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173 准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借着鲜桃的事,石仲魁很快从兵部和工部拿到大量军械。

    宛平都司薛金平和大兴都司阎桂祥两人,带着手下的官吏检查完最后一批送来的上千把长矛、两百张一石战弓和一万支箭后。

    脸色大喜的进了石仲魁的大帐内,拱手行礼道,“大人,有了这三千把长矛、三千把战刀、四百张强弓和五万支利箭。

    开春后即便草原上的游骑兵偷偷进入京畿周边,下官等人也有信心在此山谷内守住一年以上。”

    石仲魁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心里却从来都没想过固守。

    既然草原上出现了饥荒,没人会傻乎乎的围困一个没什么油水,又固守待待援的山谷。

    而且杀敌的功劳里,一千个小兵也比不上一??千夫长,甚至百夫长。

    不过游击战的战术再好,也离不开军械和战马。

    长矛和战刀还好说,只要有关系,从兵部拿到还是不难的。

    但四百张一石强弓和五万支利箭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于重盔,石仲魁根本没想过,屯田兵这种辅助兵种甚至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古代不论是那个朝代,对军械和民间武器管理上,第一个禁止的就是重甲,第二则是强弓、强弩。

    反倒是长矛、刀剑的管理上,并没想象中那么严格。

    一则禁不住,二则手拿刀剑、长矛的农民兵,根本禁不住一身重甲的骑兵或者精锐战士的冲杀。

    一旦前排被冲夸,必然会引起大面积的恐慌情绪。

    那时只需要驱赶乱军,乱军自己就会被自己打垮。

    而且有了这四百张一石弓箭,今后自己想打游击就容易多了。

    至于骏马,石仲魁此时反倒不怎么心急了。

    空间牧场里的那些混血战马,此时已经在稳步成长,甚至草原游骑兵南下的时间拖的越久,战马成长的数量就越多。

    要是开春之后才出现战况,第二批38匹战马也能赶上战争。

    至于勋贵们用来交易的骏马,不用猜肯定不会是自家最好的。

    而且以大周缺马的现状来看,想从勋贵手里大量获得战马也不现实。

    再和待在空间牧场里不断成长的混血马一比,根本没可比性。

    不过,石仲魁最后想了想,还是接受了十几匹勋贵们提供的骏马,为的就是给自己今后忽然有几十,甚至上百匹战马找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

    既然能接受京城勋贵提供的骏马,那自己和京城之外的人交易骏马,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把战马的数量控制在百匹,甚至两三百匹以内,也不用担心有人趁机弹劾自己。

    石仲魁待在屯田营里三天,亲自盯着薛金平和阎桂祥从6千屯田兵中,选出400人专门练习弓箭。

    并且把获得的马匹全放在营地里,让人教导这400人骑马。

    等有必要时,自己就能再从这4百人中选出三五十个精锐,跟着自己和二十个亲兵,一人双骑出门打游击。

    不过石仲魁此时更担心的还是情报来源。

    战争打的是国力、是情报,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根本不叫秘密。

    若是战场选在昌平内,还能从土地、山神哪里获得情报。

    可若是战场选在了长城外,情报来源就是个问题了。

    而且如何找到敌人,如何准确切入敌人薄弱点就更加困难。

    所以石仲魁没思索多久,就打算弄一只飞行类的鸟类当宠物。

    最好是金雕这种猛禽,但想短时间内获得就没那么容易了。

    石仲魁不由把目光再次放在胡人和勋贵身上。

    回了京城的家中,石仲魁很快让管家于顺带上鲜桃,送去贾家、王家和几个在军械事情上出过力的家族。

    不过为了稳住鲜桃的价格,并没送太多。

    每家仅仅二十斤的同时,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年后会再运两百斤鲜桃过来。

    一下子就解决了贾政的难题。

    毕竟能明确鲜桃的数量,贾政也能从容的应对老亲、世交们。

    甚至从家中拿出些鲜桃,送给那些家中有寿宴的家族,而不需要担心自己家里的东西都不够分配的问题。

    而且这次的交易也算是互惠互利,今后合作起来肯定会更加顺畅。

    解决掉这些麻烦后,再次说自己想要一只金雕,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

    贾政甚至让人上门说,会让宁荣两府在北边庄子上的庄户帮忙寻找一对金雕。

    等有了金雕蛋的时候,直接送上门。

    别看贾政此时像个老夫子,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遛狗逗鹰的纨绔。

    贾母怪他打了贾宝玉时,也爆料过贾政年轻时如何被亲爹暴打的事。

    所以贾政很清楚,只有小金雕孵化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石仲魁,闻到的气息也是石仲魁的,才能真正驯服这种猛禽。

    不过贾政在答应帮石仲魁找金雕时,也写信劝他别把心思放在玩乐上。

    石仲魁看过书信后笑着摇摇头,贾政也知道对一个六元魁首来说,那些用来劝子弟努力读书的说辞根本没用,他也没资格拿这事说教。

    信里劝解的话说的及其委婉,而且字里行间半点都没长辈教训晚辈的意思在。

    以至于石仲魁不得不认认真真的回了一份信,说自己想要金雕的目的,为的是防备草原上可能出现的南下大军。

    有了这份回信,今后自己依靠金雕躲避、寻找游骑兵,也就有了根源。

    唯一让石仲魁好笑的是,自己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的寻找金雕蛋。

    把成年金雕收进空间牧场里,轻易就能驯服。

    但这话又不好明说。

    好在即便是金雕幼崽,半天照样能长大,之后又能待在空间牧场里吸收灵气。

    吸收的灵气越多,今后就越厉害,甚至朝着灵宠的方向进化。

    所以石仲魁并没在这事上多纠结。

    日子再次平静了下来,石仲魁白日骑马去屯田营地,傍晚骑马回家的状态就和日常在翰林院上班没多少区别。

    还能利用每日跑马一百多公里的契机,来训练二十个亲兵们的骑射水平。

    即便时日尚短,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那也比什么都不训练要强。

    骑射说白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火力覆盖。

    真正能做到骑在奔跑中的战马身上,还能射中敌人的人,即便是草原上也没多少个。

    而那些百发百中者,更是凤毛麟角

    时间慢慢流逝,年关也越来越近,草原上的情报也不断传了回来。

    甚至皇帝还几次特意叫他去上早朝,听听他这个首先发现,并且预警的心腹的意见。

    石仲魁倒是想像霍去病一样,带着八百铁骑直冲草原深处寻找王庭,可惜这根本不现实。

    因为大周和汉武时最大不同点在于,此时的大周早已经没了出击草原的雄心。

    石仲魁若是敢那么做,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军深入。

    若是没法和汉武时,有大量兵力牵制匈奴主力骑兵,那整个草原都是敌人。

    光是如何拜托追兵和围剿的骑兵,这只孤军就什么都做不了。

    而且还不敢接战,因为每死一个骑兵,自己的力量就会减弱一分,而草原骑兵却根本不用担心兵力的问题。

    甚至闹的时间越久,围剿的骑兵就会越多。

    所以每次上朝时,石仲魁顶多也就是帮着出出主意,加强边境守卫力量和粮草、军械的储备。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石仲魁待在家中陪两个娇妻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多。

    大冬天想纠集大军,根本是痴人说梦。

    最大的问题不是单于王庭无法集结大军,而是大军集结起来后,根本没足够的粮草。

    一旦几万人汇聚在一起却吃不饱的话,还没抵达长城一线,蒙元大军自己就会乱起来。

    甚至为了活下去而火拼都不是没可能。

    所以在草原上的雪融化之前,反而时最平稳的时期。

    但等到开春后,大量牧民、牛羊、马匹饿死后再集结起来的大军,南下寻找生机的动力绝对异常强烈和坚定。

    若是大周守不住,很可能就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石仲魁天天待在家里,最高兴的当然是宝钗和迎春。

    不过因为还没把莺儿、香菱、琥珀、珍珠收入房中,也就不需要遵守每十天有四天需要睡在小妾屋子里的规矩。

    单日宝钗、双日迎春,两人一开始确实很欢喜,甚至暗中都在打算趁机怀上孩子。

    但日子久了后,两姐妹就开始有些承受不住石仲魁仿佛永远不会减弱的体力了。

    每次轮到自己服侍石仲魁后,第二天不睡到大中午根本睡不够。

    可即便这样,让宝钗和迎春真把四个填房送到石仲魁嘴里,心里又不愿意。

    至少在自己生下石家的长子、次子之前,宝钗和迎春的态度还是挺坚决的。

    而石仲魁夜夜笙歌却没出现半点疲惫的情况,反而因为阴阳平衡,长春功的修炼更加圆润、舒畅。

    以至于石仲魁对待闺房之事,显得更加有兴致了。

    宝钗倒还好,毕竟她的身体状况从姑娘时就比迎春好不少。

    加上生的珠圆玉润,体态丰满,承受能力比迎春强了至少一个级别。

    若不是石仲魁担心宝钗这个年龄段生孩子,会出现危险,说不定宝钗此时已经怀孕了。

    不过即便宝钗比迎春强了不少,还没到过年的时候,她也有些承受不住的在迎春说自己想回娘家住几天后,也跟着心动了起来。

    可一想到石仲魁夜夜笙歌的事,又担心道,“二姐姐就不担心相公会偷吃?”

    迎春心里其实也很纠结,甚至一想到琥珀和珍珠投怀送抱,被石仲魁吃了事,心里就有种无名之火浮起来。

    但昨夜连续升天三次,甚至脑子有点晕乎乎的感觉再次出现了,迎春知道自己是没办法独自承受相公的恩爱了。

    既然这样,要不回家躲几天恢复体力,要不和宝钗联手。

    但真让迎春和宝钗一起陪石仲魁,迎春心里也过不了羞怯这关,反而还不如和琥珀、珍珠一起陪石仲魁。

    毕竟琥珀、珍珠本来就是填房,肩负的任务就是帮助主母应付石仲魁。

    甚至必要的时候,在石仲魁背后做一些推动的事都正常。

    等石仲魁去翰林院转了一圈骑马回家,忽然从管家于顺嘴里得知,两位夫人都带着大小丫鬟回娘家探亲时,立马明白自己算是彻底把两个媳妇给整怕了。

    嘴角上翘嘿嘿一笑,想了想后,带着护卫直接去了薛家。

    薛姨妈和薛蟠、薛蝌对石仲魁的到来,那叫一个高兴,而宝钗则脸色红扑扑的不敢抬头看她。

    但宝钗这举动,反而让薛姨妈更加满意起来。

    作为过来人,薛姨妈太清楚女人过了30后若是独守闺房的日子有多难过。

    晚宴期间,不仅不停给石仲魁夹菜,更是‘我的儿、我的儿’的称呼石仲魁。

    搞得石仲魁心里变扭的同时,又真正感觉到自己这位丈母娘的善意和喜欢。

    也第一次见到了薛宝琴。

    小姑娘确实长得十分美貌,不仅丝毫不必宝钗差,甚至隐隐有股超过的意思。

    更难得的是,宝琴的美艳中还带着些纯真,这种矛盾的结合更能让人心生怜惜。

    石仲魁虽然没直愣愣的去看宝琴,但他的目光和脸上露出的惊讶表情,哪里逃得过薛姨妈、薛蝌和宝钗的眼睛。

    而且让人意外的是,别说薛姨妈和薛蝌了,就是宝钗都没有太多生气的意思。

    仔细想想其实又很好理解,宝钗都已经和迎春二女同嫁一夫,薛家再嫁个偏房小姐过去,再正常不过。

    更别说薛蝌这个做兄长的,那是一万个赞同。

    而薛宝琴心里其实和宝钗一样,都希望兄长能出人头地。

    甚至因为是二房,还有父母已经离世的原因,宝琴心里这种想法会更强烈。

    可对石仲魁来说,小姑娘才12岁实在太小了,而且因为没长开,个子就如孩子,根本提不起下手的想法。

    但这不妨碍他起了再等几年的心思。

    把宝钗接回家,在床笫上教训了媳妇一顿后,宝钗脑袋贴在石仲魁胸前悠悠道,“相公,不如等两年宝琴15了,你也把她娶过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