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庞大规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米哈伊顺着车头和车身,注意到了下面,就连铁路本身也跟之前的铁路完全不同,钢轨不是轻型钢轨,而是重型钢轨,轻型钢轨和重型之前的区别,就在钢轨本身的重量上面,铁路本身的规格差不多,真正决定重量的就是质地,听声音,看质量,这个重轨不简单。

    米哈伊在30多年的铁路经历之中,很清楚铁路什么最重要,车头和车辆只是一个方面,有了更好,最重要的,还是钢轨,重载铁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的干线铁路,美国的铁路,拆除废旧的铁轨,每年都在几千公里的样子,可是主线铁路,一直在提升,基本上都没有拆过,从每米15公斤开始,美国铁路走过了几次发展的旅程,现在,已经达到了35公斤了,这样的钢轨,足以承担50吨以上的载重量,这也是美国人一直都比较骄傲的地方,也是美国重载铁路的骄傲,之所以能够达到超过1000吨级的列车,重载铁路必不可少。

    可是现在,中国似乎诞生了更重的,粗壮的钢轨,上面没有特殊的印记,一定程度上面,辨别不出来,这到底是那个国家生产的,他蹲了下去,对钢轨进行了一番鉴定,可是通过敲击和检测,米哈伊知道,这个钢轨的质量极好,应该是达到,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重轨,什么时候,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轨铁路的生产公司,难不成,离开了铁路1年之后。对于铁路所知道的,一切都改变了。美国已经不是铁路上最强的国家了。

    跟着米哈伊一起来的人员,注意到了米哈伊的目光之后。也都凝重了起来,说句实话,他们来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的印象极差,落后中国,麻木不仁的民众,这些都不可能支撑一个大规模的铁路公司,可是对方为了他们40多个人,最少付出了超过50万美元预付款。这笔钱已经作为安家费和部分的投入花掉了,谁会付出这么大,为的只是骗他们前来,他们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可是这个张家口车站,还有联络着前往包头的铁路,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似乎来到中国,来到包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个重轨铁路,会在他们的帮助下,发挥出难以想象运输能力,有能力建设这个铁路的地方。更有可能建设更多的铁路路线,这才是他们来到中国的根本,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一个跟太平洋铁路公司比美的铁路网络,这是足以承载史册的巨大成就。

    米哈伊其实还注意到了下面的枕木。不是木头,而是钢筋混凝土的的。一定程度上,这样更加的稳定和坚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小,但是铁路的建设费用会成倍的增加,这对于任何的一个公司而言,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东西,他还没有加入到这个公司,一切都还不急着来说。

    米哈伊在看火车和钢轨的时候,在站台的另外一边,从美国引导着米哈伊来到中国。

    杨元钊微微的摇摇头,笑着说道:“只有6个月,其中还因为等待火车头和车厢,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真正铁路建设的时间是4个月!”

    “这不可能?”米哈伊没有去看西北的地形图,可是从这个铁路图上面,他分明的看到了大量的隧道,这可不是美国那样的大片平原,这里拥有很多的山地,要想开挖隧道都不容易,2年的时间已经是快的了,现在增加了45倍。

    “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们西北的效率,是远远超过你的想想的,你别管能不能修建完毕,如果我给你全面的支持,你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西北铁路公司的整合和第一个运行图的运行,要知道,现在的西北铁路,浪费可是绝对惊人的。”

    米哈伊迟疑了一下,道:“我需要三天的时间的,还需要人员。”

    人员没问题,都是美国招聘过来的铁路人员,除了米哈伊这个领导者,还有他带来的团队,他们会作为最核心的人员,其他的人员,很好的找,1000美元的年薪,在这个时代,可以找到无数的人,这些人,总计有300多人,还有3倍于此的中国人,他们之中只有极少部分,是铁路的从业人员,还有大部分,都是青年学生,他们将共同的负责铁路的运行,安全高效,争取最大限度的完成对于铁路的调整。

    米哈伊跟杨元钊谈话,因为汽笛的长鸣之下,被打断了,换乘结束了,列车正在准备出发,杨元钊一摆手,邀请米哈伊走上火车,在去包头的路上,继续讨论,当列车重新开行的时候,米哈伊专心致志的看着这个列车开行,一切都验证了米哈伊的想法,铁路的承载强度很大,可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速度,极限达到120公里以上,这是米哈伊根据经验推算出来的。

    为了镇住米哈伊,也为了留住米哈伊这个出色的人才,杨元钊把包头能够拿出来的一切都给拿出来了,包括这个新定型的火车头,还有快速列车编组,而且今天从张家口到包头的这一条铁路线上之,专门空出来一定的时间,不安排一切的列车,等于说整条铁路,在特定的时间段之中,只有这么一辆列车,这样虽然会有一定的损失,毕竟现在包头初步运行的线路图,每天的运输量相当的大,可为了让米哈伊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他几乎是拼了。

    米哈伊目瞪口呆了,他在中国,见到了最落后的东西,却也见到了最强的东西,超过120公里的列车,这绝对是这个世界上面,主流的告诉列车,这不是专门为了竞速,而生产出来的列车,拉动的也是12节车厢的常设旅客列车,达到平均120公里以上,峰值甚至超过140公里以上,这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干线铁路,一定程度上面,也让他有了信心,包头有这个能力,建设真正的干线铁路。,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