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今天你吃鱼了吗 > 鲤鱼跃龙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art9

    “你是在质疑爸妈的遗传基因?”乔以翎怒目而视。

    “不,我只是在感概生物基因变异之神奇,外加庆幸我们只是异卵双胞胎。”乔子渔很是气定神闲,“不然基因和你一样,就太悲剧了。”

    想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回击,乔以翎气得离开去跑圈了。只留下一句大吼,“变态不得好死啊啊啊啊!”

    “啊”的余音在风中残留,听者无不因其中的悲壮和凄楚而默默掬了一把同情泪。

    邵华平莞尔,对每日上演的戏码完全看不腻,忍不住问,“你就不怕把她欺负惨了离家出走?”

    乔子渔手腕一抖,玉米粒和青豆纷纷落进锅中,和鸡蛋米饭来曲共舞。

    “她不会的,我们兄妹之间的情·趣,你个独生子是不懂的。”他意味深长道。

    邵华平的身体无声一抖,这话说的,特有那啥歧义啊……

    “是你思想太污浊了。”乔子渔淡淡说了一句。

    喂!不知道往别人心里安装监控器是违法的吗?!侵犯隐私权是要被罚款的!!

    邵华平泪奔了。

    ·

    凌晨两点,最后一桌客人也勾肩搭背醉醺醺地走了,留下桌上一片狼藉。

    街上空空荡荡的,只有不多的几家烧烤摊在收拾东西。路灯洒下暖黄的亮光,夜风在街道顺畅无阻地通过,带着个塑料袋在空中悠悠打了个旋,寂静地只有人们沉默收摊时发出????声响。

    “我来吧,你赶紧回去睡觉,我可不敢虐待童工。”邵华平躬身扫着地,扫把柄顶端断了一小截,舍不得买新的,他只能这么用。

    辣椒粉混着酱料的烧烤香气冷了,变得油腻。抹干净桌面,塑料凳一个个摞起,把圆桌和凳子挤挤挨挨地搬到三轮车上。烤架冲刷洗好,剩下的食材收拾妥当,垃圾统统铲进垃圾箱……

    乔子渔挤了点洗洁精把手掌冲洗干净,四下看看,确认没有什么还能插手的了,这才接过邵华平递来的几张纸币,道了声晚安就转身进了小巷。

    巷子里一片昏暗,只有尽头的两条大街有着微微的光透进来。

    还有两旁伫立着的旧居民楼,xx宾馆,xx旅舍,xxx洗衣店等招牌欲亮不亮地搁置在那儿。“自助成人用品”六个大字成了巷子里最亮的光源,用来遮挡的被单用绳子挂着悬在半空,被风吹起,露出其后自动贩卖机里的劣质粉色塑胶用品。

    路上堆了不少碍脚的杂物,他在黑暗中如履平地般,一一避开脚下的障碍,就像是他在黑夜里可视物一样。

    没什么稀奇的,每天都要走上一遭,太熟了。

    纵已深夜,水产市场内依旧亮着灯,每天凌晨都会有载满各种鱼的卡车从各地高速公路奔来此处。

    还没到车来的点,大门处保安在值班亭里趴在桌上睡得正香。从大门走进去的平地再右转,另一端靠近冷库区的角落,“晋江增氧机”的卷帘门已经拉下。

    乔子渔掏出钥匙尽量很轻地拉上来一些,仍不可避免地在夜里发出噪音。他弯腰进门,再以同样的动作拉下关好。

    店铺很小,只有三十平米左右的样子,堆满了货物,直直抵着墙壁和天花板。为了有更多空间,用钢材和木板在半空两米高的地方隔出一层来。铁梯子故意做得宽大,这样就可以在梯阶上再放点东西。

    这么一个小店,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前面只留下够容纳三四人勉强立足的空地,而里面放货物的地方,更是只有一条狭小的通道——通道还是在别人报废丢回来的机子上铺了点纸板垫高的,既不会碍着人又方便拿东西。

    他对店里的每一个货物摆放位置都很了如指掌,摸着黑也能很顺利找到梯子,攀爬而上。

    楼上是人为辟出的大约十平米空间——自己搭的不算入房租,市场里很多人都这么买了材料自己做,只用花几百块。除了货物之外靠小窗的那堵墙在两摞花箱上放置了一张双人床床垫,高度比窗户低十几公分。

    蚊香在一旁地上袅袅冒着白烟,熟悉的味道充斥着整片空间。

    靠墙的一半被子是隆起的,乔以翎已经睡熟了。月光斜斜照进来,洒在她没被被子遮盖露出的小半侧脸上,眉眼恬淡。

    “也就这时候比较乖。”乔子渔低语一句,眼底的笑意一闪即逝。

    他从一边放衣服的篮子里拿了睡衣换上,全程几乎没什么声音,再掀起靠外那一半床上的另一条薄被,轻手轻脚地上了床,脸朝外侧身就睡了。

    到四点半要起床,他还可以睡两个小时左右。不敢浪费一秒钟的,躺下没一会儿呼吸就渐渐放缓平稳了。

    乔以翎醒来的时候,身旁早没有人了。窗外传来水流声、吆喝声、织网声还有人们的讨价还价……她对此习以为常,揉了几下眼睛,坐起身来。

    从床脚上面唯一一扇小窗向外看去,天还是昏黑的,只是远处隐隐透出一线白光。市场里一盏盏的灯还在亮着,半圆的月亮在流动的云中若隐若现。

    她穿好校服,就打着哈欠下了楼梯。

    乔子渔在堆满杂物的桌子后拿着“面筷(kuai三声)棍子”1织着专门用于捞鱼的渔网,白色的麻线一圈圈缠绕在“面筷棍子”中间空着一端的突起上,随着手的动作在编织出一个个网眼,从尾到头的,渔网一点点拓宽、成型。

    织渔网是很枯燥的事,一遍遍重复着勾、过、绕、钻等几个动作,一不小心“面筷棍子”还会猛地打中手指,淤青破皮都是常有的事。最开始学的时候,乔子渔和乔以翎的大拇指就常常包着创口贴。现在熟练了,这样的小意外就很少发生。

    不过长期的织网,他们大拇指和食指对连接的那个部位已经被磨出了茧子,时不时就会被磨损得皲裂出血。

    比织网更枯燥烦心的事是裹线团。买来的麻线都是几麻袋一起堆的,工厂里一大卷一大卷绑在一起,纠结得像麻花。他们必须要先把这些小卷抽线出来滚成一大坨线团,才方便缠在“面筷棍子”上。

    他们要将一卷线敞开成一个扁扁的椭圆,套在两个分很开的膝盖上,拿起线的一头一路卷着团着,线总是会扯在一起,怎么抽都抽不出来。这就需要有很多耐心去一点点顺着摸索下去,把纠缠的几条线分开,有时是几根线打成了疙瘩,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解决。

    不过利润是相对可观的,卖出一张网大概可以赚二三十块,成本价是二十块左右,不算手工费。百分之三四十是店里绝大部分货物的毛利。

    只是十来张网要卖半个多月才能卖完。对面卖鱼店门前的老头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一天到晚埋头织网,比他们织的更大一些,网眼更密,销量也就更好。

    不过他们又不只靠渔网赚钱,只是这玩意是唯一他们能自己做的,比进货划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