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媚杀大王:弃妃不成欢 > 第064章 穿越神技之背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比动物最厉害之处在于,人能深谋远虑。其他动物,没有一种有这个本领。

    葡勒谈性很浓,席间气氛也很热烈。

    煮酒论英雄,畅谈天下大事,终究是书生意气,口沫横飞,诗词歌赋,随口拈来。

    其中最受到好评的人出一句:“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旁边的才子们自然不甘示弱,回一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还有人对:“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是彼时代的骚人墨客,出口成章。

    葡勒听得津津有味,儒生们见顶头上司欢心,自然加倍的拿出生平所学,唯恐落了人的先后。

    蓝玉致在一边听,觉得迷惑。

    男人们争先恐后地要讨好一个男人,获得他的赏识,然后提拔,任用——到底,也是为了荣华富贵。

    这和女人的献媚邀宠,有什么本质区别?

    但是,他们往好听了说,就是达到理想,齐家治国平天下。

    葡勒看一眼蓝玉致,忽然笑起来,向儒生们介绍:“玉致,她在南朝,也是上过太学的。”

    众皆惊讶,在南朝上太学?以为是葡勒从战争中掳掠来的公主,方能受到如此的皇家教育。盛年的男人,青春的女子,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众人也都恭维几句。

    葡勒却问:“玉致,诗词歌赋,你也会的。何不跟他们一起尽兴?”

    众皆不以为然,一个女子,纵然学习,不过也是诗词歌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家都自以为才学第一,谁肯认为一个女人腹有诗书?

    有会来事的,也顺带的巴结:“蓝小姐气度不凡,想必出口成章,不如让我等见识见识?”

    现代人,哪里会做什么诗词歌赋?最高境界,不过是念几句方文山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估计躺得久了,脑子也生锈了,念书时背的床前明月光也想不起了。而且,她是学天体物理的,于文字上面从未下过功夫。

    她支支吾吾,书生们的笑意就更明显了,暧昧的,横竖不过一金丝鸟,一如今日坐台的小姐,总是谎称自己是某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让嫖客也觉得上了一个档次。

    葡勒也笑起来。因为他看到她的眼珠子转动,灵活的,仿佛一个黑葡萄在水银里,溶溶的,狡黠。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曾见她这样的眼神了。

    果然,她笑起来,脑瓜子飞快地转念,穿越者必备啊,全国小学生开始都会背诵的,根深蒂固,无论文科理科,无论男生女生,谁还不会背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打住,从唐宗宋祖开始打住,他们还不知道这是些什么人呢!

    她?遄 

    儒生们比她更?濉

    不用知道后半段是什么意思,单单是前半截就够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多大的心胸,多大的气魄,多大的眼界,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感谢毛主席,他的精神是全国人民的法宝,还不用担心被追讨版权问题。

    几千年,谁有这样大的一个气魄?何况诸位腐儒。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有人长叹一声:“呀,蓝小姐真真是才学惊人,非我等能够比拟。”

    “一个女子,竟然这等的气魄,难得,难得。”

    废话,谁有毛主席的气魄呢!

    古往今来,第一气势磅礴之词,当然必须出自第一气势磅礴之人。

    葡勒哈哈大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好,好得很,好得很!玉致,好得很!”

    江山妖娆,所以几千年,谁不宏愿逐鹿中原?

    蓝玉致也笑起来。

    和中国的男人,尤其是古代男人打交道,必然要涉及文学——酸的,感觉嗲嗲的,不干不脆,好没劲。

    自己的女人长了脸,葡勒的精神更是十足。

    下午的考核更加顺利,也提拔了几名很不错的人才。葡勒踌躇满志,大手一挥,宣布再次广开科举之路:秋春两季,再次大规模招收儒生。

    众人闻讯,奔走相告。

    蓝玉致想起唐太宗的经典名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葡勒又心血来潮,悄悄的:“玉致,你要不要考考他们?”

    她摇头。

    “你也提一个问题吧。看你们当初是怎么考试的?”

    蓝玉致被追问不过,就应下来。

    儒生们中午已经领教过厉害了,这一次,便都留了几分心神。

    题目很简单。

    有三个可怜的旅客住店,他们每人交了10钱,共30钱。乱世纷纭,老板看他们人老实,又穷得一塌糊涂,一发善心,就叫店小二退5元给他们。三人一人分了一元,还剩下两元,分不均;一合计,见店小二也穷得毡帽都破烂了,穷人发善心,便把这2元赏赐给了店小二做个小费。

    店小二一走,大家都兴高采烈感激老板。但是,其中一个最聪明的人拍着脑袋一想:不对呀!我们这是上当了。

    另两人问怎么上当了?聪明者回答,我们每人出10元,后来又退还3元,因此,各出了9元,一共是27元;再加上店小二的2元,是29元——(3x92=29);可原本是30元啊,那剩下的1元到哪里去了?

    另外两个人一听,果然是这么回事,板着手指头,脚趾头都上了,但是怎么也算不清,这1元到哪里去?

    ——这1元到哪里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