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天命引劫者 > 第六章 清阳道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修道者认为,这个世界生于虚无,也灭于虚无。这一生一灭为一劫,目前的世界已经经历了四个世纪,每个世纪经历了数万劫。

    洪元世纪是最初的世纪,也是宇宙的起源,那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形无象,只有道气。这股道气历经数万劫才到了第二大世纪:太初。

    在太初世纪,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口吐经文,开天辟地。他每念一字,能辟天地一百里,最后总计口吐经书四十八万卷,每卷四十八万字。至此天地分,日月明,混沌初判,阴阳分清,精气初化成人形。

    太初世纪后又经历了数万劫,才到了第三世纪:太始,这个时候万物生成,众生平等,皆有灵性。

    太始世纪之后为第四世纪:太素,太素世纪也称上古时代,这个时代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食之得以长生成仙,通慧天地。兽食之得以知晓阴阳,法力无穷。

    上古时代,是至纯至简的时代,人兽都可感应天地之恩,汲取天地之精,呼天应地,召风唤雨,驾电御雷,无所不能。

    但道之律,在于由简至繁,上古时代后期,太素即殁,混沌时代到来。

    混沌时期,天地之道开始交阴阳,错五行,变得神秘莫测;人乃天地精气所化,自然也开始生变:贪欲起,善恶现、尊卑分。人心变得复杂险恶,尘蒙了纯净,也阻塞了感应天地的能力。

    人从混沌时代起,又经历了九宫、元皇等时代,这个期间人们通晓天地的能力迅速退化,不仅不再能驾驭自然,甚至经不得风霜雨露,开始有生老病死,痛苦饥饿。接下来为了抢夺资源,人又学会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施凶杀戮。最后强者为了便于统治,又设立了三纲五常,律法教规,行政制度,于是国家、社会、家庭的结构也就形成了,但离天地自然也就越来越远了。

    与人类不同,那些上古时代之兽,乃太初时代的动气所化,不懂得应变,多半在混沌时代就已经死去,将一生所有归还于天地,仅有一小部分灵、妖、神兽经历万劫,活了下来。而这些活下来的上古之兽无疑都是身怀感应天地造化之能,道法无边。

    虽然人从混沌时代开始逐渐丧失了直接感应天地,操控自然的能力,但这几个世纪,太上老君都曾下凡为师,化身广元子、老子等各种圣人,教化元皇、天皇、伏羲、神农、仓颉等贤圣大智之人,生火打猎、结绳种植、采药治病等生存技能。

    太上老君还留下了许多道家法秘术,修真秘籍,引有缘人修真度劫,参透天地玄机。并根据修真所成之功法等级,分列三十六重天,分为破欲界六天,分别是:太曾、太明、清何、玄平、元文、七夷;断念界十八天,分别是:虚无、八翳、赤阳、明华、明宗、落笳、明堂、明靖、明庆、太瑶、载升、安崖、定风、始芒、太重、无思、上阮、无极;灭色界四天,分别是:皓庭、通元、妙成、乐天;四梵界四天,分别是:无常、玉胜、龙度、平奕;圣境界四天,分别是:太清、上清、玉清、大罗。

    在这三十六重天之等级中,修真等级越高,寿命越长,苦难越少,直至得道封神,羽化升仙。

    在最初的时候,修真还是较为容易,一是越临近上古时代,人心越质朴,容易返朴归真,重新感应天地之道;二是修真越早,资源越多,神域仙界也越容易进。

    等到了丁二狗的这个时代,能够修真成仙的已经彼为艰难,一是人心愈发复杂,红尘欲念充斥人间,干扰太多,令静心修真更难;二是天下修真门派林立,人数太多,竞争激烈,修真秘籍也多为失传,提升渠道阻塞严重。

    于是在这个时代,两种东西最为弥足珍贵,被修真人士所渴求:一个是修真秘籍,特别是能得到一部上古秘籍,简直就是拿到了一把进入神仙世界的钥匙;另外一个是上古神兽,因为大家都相信上古神兽,历经万劫,而生存至今,具有无上的通灵法力,如果能借助上古神兽修炼,自然如乘坐上了通天坐骑,拥有了一条得道捷径。

    所以这个时代同样也是修真秘籍和上古神兽被残酷争夺的时代……

    燕清山的鹤鸣观是当今修真界的门派之一,数百年前其开派祖师镜清道长在燕清山独自修行,不料法力在达到“妙成”境界时受阻,百练不得进步,百思不得其解,经常临渊长叹。

    有一日其上山修行,见一白羽仙鹤与一赤角金蟒相斗,白鹤隐隐落于下风,他便出手相助。一人一鹤在与金蟒缠斗间,仙鹤啄破金蟒头顶之红角,掉下赤丹一枚,金蟒倒地而死。

    仙鹤绕镜清道长飞行三圈,长鸣三声,衔起赤丹而去。

    即日,一仙人乘坐仙鹤下凡,对镜清道长说其乃太上真人,仙鹤为其坐骑,为感谢镜清出手相助之情,特来与其论道。他们两人相处数日,期间,仙人对镜清道长的修行多有指点,临别之际赠予镜清道长经书一本,名曰《道玄经》,书中记载了修行、练丹、御剑、驱兽等诸多法术。

    镜清道长得仙人指点,又得修炼真经,顿时开悟,内修丹气,外练法技,修为飞升。无论是道家的奇门遁甲,通灵法力,还是运局布阵,无一不精通。此后镜清道长名镇天下,闻名而来拜师的弟子无数。镜清道长遂在燕清山开山立派,创立“鹤鸣派”,他勘山选址,广修道观,总建五峰十三观,门徒数千人,其中燕清山最大山峰“鹤鸣峰”为主观,起名:“鹤鸣观“,至此传承香火数百年。

    但时至今日,鹤鸣派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自镜清道长之后,后代掌门均没有再出现修为如他这般杰出者,以至于院落渐贫,门徒渐少,至今不足百人。

    虽然鹤鸣派当今掌门玄清道长,念正心慈,勤勉踏实,修行也颇为出色,但却较之镜清道长差距甚远,与其它门派的掌门相比也是相对逊色。

    现在,玄清也遇到了与当年祖师同样的困惑,那就是修行上的受阻。

    道教修真,不同门派,道法各异,有主修内丹,有主修外丹,有信奉经?,有强调辟谷,有追求戒欲清净者,也有喜欢男女双修者。有擅长推命占卜者,也有擅长御剑唤雷者。

    如今的玄清道长,强调清静内观,平念息思,以达无为境界,羽化飞升。不过其在修行至“上阮”境界时,修行就停滞不前了,十几年过去仍无突破。

    就在前几日的一天夜里,玄清道长在鹤鸣观的棂星门观测星空时,身后忽然有人打招呼,原来不知什么时间有位童颜鹤发的道士站在自己身后。有人近身而不知,玄清道长觉得十分惊讶,料想这人的修为在自己之上。

    这位道士自号清阳道士,无门无派,四海为家,随处修行,今天偶然途经此处,见玄清道长夜观星象,有意相识、论道。

    听明来意,玄清道长压下心中的疑惑,与其在棂星门下谈天论道,没想到一聊下去,玄清发现这位名号清阳的道士,不仅熟通道家各部书经典籍,而且科仪方术无一不精通,玄清暗暗惊奇,又满怀欣喜。邀请这位清阳道长到观中做客,留宿几日,以方便请教学习,同时也希望能给观中弟子开坛讲法。

    清阳道长答应留宿,却称自己喜欢清静,害怕凡俗礼节,只想与玄清个人交流学习,不仅不愿开坛讲法,而且还只肯走侧门,不愿让观中弟子敬拜打扰。

    玄清掌门想到每个修真者性情不同,便随了其心愿,领他走侧门,进内院,在自己书房安置,接连几日,在房中讨论道法,收益良多。

    这一天,玄清掌门与清阳道长讨论到“天命所规”,玄清认为:“修行者当持‘我命在我不天’之念,方能信念坚定,不断克服心念障碍,破界入境。”

    清阳道长则提出不同的观点:“天道苍茫,造化弄人,道之律不可改,命所规难所变,我们三清真神元始天尊能开天辟地,能超脱劫数,却也不能改变劫数,天命所规,因果皆定,该去的终会去,该来的终将来。”

    玄清掌门想不到道行如此深厚的清阳道长,竟有如此消极的思想,于是又说:“道兄这个思想太消极,天地有道自当要遵守,但道法多舛唯有不断修行方能破之,《西升经》称‘老君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可见我祖师太上老君也强调不要恪守天命,我们修行恰是要破境塑命,所追求是与天同寿,羽化成仙,要不然又何必苦苦修炼,还不如自生自灭的好?”

    清阳道长听闻此言,半晌低头不语,突然抬头言道:“有一孩子此刻刚到你山门前,此子命带三灾八难,又必遭三?T五苦,他的命与你‘鹤鸣派’息息相关,你现在且去打发他走,咱们以后再看这‘天命所规’如何应验。“

    玄清掌门听闻此言,不由将信将疑,急忙起身,穿过庭堂殿院,来到山门前。见一中年男子正赶一辆马车沿着山路小径上来。

    玄清掌门不等其走近山门,便迎了上去,看到车上铺满了稻草,稻草上面躺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此子正是丁二狗,赶车的人是栓子他爹。

    玄清掌门向那个中年男子问明来意,又来查看丁二狗的状况,他本来身体就虚弱,这几日的颠簸,更让他痛苦不堪,现在浑浑噩噩,起不得身,目不能睁,口不能言。

    玄清见状,用手搭其胸口,推动内力。

    丁二狗只觉得一股暖流,注入心间,又经奇经八脉,流遍全力。顷刻间恢复了力气,他起身跪拜,叫道:“道长,救我!”

    玄清道长让丁二狗起身,讲清事情的经过,在详细听完丁二狗的讲述,不由得沉思起来。

    其实像丁二狗这种到鹤鸣观来求仙保佑,降妖除鬼的信徒每年都会的不少,但这种事情多办由“外事堂”安排观中的修真弟子,挑选合适的人去处理即可,很少用得着掌门亲自出面。

    今日的情况却大为不同,一是清阳道长对此子的论断,着实惊人,让人将信将疑。

    二是这孩子所描述的情况也很奇异,根据他的描述,那个鼠怪,不仅能自己幻化人形,而且还能易物变形,把一个坟堆变成庭院。拥有这种法力的妖怪只怕要有千百年的道行,是一般法力的道士对付不了的,即使鹤鸣派中,有圣宝法器相助,能降灭这种妖的,恐怕也只有寥寥数人。

    三是清阳道长还在观中,如果将这个孩子带入观中,恐怕他来访的事就会暴露给道观之人,这样倒是违了其心愿,不太好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