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白骨大圣 > 第182章 京城镇国寺来的和尚(6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182章 京城镇国寺来的和尚(6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夜。

    夜幕沉黑。

    天上的雨势依旧下个没停。

    入夜后的道观,大夫人已经离开有段时间。

    整个五脏道观又剩下晋安、老道士、削剑三人,以及一头长得像牛犊的山羊。

    最终,晋安答应了下阴邑江,寻龙王的事,这事既然跟那伙古董商人有关,那他怎么能缺席呢。

    只要能破坏这帮人的计划。

    他很乐意狗狗祟祟的顺水推舟一把。

    他让大夫人帮他向府尹大人推荐,随后大夫人离开,让他等消息。

    晋安坐在床上,静心打坐,一呼,一吸,晋安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身体轻飘飘好像比一片树叶都轻。

    身体一轻。

    晋安已经神魂出窍,他转身一看,看到身后的床上,他自己还在保持着肉身盘腿打坐的姿势。

    晋安神魂在屋里游荡一圈。

    自从他在精神武功方面精进后,神魂已经能在夜间自如飘荡。

    看着屋外的细雨连绵,晋安眸光一动,他神魂飘向外墙,人轻而易举的穿墙而过。

    墙外的天地,正下着雨。

    滴滴哒哒——

    雨水顺着屋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砸落在地上。

    晋安继续往屋檐外飘,这些雨水全都穿透过他身体。

    就在晋安玩水玩得兴致盎然时,忽然,咔嚓!轰隆隆!

    一道闪电劈裂长空,霹雳火光振聋发聩,这是天发杀机,假若放在志怪神话里,是指当下正有小人当道。

    刚才还在雨中玩水的晋安,神魂险些被雷声震散,人精神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头疼难受。

    晋安明白。

    他这是惊了魂。

    如果再惊魂一次,他即便不死,也要丢魂落魄,三魂七魄被吓丢不全了。

    晋安不敢托大,他强忍着浑浑噩噩的难受感,魂儿赶紧飘进屋内,然后从手掌上揭下三张黄符。

    正是三次敕封的六丁六甲符、三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一次敕封的五雷斩邪符。

    直到六丁六甲符上的十二神道气息映照遍他神魂全身,一遍遍温养他的神魂,约摸半个时辰左右,晋安的神魂又恢复巅盛,人再次生龙活虎。

    六丁六甲共有十二正神,分六丁阴神,六甲阳神,在阳间时能壮大,温养肉身,在阴间时能壮大,温养神魂。

    人重新生龙活虎的晋安,精神思维不再迟钝,迷糊,浑浑噩噩,已经恢复意志清明的他,开始思考刚才那道雷声是怎么回事?

    怎么他一神魂出窍,老天爷就立马给他来个雷声?

    这意思是,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莫小人得志?

    晋安觉得这肯定是巧合。

    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在神魂未足够强大前,神魂出窍最忌讳风雨雷电。

    接下来,身怀三道黄符的他,再次穿墙站到院子里,约摸等了一炷香功夫,这次再没雷声落下。

    又等了一炷香时间。

    一切平静。

    天地间静谧得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屋檐的水珠滴答声。

    晋安沉吟片刻,身怀三张黄符的他,开始在五脏道观里巡查一遍。

    还未修缮完的功德殿正常。

    五雷大帝殿正常。

    六丁六甲武神殿正常。

    三清殿正常。

    说实话,晋安神魂出窍后,并不怎么习惯进三清殿。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假道士,在道教三清圣人面前有些心虚啊。

    三清殿里除了面对正门处,立着三清神像外,殿内还有一个小偏殿拱卫在三清圣人旁。

    那尊神像便是五脏道教的祖师爷了。

    祖师爷仙风道骨。

    飘渺仙人。

    晋安为了掩饰他在三清殿的心虚,开始像大王巡山一样,又把五脏道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每个旮旯角落都不放过的巡视一遍,就像狗过必留尿一样。见没啥异常后,这才飘出五脏道观。

    他在五脏道观附近飘荡一圈,见四周也无异常,这才放开速度,全速朝贾府方向飘去。

    按照大夫人白天时候的叙述,贾府里那座贴满辟邪黄符的阁楼,是贾府一位小姐的闺房。

    那名千金小姐名叫贾芷蝶。

    贾芷蝶相貌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府城出了名的大美人,又是三大药材商之一贾家的千金,所以,当年在府城追求贾芷蝶的青年才俊,公子少爷们,那可是络绎不绝。

    贾家门槛都差点被踩烂了。

    可惜。

    天妒红颜。

    贾芷蝶在几年前一次坐画舫游江时,不慎落水,尸骨无存。

    至今也没找到这位贾家千金大小姐的尸骨。

    而贾芷蝶落水淹死的头几天,贾家接连发生怪事,在贾芷蝶住的阁楼里,一到晚上隐约敲锣打鼓声传出,像是哪家人正在办喜事,人声喧嚣,仿佛小小阁楼里摆了上百桌喜宴,在宴请宾客。

    这事闹了好几天。

    每次推门查看时,又声音都消失了。

    屋里头别说活人了,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就这样折腾了几天,贾家上下,每日都活在恐惧中,夜不能寐,明明是丧事,却有人在闺女房间里办成喜事,听说当时的贾家老爷老太都气得病倒了,怀疑这事是有仇家在暗中捣鬼。

    后来,二老找高人做法,把阁楼一封,阁楼里一到晚上就摆喜宴的动静,这才消停下来。

    却一直没找到谁是幕后之人。

    这事当年对贾家的打击很大,同时也让贾家很忌讳,丧事却变成喜事,阴阳颠倒,这对还活在阳间的活人来说是大忌。再加上怕这事传出去后,有辱贾芷蝶名节,所以,当年的贾家把这事隐瞒下来,对全府下了封口令。

    所有知情的下人,仆人,都被分派到外地,当年的下人,仆人走的走,散的散,都已不在府城。

    大夫人是花费了不少工夫,这才打听到当年的隐秘事。

    只能说,但凡是家大业大的士族豪绅们,都对门户清誉看得极重,担心受到同行的口诛笔伐。

    有时诛心,也能杀人!

    贾家府邸。

    当晋安神魂飘到此地后,开始围绕贾家观察,贾家有高人布下的风水局,能护佑阳宅。

    挡煞气、野神。

    保阳宅里的活人安全。

    身怀三次敕封黄符的晋安自然不会真的怕了这阳宅风水局,但他与贾家又没深仇大恨。

    如果真把贾家风水局给破了。

    徒增一个因果。

    甚至还会伤及到无辜。

    所以他今晚主要是来驻足远观贾芷蝶的阁楼情况。

    晋安的神魂开始越飘越高。

    从高处俯瞰脚下苍茫大地。

    神魂飘得越高,高空处的浊气越稠密,甚至还有风煞呼呼狂啸,气温寒冷,神魂每拔高一寸就越是艰难。

    最终,晋安在离地约摸十丈高的地方,鸟瞰到贾家上下全景。

    这倒并非他极限,只是再高已没必要,除了徒增神魂损耗,对他无益。

    贾芷蝶的阁楼,是在偏西角位置,那里灯火漆黑,一丝人烟气息都没有。

    连带周围数丈内的楼阁,也都荒废了,无人居住。

    仿佛成了无人敢触及的禁地,活人退避。

    但凡跟贾芷蝶扯上关联的,在贾家都是避讳如深。

    晋安皱起眉头。

    其实,白天听完大夫人的话后,他和老道士都怀疑,这贾芷蝶落水溺死后,闺房里却夜夜摆喜宴,闹洞房,她应该是被龙王贪图美色害死,然后成了龙宫里的水神娘娘?

    所以那几日的夜夜喧嚣,敲锣打鼓,实际上是龙王在登门迎亲?

    ……

    ……

    第二天。

    这天,府城的城门外来了名老僧。

    那老僧手持禅杖,身着袈裟,是只身一人来到府城的。

    那老僧鹤须童颜,长须垂于胸,看着像是八九十岁高寿,却依旧老当益壮,腿脚行动如风,目藏佛法深妙精芒。

    这位老僧看起来面带几分疲惫,应该是一路风尘仆仆赶来府城的,可他的袈裟却还能保持一尘不染的干净。

    这位老僧,是位佛法高手。

    当高僧来到城门时,被守城的兵丁拦下,高僧一脸和善温驯的递出自己的度牒。

    当守城门兵丁看到度牒上的身份信息后,人吓得慌慌张张行礼。

    “原来是镇国寺来的高僧,还望高僧原谅我们兄弟几人的无礼冲撞,慧真法师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那兵丁诚惶诚恐说道。

    镇国寺。

    那可是来自北方京城的第一大寺,是佛陀心目中的佛法圣地。

    甚至可以说。

    康定国那么多佛寺、佛陀,都以能进入镇国寺参悟更高佛法为毕生所求。

    高僧宣唱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施主客气了,你我皆是康定国子民,理当遵守康定国律令,施主你也是职责所在,盘查每位过路人是理所应当。

    “慧真法师您是镇国寺的高僧,您这次来到我们武州府府城,是不是因为龙王案的事已经传到京城,镇国寺特地派出高僧来帮助我们调查龙王案的?”

    守城门兵丁见眼前高僧很好说话,人慈悲为怀,于是大着胆子问慧真法师这次来府城的目的。

    “阿弥陀佛。”

    “龙王案老衲在路上倒是略有耳闻,相信府尹大人会妥善处理民间俗事。”

    “老衲这次来府城,主要是去一趟白龙寺见见旧友和办一些事。”

    高僧道。

    守城门兵丁听慧真法师还有要事要办,不敢再阻拦,最后在他的毕恭毕敬护送下,被称作慧真法师的高僧,拄着禅杖,一路往城内唯一一座矮山的白龙寺方向走去。

    当穿过几座坊市,慧真法师路过摆放在城中的那尊驼棺石牛时,人停下脚步驻足。

    “这就是武州府相传从阴邑江下打捞出来的石牛,那位?平庀墒О艿那氨惨盼锫穑俊

    慧真法师驻足许久,许久。

    目光里有惋惜。

    有感叹造化弄人。

    有不胜唏嘘。

    最后,他朝石牛双手合十,低低叹息一声:“世间是一个大苦海,众生皆是落水的人。就连前辈都无法跳脱出去,小僧最终也会因为力竭而溺死在这众生苦海里。”

    周围路人频频侧目向这位给一尊石牛行礼的老和尚,但慧真法师并未理会世俗目光,他继续行完礼后,拿起杵在一边的精钢禅杖,转身离去,径直往白龙寺方向而去。

    当慧真法师离开后,有路人走近惊讶看到,慧真法师原本站的地方,坚硬石板路面上留下一个孔洞,那孔洞深有一指。

    这个孔洞正是刚才禅杖杵立的地方。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他们刚才碰到了一名高僧,人群沸腾,当他们想起来要找离去的高僧时,发现街市上人来人往,高僧的身影早已经消失不见在人群里。

    只留下他们懊悔刚才怎么没跟高僧攀上关系。

    府城矮山上的白龙寺,修葺得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如同木秀于林,全城百姓只要抬头就能瞻仰到佛法普度。

    当慧真法师来到山脚下时,这里香火信徒繁忙,人流络绎不绝。

    山脚下有叫卖声,有吆喝声,还有顽童跑老跑去的追逐嬉闹声。

    那些叫卖声里有卖香烛的,有卖担担面的,有卖糕点的,有卖素包的,有卖面具冰糖葫芦等小孩吃的玩的……

    白龙寺山脚下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俨然成了府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甚至还看到有不少僧人出入一家家铺子在收租。

    白龙寺山下这一大片街市,都是白龙寺的产业。

    看着佛寺门前的热闹繁华,慧真法师皱皱眉。

    佛门是清净之地。

    这一张张斤斤计较的商人市侩嘴脸,扰了佛祖清静,让佛寺里的僧人们哪还有心思静下心修炼佛法、佛心。

    恐怕这佛心全都钻进钱眼子里去了。

    “自从进入京城镇国寺静修更高佛法,这一别就是十几个春秋,现在的白龙寺不再是老衲熟悉的十几年前那个白龙寺。如今的白龙寺,已经变了味,变成铜臭味。”

    慧真法师看着在一家家铺子里收租的僧人,摇头叹息,索性眼不见为净,他拾级而上,踩着一级级石阶,登山向山,禅远比慧真师弟你年轻时的天赋还要更加卓绝,他是天生的三莲佛心,体内有三颗心脏,天生神力,佛法浩瀚。所以我给他取法号‘禅远’,我这个弟子注定要走出比我们几个风烛残年老和尚更远的佛路,寻找到我佛彼岸。”

    这名叫禅远的和尚,年纪很轻。

    约摸二十岁左右,气度沉稳。

    他皮肤古铜,略带黄玉质感,像是琥珀玉色,体魄精壮,结实的体魄充满惊人力量,并不像普通和尚那种白白净净,肥头大耳,这一看便是横练功夫了得的武僧。

    但他气度雍容,双目如星,额头明亮似在古铜色皮肤下隐隐有佛光照出,看起来不像是普通武僧,而是目藏佛光,佛法精修到了高深,玄奥境界的佛法高僧。

    禅远递上一杯孝敬茶。

    慧真法师接过茶轻抿一口:“的确是钟天地之灵秀的美玉。”

    这时,那名年轻些,中气足些的老僧,好奇开口问道:“慧真师兄这次从京城千里迢迢来武州府,怎么只有慧真师兄一人前来?”

    “不知慧真师兄这次来白龙寺所为何事?”

    /7/7754/6699595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