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主角王子安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切趁早(6000字大章感谢)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切趁早(6000字大章感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定是谁在背后害我!

    李泰忍不住当场失色,但他知道,此时不是打听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勉强稳住心神,对前来报信的小内侍低声问道。

    “消息核实了吗?中书和门下什么反应?”

    像这种圣旨,并不是陛下一个人说了就算的,必须是草拟圣旨,经过皇帝过目无误后,由中书令用印,然后颁发至门下省,再门下省官员重新审核,确认政令得当,才会由门下长官为侍中加盖印章,正式颁布。

    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事实上,如果一个政令,即便是得到了皇帝和中书省的确认,如果门下省认为政令不当,都有当场驳回的权力。

    所以,李泰勉强稳定下心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中书和门下的反应。

    身为李世民最受宠爱的儿子,可以单独开馆,招贤纳士的魏王殿下,李泰手下自然不缺乏追随者,不仅皇宫内部,有不少眼线,就算是中书门下这种机要部门,也不是没有暗地里支持的大臣。

    前来报信的小内侍,神色慌张。

    “回禀殿下,中书和门下那边传来消息,说陛下和宰相们态度强硬,这项旨意,已经正式通过,很快就要下来了——”

    李泰一听,顿时身形一晃,险些直接瘫坐在宽大的坐塌上。

    李泰忽然起来的反应,让整个宴会瞬间安静。

    两旁的乐师悄悄停下动静,正在各位的侍女愕然地站在当场,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正在谈笑风生的宾客也一个个停下了酒杯,吃惊地望了过来。

    “魏王殿下,何事惊慌……”

    坐在他下首的崔相直赶紧关心地问道。

    他是博陵崔家的子弟,一直跟在李泰身边,算是李泰最得力的亲信之一。

    李泰挥了挥手。

    两旁的乐师下人纷纷自动告退,瞬间只剩下十几个亲信围在身边。

    “有消息传来了,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让即日起收拾行李,三日内赶赴扬州之官……”

    所有人闻言,顿时神色大变。

    这可不是开玩笑啊。

    作为家族推出来的投资者,自己已经站在了魏王这边的船上,这小船要是翻了,身后的家族铁定没事,但自己的前途,十有八九就算是彻底完了。

    “殿下,陛下原本还对殿下嘉奖不断,断然没有忽然变脸的可能,我想着背后一定是有小人作祟!”

    崔相直很快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因为就在这三天之前,陛下那边还刚刚下旨嘉奖了魏王殿下,没道理忽然之间就风向大变,要求限期之官啊。

    要知道,如今可是新年在即,连外地的官员都回京述职了。

    在这个关头去扬州赴任,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而且,这个消息一旦正式传开,恐怕马上就会来带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此言一出,周围的几个心腹也纷纷点头。

    “殿下,当务之急,是马上进宫求见陛下和皇后娘娘,就算是暂时不能动摇陛下的念头,也请务必争取拖延到新年之后……”

    李泰心念电闪,当即下定决心,强撑着自己肥胖的身躯从坐榻上站起来。

    “本王这就进宫求见父皇——”

    然而,还不等他走出府门,宫里传旨的官员就已经到了。

    圣旨传到,前来传旨的官员非常客气地婉拒了李泰的谢礼,如避瘟神一般,带着随行人员匆匆而离去。

    “呸——一群见风使舵的狗东西……”

    直到对方走远,崔相直才恶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李泰脸色铁青,摆了摆手。

    “你们先在此等候,本王马上就入宫求见父皇!”

    然而,李泰还没赶到御书房,在院外人就被值守的侍卫给拦下了。

    “魏王殿下,陛下身体不适,不宜见您,殿下还是请回吧——”

    陛下不肯见!

    李泰如遭雷击——

    跪在地上冲着御书房连连磕头。

    “阿耶,孩儿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这一去,山高水远,就再也不知归期了,就再也不能在父皇膝前尽孝了,更何况,孩儿一直身体不好,这冰天雪地,长途跋涉,还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能再见到阿耶的天颜,求阿耶开恩,让孩儿离开之前再见您老人家最后一面吧……”

    李泰涕泗交流,连连磕头。

    御书房沉默无声,李泰心中渐渐绝望,在旁边侍卫的搀扶下,艰难地从地面上爬起来,深深地望了一眼御书房的方向,甩开搀扶他的侍卫的大手,步履踉跄地转身离去。

    走到皇城门口,李泰回身看着身后鳞次栉比的宫殿,眼神中露出一丝深深的不甘。

    自己苦心孤诣,经营多年,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原本以为,那个位置,已经触手可及,想不到却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被人一巴掌打翻在地,而且毫无征兆!

    是谁在背后害我?

    强烈的不甘心,让他几乎目眦尽裂。

    最后,一跺脚,转身又踉踉跄跄地奔后宫去了。

    既然老爹这里的前门行不通,那就走老娘的后门,总之,无论如何年前不能离京。

    只要年前不离开,那就一切还转圜的余地,那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

    御书房。

    李世民面色深沉,默然不语。

    杜如晦、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多次欲言又止,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一直到李泰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眼神绝望地离开。

    长孙无忌才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

    “陛下——何不见见他……”

    李世民轻轻地摇了摇头。

    “子安说的对啊,为人父母者,当为子女计长远。我见他一面,也只是徒乱他意,让他生起一些不必要的念想罢了,长痛不如短痛——我也是为了他好……”

    长孙无忌顿时默然,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不再出声。

    都是自己的外甥,都是挺聪明的孩子,但总得有所取舍,关键是陛下心中,显然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取舍了。

    “启禀陛下,魏王殿下已经离开——瞧着,好像是去后宫那边了……”

    门外侍卫沉声禀报。

    李世民手上的动作不由微微一滞,长孙无忌也目光微微一闪。

    看起来,他到底还是效率为什么那么高,但既然有王子安在后面兜底,陛下又敢这么说,那就证明确实没有问题了。

    房玄龄和唐俭顿时放下心来,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了明天行动的细节。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可以想见,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那些世家门阀以及各大盐商,绝不会坐以待毙,眼睁睁地看着这忽然冒出来的食盐抢占了自己的市场。

    听着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那里讨论,杜如晦开始还有点发懵,听了一会,终于搞明白了,原来陛下和这几位,竟然是想把城西的有毒的矿盐卖给百姓,用以解决眼前缺盐的困境,跟那些盐商继续对抗!

    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万万不可啊——”

    杜如晦顿时心中大急,城西是有盐不错,可那都是有毒的矿盐啊!

    吃了会死的那种!

    “陛下,糊涂啊——众所周知,城西的矿盐有毒,吃不得啊,那可是会出人命的,一旦这些矿盐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就算是我们缺盐,也决不能如此乱来——……”

    说到这里,杜如晦环顾着三位同僚,痛心疾首。

    “你们三个是干什么吃的,陛下糊涂,难得你们也跟着糊涂吗?你们这是自掘根基,草菅人命啊,你们这么干,晚上能睡得着觉吗……”

    望着急头巴脑,还蒙在鼓里的杜如晦,李世民几个人不由相互对视一眼,齐声失笑。

    杜如晦直接就被他们君臣给笑懵了,这是什么情况啊?

    最后还是李世民忍住笑意,笑着解释了几句,随后又让身边的太监取来一袋出自城西矿盐场的细盐。

    杜如晦伸出手指,沾了一点看上去洁白如雪的细盐,放在嘴里仔细的品了品,这才将信将疑地坐了下来。

    “这果真是出自城西矿盐?简直不可思议,竟然比井盐的质量都要高出几分——陛下这是从何处得来的法子,竟然能够祛除矿盐中的毒性?”

    虽然已经接受了城西矿盐能吃的事实,但杜如晦还是感觉到别可思议,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子安那里——这臭小子,愣是用这个办法,从我手里撬走了三成的干股。这狗东西,他只出了这么一个技术,其他啥也不管,我这边就跟帮他打杂的似的,不仅要出工出力出人管理,还得帮他养着东山那边的两万流民,跟你说,就他那两万流民,不说吃喝,一个月光工钱,就是一大笔钱

    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在那里唉声叹气。

    “我真是太难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和唐俭瞧得偷偷在心里翻白眼。

    陛下,您这是抱怨吗?

    您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啊!

    城西的矿盐,本来就是无主的荒山,您几乎是零成本拿下。

    做工的又是东山那边调过去的流民!

    您只需要提供一点吃食而已。

    至于工钱,守着金山银山,您是怎么好意思提的?

    我的天呢,瞧您这得意的,嘴角都快扯耳朵后脑勺去了,真是没眼看……

    ……

    李世民回到甘露殿,见到自己的长孙皇后的时候,长孙皇后正两眼微红地坐在房间里发呆。

    一直到他走进,才慌忙的站起来。

    “二郎——”

    李世民点了点头,上去轻轻地握住了长孙皇后的小手,。

    “观音婢,你会怪我吗?”

    长孙皇后轻轻地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些都是国家大事,我都不懂的,但我知道,二郎你这样做,一定有你这样做的道理……”

    李世民伸手抚摸了一下妻子一如当年的面孔,伸出臂膀,把长孙皇后拥入怀着。

    “观音婢,对不——”

    话没说完,已经被长孙皇后的软荑掩住了嘴唇。

    “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知道,你一定有自己的苦衷……”

    李世民紧了紧臂弯,拥着长孙皇后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已经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今天子安无意中说道了高明和青雀……”

    说到这里,李世民轻声问了一句。

    “观音婢,你觉得高明和青雀两个人,像不像我和大哥当年……”

    长孙皇后不由娇躯一颤,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复杂地看着李世民。

    “怎么,子安认为像?”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松开拥着长孙皇后的臂膀。

    “子安那孩子虽然性情跳脱,有些玩世不恭,但是无论才学人品,还是目光见识,都远超常人,即便是辅机、克明和玄龄等人,恐怕也有所不及。自结识以来,他的判断,几乎从无错漏……”

    说到这里,李世民微微仰头,声音有些莫名的寂寥。

    “他说,高明和青雀像极了当年的我和大哥,而我对青雀和高明的态度,又像极了父皇当年,如果再这么下去,当年的悲剧必将重演——观音婢,你说,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我只是想做一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亲而已……”

    长孙皇后走过去,轻轻地握住了李世民的大手,轻轻地偎依在他的怀里。

    “我知道,我都知道,但你不仅仅是一位父亲,你还是这大唐的皇帝,从你登基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我们一家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私事……”

    李世民拥着长孙皇后,默然不语。

    当年那一步,时至今日,依然让他不能释怀。

    自己当年真的做错了吗?

    可他又知道,若是时光重演,他可能还会走出那一步。

    “青雀今天哭求说,想要和我们一起再共度一个春节,再在我们膝前尽两天孝道……”

    “你答应他了?”

    房间内没有掌灯,长孙皇后看不清自家丈夫的脸色,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都听你的——”

    李世民有些愧疚地紧了紧自己的臂膀,让两个人贴的更近一些。

    “我其实是为了他好,我怕他再有什么不能有的念想,我也怕自己到时候心软,再不舍得赶他离开——趁着一切还早,就让他远远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扬州富贵繁华之地,就让他在江南水乡做一个富贵的王爷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