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晟有余年 > 第七章 拜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日陛下就下了圣旨给叶昭俭指定了师傅,今天是拜师的日子。如今朝廷讲的是尊师重教,皇家为了给天下作表率更是如此。因此今天拜师除了叶昭俭要去,太子,萧嫔等人也要前往观礼。

    天到五更,东宫灯火就依次亮了起来。叶昭俭被母亲死命摇醒了。叶昭俭目瞪口呆看着外面漆黑的天色,实在不知道起这么早跟尊师重道有什么关系。可自己小胳膊小腿的自然拗不过母亲,在一片手中,叶昭俭的头发,脸蛋,袍子饱经摧残。

    几乎一个时辰后,天色已经现出一丝曙光,叶昭俭看着铜镜里那个两腮粉红,两个朝天小绺子的形象简直羞愤欲死。这就是你们大早上,不,大晚上把我叫起来的成果?满腔怒火就要对着宫女宣泄时候,忽然从后面传来母亲萧嫔的声音:“来让为娘看看我儿的妆容。”

    无奈转身过去,萧嫔却好像对这身打扮极为满意。看得出来,萧嫔对今天不是一般的重视,一身盛装将平日的素净全部掩住,雍容华贵的气质迎面而来。

    叶昭俭只好把怨言咽到肚子里去,趁着没人注意自己,用袖子把脸上的腮红狠狠擦了几下,再看镜子已经好了不少。

    皇孙起初也是在宫里就学,可如今陛下把当初宫学的地方改成各部堂办公的地方,因此现在宫学挪到了国子监内,只是宫学占的地方是不容普通学子进入的,只有得了神宗旨意的皇子皇孙才能进去。

    不一会儿太子也到了储秀宫,随口又嘱咐了叶昭俭几句务必努力,一行人便起驾离宫了。

    国子监在礼部斜对面,到宫里大约有有三五里,不多时就到了。国子监昨天就得到今日太子携幼子拜师的消息,祭酒带着各博士早就候在外面了。太子知道老祭酒高先生在士林德高望重,也不敢托大,忙从车里下来,将高祭酒搀起。

    太子笑道:“高先生大礼孤实在是受之不起,今日幼子昭俭拜师不得不隆重些,今后他再来上学定让他轻车简从,不要打扰了各位先生和学生。”

    高苓一脸正色道:“尊师重道自然是应该的,下官也是做先生的,怎么会有怨言。太子有这份尊师的心,是社稷之福啊!“

    太子得到高苓的肯定,满脸笑意。寒暄几句,车架继续向里进发。刘承勋向来有早起舞剑养身的习惯,因此也早就到了。

    天地君亲师,君还在师前面,因此刘承勋先给太子见礼后便端坐在堂上的太师椅上。昨天晚间萧嫔已经叮嘱过叶昭俭几遍礼节,看这个山羊胡老头坐下,叶昭俭依礼噗通跪下,太子萧嫔肃然站在叶昭俭身后。

    刘承勋正色道:“皇孙既然拜于老臣门下就学,便要努力向学,不要辜负了陛下太子的期望。”叶昭俭挺胸凸肚道:“弟子谨遵先生教诲。”

    下面就是太子,萧嫔的表演时间了,吩咐侍从将拜师六礼从马车取下,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太子夫妇二人表示了对刘先生的感激,希望刘先生此后能对叶昭俭严加要求,早日培养成才。刘承勋也回礼表示自己一定尽力。

    拜师礼便算是结束了。太子留下一辆轻便马车,便带着萧嫔回宫去了。

    今日是入学的第一天,刘承勋先试了试叶昭俭如今学了些什么。一番提问后,刘承勋把叶昭俭的底子摸了个七七八八。虽然叶昭俭能背不少书,理解还是有限。

    但叶昭俭才十岁多一点,能背下来也是意外之喜了。略一思忖后,刘承勋道:“殿下年纪如此之小就能牢记这么多典籍,实在是天资过人。如今殿下年纪尚小,学的过于宽泛倒不如先专精四书五经。而这九本书,四书成于孔夫子之后,五经成于孔夫子之前。夫子前的文章对你难免显得高古难读。因此从明日起,老臣便先给殿下从论语讲起,还望殿下今日回去后做好准备。此外殿下还需备下文房四宝,以后日日依老夫的要求临帖习字。”

    叶昭俭躬身称是。看天色已经到了正午,刘承勋吩咐叶昭俭先回东宫,明日便正式开始入学。

    萧嫔在宫里早就等着了,算着时间叶昭俭也该要回来了。可迟迟看不到人影,催着宫女去宫门看着,马车到了就赶紧来报。

    正在胡思乱想,担心儿子的时候,一架马车终于西来。叶昭俭从车上下来,在宫女陪伴下回到储秀宫里。一五一十把今天先生讲得给母亲说了,听得萧嫔满脸笑意。

    吩咐左右赶紧摆饭吃饭,吃饭间叶昭俭提起老师让自己准备文房四宝和四书五经的事来,萧嫔不敢马虎,连忙吩咐了储秀宫采办太监速去挑着好的买来,不要耽误了事情。

    太监不敢马虎,下午叶昭俭从午睡中醒来时候,揉着惺忪的睡眼就看到了桌子上摆的笔墨纸砚等事物。

    湖州的笔;松江的墨;福玉轩的纸和砚台。看着各物上打的印鉴,原来古人就已经有了商标意识。叶昭俭再打开新买的书,再不是萧嫔以前挤钱买的那种粗制烂印,清清楚楚的正楷小字看上去极为舒服。

    叶昭俭有了清楚的新书看自然高兴,可他并不知道一本这样的书,在京城的书局里至少要二两银子。寻常百姓甚至中等人家根本买不起,以前萧嫔买这种书都觉得有些肉疼。

    下午叶昭俭也没什么安排,略微洗漱后坐在屋里把买来的四书再重新翻看起来。萧嫔看到这一幕,吩咐宫里宫女,太监走路都不得大声,以防打扰了儿子学习。

    说实话,叶昭俭对这些四书之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可现在毕竟是科举为王的时代,不通经义就无法彻底融入到这个时代的精英与统治阶层。何况这些经典能流传几千年,想必一定有其中的道理。

    并且叶昭俭也不信自己有什么王霸之气,让别人见了就俯首低头,抑或是天上掉陷饼就发财了。正好有这个学习的机会,倒不如潜心学习一番。

    萧嫔这里喜气洋洋,前路看起来一片光明。黄锦黄公公这里却是凄凄惨惨戚戚。郑贵妃宫里的人前两天已经来过催问黄公公事情办的怎么样了,今天又约了黄锦在宫外见面。若是常人胆敢这样对黄公公不敬,黄锦早就火了。或者是旁人给黄公公的钱黄公公早就黑了,进了肚子里的东西哪有吐出来的道理。

    可事到郑贵妃,黄锦不敢大意。这女人年近四旬,姿色在宫里早就排不上号了,可是依然能成为陛下最为宠爱的女人,要说没点东西打死黄锦都不信。

    那个蓝道行好像吃了秤砣,自己又去找了两趟,可不管自己怎么明示暗示。都是水火不侵。如今看来郑贵妃那两万两银票是要还回去了。黄公公满腹苦水却无人倾诉。

    晟朝开国时候,太祖对前朝的宦官弄权极为厌恶,因此对宦官多次打压,甚至刻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石碑树在宫里。二百年过去,太祖说的很多话大家都已经选择性遗忘了。

    在如今的陛下看来,太监这种失去关键部位的生物,听话贴心忠诚,简直是自己的小棉袄,不用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因此太监的人权水平急剧提高,对食这种新生活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高级别的太监在宫外大都有多处房产甚至豪宅。

    黄锦作为陛下心腹自然不例外,就在西直门不远处就有黄锦的一处院子。今天黄锦轮休一天,早早就来到自己宅子里等着郑贵妃弟弟郑国舅的到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