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转赠大唐秦长青李焕儿 >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重开科考,教育改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教育改革,是科举的奠基石。

    这不是老李安排的什么政治任务,而是老李要名留青史的一个标榜。

    孔颖达是孔圣玄孙,天下儒生半数出自孔门,因此,这件事就落在了孔颖达的身上。

    李世民要是张罗这件事,肯定被五姓七望给骂死,可孔颖达提出来,五姓七望只能忍着。

    给秦长青一一介绍了礼部的几位官员之后,众人找了一间净室,孔颖达亲自泡茶。

    “孔圣人当年迈出了第一步,带着学子周游列国,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孔府书院传承至今,也一直极为克己。不参与任何党争,不参与任何战争。

    但孔府克己,却让其他一群人,踩着知识的肩膀,逐渐成为了阶级,把持国家人才,干涉国家权力。

    儒家的思想其实是很好的,是构建人生本源的基础,被一群人篡改之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所以,想重开科考,就要让教育落实到本源。什么是本源?就是正统的儒学……”

    秦长青说完,看向孔颖达,“师兄,《五经正义》可曾写好?”

    “写好了!”

    孔颖达点点头,“正在排版印刷,清河公主殿下把我的书,排在了第一位。另外,你之前所说的教育时论和教育实策,我也整理了一下,基本参与教育改革的人,人手一份。”

    秦长青点点头,对着众人一施礼,“既然师兄问我,那我就说说。我只是工部的水部郎中,对礼部的事情,很多都不懂。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随后,就是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秦长青章一整套科举考试的流程,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体上,就是完全照搬明清两代,已经成熟的科举制度,并且在里面添加了上辈子考试思想

    李世民现在对科举十分看重,自打活字印刷出现之后,李世民就想着要搞科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孔颖达对秦长青提出来的新式理论,研究了一年多,刚研究“天下书院很多,可由书院学子、有才能的寒门庶族,参加乡试。从乡试开始,层层选拔。乡试考试及格,进入县级考试,在通过州级考试之后,汇集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的考试。”

    “所以,从乡级别开始,最大程度的从私塾、书院招募,某些人想举荐,那就举荐好了,前提是通过考试,才能有机会做官。层层选拔之后……嘿嘿……”

    秦长青得意一笑,“不管是寒门庶族,还是各大书院,都绕开了五姓七望,参加考试的也都是品学兼优的学子,陛下想做的事情,就成了一半。”

    众人纷纷点头,这样的办法最稳妥,谁都不得罪。

    开科考而已,也不是不让你们五姓七望举荐,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样,你举荐就做官吧?那样,对寒门庶族也十分不公平,就算是五姓七望,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最终确定了章程

    那就是从孔门学院开始,将课程分开:四书、五经、算学、法学等等单独开出来一门课程,每天六节课,分别传授不同的教育知识。

    草拟好给各大书院的公文,将六月初一作为大唐重开科考的日子。

    秦长青设宴,款待众人,孔颖达喝大了,即兴赋诗一首,还说他亲爹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一群人商议着如何让科考进行下去,秦某人心理想的却是,如何让各种练习册,卖得更火爆。

    要知道,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买的练习册。比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花的钱都多。

    于是,秦某人送走了众人之后,立刻将书院的老师们全都召集到一起。

    五经正义、算学、大唐律疏……

    等等书籍往桌子上面一摆,就坚持一个原则:出考题!

    将书里面的典型题、复杂题全都拿出来,秦某人还不知廉耻的弄了十几道二元一次方程。

    至于补习班什么的,秦某人压根没看上那点小钱。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考题越难,练习册就越值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