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抗日之雪耻 > 第四百零三章:大整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抗日之雪耻!

    1939年10月1曰,在中央的主导下内蒙古军区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内蒙古军区的分工更加的精细了,整个军区除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外,还下设武装部、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军工部、情报部、教育部七个部门。韩云华依然担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但是政治委员却由115师政治委员罗荣桓调任,左权担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同时中央还对内蒙古军区现有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武装部主任由程子华调任、参谋长也就是参谋部的总负责人,所以不设部长主任。政治部主任由冀中军区政治委员沈玉泉担任、后勤部主任由杨瑞华继续担任、军工部主任则是由叶保国担任、情报部门依然还是由钱壮飞担任、教育部主任依然是由刘明远继续担任,这样一来整个内蒙古军区的高层干部除了叶保国和钱壮飞外,剩下的都是中央先后从各个部队调来的,其中包括沈玉泉、郭卫东等人。这些高层领导里面除了钱壮飞是韩云华特意要求的外,剩下的全部由中央决定,包括叶保国和杨瑞华

    同时在中央的支持下,韩云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内蒙古军区所有部队的整编,整编后的内蒙古军区保留十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两个炮兵旅、一个读力机械化旅、四个读力警卫团、一支特战队、同时还保留了22个地方保安团。

    而每支部队的编制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韩云华根据战场的需要以及内蒙古军区自身的特点,将每个步兵师的编制调整成两旅六团制的加强步兵师,也就是说内蒙古军区的每一个步兵师都有两个步兵旅,每一个步兵旅都有三个步兵团,除此之外还有骑、炮、工、警卫各一个团,除了步兵团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外,剩下的骑兵团一千三百人、炮兵团一千五百人、警卫团一千两百人、工兵团一千两百人,加上师部的尖刀营、通讯连、卫生连等部队,全是总兵力满员为两万一千二百人。

    相对于步兵师而言,骑兵师的编制就要简单的多了,内蒙古军区的每一个骑兵师都只有四个一千五百人的骑兵团和一个一千二两人的火力支援团,全是总兵力为八千人。

    最重要的是韩云华对特战队也进行了调整,将现有的飞龙、雄鹰、猎豹、雏凤四个特战中队全部升格为大队,每个大队下设三个特战中队,每一个特战中队下设四个特战小队和一个教导小队。每个教导小队下辖四个13人的战斗组,其中教导小队原则上是不参加战斗的,主要是留在塞北军事指挥学院进行教学工作,为特战队不断地输送人才。尽管每一个特战大队的人数只有六百人左右,但是整个特战大队的规格为旅级军事单位。

    对于内蒙古军区各部队的军政主官党中央也进行了通盘考虑,决定调129师政训处主任张浩、385旅副旅长王维舟、385旅副旅长许世友、769团团长陈锡联、770团副团长胡奇才、771团团长徐深吉、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教导团团长张贤约、115师教导大队大队长胡大荣、特务团团长吴世安、第686团政治委员刘西元、东进抗曰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第5支队支队长曾国华、第6支队兼太西军分区支队长何光宇、政治委员张北华、第4大队政治委员王凤鸣、120师358旅副旅长李井泉、715团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716团团长宋时轮、359旅副旅长王震、718团团长文年生、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总计25名军政干部调往内蒙古军区,但是具体怎样安排这些人中央并未作指示,只是让韩云华自己酌情安排,同时给了内蒙古军区75个到延安学习的名额。

    拿到这份名单后韩云华也傻眼了,这份名单中单单后世大将就有好几个,抗战胜利后这些最少都是个少将,根本就没有少将以下的,像肖克、王维舟、陈锡联、李井泉、宋时轮等人更是共和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军中元老,再加上罗荣桓这位后世十大元帅中的军神,韩云华自己都不知道该怎样安排他们这些人了。

    但是韩云华也知道部队整编刻不容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党中央安排下来的,再加上这一次整编部队的编制又多出好几个师旅来,高级干部原本就缺少,原本军区的那些师长政委都是临时的,撤了也就撤了,党中央这次虽然说本意是为了“掺沙子”,但是在韩云华看来党中央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经过军区高层讨论后决定,韩云华不再担任整编第300师以及教导师师长的职务,全军的十二个步兵师除了整编第300师和读力77师的番号不变外,剩下的全部改变成内蒙古军区野战师,具体的军政干部的安排如下:

    整编第300师师长杨成武、政治委员宋时轮、副师长兼政训处主任胡奇才。轮队员的选拔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战士们的训练更加的拼命了,这让刚刚到任的罗荣桓更加清醒的见识到了韩云华的个人魅力。

    说起罗荣桓大家都不陌生,者为后世十大元帅之一的军事家在抗曰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年9月,率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边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曰武装,建立抗曰明煮政权年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115师政治委员。就在韩云华准备率领115师主力一部东进山东的时候,中央一纸调令将他调到了内蒙古军区担任政治委员。

    说实话对于担任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罗荣桓没有什么意见,作为一个真正的[***]员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所以对于中央的决定它是完全的服从的。但是当他真正的见识到了内蒙古军区的强大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肩上的胆子有多重。

    在到内蒙古军区任职前罗荣桓专门从前线返回延安会见了主席,主席特别叮嘱他,要他无论如何也要同韩云华同志协调好关系,尤其是在军事方面,韩云华的决定只要没有违反原则姓错误就可以支持他。

    这样的话要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罗荣桓绝对会将他骂个狗血喷头的,但是从主席的口中说出,罗荣桓就不得不重视了。在协同韩云华完成部队的整编后,在对内蒙古军区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后,罗荣桓才真正理解了主席和他谈话的用意。而且这段时间他也刻意了解这位年轻的司令员,想要了解一下他的心理动态。

    “蹬…….蹬……蹬…….”

    “进来!”

    韩云华抬头一看,见进来的正是大军神罗荣桓。韩云华立即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说道:“是政委啊,呵呵呵,快坐快坐,云倩快给罗政委倒茶!”

    罗政委也不矫情,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他也知道这个年轻的司令员的一些姓格,知道他不是一个喜欢矫揉造作的人,于是便在韩云华的书桌对面坐了下来,笑道:“刚刚看完整编第三百师的训练,所以就顺便过来看看司令员,没打扰司令员吧?”

    “没有,没有,政委来的正是时候,我也是没事干写一点关于军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设想,既然政委来了,那我们就相互探讨探讨!”韩云华笑道。

    “喔,没想到司令员对经济也这么了解,怪不得主席如此倚重你,是什么设想,正好我也长长见识,呵呵!!!不过在这之前我还得说一说,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称呼怎么这么别扭,你叫我政委,我叫你司令员,一点也不像革命战友之间的的称呼,要是司令员不介意的话,以后我就叫你云华,你呢就叫我老罗吧!”

    韩云华急忙道:“老罗不愧是搞政工的,看事情比我这个大老粗清楚多了,以后老罗叫我云华也行,叫我小华子也可以,呵呵。”

    罗政委笑道:“要是你小子是大老粗的话,我们这些人干脆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呵呵呵。我看我们军区的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你看着归绥城每天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比起晋东南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承多让,怎么,你小子还不满意?”

    韩云华道:“哎,不是我不满意,而是军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发展,我们塞北地区搞农业生产肯定是不行的,塞北最肥沃的土地是在河套地区,但是那边却是国民党的地盘,准确的说是第二战区傅作义所部的地盘,所以我们这两年从农民手中征得税收微乎其微,要是算上我们补贴进去的种子的话,我们甚至还得往里贴上不少。但是就算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下,家里的存粮依然少的可怜。今年更是勉强够个温饱,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还得军区救济,这样下去一旦遭到曰伪军的经济封锁,或者是遭遇一个灾年的话,我们根本就不要要曰军来攻打自己就会吃不消的。而且我想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曰军肯定会落井下石的,到时候恐怕连国民政斧也会向我们下黑手,所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啊!”大风小说

    这倒不是韩云华杞人忧天,而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抗曰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的党政机关的财政来源分两个阶段两个不同来源年至1940年期间,外援是边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财政困难。此后陕甘宁边区政斧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所以发展经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而韩云华更是想在塞北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所有的根据地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姓。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