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开局十连召唤然后打爆诸天 > 第两百一十八章 开科举(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紧接着,商鞅踏步出列。

    他乃是法家出身,主张以法治国的同时,心中也有一柄公道的秤。

    目下,大商王朝新立。

    他也知道,大换血势在必行。

    萧何的方法,虽多少有点操之过急,或有治标不治本之理。

    但,也已经是当下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也不想去否定。

    他所言,很简单,就是给各地官员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派出专人去对他们进行调查考核。

    若能通过调查考核,则可由吏部考量之后,重新任用。

    也能适当的弥补先前大换血的一些隐患。

    毕竟。

    若是当真一点机会也不给各地官员,难免他们会抱团抵制大换血。

    就会使得大换血的进程被拖缓。

    如像商鞅这般安排,则可分化瓦解各地官员的抵制之心。

    让他们抱有一线希望,不至于剑走偏锋。

    当然了,若当真有人不知好歹。

    武战,以及三省六部的主官们,会让他们知道,何谓商剑染血。

    “可。”

    “商鞅,如何考察各地官员,派遣何人去考察,一系列的任务,便交予你去执行吧。”

    “除此之外,大商新立,有关大夏的旧制,你研究一下,该废就废,你得为我大商立下一套新法。”

    深深地凝视了一眼商鞅,武战此言。

    不单单是将考核各地官员的大权交给了商鞅。

    后边一句话才是重中之重。

    这是明确告诉商鞅,以及三省六部的官员。

    武战要让商鞅进行变法了。

    而事实上,武战的考量也是很正确的。

    现今。

    大商王朝新立,商鞅及时变法,都可得心应手许多。

    若不然,待得大商立朝时日一久,未来武战再让商鞅主持变法,那难度必定呈几何倍上升。

    也定然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现今开启变法,一则能让大商快速变得强盛起来。

    二则,无论是代价还是难度,都是最低状态。

    “商鞅多谢陛下厚爱。”

    武战此言落下,商鞅大喜。

    本就为武战封为尚书令,执掌六部要事,可谓三省六部之中,职权最大者。

    然,此刻,武战又是将变法大权交托于他。

    他的心中,又岂能不喜,岂能不为之感激涕零?

    “诸位,朕的意思,你们都应该听明白了吧?”

    “事关变法,朕不在时,商鞅为重,诸位需竭尽全力,辅助商鞅。”

    武战对着商鞅略微点头之后。

    便又是将眸光扫向了萧何等人。

    言语之间,尽显武战对于变法的决心之大。

    众臣感受到武战的心思,纷纷拱手应喏道:“臣等定然竭力辅助商鞅大人,为变法尽全力。”

    实际上,变法之事,与萧何、贾诩、长孙无忌、狄仁杰、于谦、张仪六人,也并无任何利益冲突。

    甚至,变法强国,大商强,就意味着他们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他们支持变法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反对呢?

    伊安、诸葛元平,他们身为大夏旧臣。

    心中也只能叹息不止。

    他们都知道,变法,必然会比大换血更加彻底的改变大商王朝的格局。

    届时,他们这些大夏旧臣,就更加没有资格在大商王朝内部横行了。

    变法一起,可以预想到,他们这些旧时代之人的利益,必定会大幅缩水。

    不过。

    到得此时,大商王朝执掌天下。

    他们除非想死,否则,就必然不敢乱来。

    心下即便有那么一点不甘,也只能明智的选择无条件支持变法。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们提前知道变法消息。

    待回府之后,倒是可以提前布局,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殊不知,这既是武战对他们的考验,也是武战给他们的一个机会。

    只要他们顺应大势,配合商鞅变法。

    则他们在大商王朝的地位依旧。

    武战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去动他们。

    可若是伊安、诸葛元平,但凡有一个敢为了一己私利,阻挠商鞅变法。

    那时,就休要怪武战心狠手辣了。

    “很好,诸位爱卿众志成城,朕相信,未来的大商王朝,也定然会在诸位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

    武战说着。

    还意味深长的瞥了眼伊安、诸葛元平二人。

    令得二人没来由的心中一突,赶忙低垂着头颅,久久不敢抬头。

    “陛下,微臣觉得,大换血之后,弊端也会很严重。”

    “毕竟,由大商军内选出的官员,在政务能力上,必然有所不足。”

    “故,微臣建议陛下,尽快开启科举,以科举选才,到时候,可配合商鞅大人考核各地官员的结果,来再对能力不足的官员,进行替换,让整个大商王朝各地官员,彻彻底底的焕然一新。”

    商鞅变法话题告终。

    长孙无忌再度就大换血一事,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意见。

    先前萧何、商鞅的提议,他都不反对。

    他所提科举,实乃是对萧何、商鞅二人谋划的补充。

    也将能为此,正如他所言一般,彻底填补上大换血的空缺。

    让大商王朝各地官员尽善尽美,不至于有什么明显的欠缺之处。

    “科举。”

    武战闻言,眸光登时一亮。

    先前,他在北方三道曾发布过求贤令,效果也是出乎他意料的好。

    眼下,他坐拥大商天下。

    若颁布科举制,恐怕,收获要远比先前的求贤令要大得多。

    反倒是伊安、诸葛元平两人,听闻科举,又是一愣。

    他们甚至都不明白,科举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大夏王朝,以及周遭各大王朝,都是用得征辟制与察举制。

    此二者制度之下,无疑,天下百姓,难有出头之日。

    能入朝为官者,几乎都是出自于世家大族。

    即便是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也得通过世家关系,层层巴结,才能得到。

    官位也根本不是普通百姓所能觑视的。

    本能的,伊安、诸葛元平二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极可能,这科举又将超乎他们的想象。

    “好,长孙无忌,科举由你提出,那第一任科举就由你来主办。”

    “三省六部都需积极配合于你,若遇难题,你可直接请命于朕,朕替你解决。”

    武战对于科举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当之大。

    这一幕,落在伊安、诸葛元平二人眼中,登时间,二人便是心中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wa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