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苏联英雄 > 第四十四章 马德里保卫战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餐厅里巨大的餐桌有一半回到了它原来的职责,只是在另一边还放满了文件和地图。

    “安德烈,就等你了。”看到林俊进了餐厅,谢维进在哪里喊。

    “看信多看了会,呵呵。”林俊坐了下来。

    “毕加索同志,还有件事想麻烦你一下。”

    听了伊万诺夫的翻译,“当然可以,是什么事?”毕加索说到。

    “您能不能在素描的正面再签个名,要不我把他装在画框里挂起来谁都不知道是您的作品。”说实话,说这个要求时林俊的脸感觉有些烫。

    “哈哈,当然可以!听安德烈同志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要是没人告诉看画的人做画的是谁,还真没人认的出是我画的。”毕加索取出炭笔,刷刷刷的就在素描正面的右下角再次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都有些想不起来了,也许这是我所有画里第一幅签了两次名的,哈哈。”他也知道,这张人物素描和自己平时的风格完全不同,体现的是现场人物容貌的真实感。估计要是告诉别人这是毕加索的作品,别人还不一定会信。

    林俊的要求和毕加索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说实话,估计会提出要毕加索再次签名要求的也就是这个安德烈了。在场的人来炮兵营前都已经听说这个战斗英雄带了几个人“借”房子的事,而且有多种“版本”,比如有一种最接进实际情况的就是:安德烈和看守房子的人说我们需要借住一下你们的房子,希望能够配合,而他边上的几个战士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恶狠狠”的盯着对方,还有一个牛高马大的战士倒没有“威胁”对方,只是在边上不断擦拭着自己那把出了鞘的明晃晃的“大刀”!

    能做出这种举动的人做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但有一点大家能肯定:安德烈就是有些出格也是在为同志们着想,绝对是个好同志。

    金碧辉煌的餐厅、豪华的家具、亮的都能映出人影的餐具,加上顶级的瓷质盘碗,照理这都是为一次盛宴准备的,可惜能吃的却只有面包和3个肉罐头。

    但就是这样的伙食,对于围城后的马德里人都是十分奢侈的。

    “谢同志,你们营的伙食还真不错,我原来还打算到了炮兵营就减肥,没想到还吃得到白面包和牛肉。”说话的是沃罗诺夫小说

    这时伊巴露丽也说了:“谢同志,我想问个问题,我是放在心理不舒服,您可别怪我。”

    “当然可以,伊巴露丽同志。”

    “那我可说了,这些东西是特意为了我们准备的,还是全营都一样。”

    “哈哈,放心吧,全营每位同志今天的伙食基本都和我们吃的一样,只不过我们7个人就有3个肉罐头,战士们是10个人分3个,但面包管够。”

    说到这谢维进有些自豪。

    “我们能有这些都靠的是安德烈和飞行大队的同志,他们把原来飞行大队的物资补给都留给了我们营和陆军医院,要不我们能有黑面包就不错了,哪能全营都能吃饱还吃好。留给我们的光上等面粉就够全营536人吃3个月的,只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炮兵的小伙子们要勒一下皮带了。其实前段时间全营一直都是实行配给制,但一般还能吃饱。今天我们是破例让战士们打个牙祭,因为我和安,只要是还没烧成废铝的,都被当地的军队和老百姓运回了机场。机械师们拆下了这些飞机上所有还能用的东西。后来撤离马德里时,这些东西的大部分没有运往巴伦西亚,而是用卡车拉到了炮兵营。

    现在部队不是缺武器吗?这下留守的机械师们就打起了这些“家伙”的主意。可飞机上的武器可不是随便就能在地面上使用的,在瓦西里的带领下,机械师们做起了改进工作。

    林俊眼前有9挺机枪5门炮,清一色的对地武器,看样子机械师们是花了心思和功夫的。

    ПВ-1机枪安装在了自制的三脚架上,可以灵活的左右回旋和上下俯仰,还在机枪上安装了准心和标尺。原来的机翼用ПВ-1是电击发的,但机械师们已经给它们都重新加装了扳机,这可是高难度的改进。而且三脚架非常的轻,还可以插到土里增加射击时的稳定性,三脚架还看得出是刚刚刷了一层黑色的油漆。要是林俊没看错,这是用飞机内部的那些承力铝合金管做的,重量轻强度大。整挺机枪在必要时一个强壮的战士就可以扛了就走,转移阵地方便

    林俊指这机枪的准心说:“瓦西里,这枪打的准吗?”

    “放心吧大队长同志,我手下有个人对ПВ-1的机舱用型很熟悉,这标尺和准心完全就是按那个仿制的,虽然不能保证300米以上的精确度,但在近距离内没有问题。”

    “这就好。”林俊又走到了那些炮的边上。

    “怎么看着像是到了塔利班的营地?!”林俊有些感觉怪怪。

    这炮相对机枪就笨重多了,底盘倒是可以灵活移动,是用钢管焊接的,后面还有个小型的活动柱锄,两边各装了个战斗机起落架上的轮子,在转移阵地时可以拖着走。一门20毫米“史瓦克”ШВКА机炮就安装在焊接的炮架上,瞄准装置用的是简易的替代品,但也有分划。边上还有个小座椅,下面新加的击发踏板上连着两根导线,底盘上还固定着一个战斗机上用的电瓶。

    “大队长,这炮的结构太复杂,只能还是用电击发,但是我们给每门炮准备了两个电瓶,保证关键时刻能够打响。”

    “打得响就好,难为你们了!试射过了吗?还有,弹药情况怎么样?”

    “打过了,400米内打中汽车没问题,弹药还有一卡车,足够打几仗的。”

    “奶奶的,有这些家伙,给我一个连,我能让正面进攻的一个营有来无回!”

    林俊可不是在说瞎话,那些“史瓦克”ШВКА机炮要是对地面目标射击,一顿炮弹过去那就是放倒一大片,就是那些德军的1型坦克和装甲车也不在话下。

    以前的那些对地面攻击的任务让林俊知道,被20毫米穿甲燃烧弹和杀伤燃烧弹击中的人体往往会炸成两截,就算不是”一刀两断”也会留下个巨大的透明窟窿。而要是炮弹在人附近爆炸,那些细小弹片的杀伤力可不会像它们的“细小体积”那样被忽略。连发的机炮对敌人的震慑力是巨大的,被撕裂的人体会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而这些要人命的炮弹又是铺天盖地般的砸下来。

    在后世的战争中,一些小口径的防空高炮往往会被当成对地武器,而它们就是敌人步兵的噩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