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实验设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拿过来杨悦手中的纸片,上面写着一连串的字符,有英文有中文,英文杨元钊很熟悉,大眼一扫之下,就明白了杨悦的意图了,在上面的,大部分都是列着的,是一些机器的名称的,都是跟农业,种子学,遗传学密切相关机器设备。大风小说

    杨元钊拿起了一支笔,在纸片上不停的划着,每划掉一个,杨悦的心中,就颤抖了一下,那些都是比较昂贵的设备,难道杨元钊不赞同他的研究,可一直以来,对农业研究所的投入比较大啊。

    马上进入冬天了,小麦就要种植了,棉花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在杨悦看来,说不定,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棉花的优种培育之中,这种优种培育,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也需要进口一批美国的最先进的农业设备,根据现在包头这边的盈利程度,他设计出来了10万美元左右的设备,虽然会挤占一部分收益,可为了棉花种植能够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投入,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终于,杨元钊画完了了,把纸片递给了杨悦,杨悦的心中一阵阵的抽紧,这么一番画下,上面的设备七零八落的,最重要的种子分析机,光谱仪,还有培养皿,培养液之类,最重要的项目都划去了,反倒剩下了少部分机器,差不多有一两万美元的样子的。

    包头真的缺钱到了这个程度了,杨悦因为醉心于研究工作的关系,对于包头的现状不是特别的了解,可是几件大事也多多少少的了解。水泥厂,棉纺厂。还有包头到太原的公路计划,这都是巨大投入的。或许,杨元钊手中的资金,真的有限了,可是也不能把最重要的划掉,最多,他困难一点,挑选出一两万的项目,那些末节的设备,完全可以放在一边先。

    “元钊。要不,先换下!”

    “换什么换,换不了了,已经装船,估计马上就运到中国了!”

    杨悦听得有些迷糊了,这似乎是牛头对不上马嘴的对话,什么已经装船了,他不是要更换机器么?

    看着杨悦迷茫,杨元钊索性直白的说道:“这些我划掉的机器。已经通过哈比,在美国购置了,其中不少的先进程度,还在你写的之上。我就做主划掉他们了,换是没办法换了,先凑合用。你还需要的设备,列一个单子给我。我让德美在美国的分公司进行购买!”

    杨元钊怎么可能会对农业掉以轻心,后世的农业。一直都是中国的国本,耕地这条红线,哪怕是在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时候,都没有动摇,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这关乎到国家的稳定。任何的工业,如果没有农业的支持,工人们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他非常的清楚,再钢铁的汉子,也怕饿肚子,在饿肚子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会安心的工作,不造反就是好的了。

    20世纪初,是什么革命主义最繁盛的时期,杨元钊是为了建立一个伟大的工业基地,为中棉种的培育到优良的水准,这比之前,他随便从美国进口的棉种,最起码会提高一个档次,明年的产量,一定可以再攀高峰。

    同学们即将到达,机器也一样,几乎是双喜临门的情况之下,杨悦心中已经在盘算着美好的未来了,杨元钊离开他两步,省的打扰他的蓝图,另外一边,一群人正在田间安装设备。

    这是临到下午时候提出,一天还没有过完,可是棉田已经采摘过了大半了,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采棉工都提议,晚上也可以继续,棉花采摘,不同于收割庄稼,漏掉或者是被棉花割到,不是闹着玩的,所幸发电厂跟这里的距离不算太远,直接拿电线,给棉田固定上几十个弧光灯,目前采摘面积,零散的已经开始收尾了,估计天黑之前就可以采摘完毕,剩下的,不到5000亩,正好是集中在一起,几十个明亮的弧光灯,勉强可以照下来

    当夜幕降临下来,几十个巨大的弧光灯,被拉起来,把这一片土地照的通明,今天一万人的战果显著,有5%左右,采摘了两亩以上,剩下也都在一亩以上,现在所有人正在紧张的加班,争取在12点之前,完成全部棉花的采摘工作,2天的工作一天干完,很多人都争分夺秒,在昼夜温差极大的包头,10月中旬的夜晚是比较阴冷的,却抵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棉花的仓库是早就留出来的,脱棉也会在棉花采摘之后进行,使用了部分的机器,这样的效率远比人力高的多,预计,会在3天之内,把皮棉转换成棉花,而纺织厂的试生产,也会在这个时候。

    纺织厂已经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建设,主体工程基本竣工,第一个车间,3万锭的棉锭数量,可以容纳4000多名纺织工人分成三班倒,试生产没有夜班,也就分成两班,早班从早晨的8点到下午4点,晚班从下午四点到晚上12点,一共16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让机器满负荷的生产,只是在没有生产之前,机器的效率,谁也不知道。

    9点多,只剩下少部分的棉田了,大部分看热闹的都已经回去了,一些比较劳累的工人,在没有新的棉田可以采摘之后,也都回去休息,只有几百个幸运儿,在剩余的棉田之中奋战,统计结果出来的,一共有27个人完成了四亩的采摘,最快的,还是那个第一个完成棉花采摘的黑瘦汉子,他手脚极快,也很有运气,目前还在几百个幸运儿之间,继续着最后一亩棉花,估计会在11点左右结束,其他人的速度也相差不大。

    一天都站在地头,早已经有些疲惫不堪的杨元钊,告别了刘澍,他作为包垦公司的负责人,需要对入库的棉花进行简单的计量和分组,只有等到最后一个人采摘完毕了之后,才能够离开,到是杨元钊早就可以闲下来了,终于有机会进入到一体机之中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