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盛玉成总监 > 第199章 祖 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余城的深秋,经常会下细雨,这与春天的细雨不同,春天的细雨是绿色的,暖洋洋的,如少女发丝样柔软酥润,轻盈盈落在地上,有层油亮亮的光泽,花香随之溢出,溪河叮咚作响,给人愉悦舒扬向上的感受。秋天的细雨是黄色的,僵硬硬的,如同无数细钉散落,萧杀植皮林木,到处在萎败凋零,还畔随飕飕冷风,带给人的是凄楚与忧郁。

    黄骥鞍这位从台湾温和之乡来的,虽然已经在大陆多年,他还是适应不了余城的气候,尤其是细雨秋天,总会想起塑立在余湖览鉴湖女侠“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名句,但今天他心情更加悲哀切肤,人在建中引导下,正在余湖群山中行进,已经走了几个小时,翻过几层高低的山。余湖三面是山,但这山不像西北更不同岭南的,没有莽莽苍苍的巍峨,也无层层峰峦叠嶂,余城的山和余城一样清秀黛雅,浑园润泽,喜欢逶迤一起,还长幼有序。为什么这么说?原来余城的山都不高,大自然又转绕余湖分内外层,近湖的山娇小,南北两山算最高峰,外层山渐次高峻起来,以弧形的姿态围拥,如果从余湖滨遥望,群山远近差次明显,给人无比的诱惑,总是想登临饱览。可是今天,黄骥鞍和魏建中都没有这样心情,他们大步流星般地攀奔,因为,彭梧只跟婵姑讲了个大致方向,不知是婵姑有意还是黄汉章曾经留下的心愿,父亲要与竹器斋祖辈亲人葬在一起,这里有老人的亲生父母。

    然而岁月太长,余湖建国后几次清扫鬼坟,好在黄家祖上莹地在外山,地名大清谷的白岩坞。

    魏建中记得7岁那年,即他让魏贤康收留的的第二个春天的清明前,也是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魏驼只布囊,有纸干粮,带着建中翻山越岭走了大半天,不知要到哪里去?建中小几次累得不想动,义父哄骗说有新鲜的野果采,够你吃个痛快。唇干口燥的建中,想能尝香甜果子,生津津的鼓起劲儿,足足半天,当头上雨空越来越光亮,近中午好不容易到目地,哪来的野果?眼前是一片长满蓬蒿荆草的荒丘,以及润湿水球晶莹枝叶怒放的无数映山红。魏贤康摘了几朵让他放嘴里咀嚼,指指说很鲜嫩滋味的。建中说这不果啊。可是义父已经不理,他直接朝里面的灌木丛里走,不过,没忘记回头,告诫道,不能贪吃,解个渴好,要流鼻血的。建中被吓吐出满口的酸涩,跟他进去。

    雨声嗖嗖起来,脚下泥浆菸绊,根须在膨胀,水涎积起不少坑洼,建中几乎成个泥人,可是,魏却视而不见,他在拨草寻觅,东探西望地,从这角到那头,不料,?地一滑,人滚入坎下,建中吓得惊叫,魏却不顾,也不拾扔掉的伞,兴奋直嚷,在这里,在这里。

    建中望去,眼前荒坡耸立有十几个坟包,四周的树密集高大,雨水从上面滴淋下来,坟上碧绿青葱,其中有个最大的,能见到石案几桌,青条垒围基的础有横嵌墓碑,刻有大小文字,可惜他识字不多,又都是怪怪的形状,加上有陈泥藤蔓认不得。

    义父魏贤康已经抓把草在揩净默读,忘了在下的雨,水珠沿发额流下,颈肩都湿透,如此全神贯注地傻样,建中不奇怪,因为边经常会外出,青云庵,尼姑阴宅,水仙阁,贡院遗迹着迷不说,就是田家桥的石墩,铺在上面的石板,城墙砖,路边扔的瓦当等,只要有字魏贤康都会辩识良久,抄录或拓帖。嘴上对这个孩子讲,都是宝啊,是历史,是古迹,是文化,是田家桥的根。难怪城东村的人叫他神乎痴痴冬烘先生。

    那么,他跑了这么多山路到这里来做什么?

    因要取出纸笔才醒悟,魏贤康大声唤建中帮他撑伞,自己蹲下抄。建中问:

    “这做什么?”

    魏哼哼唧唧道:“这里是田家桥名人家属墓。当年竹斋器大户很风光的,因科举案衰落破败,可惜啊!我要整理,不能让历史泯没。”

    “他家没有后人?”

    “有。”

    “从不回来?”

    “哪里,老婆孩子住在老屋,临解放那年去台湾了。”

    “他也去了?”

    “没有,他啊是革命军人!”

    既是革命军人,老婆儿子去台湾,台湾的反动派啊,不过,这么搅的事,他没问,见魏写的黄姓字,见到的是黄姓,“他们姓黄?

    “是的。草头黄。”

    “与我们在关?”

    “有关,昨夜还梦见跟我讲话呢?”

    魏这一说,建中害怕起来,“死人寻上门是晦气的!”

    “可怜啊,连上坟的人都无。我答应寻找烧个香的。”义父已记完,摸出香烛点燃,烛火在细雨中蹿夺,线香燎绕的烟雾给这块荒墓唤回生气,按魏要求,建中跟着在膜拜,随后在返回山中亭子中吃饭,记得,后来是魏背着他下山的。而且发了一周的烧。

    所以,留下很深的记忆。

    当黄汉章出现,魏贤康多次想问,但见他正正经经是干部又是厂长,不见他提起祖上事,更不见上什么坟的。魏贤康生前告诉过,独眼黄支却,少嚼舌头寻是非,全自然关闭闸门,再没提起后。

    昨晚是婵姑问在守灵的建中,于是才有天亮被骥鞍唤出上了山。

    同样是细雨,只是换了岁月,换了季节,而走的那条记忆中的山路已经大不同了。他们从余湖后的小和山登上,延路都是修筑齐整的石台阶,两旁是茂密的林带和花卉,迟桂花的芳香在雨雾中一路飘散。这条绵长的山路,开始可以见到下面整个余湖,余湖在茫茫烟雾里休憩,周边是金黄鲜红的林带,当经过渐高的美人峰,渐渐远离,前面都是上坡,曲曲弯弯地直到石人亭。两人略作休息后复拐入另条山路,脚下是泥径了,山势还是向上,必须使劲走,这走啊走的,记忆让建中复活,他恍惚中魏贤康义父的身影就在前面,直到在块直立赭壁前,知道需绕匝过去,很滑很陡,建中拉住骥鞍手,两人收拢伞,冒雨攀过,下面是平缓的小坡,路宽绰起来,回头再瞧,余湖娇小只露出这角,晶晶闪亮,又应该是午时,建中想应该到了,但回顾,再也记不起从哪头进,都是同样高低的坡,长满落叶和枯衰的灌林蒿草。

    悉悉嗦嗦他俩听见声响,建中看见有个人影在动,他与骥鞍一起过去,发现是位戴瓦楞帽着道袍的老人,还不撑伞,全身都地钻进钻出,听见声响,此人回过头来,建中认出是尹道长,不由亲热唤叫。并急忙赶去把伞罩在他头上。

    尹宏平已经老了,全白的三羊胡及黝褶绉脸上淌着水珠,他?起眼仿佛知道的,直接对骥鞍道:“已经找到了,就在前面那块坎地上,没变。”

    “道长,辛苦您了!”骥鞍听人说起过,今天在此地碰到感动得血脉贲涌,“你是为我父找故亲,让他回来团聚。”

    尹道长已接过建中递来毛巾擦着,浅浅张开豁嘴道:“应该的,应该的,我怕你们找不到,先来这里寻,好在,竹斋器祖宗福灵,静静地等着汉章归来!”

    泪水和着雨水在骥鞍脸上弥漫,他也不顾,撩开枝草直奔坎下,见到在燃烧的香烛,跪在祖坟前,低头叩拜,嘴里直说不孝,不孝的……

    当隆重又悲壮的黄汉章遗体火化举行的追此悼会上,市区民政局的代表,区政府老干部局领导,庆林街道党政书记主任,以及立晨集团班子成员和职工代表,原城东大队的乡亲,从处州摩托车公司赶来的裘意胜总经理,罗通和柴凤珍,吕家兄妹及许多家属,对黄老一生作了最高的评价,并破格组织上尊重家属意愿让他落葬在黄家故墓地上,骥鞍答应为当地村修条山路,绿化,包括家墓的清理。

    黄汉章还有遗憾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