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3章 这小子怂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堂平静下来,都察院派御史言官下地方,六部派遣巡抚去各省份临时上任,内书堂也建了起来。

    内书堂讲官由翰林院充任,虽然情绪消极,但总归是按照计划在发展。

    朱瞻基放松下来,开始着手处理政务。

    李青也清闲下来,着重关注关外局势,只待朱瞻基腾出手来,再来一次亲征,便可功成身退。

    ……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快,眨眼已是盛夏。

    北平的夏天比金陵要好一些,但也是酷暑难耐,唯有冰块方可消暑。

    有冰镇果酒、西瓜等一系列时令水果,夏天也不是那般讨厌。

    柳树下,李青手持鱼竿倚在躺椅上,眼眸半眯,进入假寐状态。

    一股风来,柳枝????作响,树荫下的李青睫毛微微眨动,伸了伸懒腰,睁开眼睛。

    提起鱼竿,鱼饵早已不知所踪,李青无奈笑笑,挂上鱼饵重新丢入池塘,拿出冰镇果酒就着壶嘴连饮几大口,神情享受。

    还是不干活爽啊!

    一想起后面真正退休的生活,他就无比向往。

    快了,用不了多久了。

    朱瞻基无疑是个难得的好皇帝,几乎没有短板,满足了李青对皇帝的所有幻想。

    夏日炎炎,也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不多时,李青便睡着了。

    ~

    “先生,先生醒醒……”

    听到婉灵轻唤,李青缓缓睁开眼,“怎么了?”

    “钦差来传皇上口谕,要你进宫面圣。”

    “事儿真多。”李青嘀咕了一句,“好,我这就去。”

    李青说完,又癔症了一会儿,这才动身赶往皇宫。

    ……

    “你咋才来?”朱瞻基有些不喜。

    我来的已经很快了……李青问:“什么事儿?”

    “汉王谋反了!”朱瞻基说。

    李青呆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

    “你信吗?”李青反问,他好笑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没谁。”朱瞻基摇头,“只是一些风言风语罢了,估计是有些人为了给我施压,才想出的计策。”

    “不用估计,铁定是。”李青道,“靖难之役的起始,就是建文大改制度,他们这是想以此要你妥协,甚至改回去;

    而汉王……”

    李青轻蔑道:“你说,汉王他拿什么反?”

    “也是。”朱瞻基也不信二叔能反。

    乐安不过一州县,汉王城池、兵力皆无,但凡有点儿脑子,万不会造反。

    “流言不能惶惶不可终日,还是尽早解决为好。”朱瞻基说道,“打破流言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流言,召汉王

    出一次兵,可以不打,但要震慑!”

    “嗯,武力威慑是必须的。”朱瞻基点头。

    两人简单规划了下细节,李青便告辞离去,回家继续享受生活了。

    ……

    乐安,汉王府。

    朱高煦看完信,不禁仰天大笑:“哈哈哈……这小子怂啦!”

    他拿着书信来到媳妇儿面前炫耀:“看到了吗?这还没打,那混小子就已经怕了,来求和了。”

    汉王妃苦笑,哪儿就求和了啊?

    她忧心忡忡地看着丈夫,“王爷,您怎么就看不明白呢,这根本就是朝臣和皇帝斗法,而你……不过是他们的政治筹码而已,

    他们这是在利用你啊!”

    “胡说。”朱高煦眼一瞪,“分明是朱瞻基那厮乱改朝政,导致君臣离心离德,你不懂,当初建文也是这样丢的江山。”

    汉王妃叹道:“那你怎么解释,皇帝会这么快知道消息?

    还有,帮助你的朝臣,为何没一个表露身份?

    再者,他们可有说具体如何帮你?”

    朱高煦被问住了,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但他现在已经上了头,哪里听得进去不利之言,哼道:“那是因为本王还未起势,也罢,趁着这个机会,我便先表明心迹吧!”

    “爱妃,你来执笔。”

    “……写什么?”

    “讨伐檄文,朝中出了奸臣,本王要奉天靖难,清君侧……哎哎,你又干嘛?”

    朱高煦一把抱住撞柱子的媳妇,气道:“好好的皇后你不当,非要寻死是吧

    “王爷,你要亡了汉王这一脉吗?”

    “亡?”朱高煦淡淡道,“汉王当兴!”

    “王爷……”

    汉王妃话刚出口,忽然眼前一黑,就此晕厥过去。

    朱高煦把她抱回床上,骂道:“都说女人误事,此言不假,你就老老实实地待着吧,待我事业大成再放你出来。”

    ……

    京师,皇宫。

    朱瞻基收到回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敢的啊!?

    他没想到朱高煦真敢反,但事已至此,他就是不想上纲上线也做不到了。

    皇权,不容置疑!

    午朝。

    朱瞻基将汉王谋反的事儿公之于众,想听听群臣看法。

    实则是想看看谁先沉不住气,露出马脚。

    汉王敢反,用屁股想也知道,是因为朝中有人通气。

    只可惜,群臣个个是戏精,演技不是一般的高超,他并未看出个所以然来。

    朱瞻基遗憾地叹了口气:“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应对?”

    “立即派兵平叛!”百官意见空前统一,绝对的政治正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