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抗日之雪耻 > 第六百零二章:大动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抗日之雪耻!

    看完斯大林发来的电报之后,韩云华陷入了沉思。他没有想到苏联竟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些战斗任务,要知道这比历史上要早一年还要多。尽管他这个坑挖的有点深,但是苏联人确实干得漂亮,库尔斯克会战可以说是苏联人在1942年干的最漂亮的一仗。而且在韩云华看来库尔斯克战役的意义也远比前一段时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要重要,都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整个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但那也只是个转折点而已。

    而库尔斯克会战却是苏德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决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役,这场决战使德军丧失了约36万士兵,2500多辆坦克,4000多门火炮,1800多架飞机,使得纳粹德国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从此,苏军完全夺得战略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全面防御。之后,苏军在大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进攻,到11月为止,收复近一半失地,包括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大城市。

    斯大林给韩云华法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继续问计于韩云华。之前斯大林对于韩云华也不过是感到惊奇而已,仅此而已。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斯大林对于韩云华已经上升到了信任,甚至是还有一点依赖。

    在斯大林看来,中国的那位神奇将军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他所创造的特种作战在苏德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战绩,原本猖狂不可一世的德国狙击手现在基本上不敢出现在正面战场。而德军在进攻的过程中更得滞留大批的部队看守后方交通线以及兵站仓库,不然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苏联的特战队给端了。

    另外在那些中国教官的提醒下,苏联特战队已经和在德国占领区的百多万游击队取得了联系,苏联在战斗中有了另一股友军的配合,压力大大减轻。为了对付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德国人不得不出动大量的正规部队去围剿,再算上保护大大小小的指挥所指挥部的兵力,德国单单用于这些的部队差不多就占了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哈尔科夫战斗斯大林一意孤行,并没有重视韩云华的意见,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4个集团军近30万大军被歼灭,这个教训足够的痛,斯大林算是记住了。正因为哈尔科夫战役与库尔斯克战役的结果反差如此的大,所以斯大林再也不敢随意对待韩云华的意见了。

    对于斯大林的请求韩云华没有敷衍,他很清楚德国战败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中国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又为苏联详细制定了大卢基——黑海战役、高加索肃清战役、乌克兰战役的作战计划。同时韩云华建议斯大林向盟军施加压力,让盟军在法国或者是意大利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另外韩云华还希望苏联能在远东地区像曰本关东军发动攻击,到时候中国将会出动上百万大军配合苏联作战,彻底解决苏联的后顾之忧。

    对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人早就提出过,那时苏德战争刚刚爆发,斯大林便一直敦促英国和美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所受到的沉重压力。但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军力,这些都必须盟国方面自己提供。所以斯大林的这一提议被美、英以各种借口拒绝了。所以从1941年夏直到1944年,德军除了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和美英等[***]队作战外,将自己的大部分部队和作战资源用于东线攻击苏联

    苏联人对于吸收第二战场兵力有巨大贡献则是无庸置疑的,尽管苏联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直到1944年5月苏德战场胜负已定的时候,英美等国为了维护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利益,才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从西线进攻德国。韩云华认为现在东线战场上虽然战局依然没有明了,但是有战略眼光的人却都可以看得出来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开辟第二战场对于盟军虽然有一点风险,但是风险并不大。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盟国或者说英美在欧洲的利益,这个时候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美英等国很可能会答应。

    至于让苏联从远东同曰本开战倒也不全是为了中国,毕竟曰本对苏联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苏联放置在远东的六十余万大军以及放置在西伯利亚的50万大军全部是用来提防曰本人的。要是没有了曰本的威胁,最起码从远东调集几十万大军到东线战场还是没问题的。另外现在出兵东北虽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和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有内蒙古军区在这里,曰本的主力根本不敢越过乌苏里江攻击苏联。

    况且要是斯大林同意出兵东北,那么韩云华也会游说美国人在东南亚牵制曰军的史迪威将军将现在东南亚战场的实际情况详细地告诉了罗斯福,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东南亚战场上很不妙,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虽然重创了曰军,但是由于英国人的糟糕表现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现在远征军新一军已经撤回了印度,而曰本人却卷土重来,攻势猛烈。

    至于詹姆斯少将的回答却是让罗斯福总统大吃一惊,作为一名美国空军少将,詹姆斯的眼界是非常高的。但是就是这样一名美国将军,对于[***]麾下的这支中[***]队却赞不绝口,用尽所有美丽的词汇来为这支军队说好话。

    罗斯福总统不认为詹姆斯少将是受了中国人的鼓吹或者是收了中国人的好处才这样说的,这只能说明那支中[***]队确实很不错,这段时间不断传来的捷报就可以证明。既然两方面的回答都是如此,那就说明联合苏联以及[***]方面出兵东北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罗斯福再三考虑之后也同意韩云华的提议。

    美国的支持很重要,因为在环太平洋地区能和曰本海军有一战之力的唯有美国海军,就连不可一世的英国人也不行。接到罗斯福总统的电报之后,斯大林立即致电苏联红军远东司令部司令员伊万诺夫中将,命令他立即集结部队,准备对曰作战。同时斯大林还给韩云华发了一封电报,说明苏联在远东地区投入的兵力最多50万,而且不能全部调入东北,直接用于东北作战的部队大概是35万人左右,其中陆军33万,空军两万,海军只有几十艘老旧战舰。另外还特别说明,这次用于对曰作战的坦克有2400多辆,战机700多架,各种自行火炮1200多门。

    说实话对于苏联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只能拿出这点兵力对付曰本人可以说是很寒碜的,但是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苏联人现在被德国人欺负的有多惨。就算是这样,韩云华依然很满意了,别看苏联人只能出动这点兵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看人家的重装备就知道了,2400辆坦克,这是一个说明概念,内蒙古军区攒了好几年也不过才攒了700多辆,而且其中两百多辆还是曰本的九四式、九五式豆战车,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也不过150辆苏联第一代t34.而曰本人布置在东北地区的装甲部队也不多,一个战车师团而已,满打满算也就300辆坦克,不足苏联人的八分之一。

    再说一说空军,苏联人拥有700架战机,而且还都是最新的拉格7战机,但是曰本空军再遭受了归绥空战的惨败之后元气大伤,现在能起飞的战机加起来也不过500架,其中一大半还都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缴获东北军的老家伙,那都是快要被送进博物馆的东西了,就算勉强上天也不会有多大作为的。而火炮方面就更不入了,在苏联这个大炮主义横行的国度,大炮的多少决定着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也许在斯大林眼里1200门火炮真的不算什么,一个库尔斯克会战苏联人就出动了5000多门火炮,而远东军区却只有区区1200门火炮,也许斯大林再发这封电报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脸红。但是却不想这个数字却是把韩云华吓了一跳,都知道苏联是一个庞然大物,苏联部队也都财大气粗,但是韩云华依然没有想到一个远东军区竟然有这么多的自行火炮。

    看看现在打得死去活来的中曰双方,火炮的投入那一个不是以十位数计算,就算曰本人奢侈了,最多也不过投入过一个炮兵旅团而已,算起来不过上百门火炮而已。至于内蒙古军区就更不堪了,一次姓出动两个炮兵团就已经是大动作了门火炮就相当于15个炮兵旅,有了这么强大的炮兵部队,关东军可就有的受了。

    综合的来看,现在曰本人不管是在兵力还是在重要武器方面都已经远远不是中苏联军的对手了,现在只要看美国方面能牵制多少曰军了。

    既然已经决定出兵,那么不管是韩云华还是斯大林再或者是罗斯福都不会敷衍对方,因为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不管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再或者是中国人都深受其害,一方出工不出力都会可能造成战役的失败。失败的后果是可怕的,最终受害的很可能是中美苏所有的国家

    出兵的意向已经决定了,但是具体出兵的时间,三方各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还没有确定。苏联倒是光棍,我们远东军区就那么点家底,再多了是不可能了,至于怎么办就看你们的了。

    韩云华现在不知道内蒙古军区可以抽掉多少部队参战,这些都需要统计。因此一封绝密电报通过秘密电台发向内蒙古军区的六大军分区,韩云华要求各军分区立即将所有部队的人数详细报上来,不允许任何人藏着掖着。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