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黄泉有鬼,名曰孟婆 > 第十八章 雪山花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光荏苒,转眼,燕国也早已亡国十余年了。此时,这片大地上早已像从前一样,繁荣昌盛。虽已换了天子,易了国度。可百姓,却从来不顾什么家仇国恨,只要能给她们一条生活下去的路。只要明天的日头照常升起。只要还能活着呼吸。那便就是活着了。

    此时有一极美,且气质高贵的女子,着一身白衣,骑一匹枣红色的高头骏马悠悠哉哉的晃在街道上。路人看得呆了,定定的站在街面上,茶廊上,眼睛似掉了般盯着看。她也不恼,面色如常的驱马朝前缓缓走着。

    无人知晓她是谁。也无人记得她是谁。她骑着马晃到了礼部尚书府。有下人立刻来迎她,替她牵马,入府。

    府内,女子正安坐上席,尚书大人立在客位一侧。女子伸手示意他坐下,他才虚虚的坐在客位一侧。女子浅浅的笑着,抿了一口茶,“尚书大人,好久不见。”

    尚书大人两眼红了红,想起身行礼,却又被女子示意不必。他深深的作揖,“老臣终于又得见公主殿下了……公主殿下此番学成归来,可是要……”

    女子依然浅浅的笑着,弹指施了内力,惊飞了院中的树上的小鸟,“还请尚书切莫唤什么公主了。燕国早已亡了……我在青云山上,师傅为我取名,灵清。”

    尚书大人又作了一个揖,“老臣知晓了。”

    女子脸上平淡的笑着,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起身行了抱拳礼,“尚书大人,灵清既已到此,想来您也当知晓我的目的!当年,亡国之时,父皇的暗卫拼死送我们这些皇子公主逃出了城去。并将我们分散送往各处。我那时尚幼,被送到与我母后渊源颇深的青云山上。”

    “这些年来,我一直试图找到哥哥姐姐们。可……一直杳无音信。前不久,忽收到一封密信,信上画了一只低飞的燕子。上面所述,现凉国的礼部尚书大人,乃燕国尽暗卫存留最后的力量培养的燕国忠臣!。我原是难以置信的。总归犹疑许久,还是用了信上所言,才与你联系上了。”

    “直至今日……我才彻底信了!”

    尚书大人几番欲言又止,抹了抹额头,又四处探了一眼,才缓缓开口:“不瞒公……灵清姑娘。姑娘与老臣一年来信上所谋之事,皆以妥当!姑娘回来的时间,确是合适。选秀的日子,近了!”

    女子点点头,抱拳谢过,“还有一事,灵清还望大人解惑。带信于我之人,可是我大皇兄?”

    尚书大人眉眼紧着,面露难色,半晌都没有答话。窗外方才惊飞的大鸟又飞了回来,依旧停在树梢之上吵闹着。灵清叹了一口气,似忧伤之色,又似无奈,“大人既不便直言,便罢了。到底,灵清也知晓兄长之意。”

    有风似若有若无的吹着,艳阳天下,院子里的花儿都开了。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黄的黄……都齐齐的开在了太阳底下,开在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之上。

    几个月后,灵清以礼部尚书侄女的身份进了宫,成为此届秀女中的一员。

    灵清自幼在青云山上习武,虽武功不高,但她的轻功乃是上乘。就算是行走在皇宫之中,也并无几人能察觉。是夜,她着一身黑衣,轻点砖瓦,银银月光撒在大地上。她却如一抹魂影般穿梭在宫墙之上。好一会儿才悄悄停在了一处屋顶之上。四处探望之后,隐了隐身形,贴在了房顶上。

    殿内烛火晃动,一袭明黄色衣袍的人端坐暗几前。夜已深,露寒微重,烛火微弱的光闪烁着照亮了他俊郎的容颜。手中一支朱笔时不时的点划着,许是看到不满之处,剑眉拧着,眼神也透了不悦。突然,他狠狠甩了笔,“这兰州知府是怎么办事的!这么大的虫害,为何不及早控制!现已使整个兰州陷入一片虫害之中,才报……”

    有太监立即吓的跪了地,“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皇上气急看着跪地的太监,挥了挥手示意他起来。“兰州的百姓遇此虫害,颗粒无收。这些当差的倒是不疼不痒,竟似百姓命如蝼蚁,与他们何干似的!明天一早让吏部的人来见我!此次朕倒要看看,哪个逃得掉!”

    太监跪在地上,回:“奴才遵命……”

    皇上拧着的眉还没有松开,望了一眼窗外的圆月,淡淡问道:“对了,京城里出没的那些人,最近可有动静?”

    “皇上切莫忧心。那些个前朝余孽,畏首畏尾的,像老鼠般不知躲在哪个阴暗肮脏的洞里。虽暂时没有把他们抓住,可他们迟早也是要暴尸街头的命!”

    皇上冷了眼神,寒光闪过,“放肆!朕什么时候说过要他们的命了?叫底下那些人不要伤了他们。能活捉就活捉!”

    夜黑风高,灵清在房上足足趴了半夜。当殿内的烛火也灭了,残月也闪进了厚厚的乌云之中。她才悄声从屋顶上褪了下来,回到储秀宫之中。

    其实,亡国之恨,她早已不像当初那般刻骨铭心的记得了。青云山上,讲的也是修道养性之术。下山之时,长老并未阻拦于她。拜别时,灵清忍不住问长老,“长老既知我此去为何,何不阻我?”

    长老淡淡一笑,“你且去吧,一切自有天意。”

    灵清此时此刻却是明白了。自她入城以来,所见所闻皆是百姓安居乐业,皇帝爱民如子。轻赋税,重民生。体民间疾苦,察朝局。文武并重,边疆再无乱事,天下一派祥和安宁,百姓富足安康……

    如此见闻之下,灵清犹疑不定,再也无法坚定自己复仇的内心了……动摇的心,渐渐在深宫之中,晃荡着。

    几年后,灵清早已从当初的秀女变成了灵嫔。这几年,神秘接头人仿佛失了踪迹一般,从未出现过。灵清都快忘了自己为何而来,为何入了这宫墙之中。从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皇帝,到现在真心诚意的陪伴在他身边。灵清时常在半夜时分,愧疚不已。她愧对她的父皇母后,愧对宗亲皇族,也愧对眼前这个真心待她的男人……

    她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内疚着。这几年与皇上的朝夕相处,她一边克制自己的感情,一边又忍不住靠近了他。这种折磨,是她从未有过的。她也曾在一处小别院里发现了,当年母后的遗物。当今皇帝竟命人将此类物件都慎重保管起来了。

    有时她也故作轻松的谈及了往年的燕国,皇上却并不忌讳。甚至忆起,他幼年时曾到过燕国皇宫小住,那时甚觉有趣,最有趣的还数那燕国小公主,慧灵公主。他曾与她一同在御花园中玩闹,嬉戏。那小家伙那时还是一个小娃娃,他却已经十二三岁了。她总留着口水,抱着怀里的玩意不肯与他……还有她时常闯祸,便推脱于他身上。惹了他没少挨师傅教导。可他还是没有揭穿于她,她胡闹时,他依然站在一旁替她背黑锅……

    灵清有时也听得大笑,附上一句,“听你说来,那小公主着实是有些可爱的……”

    “臣妾有句大不敬的话一直想问陛下,不知当年燕国被灭国之事……”

    皇上敛了笑颜,打量了一会儿立在一旁的灵清,半晌才沉了声音回:“那时,朕尚年幼。虽父皇所为有亏,可朕以为,天下之事,无非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若追溯起来,数百年前,燕国也曾是我大凉族中的一支。若再追溯……罢了,此话不讲也罢。朕只愿,此生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便此生无憾了!”

    灵清依然静立在一侧,没有答话。她的眼里含了一颗热泪,滚烫的灼烧着她的心。皇帝深深的看了她几眼,没有再说话。起身凛然的走了,脚下带起的风,杨了一室尘,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金光闪烁……

    初春时节,大地回暖。枯黄的草皮里长出了细碎的绿芽,如宝玉般水灵,让人心生欢喜。御花园里的百花都开了,争奇斗艳的竞放着。灵清遣了一众宫人,独自一人漫步去了偏爱的又寂静些梅园。此时,红梅已经落尽了,白雪覆红梅的美景也散在了春风之中。只有幽绿的嫩芽从枯枝里长了出来,染了丝屡绿意盎然的味道。

    有一穿破旧宫服的老者,佝偻着身子靠近了灵清。灵清也早早就觉出了。眼光一瞥,那人身上系了一根简单的丝带,带上隐隐的绣着一只低飞的燕子。灵清眉目一紧,远远的引着他,绕开了些人群。

    老宫人依旧没声没响的跟着,看似拿了一把修枝剪四处剪着,实则却是若即若离的跟在灵清身后。走到一处转角时,灵清顿住了脚步,回头望着他,“你是何人!”

    老宫人笑笑,依旧弓着背,沉了声音回:“妹妹既已认出我的信物,又何须多问!”

    灵清身形晃了晃,不可置信的摇摇头,“你……你是……大皇……哥哥!……不会的……”

    老者继续笑着,随手用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枯枝,“我燕国亡国之时,妹妹尚且年幼!如今你已为人妇,成了这大凉国的嫔妃。我又有何不会……”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逐字逐句轻缓却又极沉重。枯枝落了一地,他一根未剪错,每刀下去,分毫不差的留下一个斜插口。又瞬间,梳理剪落另一支树叉。手法极熟稔。想来,却已是做这个许久。

    “这些年,我忍辱负重,隐姓埋名,甚至牺牲了自己,做了这……太监。躲进了最危险的地方。暗中……罢了。好在一切都值是值得的!如今,所有筹谋皆已妥当!只差一步!这一步,就要看妹妹的了……”

    春天的太阳,阴晴不定。不知何时,天阴沉了下来。微风冷冷的吹了过来,晃动了灵清身形,“哥哥……要我如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