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皇舆 > 第五十一章 外患 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哥哥曾笑言孩子的成长总是快于父母的期盼,那些年里便是常抱着?i儿和晏儿,我也不能真正了解他的那个笑容。

    如今颐儿在怀中一日重过一日,我终于明了。或许,颐儿很快会唤我与霍鄣,很快能识字读书挽弓策马,很快通明治世之道。

    我家的孩子总是多难,晏儿与蕴晖出生时皆有凶险,?i儿更是至今仍时常病痛。幸好颐儿的根底更像霍鄣,又有华袤每旬日便入府细心照看着,颐儿身子渐康健,我亦渐心安。

    书室中,霍鄣抱着颐儿踱步,我自在案后一一看着大司农署送来的书文。这一年里江北如常,但江东几个州郡的收成不好,算赋足减了四成。

    我一手展着书文,叹道,“米价涨得这样快,竟有些十几年前大灾过后的模样,好在江东向来富庶多有存粮,若是放在江北,又不知会有多少人饥亡。”

    我再度叹过,却听颐儿的声音似是欢悦的。抬首看,霍鄣正扶着颐儿的手去触他的甲胄。

    我蹙眉敲一敲案,霍鄣忙将颐儿的手握在掌心,转身道,“何止是米价,布帛也是连月里涨起。今年自入春起雨水不断,国中数条江河皆涨,幸而暂未引出洪患。”他坐到我身边,将颐儿置于案,“江东的存粮多积于巨室,而百姓多匮乏,若遇大灾,巨室必然不愿舍粮予百姓,朝廷若不能极快调粮赈灾,江东必起大患。”

    昔年孝宣皇帝用时三年大修长辰宫,孝成皇帝于延宁年间两次筑固京师城墙,此二事耗去近半国力。至太徵年间,数次变乱后朝廷竟只能以官爵赐予一众功臣为赏。

    其后稍安定了几年,但咸平四年后国中兵连祸结,军饷更如流水一般用出去。

    当年霍鄣平定南疆后命南军于山中辟路以养民通商,加之军饷,每年的用度都以百万计,已近与当年卫原在南境时的用度相平。算来此事非再有五六年不能功成,但辟路不可停,若停,便是前功尽弃了。

    前朝立国前的那三十余年里,中土饥馑荐臻,前朝高皇帝立国未久便创下治世根基,而昭帝以此根基成治世。而我朝这百余年间常有内外战乱,无数百姓弃土逃离,便是孝武皇帝治下的太和中兴,亦不能与前朝鼎盛的那十年相较。

    前些年恩免了数州郡的算赋,再加上朝廷平日里各种意料内外的支出,空虚的朝廷尚可支撑近年的灾患,可若遇上大灾患,朝廷必有捉襟而肘见之虑。

    百姓多贫,国力虚竭,如此窘境之下,前月霍鄣设典农校尉署理典农事宜,只是斟酌了许久仍没能定下人选。

    这典农校尉之权暂限于京师地域,待得了效用再推至各州郡,若可使农户重回耕种,虽不能立竿见影,却是养国力民生的长久大计,霍鄣期以十年使算赋复至太和年间之数。

    案上的章表已被颐儿扑得一团乱,我抱着颐儿起身给兰花浇过水,颐儿似看着有趣,伸着手臂要去抚花叶。我一时忙乱,回首看,霍鄣只负手静默立于广舆全图前。

    这些日他只为这一桩事忧心,我道,“典农校尉的人选还没定下来?”

    他淡淡应了一声,回转过身从我手中抽出布巾,一叶一叶拭去浮尘。我扶着颐儿的手心触一触叶片,“我倒有个人选,你可愿听一听?”

    霍鄣笑一笑,“你说。”

    我觑着他的神色,“哥哥如何?”

    他敛眉默然,我自是知晓他的顾虑,“哥哥房中有农书三十余卷,我虽未尽读过,可也看得出哥哥是常取来读的。”我停一停,叹道,“只是那些年哥哥极少与我言及稻黍桑麻……但此事事关重大又无先例可循,若是忧虑朝中有人驳议,那便罢了。”

    他只牵过我的手转到案后坐下,将我揽于膝间,他的下颏抵住我的肩头,展臂环住我和颐儿,“农为天下之本,不可大意,”说着自案底抽出一卷绫锦,“你既亦有此意,朔日便可送去尚书台。”

    赵峥即位之初,尚书台仍无实权。霍鄣曾数次赞许哥哥的才华,但即便他渐渐重用了尚书台,也仍是未许尚书台触及或施行实务。

    我此前不在霍鄣面前举荐哥哥,一则不愿霍鄣被重用妻族之声连累,也是那时以为于纷乱朝局中独善其身于哥哥更有益。

    表哥此时已受窦承?辟用往乌州的平宁城助他监管与先濯王的交市,先濯王主东和赫以来每每急于从中土换取财物,而霍鄣至今方许交市。

    此等要务他未交与乌州刺史,而是交给了都尉窦承?。霍鄣之意,与先濯王只半年一商,不许和赫人跨境。有先濯王牵制着和赫王庭,边境可暂得安宁。

    然而武将可以□□,定国还需文臣相辅。如今满朝无一人能担农事大任,正是哥哥担当大任的好时机。

    朔日朝会,典农校尉的权责扩至主国中农事,朝议中,定下哥哥为典农校尉。哥哥事先未得风声也未经分毫犹豫便领旨,两日后的朝会中条陈于皇帝,诸项事宜皆分明入理。

    霍鄣观后亦赞许,“朝中九卿也不见得有此见地,阿瑾如此良才,典农校尉竟是埋没了他。”

    我细细读过章表,“为民之生计,哥哥不会在意名位。可是这典农校尉的权责实是过大了,姜备便是不说,心中也必会有怨。”我抬头看着霍鄣,“姜备任大司农多年,京中高门多有他的故交或姻亲。你如此触动大司农的权责,生怨生事的必不止在大司农署。”

    “若无名位权责,阿瑾的才具亦不能施展于民之生计。”霍鄣接过章表,“待他日他的才具可为大用之时,他亦不会止于这区区典农校尉。”

    霍鄣笑一笑,“至于那些人,他们生怨生事只是迟早而已,总不能为了防范他们而不施行大策。”

    国事太过纷杂,他知晓如何用人如何施行大策,我也不必多问。

    我不由也笑了出,转头看着身边熟睡的颐儿,叹道,“他睡得倒沉实。”

    哥哥上书六日后即请旨出京体察民情,离京前他与霍鄣在官署整整一日,直至离京我也未能见他一面。

    我知他不能来见我,我便无需去见他。朝务的议定与施行,终应只在他们之间,我只需待他归来便好。

    哥哥离京半月余,朝会中胡益一道劾表上至御前,京中四名朝臣借新岁之机私纳州郡的金贿,其中以大司农姜备罪行最甚。苛扣赀赋,私行盐铁卖买,纵容亲眷插手漕运,桩桩都是大罪。

    此案轰动朝野,半月里四人获罪流放,牵连出的数十大州官亦尽流放。但此案查没所得金贿仅有六十万,姜备家中查出的亦只有十余万金,加之名剑玉器等物亦不过二十余万。

    以霍鄣素来对贪贿的厌恶,这些人原本没有生路的。可霍鄣未置这些人于死地亦留了他们家人的生路,一方是为了不使朝中起过大的波澜,一方亦是因着各州军的未稳。

    各州军调动过后总要经些时日方能真正稳固,若此时重惩过多人是极易生乱的。

    姜备流放后由大司农丞高渊暂领大司农事,哥哥这典农校尉不受大司农辖制,而高渊未进为大司农,便是这大司农之位便是只待哥哥了。

    想来不出五载,哥哥将掌握住国之命脉。

    亦是此时,霍鄣筹备整建水军。

    我朝向来极少修习水战,若是贸然大举整建水军又会立时引得朝中人置疑他的用意。此前已权衡许久,遂借姜备一案牵出奸商借江运私贩盐铁及宫用金楠为由开始整顿沿江要津,令襄州都尉戚成与沅州都尉陶寿先为巡江更换新船同练二州水军,日后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行扩练水军同建大船。

    国中风波初平,延隆二年三月,苍邑关外贺连与山阈两国为争夺离商山之南的一片丰腴草场刀兵相向。贺连惨败,失地百余里,女王被迫逊位,传王位于长子都部。

    六月中,都部遣使臣入京求娶皇室女。

    波澜突起,宗亲中顺阳王当先竭力反对。

    立国之初,中土历经数十年离乱之后的农田十中七八已荒废,算赋数年间征缴不足五成,内患亦是不止。高皇帝至孝明皇帝的五十年间,纵使是为了稳定边关以整顿内患,二帝也从未与和赫和亲。

    其后和赫兵锋直指京之际,朝廷也是倾兵击回,不似前朝般不得不以女子换取边境一时的安宁。何况今次不过是贺连这个蕞尔邦,更无需应允其求亲。

    霍鄣置之不理,但使臣入京后数日里并不安分,似是不肯轻易罢休。

    夜间霍鄣归家,倚于凭几隐有倦意。

    我轻手为他揉按额角,缓声道,“此事虽算不得和亲,但终是许婚与异族,你要如何应对?”

    他微阖了眼,“长乐郡主去岁已受赐婚离京,宗室中唯有临川县主已及笄亦未许亲。”

    皇帝对都部的求亲犹豫了半月,顺阳王自不必说,听闻临川县主惊忧成疾,已是三日水米未尽。顺阳王妃急痛,日夜泣泪。

    前日临川县主终于进食,却在夜里于房内投环,幸而被及时救下没有伤了性命。朝会中,顺阳王长跪哭斥和亲之屈辱,而后激愤至以前朝哀帝遣公主和亲的旧事比于皇帝,几乎要碰死在宣政殿中。

    顺阳王亦是出于孝武皇帝一脉,初时,皇帝两难之下还有软语安慰,后至顺阳王大闹朝会,终于动怒。

    顺阳王爱女之心尚可谅解,可他万万不该有那番斥责。皇帝虽非不世出之上主,可前朝哀帝是亡国之君,皇帝此时未有诏书令临川县主远嫁更未有和亲之言,顺阳王以哀帝与皇帝并论当真是触了帝王大忌。

    京中的贺连使臣也未想到会引出这样一片乱局,遂不敢再有妄动。

    我取了温水给他,“都部仿佛知晓朝廷不会允他,也似定要讨回一个王后。他再遣的使臣明日便会入城,你总不能仍是不理会。”

    霍鄣了然一笑,接过水却只是置于案,“已及笄的赵氏女并非只有一个临川县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