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苏联英雄 > 第三百六十章 值得尊重的对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三百六十章值得尊重的对手

    几个小时后克里姆林宫得到了北方舰队再次发出的战果报告:确定击沉的就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但己方舰队的惨重损失在得到初步确认后,让斯大林和奥尔洛夫也是肉痛不已!

    “苏联”号至少要两到三个月不出海进行大修才能恢复全部战斗力,单舰伤亡了两百多人,而其它各舰损失也是相当大,各舰都需要修理,两艘战列更是都要进船坞才能完全修复。书院

    “阿尔汉格尔斯克人员和物资有没有问题?”斯大林叼着大烟斗问奥尔洛夫。

    “应该没问题,那里还有一座备用炮塔和四门主炮,其它的损失就不是什么一下子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只是雷达需要从莫斯科调用,还有可能需要从哈尔科夫抽调涡轮机厂的同志参与抢修。”

    “我去协调。”这些都归林俊管辖。

    奥尔洛夫和斯大林能不心疼吗?!一艘战列舰的制造和使用费用都超过一个整编的集团军了!而且集团军组建简单,这战舰修理起来就是大问题!

    “奥尔洛夫同志,我想再看看战况过程介绍。”刚才所有人只是听了听陈述的简单战斗经过:这发密码电报还是少说些保险。

    一个小时内两艘驱逐舰共救起285名德国人,其中12名军官,但没有德军中高级军官,包括舰队司令刚瑟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和舰长林德曼在内的其它一千多名德国舰员随舰而沉。

    “单单对俾斯麦号苏联号就进行了9次齐射,乌克兰号11次齐射,我们的运气不错呀。”林俊合上了文件夹,奥尔洛夫看了一眼他,有一丝不理解:运气?

    “报告里说我们至少击中了它50至60发406毫米炮弹,还有上百发的180毫米炮弹,但它仍然漂浮。书院而在舱面破损严重、主炮全部被毁的情况下副炮还在同我们进行进行炮战,这是支顽强的舰队。我在想。我们的苏联号如果挨上那么多发大口径炮弹情况会怎么样?看来德国人的造船技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借鉴。”

    林俊地话有点“亲德”的味道,但这儿的人不这么想副统帅的脑子又在“举一反三”了,大概这会就在想着打垮德国后到德占区“抢人、抢钱、抢粮”!

    其实林俊这会还真有点“亲德国海军”的意味:现在他知道“苏联”号也就是挨了19发381毫米炮弹和大约20几发其它口径炮弹就成了现在这样,这已经算是运气!(运气不好的典型就是“胡德”号了。)而记忆中的“俾斯麦”号挨的炮弹远远、远远的超过这个数,两厢一比较“落后”地“俾斯麦”级战列舰还有谁敢说它落后?!“俾斯麦”级设计到底如何?:历史上“俾斯麦”号到沉没前被击中了至少719发406

    军不一样。再说将来打垮了法西斯还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德国,留一些战俘有用,当然纳粹嘛就没有必要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285人,已经比118人多了。沙霍恩斯特”号在重敌围攻之下,舰长贝尔也向希特勒发出了和“俾斯麦”号沉没前一样的电报: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弹!舰员们也是在电力、液压系统全毁的情况下冒着弹片在甲板上人力搬运炮弹。“提尔皮茨”号彻底被炸毁在挪威特林根峡湾时,1000多名德军官兵因为战舰倾覆而被闷死在舱内,很久很久之后外面还能听到他们沙哑地唱者德国国歌……”

    林俊对于德国陆军和空军似乎有着咬牙切齿的仇恨,但对德国海军就是无法形成对党卫军那样的极端仇视,当然这样的危险想法绝对不能表露出来。

    “大概是上辈子看的西方式的史料解说太多了。”这一切只能自己想想,也许当自己哪天看到德国海军的战争暴行后,才会不用曾经被灌输了太多的西方式思维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海战结束了,天刮大风空军也没办法去追击还没跑出多远的德国舰队,论功行赏的程序倒是要提到议程上。

    斯大林高兴,一口气先定下6名“苏联英雄”:4名参加纵列炮战的军舰舰长和舰队司令、参谋长。其它有功人员让北方舰队自己统计调查后上报,只要是在作战中指挥、战斗勇敢的有功人员都会受到各种嘉奖只要他的功绩卓越、够格,就是再报上一打“苏联英雄”称号的提名最高苏维埃也会批准!

    明天全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大概都会有“红海军舰队击沉德国最强战列舰”一类的新闻,不知道英国的那个反共胖子看到后会有什么感受,也可能这会丘吉尔已经大跌眼镜在指天骂地皇家海军被轻松击败,而击败他们的对手又在巴伦支海折戟沉沙,做出这一壮举的是皇家海军一直瞧不起的红海军!这大概是对日渐没落的大英帝国又一个绝妙的对比和讽刺!

    红海军的事暂且结束,林俊乘着这会大家都在,通报了在北线的一项新情况:德国陆军正式成建制的出现在芬兰

    “是德国国防军步兵第26军,从上个月底开始坐船抵达芬兰,就在两天前我们在芬兰纵深进行侦查的侦查员遭遇德军小分队。”

    “怎么确定是步兵第二十六军?还有没有其它德军部队?”问话的是伏罗西诺夫元帅。

    “侦查员是个狙击手小组,你见过那个射手,叫希多连科,原来是我卫队的成员。两个人干掉了半个排的巡逻队,抓了个德国团部的参谋。”

    这下伏罗西诺夫信了:那帮子内务部的特工手下获得的“舌头情报”(苏联军队中一般也这么说。)应该没问题。

    “芬兰人是铁了心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