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苏联英雄 > 第八十五章 舞会的焦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八十五章舞会的焦点

    这是个林俊有些陌生的名词,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式。但有一点林俊非常清楚——酒会不管饭。

    匆匆吃完晚餐后,林俊和妻子在随从的伴随下于晚上七点准时抵达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孔祥熙和夫人宋霭玲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武金斯卡娅在来之前已经得到丈夫的“授意”:今天她是一身礼服,刚下车已经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林俊和“主人”寒暄过后,一行人进入了大使馆。这时林俊发觉妻子已经和那位宋霭玲在聊天,而武金斯卡娅流利的英语让宋霭玲非常惊奇——这正是林俊想要的效果。

    经过介绍,林俊认识了先于他们到达的罗伯特安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看得出来,孔祥熙为了这个酒会花了相当的心思,不然不会在邀请苏联“特使”的同时还邀请英国的外交大臣。

    艾登对于苏联“特使”的到来稍有些惊讶,虽然在接到孔祥熙邀请时就知道这次中国人的酒会还邀请了苏联代表团的人,但原以为出席的不过是苏联代表团的一般代表,最多也就是那个“临时”的外交部副部长出席,但没想到的是:苏联人好像很给中国人面子。据他所知,在前几天中国人的各种宴会、酒会时虽然也邀请过几次其他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但那些西方国家并不怎么给面子。而这次苏联人地态度可能会有些特殊的意思。

    由于在来之前就有“指导思想”,对于这次酒会,林俊几个纯粹就是礼节性的拜访,并没有任何外交上的“实质性谈判”,但总体来说还是“宾主尽欢”。

    回饭店的路上,林俊独自在想:“还是让孔祥熙撞得头破血流才好。”

    、、、、、、

    第二天下午,林俊见到了随“马拉”号战列舰抵达英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参谋长伊萨科夫伊万斯了已经抵达斯皮特黑德湾的“马拉”号地情况,而那位“倒霉”的红海军司令员是死活不肯上陆休养在军舰上就不下来。

    “伊萨科夫同志,这次远航红海军的同志辛苦了。奥尔洛夫同志的身体就拜托给舰上的同志,14号我和代表团的人都会上舰。”

    “安德烈同志,波罗地海舰队欢迎您上舰视察。这次拍马拉号参加阅舰式的决定应该说非常成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新改装后的马拉号已经让西方各海军强国感觉到了不安。”伊萨科夫说的有些自豪。

    历史上就是这样。当“马拉”号出现在乔治六世加冕礼阅舰式的队列中时,标志着一度衰落到几乎可以忽略的苏联红海军重返主要海军国家的行列,这一刻也成为苏联红海军无比自豪的时刻。

    林俊笑了笑,因为红海军给那些国家的“惊奇”还在后面,“伊萨科夫同志,目前“白俄罗斯”号地试航情况这么样了?”

    很长时间没有关注海军方面的情况,现在正式时候。

    “这个我也不是非常清楚,它目前一直在白海进行秘密训练,但训练地具体情况只有海军司令部了解,您可以在上舰后向司令员同志了解详细的情况。”

    林俊知道伊萨科夫说地是实话。因为“白俄罗斯”号的训练被列为高等级机密,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就是其它舰队的高级指挥员也不是非常了解那的情况。

    “在过几年,我们红海军会让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更加感到惊奇的!”

    “据我所知。我们的新式战列舰和舰队航母的建造进度还是比较顺利地,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估计在39年、最晚40就可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而他们对于我们新式航母和战列舰地建造基本上还一无所知。”说到那些“大家伙”说,您就是我们红海军建设最大的功臣!”

    “当初我还是有些地方还是考虑不周,幸好我们的技术人员和船厂工人们克服了无数困难,当然还有秘密战线和保卫部门同志做出的贡献也起来很大作用

    “对了。这次阅舰式马拉号的准备情况怎么样?”

    “现在我们齐装满员,而是伯爵的女儿。”

    十分钟后,舞会上所有的“西方女性”都知道了这个“压了她们风头”的“平民”女人原来也是个贵族。“难怪这么有魅力和修养。”她们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那些男人们就不这么想了,因为苏维埃俄国“特使”的妻子竟然是个贵族,这也太令人惊奇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男人们的想法。

    “真是没想到您的妻子是位贵族,我能问一下您和您妻子是怎么认识的?”说话的是宋霭玲,她已经和武金斯卡娅非常熟。

    “不完全是。正确的说卡娅地父亲曾是位西伯利亚的伯爵。我还是一个机械士地时候认识卡娅的,他是我见过地最好的外科医生之一,如果没有她,现在我可能就是个残疾人了。”林俊边说边“温柔”的看了看妻子。

    对于宋霭玲,林俊并不是十分了解,但她的二妹可是林俊尊敬的人之一,在潜意识里林俊就对宋霭玲带了几分尊敬。

    而宋霭玲也有些“羡慕”眼前的这对苏联夫妻:虽然妻子的比丈夫大上几岁,但看着就是恩爱的一对。应该说宋霭玲是个非常“厉害”地女人,蒋介石都对她有些提防,但表面上。却很给宋蔼龄面子。这次出访蒋介石知道孔祥熙并不擅长辞令,也是有意让蔼龄陪他一同出访:两口子既能在一块朝夕相处。又能遇事互相有个商量。

    宋霭玲特意“接进”武金斯卡娅在一开始当然是有目的地,想着从她这里了解林俊。但几次接触之后发现武金斯卡娅根本不说一丁点丈夫工作上的事。也就没了再打探的想法。在英国的这些社交场合、特别是和“皇家”有关系的场合,东方人还是有些“不适应”和“稍不合群”的,在这个问题上宋霭玲也没有办法。但那对苏联“特使”夫妻却一直和宋霭玲夫妻表现的非常友好,这也让宋霭玲和孔祥熙在“西方人的世界”里感觉到“难得的温暖”。

    “安德烈,我可以这样称呼你吗?”宋霭玲问。

    “当然可以,孔夫人。”

    林俊的回答让边上的孔祥熙和宋霭玲非常的惊奇,因为林俊说的是句汉语,当然腔调非常奇快——典型的西方人说汉语的半吊子腔。

    “安德烈先生。真没想到您会汉语!”孔祥熙忍不住开口了。

    “您能说的慢一点吗?快了我听不懂,呵呵。”——林俊这是故意的。

    这下子这边的“小团体”的聊天就有意思了。一会汉语对话,一会又是两边的夫人英文翻译。还好,他们选择的座位离舞池比较远,这边的谈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就是有人注意到了也听不清楚他们是在用什么语言交谈。

    “我看我们还是让两位女士充当翻译的比较好,我的汉语水平也实在不这么样。而且,孔先生也能理解,这的人也太多了。”

    孔祥熙夫妇当然知道在这里不是汉语对话的合适场合,而面前的安德烈的“身份”也不适合他用汉语对话。

    “安德烈先生是什么时候学会汉语的?”孔祥熙还在想:他的汉语水平实在是太差了,但以他的身份能懂这些汉语对话已经“非常不错和难得了”。

    “您应该知道我在西班牙待过一段时间,当然这在公开场合还是秘密、或者说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那段时间我的警卫员和最好的朋友就是你们中国人,是他们教我的。当然,他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孔先生有些不同,但从他们那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中国的人民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最热情的人民之一

    林俊的“自报家门”和友好的“表态”让孔祥熙和宋霭玲非常高兴,现在他们能够确定:安德烈绝对是中国的朋友!而在这里,能有一个朋友真的比较难。

    “明晚我想邀请两位吃个便饭,只是我们四个人的小范围聚餐,不知道孔先生和夫人有没有时间?”林俊发出了邀请。

    “当然,我们一定到。”

    孔祥熙能不到吗,这个邀请就像是家庭聚会,可比外交层面上的宴会要亲切的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