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八十三章 话匣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3月27日,当这个消息,通过了各大媒体,传到了大江南北的时候,北洋军和南方革命党,也没有多在意,袁世凯是在杨度的提醒下,才知道了西北军进军蒙古的消息,甚至这才把**立跟西北进军给联系到了一起,对于此,他甚至想都没有多想,笑道:“西北终于要动了,现在扩张到了整个蒙古,这可是一片不小的地盘!”

    西北在趁机扩张地盘,没错,在袁世凯的意识里,整个西北,都属于是包头的范围,他们似乎对土地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贪婪,似乎土地代表一切,甚至为了西北的土地,放弃了进入到中枢,跟他争夺控制权。

    或许跟西北的农业有关系吧,推广的科学种植和棉花种植,可以说在1910年1911年,成为了中国的另类风景,土地之中诞生了粮食和棉花,一定程度上,让困扰中国的粮食和布料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和地主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大部分人也吃饱饭了。

    可是为了这么一点点的利益和土地,就放弃了别的,在袁世凯看来,这是一种短视,天若与之,不取必遭横祸,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挣到大义的名分,任何都是可以用来交换的。

    蒙古那是什么地方。蒙古对于中国,对于统一,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这对于袁世凯来说,甚至不如他的北洋军增加的一个镇的军力,在他看来,蒙古是一片不毛之地。还靠近西北,本就是西北的囊中之物。现在等于说杨元钊真的把手伸过去而已。

    北方的北洋和袁世凯都是这个反应,南方的孙中山更是不在意。跟北洋的争夺让他知道了,没有一个强大军队的坏处他算是提前体味到了,人数没用,十几万大军,被北洋军打的溃不成军,但是经过严格训练额三师,却能够在阵地战之中抵挡住北洋军,这就证明了训练有素的军队跟乌合之众,直接拉民夫之间的区别。大风小说

    在这个现实的阶段。革命党的发展远比后世要好得多,虽然没有占据湖南,湖北,安徽,可是在后世,辛亥革命的时候,占据了这里,甚至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可当北洋出马的时候。直接被北洋军打爆,甚至连整个中国都没有革命党的立足之地,只是有一些有影响的地区而已。

    这个时代的北洋,比那个时代更强。革命党也因为西北的介入,拥有了更多的实力,双方就这么的隔着长江对立了起来。可总体而言革命党还是被北洋压着打,控制的地区是比较完整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上层的重视加上获得武器不算困难。在三师的基础上面,建设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军队,凭借着南方的富庶条件,加上西北便宜军火,革命党提前了十几年,掌握了一支强大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跟北洋正面对抗的一个军队,这是革命党的立足之本。

    这就让孙中山在某些的方面自如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面说,革命党的实力远比之前大,这种情况之下来,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改进,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也会越来越密集。

    在北京,说书人的茶馆之中,多了这么一个大大的,被称之为话匣子的东西,在里面,不但定时定点的可以听到各个流派京剧的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听到一些传统的诸如相声,评戏,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所占比例不高,很吸引人。

    大师的剧目,不是随随便便听到的,无论是去戏院,还是购买黑胶唱盘,总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现在这个话匣子,固定时间就可以听到,而且节目每日一变,也算是一个新奇的玩意。

    除了戏曲之外,还有新闻,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一种夸张,可是他们坐在那里,就很正知道,比如,知道千里之外的上海下雨了,又流行了多少东西,甚至是哪个流派的大师在那里表演,但是更多的,却是国内外的时政新闻,这些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听众来说,不太吸引人,可是对于一些有心人而言,却是了解国内外的一个窗口,特别是确认了这些新闻都是真的,时效性大大的高于报馆之后,固定时间来茶馆听话匣子的人也多了起来,甚至不乏一些报馆里面的主笔。

    这个时代,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舆论,却只是限定于报刊,甚至对于强力人物来说,报纸这玩意,只是一个需要的东西,真的不理也没问题,君不见不少的北洋系军阀,从来都不考虑报馆上面报道,也就是闹大了之后封馆了事。

    报馆尚且如此,更何况方兴未艾的广播,西北的广播体系,远没有覆盖那么大的范围,收音机也是最普通的矿石收音机,笨重不说,价格还相对较高,不具备普及性。

    由杨元钊授意,精心准备的节目,包括了录制一些哲布尊丹巴的录音,前线的一些战报,还有蒙古的一些情况之类,甚至还有专家介绍蒙古跟中国的联系,总之,对足了国人们的胃口,除了一些老戏迷们,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蒙古,最少,蒙古对于国人们,不再是可有可无,是中国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杨元钊也没有想着只是一个广播,就解决掉蒙古的一切问题,民族性和国家性,是通过漫长的岁月才形成的,就后世跟20世纪初,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别说是中国,就算是欧洲,也不太明显,打个比方说,如果在一战前,1900年左右,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并入到德意志帝国,除了少部分既得利益者会反对,底层的民众甚至会欢迎,德意志和奥匈,说白了,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开始公认的领袖是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后来才转移到了逐步崛起的普鲁士身上,普法战争,德意志统一,才形成了后世意义上的德国。

    先打一个基础,然后在考虑其他的,这一点上杨元钊的耐心很足,做的也非常好,就反馈回来的消息来说,各地反应都很正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