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苏联英雄 > 第六十六章 亚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俊到车里雅宾斯克吃晚餐的计划不得不推迟,因为刚吃过中餐,列车就在半路被积雪堵住了去路,还好被堵路段的积雪量不是非常大,估计不会堵上个几天。

    不用车长同志动员,全车的乘客都自觉的下车,加入到清雪大军中。在列车刚被堵的时候车长就到过林俊所在的包厢,车长同志向这趟车里“最重要”的乘客通报了情况。

    “有多余的铲子吗?”——这就是车长同志得到的回答。

    在车上的时间长了,能在车下劳动、活动活动身体也是件好事,特别是铁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和热情的劳动大军。

    “我们右边不到50公里就是南乌拉尔最高的亚曼套山,前面就是亚欧分界线了,应该就在几百米以外。”林俊边上的白图柯教授说。

    “那应该有界碑是吧?”林俊边干边问。

    “有,以前路过的时候见过。每条穿越乌拉尔山的铁路和公路边都有界碑。”

    林俊把手中的铲子往肩上一扛,“走,难得到这,去看看。”

    “那您等会,我去拿一下相机。”

    “您带了相机,那太好了。”能在这留一张照片绝对有纪念意义。

    两个人拿了相机后没走几步就碰上了列车长同志,结果就成了“三人小分队”。

    没走几百米就看到了那块有2米高的石质欧亚界碑,跨过界碑就到亚洲。

    “安德烈同志,喀山到斯韦尔德洛夫斯克的铁路边上的那块界碑比这块更高更大,足有3米多。在铁路上工作10多年了,我也是第一次在界碑这里停下来。”车长说。

    “呵呵,这叫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们快拍几张照片,还得早点回去

    白图柯教授相机里的10来张底片几下就没了,三个人还拍了几张合影,可惜没有脚架,没办法拍三个人一起的合影。教授同志在照片洗出来后会寄给林俊和车长同志,这让车长高兴了好长一会,“能和苏联英雄合影的机会可不多,以后一定要把它挂在客厅的墙上。”车长同志想。

    2个小时后,从车里雅宾斯克得到消息赶来支援的清障车也到了积雪点,那边的铁路部门足足派来了500多人和大量的工具支援。

    铁路清障人员不仅清执行委员会的同志们做详细的汇报。”

    林俊已经习惯说这些地方官员最想听、也是最喜欢听到的话。林俊还说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好技术骨干、特别是那些研究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培养,要留得住人才,对于管理人员也是一样。这样才能在苏维埃需要的时候,做好快速生产的准备。要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都跑了、都没了,那生产就无从谈起。

    林俊说这个话的原因,也就是希望能给苏维埃保留些人才,要不大家都被“肃反“了,到时候谁来生产坦克大炮?但这些车里雅宾斯克的领导同志能不能听进去,那就只有天知道。

    为了不让这个“天知道“出现,林俊在到这的第二天行使了自己视察的第二项权利,“视察”了州“肃反”委员会的工作,还用2天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肃反”人员名单和资料

    林俊的到来,对于车里雅宾斯克州“肃反”委员会而言就如同“一场龙卷风”,因为在他的意见里,那些有破坏嫌疑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有一大半可以释放。林俊的这次行动是有斯大林的明确指令的,但他也不会像在哈尔科夫那样“鲁莽行事”,只是将哈尔科夫方面的工作经验向车里雅宾斯克的同志做了些介绍。当然对于“先进而正确”的经验,这边的同志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至少是有一个“最新的指导思想”了。

    “视察那些特别监狱时,林俊也还是那句话:认为用严刑拷打就能抓住敌人的真正罪行就错了,这种错误的、野蛮的方式只有蠢人才会用!

    车里雅宾斯克的同志们是“蠢人“吗?他们当然不是,监狱里的那些“特别”犯人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些。

    1937年2月16号下午,别尔巴夫和下面的官员们把林俊送上了前往斯韦尔德洛夫斯克的列车。因为原有的客运列车需要转车,林俊坐的是给往斯韦尔德洛夫斯克运送机械配件的火车,只不过为这位重要的视察员增挂了一节客车车厢。

    列车先要一路往东抵达300公里外的库尔干,而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就在库尔干西北方300多公里的位置,估计到17号上午就能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