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牛男 > 第334章 赶车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A,最快更新牛男!

    八月中旬,北方某小城,一户普通人家。

    这一天清晨,家里的老人也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起来了,到附近的菜市场去买了一点菜,然后开始给一家人做早饭。

    “妈,这事以后让我来做,你多睡会儿。”老人刚在厨房里忙活了没一会儿,她儿媳妇也起来了。

    “没事,我觉少。”年纪大了不爱睡觉,叫她整天闲着也难受,这些年家里的这些活计,她也是做惯了,倒不是儿子儿媳不孝顺,他俩也都不容易,她儿子没啥出息,在城里一家小厂当保安,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儿媳妇也出去干活,在另一家小厂当普工,工资不高,晚上还经常要加班

    这个家里就是这样,钱虽然挣得不多,但是省吃俭用的,这些年下来,倒也把家里的两个娃儿给供出来了,这会儿都在读大学呢,孩子也都挺懂事,一到暑假就都打工去了。

    等这两个孩子都从大学里毕业出来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就能小很多,将来要是出息了,爹妈和奶奶说不定也能跟着享享福,这日子眼看着就要好起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老人的身体出问题了,平时看着也没啥不好,就是这一两年老爱咳嗽,原本还以为她这是身体虚的,夫妻俩也在能力范围内给她稍微补了补,可就是不见好,今年夏初的时候,老人开始咳血,送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肺癌。

    说起来,老人今年也75了,能活到这个岁数也不算是短寿的,加上这病也不好治,老人年纪又大了,动手术化疗啥的也很伤元气,能不能挺得过都难说。

    最主要的,他们家现在没钱啊,连个可以借钱的地儿都没有,没钱谁给你治病呢?这事,她孙子孙女都还不知道呢,知道了也没啥用处,干脆也甭叫他们跟着瞎操心。

    年纪大了,谁能没有个七灾八病的,前两年他们这条街上也有一个,岁数比她还小一轮呢,查出来也是癌,没几天就听说他自己喝跳蚤水死了,左邻右舍还说呢,他那是不想拖累儿女,言语里很有些敬佩的意思。

    要让她来说,那都是想不开的,要是不想拖累儿女,那大不了就不治病了吧,自个儿还能走能动呢,咋就活不下去了?这日子一天天的,有啥不好,她就算啥事不干,每天光晒晒太阳都觉得心里头可美了。

    早晨六点多钟,一家三口一块儿吃过早饭,然后他们夫妻俩一前一后就出了门,孙子孙女都在他们现在读大学的城市里打工呢,外边的城市大,工作好找,工资也高些,不像他们这个冷冷清清的小城。

    儿媳出门前还把碗筷给洗了,她走后,老人又拿了块抹布,仔仔细细地把厨房灶台和饭桌给抹了一遍,地板也拖了,脏衣服也洗了。

    九点半的时候,她回自己房间提了个她孙女以前上学用的旧书包出来,那书包里面装了不少东西,塞得鼓鼓囊囊的。

    锁好门窗,又把钥匙小心地放到书包里,哪天还回来呢,可别到时候进不了门,她那儿子儿媳白天的时候总不在家,人家过周末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也都在上班。

    “你咋才出来呢?”外面的巷子口,已经有城这地方也挺偏,好多人上咱这儿的都得转车。”赶车那人看着也是悠闲,这条路每天每天地走,这水牛早都已经熟门熟路了,碰到前面路口有人啊车啊的过来,它们还知道停一停给让路呢,完全都不用赶车的人费什么心

    “你们这儿看病真的不要钱啊?”老人到底还是最关心这个。

    “家里有困难的就不要钱,家里没困难的就给别人捐点钱,那医馆前面有个凉亭,那里有个捐款箱,你们去了就能看到,对了,那里每天还有包子馒头的,甭客气,肚子饿了就去吃,那个也不收钱。”赶车的人肯定也看出来了,这两个老人不是啥有钱人。

    “那捐的钱能够用啊?”老人问道。

    “给人减免的那个钱,捐款箱里出一半,老周的医馆出一半,捐款的人还挺多的,前几天听说咱医馆的黄大夫医好了一个做生意的,然后那人就往捐款箱里面塞了二十万。”赶车的人每天在镇子上来来去去的,水牛镇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他们都知道。

    “二十万啊。”对两个老人来说,二十万真的已经是很多钱了。

    “往捐款箱里头放钱的人还挺多,咱就是担心老周那一半,担心把他的家底给掏空了。”镇上的人确实都比较担心这个,老周和牛王庄对他们水牛镇来说多重要啊,哪天他要是倒了,水牛镇还不知道成啥样呢,可别又回到过去那样。

    “老周就是那医馆的老板呐?”

    “是啊。”

    “哎呦,那可真是个好人。”

    “可不,现在好多人上咱这儿看病的,你俩吧,估计一时半会儿也看不上,这会儿过去,把资料填一填,先把号排上。”

    “我听人说,要是病得重,就能往前面排。”

    “也不好弄,现在重症病人都好多了,一般要是小孩的话,就比较好往前面排,大伙儿也都没意见。”

    “哎,那都是应该的。”

    “小小年纪,也是命苦啊。”

    这一路上,赶车的中年人还告诉她俩去了水牛馆以后该咋样咋样,填申请,网络监督啥的,都跟她们唠了唠,还说有啥不知道的就多问问人,他们镇上的人都挺和气。

    这水牛馆果然也没多远,说着话,没一会儿就到了,两个老太太下车后一人给了一块钱,去到水牛馆,那里的人果然很和气,在一个年轻人的帮助下,她俩的免费治病的申请也顺利填好了交上去,还一人领到一个号码牌。

    还有那医馆旁边的亭子里,果然有让人免费吃的包子馒头,就她俩坐在亭子里吃包子的一会儿功夫里,就看到好几个人往箱子里面放钱,有五块的有十块的,也有一放好几百的。

    她俩看着看着也就明白了,治病这回事,到底还是要花钱的,这馅饼并不是从天上掉线来的,而是别人给的。捐款箱出一半,老周出一半。

    后来她俩又跟着广场上认识的其他几个病人一起去了宝塔寺,一群人一起走路过去的,走路挺好,虽然坐牛车也不贵,但一块钱也是钱啊,她们身上带的钱不多,也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得省着点花……

    直到好些天以后,这两个老人才听人说,原来水牛镇上早就已经没有一块钱的车费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