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 八十五.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504

    唐人是如何御寒的?

    下面,我索性荡开一笔,说一说当时的国人,是如何御寒的。因为时代的进步,我们今天对冬日如何御寒,已经不怎么在意。可在古远的年代,国人尤其是在北方国人对付冬季的苦寒,从来就不简单。甚至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比如不太远的唐代吧,这还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当然,如果是豪贵人家,那是不必头疼的。冬日自有冬日的好处。晚唐有个叫张孜的诗人,做过一篇《雪》。他这样写道: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这里写的,是豪贵人家冬日的屋内。

    篇末笔一转,又带出一句“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哪怕是所谓大唐盛世,饥寒人家总还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再如果,这人家屋破窗漏,又会是怎样一种悲惨的景象呢。即便房屋完好,外出时要较好地抵御北地的苦寒,还是够受的。唐时,当然不会有今日人们所穿的高度保温的羽绒衫之类。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在寒风苦雨里艰难前行的人们。因而

    竟有点索索发抖呢。

    505

    我这就要说到棉袄了。

    说棉袄非得先说棉花。棉花非出自中国本土,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其时多在边疆种植,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

    关于棉花传入中国,记载是这么说的:

    “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其实棉花传入中国,说年头也不短。按照最早的记录,当战国年间的曾子,冻得捉襟见肘时,它就已经传来了。以《尚书》的记载,当时中国南海地区的很多部落,就已经来进贡棉花了。

    但那些部落进贡的,到底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棉花,史家一直争议大。

    中国最早确切没争议的、有棉花传入的记录,应该是汉武帝年间。《后汉书》记载,当时海南岛的珠崖地区,向汉武帝进贡来了棉布。这也就说明,棉花那时早已传入了海南岛,而且连棉布技术都有了。不止海南岛有,也是在汉代的时候,云南哀牢和永昌地区的部族,也都大规模的种棉花了。

    那时候的棉花叫“?H华”,很让那时候的国人瞧新鲜,还拿来用做文学创作。

    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锦赋》里,就有名句曰:布有?H华。唐朝人李善还特意注释:这?H华主要是永昌产的,可以织布。

    而真正让国人开始知道这东西防寒好处的,还有另一个地方的棉花:伊州(今新疆)。

    伊州的棉花产业,虽说起步上的记录,比海南云南要晚,但规模发展的快,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今天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国,已经种得红红火火,以《梁书》里记录那种棉花叫“白叠子”,当地人种了织出棉布,拿来和中原人做交易,甚为畅销。在唐朝,棉袍或袄叫“木棉裘”。今天在新疆,还有好些出土棉布制品,高昌国的墓葬群里,更出土了炭化的棉花籽。虽说这种棉花,和云南海南那边不是一类而属于非洲棉,况且今天早已被淘汰。

    很久以来,普通民众的最佳御寒物,就数它了。

    不过即使到了唐朝,棉布衣服依然还是珍品,特别在北方地区。

    物稀价昂,非一般民众可以享受。

    以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亲眼所见,晚唐时候的中国北方,也见过棉花。

    不过都是在富贵人家的花园里,拿来当奇花异草欣赏的。

    所以,唐时没棉袄!

    506

    还是个老问题,唐人是如何御寒的?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说说古时候,能够解决冬日御寒问题、至少是勉强解决问题的中国本土的纺织材料。

    古时候,中国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和羊毛。

    冬天御寒这事,就拿这几样材料做文章。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的,是缫丝用的下脚料,叫“?”。还有就是麻絮。这些材料,主要用来做绵袍。

    所以,“棉衣”那个时候写作“绵衣”——在麻布做的单衣里面填上丝絮和麻絮。

    《诗经》里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盖的就是这种袍子。当然对于穷人来说,穿有“纩”的袍子是个奢侈事,基本都穿“?”或麻絮做的袍子。而填充?或麻絮的袍子,防寒效果也极差,连好些名人不得志时,都为此闹出辛酸事。比如战国名家曾子,当年不得志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个。大冬天的撸起袖子就见胳膊肘,也因此贡献个成语叫捉襟见肘。而放在,当时有钱人身上,差别就大了去。不单穿得好,而且这高档绵袍,都是穿在衣服里面,外面还要有层罩衣。有钱没钱,就看袍子穿里穿外。但只靠这个,放在古代寒冷冬天,保暖还是不够,也要穿绵袄。当然那时不叫绵袄,叫“襦”。“襦”这东西,和袍子一样,也分有钱没钱。有钱人穿的襦,里面冬天填的是丝絮,相对比较保暖。

    当然除了丝絮材料,动物毛皮即裘,也是御寒必备。

    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发展到唐朝,襦改叫了袄。高档的袄,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效果更好,当时不是太有钱的,基本也穿不起。

    至于穷人就更惨了,穿的叫“褐”,也就是一种粗麻布衣服。

    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指望不上就可想而知,没有棉花的年代里,冬天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是个多么难熬的事情。

    听听大诗人杜甫的诗就知道: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也就是被子都冻得和铁一样冷。这还是深秋时候,还是杜甫这样的人家。更冷的严冬什么样?想想就得哆嗦。一句哀叹,就是那个年月里,多少穷人家冬天愁苦的缩影。当时赈灾所需御寒衣物,当然不可能是高档物品。主要还是麻布做的单衣里填充?或麻絮的袍子。

    尽管如此,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所以,赈灾得商量着办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