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在大唐建都市 > 第201章 幸福又烦恼的商贩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府前厅内,陈朵突然放下手里的书,对着坐在她旁边同样在看书的小英问道。

    “小英妹妹,问你个事呗。”

    正在看书的小英听到她的话,把眼睛从书本上挪开,看着陈朵说道。

    “朵朵姐,什么事,你说。”

    听到她的回答,陈朵开口说道:“现在已经十二月初了,今年最后一个月了,你们厂子为工人们准备的年终礼品准备的如何了,你打算都给工人们发放些什么啊。”

    小英听到她的问话,开口回答道:“早就准备好了啊,我准备给工人们每人发放十斤土豆粉或者是红薯粉,再就是用玻璃瓶装的五斤豆油,一瓶一斤重的酱油,最后就是特制的铁制礼盒装一些我们厂子自己生产的薯片,薯条,红薯干,红薯条等一些零嘴吃食。”

    陈朵听到她的回答,惊讶道你都已经准备好了啊,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上个月中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啊,我早在上月初的时候就向玻璃厂和五金厂那边下了订单,让他们给我生产了一批用来装豆油和酱油的玻璃瓶和特制的礼盒。你还没有开始准备吗?”小英回答后还反问了一句。大风小说

    特别说明一下,玻璃厂和五金厂分别是由原来的青阳砖厂的玻璃生产部和钢铁厂的日常用品生产部分别独立出来以后,又重新组建的两个新的厂子。

    分别叫做青阳玻璃厂和青阳五金厂,两个工厂的管事也是原来两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听到小英的反问,陈朵回答道:“是啊!还没呢,上个月不是从长安连续运回来了好多的棉花吗,我就组织着工人们在进行生产棉衣,棉被跟棉布,忙的不行,根本就没时间管这些。”

    “那也没事啊,这不还有时间吗,反正离年底还有二十多天呢。你有没有想好,给大伙发什么了吗?”小英又问道。

    “已经想好了啊,这个又不难,我决定给她们发一件羽绒服或者棉服,然后再每人发五斤猪肉,再加一些零嘴吃食好了,到时候直接让采购部门向镇里的那些卖小吃零嘴的商贩采购就行了,我也去跟五金厂那边下订单做一批礼盒用来装这些零嘴吃食,我还要在礼盒的盖子上让他们给我弄上《青阳纺织厂》这几个字,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我们纺织厂工人们专属的。”陈朵兴奋的说道。

    小英听了她的回答,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接着陈朵又拉着小英凑到了王五的旁边,开口问道。

    “王哥,你们刑部和护卫队那边的年终礼品准备的怎么样了啊,会发一些什么东西啊?”

    正在看着《青阳律法大典》的王五看到两个小丫头盯着他问出来的话。

    只能把那本厚的吓人的《青阳律法大典》合上,开口回答道:“早就安排好了,刑部那边会发五斤猪肉,一只鸡或者一只鸭,然后就是一些零嘴吃食之类的。至于护卫队这边少爷安排。”

    陈朵听了他的回答以后,开口说道:“看来大伙都差不多嘛,都是一些肉和一些零嘴吃食之类的,不用问我也知道,其他厂子的那些估计也跟我们差不多。”

    “不然你以为还能发什么,少天大概能做多少,我们厂子大概需要一千斤左右的糕点。”

    他的这个一千斤说出来,又把周边的几个商贩给炸晕了,你这一开口就是一千斤,是不是也太夸张了。

    现在青阳的百姓们对于斤,米,厘米,公里,几点这些已经不再陌生了,一是青阳的工厂都是采用这样的计量计时单位,而是青阳小学的学生们口中传出来的。

    同样像过年,春节,除夕这些词语也经常使用,至于这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杨大少爷,自从去年他请整个镇子的百姓们看的那一场春晚以后,就有不少的后世词语,语句给流传了出去。

    “啊!那啥何科长,我家没有那么多,我家一天也就做一百来斤的样子。”刘婶回答道。

    听到她的回答,中年男子开口说道:“每天有一百来斤,那差不多了,反正这糕点能放很长时间,那么到这个月二十八号之前凑够一千斤要求没有问题。”

    听到他的回答,刘婶连忙问道:“何科长,是每种一千斤还是这几种加起来一千斤。”

    “哦!是这几种加起来一千斤,婶这样,你每天把做出来的糕点送到我们厂子的大门口,我来负责签收,签收完了以后我当场给你现钱,一直到你们把这一千斤供应到位,你看如何,你愿意的话,我就去你家签一个协议。”中年男人对她说道。

    “可以,可以,我们这就去,我们这就回去签。”刘婶连忙回答道。

    说完就连忙开始收拾摊子来,男子也开始给她帮忙,收拾完了以后两人离开了现场。

    全程目睹这一幕的商贩们看到两人离开后,瞬间开始讨论了起来。

    “这刘婶可真是走了大运了啊,一千斤啊,今天就免费给人家尝了几块,居然就直接卖了一千斤出去。”

    “是啊,是啊,早知道他是那个什么采购科长,别说尝了,你就是把我摊子上的都吃了都可以啊。”

    “唉!现在说什么都晚咯,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突然有一个商贩反驳道:“那可不一定,经过你们的描述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过程,如果没猜错的话,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好日子就要来了,再遇到什么要尝一下的客人可一定要好好招待了,毕竟我们青阳可不是只有一个纺织厂

    他这话一说出口,在场的商贩们瞬间反应过来了。

    “哎呦!对啊!我们青阳可是不只有一个纺织厂,整个青阳工业园区里面那么多个工厂,哪一个不需要采购一些用来当做年终礼品。”

    “没错,没错,而且还不只是青阳工业园区,还有建设部下面的建设一局,二局都有不少的工人,那可是有着超过两千多人的规模,这可要采购不少吧。”

    接着现场的商贩们纷纷开始讨论起来,哪里有多少人,会需要采购多少等。

    果然如他们猜测的一样,接下来的几天,总会有一些幸运的商贩被各大工厂的后勤采购部门给关注上。

    一时间商贩们都开始幸福而又烦恼了起来,幸福的是他们今年能有一大笔的收入,可以过一个好年了,烦恼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产量不够,没法同时满足好几个工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