的劲头,变得忧心忡忡,除过每天照常披了那身黄色的巡道工人的衣服上下班,很少与人交往,那时的他连看到同我一般年纪大的小孩子也像过街老鼠,实际上在周月琴失踪后不到半年,就有几个媒人张罗着给他找媳妇,用他们的话说,孙大海除了脾气不好什么都好,作为一个正式的铁路工人有着十分稳定的收入,没有理由不再找一个。然而这些好意总是被孙大海笑着婉言拒绝了,他对媒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总是,我对不住周月琴,对不住我女儿,还是算了吧!媒人听到我这样说,都感到大惑不解,整日为姻缘操心的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还有男人会不想女人。媒人到了女方家把话原本说一遍,女方的家长开明一点的就会说孙大海狗咬吕洞宾,想不开的家长就会说孙大海太把自己当人了,不管我们怎么样评论孙大海,他们都没有能够成功的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孙大海。

    孙大海的一个人的生活是从孙丽华进入他家的那天下午结束的,他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弄丢了,却领了别人家的女儿来赎罪,他的这一行为再一次在庄上引起了轰动,就像他曾经恬不知耻的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周月琴指责她的不是一样,如今他又很高兴的领来了孙丽华。记得孙丽华刚出现不久,我路过他家院墙的时候听到孙大海在对孙丽华说话,你叫孙丽华,我叫孙大海,你以后就叫我孙大海,当我说孙丽华你到哪里去了呀的时候,你就要说,我在这儿呢,这样我就知道你在哪里了,当你要找我的时候,就喊孙大海,我就直到你在找我了,好了现在我们练习一遍,我说,孙丽华你在哪里呀?这时我听到一个很好听但是略显羞怯的声音回答道,我在这儿呢。六岁那年夏天,我们在麦场里玩捉迷藏,大家在新割的麦堆里兔子打洞一样钻到里面,然后用麦秸再把洞口堵住,让别的孩子来找。轮到孙丽华藏了,她藏得很严实,我和队里的其我几个孩子怎么也找不到,起先大家都喊着孙丽华滚出来,可是她一直躲着没有动静,几个男孩子找不到一个小女孩,这让我们都感到十分窝囊,后来我想起了孙大海那天下午在院子里教给孙丽华说的话,于是我们就在麦场里大喊,孙丽华,你在哪里呀?穿过轰轰的打麦机的声音,从一个麦秸垛里传来了孙丽华渐渐清晰的叫喊声,笨蛋们,我在这儿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