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黄泉有鬼,名曰孟婆 > 第十七章 雪山花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月老已经有些日子不曾来这黄泉地狱了……

    有时连鬼差都敢悄悄问我:“婆婆,那月老何时再来啊?我还惦念着与他拉些关系,来世能得个好姻缘呢。”地狱里的规矩虽多,却大多是用来规束他们在人间行事的。在这黄泉地狱却随意得许多。

    我顿了手上的动作,复又不经意的答:“缘乃天定。”

    鬼差淡淡叹了一口气,“倒也是……可我们总还是想要自欺的。”

    我只是笑笑,并不在答话。手里的鬼骨胡乱的搅浑了一锅鲜白的汤。汤面翻滚荡起纯白的浪花来,依稀映出我的模样。我停了手中的动作,眯着眼睛打量汤面上那模糊的倒影,好似我并不识得那人。一时,竟晃了神。

    忘川河水汹涌的拍打着河岸。奈何桥上的鬼,都已忘却前尘往事,缓慢的朝着彼岸走去。彼岸的曼珠沙华已然荼蘼。风一刮过,花香就飘去了远的,或更远的地方。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将那盏温润的长明灯高高的悬挂于驱忘台之上。黄泉风大,吹起细碎的黄沙落了在我的纱衣之上。远远的便见一抹红影斑驳,我眯了眯眼睛,心里有些明了。

    红影渐近的时候,我嗅到了一抹熟悉的香味。那是他红园里情花盛开的香味,浓郁的香甜。月老定了身形立在我的面前,他依然是那般样子唤我:“阿香,近来红园事多了些。”

    黄沙也渐近,烟尘四起,风有些急,忘川河水激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溅湿了奈何桥石,石面却像是染上了丝丝殷红的血迹般,触目惊心。

    我取下长明灯,笼了笼纱裙,起身朝着我的茅屋走去……

    月老在我身后唤:“阿香,你可是气我许久未来看你?”

    我脚下的沙翻滚着,黄烟盖过了我的身影。我对着风说:“若仙人是寻阿香,那便别处去寻。这黄泉地狱里实在是没有一个名唤阿香的。”

    月老怔在我身后,良久无言。待我走到茅屋旁时,他似呢喃般问我:“七千多年了,你还是怪我?”

    我将手上的长明灯高高的挂起,又在门口抖落一身的沙粒,回:“黄泉风大,沙急。仙人还是早些回吧。”

    狂风携了细碎的沙刮进我的茅屋里。灯影摇晃,斜斜的照在他的红衣之上,银丝如雪,映着他俊郎的脸庞。

    我皱了眉,立在门边,想回头望,风却将茅屋的门狠狠地摔上了。

    风停,隔着门,我细细的听着风声喧嚣。忽有人拍门,急急的震在我的心上……

    我吸了口气,拉开了门。眼前却没有了那一抹好看的颜色。只有一个灰尘扑扑的鬼差堵在我的门口,急急的说:“婆婆,你还漏了一个鬼在驱妄台。”

    我眯了眼睛寻思着,一手已经取下了门口的长明灯,朝着驱妄台走去……

    驱妄台上果然浮了一抹倩影。她的魂魄隐隐透着灵气,有无数细碎的纯白灵花开在她的脚下。她原是花灵入的轮回,居然早早又回来了。一头乌黑的长发散在她肩上,衬出她的雅致,身影踌躇着徘徊在奈何桥边……

    我赶到时,带着歉意的朝她点了点头。利落的呈了一碗汤递给她。她片刻有些愣神,还是接过了我手中的碗。

    可她迟迟没有喝下。风卷了黄沙,应着忘川河水涛浪声扑了过来。我细眉着了一眼,施了法隔开了风沙,“你当明白,这尘世缘,无非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且你灵根初成,尘世轮回,于你,也只不过轮回一场罢了。”

    她未语泪先垂,眼神飘向远方,“我又怎会不知。只是此一世所负所欠之人,太多……太多……”

    我叹了口气,望着她。引了清泪入锅,这泪虽苦涩,却也携着丝丝缕缕的香甜。

    花灵的前世落于凡尘之中。投胎在了帝王之家。她出生的时候,御花园的奇花异草竟一夜之间全部盛开了。五色的祥云的浮在金色的屋顶之上,七彩的雀儿绕着整个皇宫飞翔,啼鸣。

    观天象的星官说此乃大吉之兆,小公主殿下定会佑我天下百姓,安康乐业。

    皇帝开怀大笑,望着粉嫩的小人,心里欢喜不已,“赏!所有人都重重的赏!”

    皇后躺在软榻上,虽身子虚弱,可脸上依然含着笑,温柔的说:“皇上还未曾给我们的小公主取名字呢。”

    皇上扶了扶额,“瞧朕,光顾着高兴了……容朕好好想想……”

    殿里静了下来,好一会儿,皇上才拍了一下手,说:“就叫她慧灵吧!聪慧灵敏,公主就应当如此个性,才显我燕国女儿本色!”

    众人齐齐的跪下,呼喊着,磕头谢恩。窝在奶娘怀里的小家伙却沉沉的睡着,软软的身子还散发着奶香,嘴角还流了一丝口水。

    皇帝极喜爱慧灵,三五岁时慧灵就已经无法无天似的,在这红墙皇宫之内顽皮了。皇后总是派一大队宫人们跟着她,追撵着在她身后。生怕她受一点伤,磕碰着一点,皇上若看了又得心疼半天,骂着这些奴才们没用,要打要罚……

    慧灵不仅应了名字一般聪慧灵敏,且心也地极为善良。每当此时,她一定会嘟着嘴巴,娇声与皇上撒娇求情。所以这些宫女奴才都也是发自内心地疼着这位小主子。慧灵虽顽皮,可只要宫人们一跪地说:“我的公主啊,万万不可,您若闪失着,我们定又免不了一顿……”

    “没有人知道,我就去玩一会儿!”

    宫女悄悄低着声音说:“您忘了上次,上上次,还有那么多次了吗?你做什么都是会被皇上知道的。”

    慧灵一听此话,不情不愿的缩回来。父皇养的有暗卫,鬼知道会不会藏在何处悄悄看着她呢。她只好撅着嘴巴,选个其他的顽皮去。燕国的小公主,也因此成了民间百姓最喜夸谈的一位公主了。

    燕国虽小,可国风纯朴,农民辛勤耕种,且老天眷顾,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乐哉,悠哉。

    慧灵岁时,燕国发生了大的变故。有纷扰的邻国,竟倾了举国之力发动了战争。此前,虽两国之间一直有摩擦。一般都是皇上性子平和,不愿多起战事,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未较真。边境的摩擦越来越大,直到邻国此次大规模袭来!那敌国,又占了天时人和,竟一鼓作气连着夺了我燕国边城数座城池!

    皇上急召朝臣商量应对。宗族里最骁勇善战的王爷,自请领兵二十万前去应战,平此边境祸乱!

    半个月后却突然传来消息。说带兵的王爷竟然反了!偷偷里应外合,将敌国的数十万大兵放了进来!现在敌国的军队已经直逼京城,势不可挡了!

    皇帝终日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城下的无数百姓像蝼蚁般慌忙的逃窜着。他实在不明白,眼前的局面如何就到了这般田地……

    他这一生,虽才德平庸,可亦无大过。虽重文轻武,喜关起国门,让自个百姓安生养息。那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他不喜练兵屯兵,不太重视边境多年来的大小摩擦。他总以为,仁者,天定佑之。

    敌军围困了京城已经整整几日了。山河将破,碎风飘絮。流民四处逃窜,街道上乱做一片,人群里无人再抬头仰望这位曾经的帝王。而皇后此次也静静立在他身后。皇帝久久未发一言,暮色渐染整个天空。冷风阵阵,狠厉的划破宁静……

    皇帝没有回头,声音淡淡的说:“你也走吧。趁现在。”

    皇后款款两步走上前来,替他披了袍子,“陛下,莫要说了。这一次,臣妾就算是违逆圣意,也要生死同你一起的。”

    皇上拧紧了眉,紧紧握上皇后的手,“你这又是何苦……皇儿们都还需要母后!”

    皇后含着一滴泪,坚定的摇头,“陛下放心,臣妾已安排好了,由亲信护着皇儿们去了安全的地方。”

    “剩下的路,只有臣妾……能陪着皇上一起走了。”

    黑暗中,两道明黄的影子,稳稳的立在宫墙之上。半夜十分,有红光升起。星星之火,点燃了诺大皇宫里的一处小别院。此院乃当年皇后娘娘做秀女时所居,如意苑。没有人还记得,皇后与皇上第一次见面时,就是这里。

    那夜的火势虽大,却因为如意苑临水而建,火势得以很好的控制。并没有影响其他地方。而皇上和皇后却都在那一夜不知所踪,杳无音信了。传言,她们已经相伴死于火海。也有传言,失火不过是一个幌子。皇上早已携着宫闱逃之夭夭了……

    只有皇上的寝宫里,留了最后一道圣旨。圣旨上写有:朕愿降。只求还百姓一片安稳。愿新帝宽待燕国上下之人,燕国皇族也不得再复仇反抗。一切,皆乃天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