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清山变 > 第148节 为民除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8节为民除虎

    成禄不疑有他,兴冲冲的便衣赴会,随身只带了四名掮了洋枪的卫士。刑名老夫子暗中早有了布置,等把他迎入后园水阁,便有相熟的差役把那四名卫士邀了去喝茶休息,隔离在一边。

    同时暗中传齐了吹鼓手等接王命,暗中关照了三班六房和刽子手,等着出红差。

    外面剑拔弩张,如临大敌,里面水阁中却正谈得很热闹,谈到红日沉西,说定了摊派的数目,忽然听得放炮,接着是‘咪哩吗啦’吹唢呐的声音。

    成禄楞了一下:“这是干什么?”

    何穆自然明白,供奉‘王命旗牌’的龙亭,已经抬进大堂,这一下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便匆匆站起身来说道:“大概是有什么事,我去各位请坐一坐”

    他是信口胡说,成禄却被蒙住了。等了不多一会,只见何穆贴身的一个听差,匆匆而来,打个千说道:“敝上请成大人到花厅里坐,有位贵客想见见张老爷。”

    “喔?”成禄用迟疑的声音问道:“是那个?”

    “听说是从京中而来的贵客。”

    又是贵客,又是从京中来的,成禄便跟着跟过去了。

    成禄未到,曾国藩已先在花厅中等候。因为接王命的缘故,特为穿着公服,珊瑚顶子,双眼花翎,还有一样特别显眼:黄马褂。然而这还不足为奇,威风的是记名总兵,实缺参将,也是红顶子的武官为他站班,金参将之下是天津知府胡林翼,再下面是县大老爷何穆,这时也换了公服在伺候差使。

    “成禄带到”金参将随带的一名武巡捕,入厅禀报。

    这话传到廊下,成禄的神色就变了,带入厅中,向上一望,正是打过交道的曾国藩,独坐炕床,目光炯炯的望着他。

    曾国藩这一次到天津来奉旨办理公务的钦差,故而成禄虽然知道今天怕是要有大变故,也要先行礼问安,“见过钦差大人。”

    “成禄”金参将冷峻的发话,“钦差大人有话问你,你要照实答供。”

    “是,是”成禄磕着头,自己报明职衔姓名。

    “成禄,”曾国藩问道,“你调任天津驻军提督,有多久了?”

    “回大人的话,三月不到。”【1】

    【6】

    【6】

    【小】

    【说】

    “三月不到。喔”曾国藩自言自语地点点头,停了一会问道:“你有几个女人?”

    这一问,不但成禄显出疑惧的神色,金参将也大为诧异,只有何穆心里明白,就这一句话上,杀成禄的理由便够了。

    “说啊”曾国藩双目炯炯地看看成禄,“我倒要听你怎么说”

    “我……,”成禄很吃力地说了出来:“我有四个女人。”

    “你听听,”曾国藩看着一边听审的胡林翼说,“到任不到三月,居然就养着四房家眷”

    “吃空也吃不了这么多啊”

    “就是这话罗。”曾国藩看着他又问:“我再问你,你那四个女人,都是什么地方人?最小的那个是怎么来的?”

    成禄脸色灰败,大概自己也知道要倒大霉了“是,是花钱买的。”

    “我也知道你是花钱买的。不过,”他钉紧了问:“人家是不是愿意卖呢?”

    这一次成禄说不出来了,只是磕头如捣蒜,“钦差大人开恩”他说,“我一回去就把我那四个女人遣散。”

    “遣散你当这是裁勇?”曾国藩冷笑道,“倒说得轻松看中意了,人家不肯也不行;不要了,给几个钱送走。世界上那里有这么自由的事”

    “那请钦差大人示下,我该怎么办?”成禄低着头说,“我知道错了,请钦差大人治罪。”

    “光治你一个强买民妇,逼死本夫的罪就够了你知道天津县内百姓对你怎么想?恨不得寝皮食肉”说到这里,转脸喊一声:“金参将”

    “喳”金虎山肃然应诺。

    “总督纳大人是跟你怎么说的?”

    “说是请曾大人代为作主。纵兵殃民的军官,无须多问。”

    “好吧”曾国藩说:是换还是不换?

    皇帝点点头,不过又想起来一件事,转头问跪在一旁的贾祯,“江忠源现在哪里任职?”

    “回皇上话,江忠源自咸丰元年皇上求贤旨意明发之后,由曾国藩举荐,分发吏部擎签,任职四川建昌上南道,至今已经有两年余了。”

    “免了他这份差事,让他到天津去,”停顿了一下,他说,“江忠源领总兵衔,帮着曾国藩整肃军务。”

    “喳。”

    接到朝廷的旨意,江忠源哭笑不得当年他为了剿灭雷再浩流寇有功,被封为七品秀水知县,但同僚从来瞧不起自己,认为他以书生领兵,难逃兵痞之讥。后来一怒之下,辞官不做了,一直到咸丰元年,方才借皇上下旨求贤之机复起,改任四川上南道。

    虽然是三品道台,但这份差事也很不好做:建昌上南道下辖雅州、宁远、嘉定三府,邛州一个直隶州,衙门在雅州,地当川藏交界之处,专责是抚治土司。地方又苦,差使又麻烦,这还罢了,最令人不平的是,各省驻防将军都不管民政,与地方官只有体制上的尊卑,并无管辖上的统属关系,惟有成都将军可以管建昌道,这自是因为建昌道管土司,职掌特殊的缘故。

    由于这一管,建昌道凭空多出来一个顶头上司,每趟进省公干,对将军衙门要另有一番打点。将军的‘三节两寿’,其他地方官的贺仪,不过点到为止,建昌道却须比照孝敬总督的数目致送。因此,江忠源深以为苦,几次趁述职的机会进京活动,总想着能够调动一下。

    谁知道等来等去,居然等来这样一道旨意?旁人都是由武转朝堂上觅立身之基,自己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了?

    清朝任职地方上的武官最高品秩是从一品的提督,论品秩与与总督、驻防的将军相同,但身分职掌不但不能比总督、将军,甚至连从二品的巡抚都不如。因为总督、巡抚照例带兵部尚书、兵部侍郎衔,掌管军政,便可节制武将,提督见了比他低两级的巡抚,亦须‘堂参’,更无论总督。

    总督、巡抚照例又带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身分等于都察院的堂官,提督若有不听指挥,不遵调度情事,可以指名参劾。封疆大吏参属下文官,容有不准之时,如参武将,那怕是戴红顶子的提督、总兵,无有不准的。为此,当道光中叶一场武装冲突之后,四海稍平,匪患全消,宿将纷纷解甲,就因为觉得武职官太委屈的缘故。

    自己这一次挂总兵衔,听起来是很荣宠,不过……哎江忠源长叹一声,无奈的唤进衙门中的主事、衙役,开始整理数年来的往来公文。

    交卸了差事,顺水出省,又顺路去见了几个老朋友,这才拖拖拉拉到了天津。

    曾国藩也见到了朝廷的邸抄,皇上命江忠源到天津来,帮办军务,让他又惊又喜。和自己比较起来,江忠源才算是军务长才,当年在家乡操演团练,用以抵抗反叛的流民的时候,他对于兵制的见识极是深刻,多次与自己书信问候的时候,也经常谈及。

    上一次在天津起草的奏折,很多内容也是从与他的通信中所得撰拟而成,这一次他能够到天津来,想必日后定能大有教益于己身。

    惊讶的是,江忠源当年之事他素有所知,好不容易弃武从文,居然又给皇上的一纸朱喻发回军中,想来在江樵野的心中,即便是有老友重聚一堂的欢喜在望,也难抵心头的郁郁不欢啊

    七月初二,江忠源到了天津,先到钦差行辕拜见曾国藩,恰好,胡林翼也在,正在和曾国藩商议近日士兵操演中所需军备物资一事。听下人来报,说从四川来的江大人递手本进来了,曾国藩大喜,亲自迎了出来:“樵野兄?暌别年余,一向可好?”大风小说

    江忠源却不敢为彼此多年交好而失了上下尊卑,恭恭敬敬的跪倒碰头,“给钦差大人请安。”

    bk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