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156章 陋室夜谈(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铁某敢把黄公子请到自己的家中来,本就是要和公子畅谈一番的,可惜你看我这家徒四壁的样子,既无酒也无茶,只有一水缸的凉水,我们就只能坐着干谈了。”铁铉摇摇头自嘲道。

    “这样啊,没关系的,孔子曾经说过自己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先生和我自然也可以如此这般。”朱瞻基倒是毫不在意,他从现代穿越而来,自然是不太想遵从这古代繁杂的礼节

    倒是纪纲不愧是锦衣卫的首脑,马上就想到了朱瞻基的需求,马上朝着身边的一个小旗踹了一脚:“速去弄壶好茶,在弄些茶食来,要细软的,快去!”

    不多时,一壶上好的茶和几盘精致的茶点便摆在了铁铉家中简陋的桌子上。那小旗还顺路带回来了一铁壶的清水,此刻正在生火准备煮开。

    “纪纲的脑子好快啊!”朱瞻基的心中不禁感慨道。但又转念一想,在古代,若是没有这般心思,恐怕也不能侍奉在御前左右了。而且这锦衣卫的办事速度,也着实是飞快,可以说,就是如同古代的特种兵一般。他的内心中已经有了对于锦衣卫不一样的看法和构想。

    不过,他今日来是和铁铉交流的,还是先办大事为上:“先生,这茶也有了,吃的也有了,我们都坐下来聊聊吧。”

    铁铉“呵呵”的笑着并不着急坐下,而是搓着自己脏兮兮的双手,眼睛却是一直盯着盘子内的点心。

    朱瞻基见铁铉如此,心中已经猜到了铁铉的想法,于是便朝着纪纲和张玉的方向有礼貌的说道:“还请师傅和纪大叔还有弟兄们在屋外稍坐休息,我们聊聊天便出来。”

    当然,能让张玉这种当朝太师在门外等着,朱瞻基的面子不可谓不大。但张玉并不在意,而是朝着纪纲挥了挥手,退出了门外,还叮嘱了一句:“我就在门外,有什么事就叫我。”

    众人都出去之后,朱瞻基轻轻掩上了房门,朝着铁铉说道:“铁先生,请坐吧。我们不着急说话,你先用些茶点。”

    朱瞻基的话提醒了铁铉,他迫不及待的一屁股坐在了低矮的凳子上,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便伸出去抓了两个杏仁红豆酥饼大口的吃了起来。因为吃的太急了,噎的铁铉直翻白眼,他也不顾桌上的茶还很热,拿起来便灌了几口,立刻烫的龇牙咧嘴起来,看上去异常滑稽。

    朱瞻基和姚广孝连忙走到铁铉背后为他抚摸后背,帮助他顺气。

    姚广孝无奈的说道:“师弟,慢慢吃,不着急,看你这上不来气的样子,斯文些啊。。。”

    在朱瞻基和姚广孝的帮助下,铁铉费力的咽下了口中的食物,气也顺了过来。听到姚广孝的关心,他不好意思的说道:“多谢师兄和黄公子,让你们见笑了,铁某人本不该如此失礼的,只因确实是饿的狠了,故而才不管不顾,倒是辱了读书人的颜面。”

    “铁先生,不必自责。温饱乃是人之常情,正常之欲,何过之有?倒是我不好,若是早知道先生还没有用过饭,应当带些府里的酒菜过来慰问先生才是。”朱瞻基连忙开导起铁铉来。

    “铁某谢过黄公子的关心了。铁某何德何能,竟能得黄公子错爱,不胜感激。”铁铉有些感动,自自己被贬为平民以来,虽经姚广孝斡旋保得了性命,但从前的亲戚故旧却是都对他避而不见,生怕沾了他被连累,所以他才会沦落至此种境地。

    “铁先生言重了,我年纪虽小,也知道铁先生是大才。如此大才,怎么能湮没在这背街小巷中,这不是折损了大明的羽翼吗?”朱瞻基见铁铉动情,连忙安慰道。

    “什么大才?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铁铉自嘲道。“自落魄以来,我才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除了读书,连个谋生的活计都寻不到,赚个嚼裹都非易事。就连今天,拖了公子的福,方才吃上一口饱饭。这样的人,哪里还有脸称得上是大才。”

    “铁先生此番却是说错了。”朱瞻基正色道“所谓术业有专攻,铁先生的专长实在是律法行政,若做此番方为正道。若是去做耕田养畜,种桑缫丝之类又或是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事,必定做不过那些自小便依此为生的民众了。话说回来,若是让铁先生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那才是朝廷的错误,既是屈才也是浪费。”

    “黄公子,你真的觉得铁某的这些荒唐之言能够上得了台面吗?”铁铉又问道。

    朱瞻基略微愣了一下,这句话看似在问自己对铁铉写的书的看法,实则是一种试探。铁铉想要知道,朱瞻基对他、对法律的看法到底如何。

    朱瞻基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铁先生,不必自谦,你的大作,瞻基拜读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此乃治国之基,兴国之本。上承天道,下合人伦。比之战国法家、汉时王霸道杂之、唐宋之律令一脉相承而又有所演绎超出,可以说是人间能的几回闻啊。”

    “黄公子对律法之说也有所研究?”铁铉有些不敢置信,毕竟他印象中朱瞻基还是个四岁的孩子,怎么会对法律这种高深的学问也会有了解呢?

    “那是自然,而且我对法的理解还不仅限于此。法统存续,最是重要,乃是天道在人世的体现。有了法,天下才能稳固,万民才能有序的生活,而不是存在一个无序的世界中,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不得章法。最重要的,是法能够护佑万民,保护他们应当得到的东西。”朱瞻基坚定的说。

    “此又为何解?”铁铉越听越入迷,此等释法,他还是头一次听到。

    朱瞻基见铁铉感兴趣,便继续讲了下去:

    “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若是只论天道,那么大家无论多么努力,最终都会变得一样,那么人就得不到努力的成果,会让万民失去勤勉的动力。而若是只论人道,又会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富者拥有的越多,越能够从平民身上随意索取,那会让贪欲占据人心,造成天下大乱。而律法,却可以平衡天道和人道,让勤勉努力者得到自己应得的,让富者不能随意支取贫者的财物,让贫者能够守住自己的一份安身立命的财产,人民能够各守其利,世间自然太平。”

    铁铉已经被朱瞻基所说的内容吸引,手中抓着的点心竟是没有再吃一口。

    朱瞻基此时却是话锋一转,说出了一件让铁铉和姚广孝都惊诧万分的话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