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盛唐红妆扶龙局 > 第一百一十章 君臣同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千里之外,安禄山的叛军已经进入关内道。

    史思明率领的先锋部队,距离潼关已经不到五十里。

    在陕郡县,高仙芝的陇右大军全部就位,只待叛军前来,以逸待劳。

    史思明命令先锋部队在黑夜中行军。

    漆黑的四周忽然涌来一阵排山倒海的喊杀声,四周亮起无数火把,紧接着,袭来一阵箭雨。

    带着火苗的箭矢裹挟着劲风,将漆黑的天空照亮,箭矢射向叛军,叛军倒下一片。

    史思明一把抽出长剑,观察了一下战场的形势,对一个偏将命令道:“组织骑兵冲击对方箭阵,令步兵迅速列阵。”

    唐军当然不会给叛军任何机会,密集的箭阵之后,便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伴随着整齐雄壮的鼓点,骑兵开始密集冲锋。

    史思明在火光中指挥着部队,进行抵抗,但是军心已乱,很难再组织有效的防御,唐军的进攻如此迅速,兵力衔接如此紧密,可见主将定是一名能征善战之将。

    紧接着唐军的步兵排山倒海地冲向叛军中军大旗,史思明眼睛布满血丝,他咬着牙,集合骑兵,令步兵举起护盾,朝着唐军箭阵的方向冲了过去。

    经过奋力拼杀,史思明终于冲出了包围,先锋部队几乎伤亡殆尽,东方渐渐出现了鱼肚白,在微弱的晨光中,他努力地辨别方向,率残余之兵朝主力部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鲜血汇集到一处,染红了大地。

    大地上布满了叛军的尸体,高仙芝和郭子仪站在一块高地上打量着这一切。

    郭子仪首先开口道:“将军,看来安禄山派出史思明一方面是想快速突袭京师,一方面是试探周围唐军的兵力,可见此人的心机之深,将军,我们何不一鼓作气率主力和安禄山决战?”

    “前方是已是陇右地界,并且安禄山熟知地形,且有两镇之兵,我们只有一镇之兵,不能确保歼灭安禄山,身后是京畿重地,我们首先要确保京师无虞,待各地兵马调集,一举歼灭叛军。”

    郭子仪道:“将军,安禄山知道我军部署,定然会转道,向东兵力薄弱地方挺近…”

    高仙芝将眼神移向了远方。

    经过一整夜的疾驰,史思明的眼睛已经布满血丝,双唇已经干裂,他终于来到大营,他一句话都没说,便朝安禄山的大帐中走去。

    安禄山得知史思明返回营中,心中大为惊异,知道是大事不妙,他看着走入大帐中的史思明疲惫的神色,问道:“怎么回事?”。

    史思明整理了一下军容,“大哥,我突袭至潼关附近,忽然遭到高仙芝的伏击。”

    安禄山打断了史思明的话,“高仙芝不是在安西吗?他怎会出现在潼关?”

    “朝廷早有防备,看来朝廷是使用了暗渡陈仓之计。”

    安禄山看着油灯闪烁的火焰,脸色很难看。

    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身穿青色袍杉的人走进了大帐,“大帅,有紧急军情禀告,十万火急。”

    严庄和高尚是红妆内的两个元老,严庄负责边庭和京城的情报传递,高尚负责军需辎重。

    安禄山看了史思明一眼,“进来。”

    严庄步入了帐内,“大帅,昨夜紫衣起事,刘羡之和张修率领内卫将其杀害。”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怔住。

    “李林甫失败了!”

    史思明道:“看来朝廷早已经得知我们的计划,高仙芝出现在潼关也就可以解释了,严庄,计划为什么会暴露?京城有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严庄叹了一口气,“红妆在京城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史思明不由得后退了一步,“怎么会…怎么会败得这么惨…”

    大帐中的气氛忽然显得异常的沉重。

    “扶龙山庄的庄主就在着朝堂之中。”

    史思明道:“他是谁?”

    “吏部尚书刘羡之,身在明处,反其道行之,在最后一刻,出其不意发动致命一击。”

    史思明道:“其果然心思缜密,不过,我们并没有败。”

    严庄道:“目前我们还有十二万精兵,突袭潼关失败,朝廷早已经有了防备,此刻我们要改变计划。”

    高尚沉声道:“一路上我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说明朝廷早已经将主力移到了通关附近。”

    史思明道:“唐军向潼关方向移动,目的就是包围我军,我军应该向东行进。”

    安禄山一直在听,根据三人的建议,安禄山做出了决定,他的眼神中露出凛冽之色,“事不宜迟,执行第二个方案,全军绕道南下攻下博陵郡,直取东都洛阳。”

    李亨连夜进宫,向李隆基禀告李林甫谋反案,虽然事前早有准备,但是李隆基心中还是一阵后怕,没想到自己曾经最心爱的武惠妃,自己的曾经看重的重臣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是红妆,而自己曾经被裁撤的扶龙山庄却一直在暗中保护李唐,避免了一场场的危机,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李亨、刘羡之和张修,自己的并没有一直错下去。

    李隆基问道:“亨儿,安禄山现在是什么情况。”

    “父皇,高仙芝已经抵达指定地域,按照时间,现在已经和安禄山交战,塘报最快明日递至京城。兵部连夜制定调兵布防方略,方略一出,儿臣会和几位重臣一同禀告父皇,户部已经开始筹集粮草。”

    李隆基点了点头,“你现在奉旨辅政,一些必要之事自己定夺便是。”

    李亨心中微微一热,行了一礼,“儿臣遵旨。”

    李隆基看着李亨稳定的表情,方才有些不安的心绪有了几分安定,不知为何他的心中有一种触动,他起身走下金阶,向李亨走来,李亨见李隆基身体有些不稳,上前扶住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着孝顺的儿子,叹息了一声,“亨儿,如今现在这个局面,父皇是不是做错了很多事…”多少年来,李隆基杀伐决断,刚愎自用,如今局势大不相同,意识到自己犯下严重错误,强势的李隆基最终在最倚重的儿子面前表现出了另外一面。

    李亨扶着李隆基,安慰道:“父皇不必自责,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彻底铲除红妆,好在有扶龙山中暗中相助,才破获了叛逆的种种阴谋。”

    李隆基的眼神中露出一丝复杂之色,过了很久,才道:“想必你也知道了,刘羡之便是你的堂弟。”

    李亨并无隐瞒,回答道:“我知道。”

    “刘羡之的父亲和母亲在十年前葬身于大火…他依然帮助朝廷粉碎红妆叛逆的计划,他心中怀有天下百姓,朕身为天子,胸襟不如他…”李隆基的表情有些伤感,“这些天,朕想起了刘幽求,想起来你的玉宁姑姑,想起了朕之前的一些往事,或许朕从绝情的那一刻开始,就不知不觉中抛弃了太宗皇帝仁爱之道,以至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玉宁公主是李隆基的妹妹,刘幽求因为辅佐李隆基有功,李隆基便将玉宁公主许配给了他。

    “父皇,当时儿臣年幼,对于当年往事,只是听闻付龙山庄谋逆,对刘幽求只有一面之缘,反倒是玉宁姑姑,进宫的时候,她经常抱我,玉宁姑姑笑起来很好看,她的眼角有一颗痣,儿臣现在还记得。”见李隆基提起当年往事,李亨如实说出心中所想。

    李隆基闭上了眼睛,那些曾经在自己身边的身影历历在目。

    “朕和刘幽求从潞州一路走来,打败祖母则天皇后,打败太平公主,他与朕最好的朋友,你玉宁姑姑在朕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与太平公主当朝质问,是朕最爱重的妹妹,但是…”李隆基眉宇之间悲伤之色又加深了几分,“但是…朕最终负了他们…”李隆基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悲伤的情感,“或许从那时候,朕就已经开始错了。”

    “父皇…”

    李隆基看着李亨,“朕今日讲这些往事,是希望你不要犯与朕相同的错误。”李隆基凝视着李亨,接着道:“刘羡之为大唐付出这么多,朕不能继续错下去,现在天下即将大乱,朕要下诏罪己,重审十年前的旧案,还刘幽求和玉宁一个清白,让刘羡之继承爵位。”

    “儿臣明白父皇心意,儿臣作为李家后人,当朝太子,儿臣也要罪己,父皇,目前当务之急是剿灭叛军,只要我们君臣同心,定可打败红妆,让大唐回复昔日荣光。”

    作为帝王怎可能不关心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经过李亨的一番劝说,李隆基的心中稍有慰藉,也认为比起罪己诏,当前更加务实的办法是采取相应的行动,尽力补救。

    “朝廷此次必须铲除红妆,关于事后重审扶龙山庄一案,朕交由你负责。”

    李亨心中一阵激荡,李隆基虽然年老但是年轻时期效仿贞观的睿智未失,李亨非常敬佩父皇的这个举动,整理衣襟,行了君臣大礼,“儿臣遵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