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尘.缘 > 第27章 林花谢了春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雨贵如油,随风潜入夜。

    正月将过,眼看便是春分了。惊蜇未到,春雷已是几度响彻云端,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呜呜叫着,唤醒大地。

    若放在往年,年前瑞雪,年后多雨,这一年必是丰收景象啊。可村子里的劳动力几乎全抽调到了水库建设上,田地哪顾得上?话又得说回来,这水库建成对周遭百姓自然是益处良多,也就辛苦这两三年吧。只是,这一开春,刚刚融了积雪,紧接着又是阴雨绵绵,寒意不得散,水库工期又得往后拖了。想想就头痛。

    陆大明很是闹心。他这秀水大队大队长还兼着“共产主义水库”指挥部突击队长,既要带领大队三千多社员创收致富,又要兼顾水库工程的建设进度,有时真有分身乏术感。他在农村长大,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当过兵上过前线打过仗,并且立了功提出了副排长,但这里才是他的家,是他心中的乐土。转业后回到家乡当了这大队长,一个不入品的村官,他才发觉,农村的工作居然是如此繁琐,整天跟鸡毛蒜皮的小事打交道,什么张家少了一只鸡李家没了一只鸭的,尽是些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查起来却毫无头绪的琐事。村官难做呀,不是不作为,是难以有所作为。不像部队,军官发号施令敢担当,士兵服从命令听指挥,分工明确,军令如山,倒也再单纯不过。

    村官不易,幸好村民大多朴实,当着他这个队长没哪个敢耍滑头。毕竟,扛过枪的人,身上自有一股浓浓的血性之威在,又有哪个土生土长从未出门见识过的村民敢去“捋虎须”?“黑脸队长”之名可不单单是指他的黝黑脸庞。

    村官不易,工程指挥更是难为。偌大的工程,数万人同时作业,秀水大队片区负责五条支渠,任务着实不轻。本大队劳动力有在垦殖场下属的企业工作的,本身待遇条件不错,用不着上水库挣钱,有限的劳动力中还得有人伺弄农田,人手紧工期大,统筹安排施工便是大挑战。一年下来,跑工程指挥部,上传下达,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完全是铁人陆大明。

    “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连续创出了月“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的好成绩,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项高纪录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传奇事迹在全国传播开来,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句话说进了陆大明的心坎。是啊,他陆大明也要当头老黄牛,为了党和人民,再苦再累也值得。

    工程指挥部原本定了二月初一开工,可瞧这天气,怕是够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但人定胜天有时真的只是口号,大自然一旦发威,人力实在太过微不足道。

    但不管怎样,前两天动员大会已经开完了,只待天气好转便进山开工。眼下要先完成的是耕种。秀水大队身陷群山环抱之中,有林场和茶场,垦殖场酒厂在这边也有分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在珍珠山垦殖场几个大队是最少的。但每年上缴的公粮并不少。这方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农田产量较高,劳动力充足时,完成公粮任务并不难。可这两年有客观因素存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利的条件下完成任务,这就是他陆大明该考虑的事了。

    再有,这段时间村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可能要“包产到户”了。这股风来自安徽,隐约有星火燎原之势。“包产到户”,对于农民来说,是有极大诱惑力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问题的关键在于,现阶段,在大环境下把耕田给农民私人伺弄,可行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潜在的坏处呢?不曾调研过,尚未出台正式的分析报告,这么冒冒然就去推行,只怕会带来一系列后续麻烦。下面的暗潮涌动,得平息,这种大事,国家一定在短时间内就有决策的。

    开春便要准备水稻种植事宜,一年两季水稻,一季油菜,农田宝贵呀。队里的几十头年腊月里死了一头,算是光荣完成了它的使命,其余的耕牛养了一个冬的膘,又得开始劳累了。

    今年的耕种任务很紧,从耕田、撒种、育苗、插秧、除虫、施肥,一直到收割入仓,全在水库施工期完成,可以预见的是,一定会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怎么办?这是客观事实,唯有精密调配、群策群力,总之决不能影响播种。

    陆大明暗暗盘算,与老支书和许会计等队部人员碰了几次头,定下了春耕任务分配事宜。至于水库施工这头等大事,更是三天一小会,十天一大会,当作现今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力争在保质保量的先决条件之下还得保证施工安全。

    说到安全这一块,陆大明不由得念及凌安河的“好”来。这小伙子确实不错,做事条理清晰,理解执行力和临场判断力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作为上饶攻艰小组的副组长,比江爱华那个组长可好用的多。去年那场爆炸事故,若非他反应施救及时,二狗的命怕就得搭在施工现场了。虽然经过抢救,二狗保住了命,仍然是因伤太重造成高位瘫痪,余生只能躺在床上靠家人服侍了。但至少人还在,只有有人在,就有希望。二狗是工伤致瘫,国家自然不会不管,除了有数额不低的赔偿款,还把他家列为“五保户”,他的父母与孩子每年都有政府补贴,总得让他的家人衣食无忧才是。

    上饶过来的攻艰小组个个都是施工好手,施工速度与质量在整个施工大军中都首屈一指,是一支敢战能战的生力军。凌安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然是大于江爱华的,没有人明言,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么一个棒小伙,听说还是单身,大概是经历过什么事吧。其实,村子里那些未嫁姑娘对上饶来的这批小伙很有好感,尤其是江爱华和凌安河二人,更是大受欢迎。这二人性格迥异,江爱华稍显骄傲自负,凌安河则低调内敛。

    有趣的是,镇江医疗小队的两位护士与江、凌二人经常凑在一起,关系很是不一样。

    叶筱竹与凌安河走的很近,郎才女貌的一对,除了家庭出身,的确很般配。只是,光是家庭出身这一条,怕会就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门当户对,在婚姻中太重要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不可取,但事实就是,父母若是反对,再如何相爱的青年男女,也很难走到一起。这也是客观事实,一般人很难更改。

    至于江爱华和左丽这二人,关系更是微妙,始终处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状态。

    陆大明自然无暇顾及这些儿女情长,若夫家里堂客念叨了好几回,说娘家侄女对凌安河有那种意思让他帮忙撮合撮合,他才没时间搭理这种事。月老,也不好当。

    大舅子的女儿廿三岁,叫英子,长得很是甜美,有点娇气。像她这么大的姑娘还未嫁,在农村也是少见。或许这与她家庭有关。陆大明的老丈人参加革命较早,长征时期便入了红军,参加了之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在渡江战役中受了重伤,没了右腿,转到地方后一直呆在家乡,自称水平能力不足,不曾为官。倒是他的独子争气,从一个人农村娃一步步到了副县长的位置,正当年富力强,前途可期。英子便是副县长的龙凤胎女儿了,打小便得到家人的宠爱,多少染了骄娇二气,心比天高,到了待嫁年龄,挑挑选选的总看不上。这不,一来二去的就快成大龄未婚女青年了。

    那两回英子来秀水姑姑家玩,碰见了凌安河,之后又知晓他的“多才多艺”,竟是芳心暗系,在姑姑那多番打听,后来干脆明言看上了他,让姑姑姑父牵头拉线。

    大龄女思嫁?这是好事啊。陆大明这个姑父虽然极不善长牵线搭桥这门技术活,也是腆着脸给侄女创造机会,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成不成可没法儿保证。

    那回,他约了凌安河来家里“谈工作安排”,一直谈到饭点才结束,那便留下来吃顿便饭吧。当然,英子是在场的。

    饭前谈工作,席间拉家常。英子倒是大方,越俎代庖,主动出击,问了不少问题。凌安河呢,有问必答,不便回答的便三言两语转了话题。可以说,这顿饭宾主尽欢。

    但也仅此而已,之后,便传出了凌、叶的种种故事,大抵是坐实了他们正在交往的传闻。

    陆大明当然清楚这些事情,让堂客转告了侄女,然后,便没有了然后。

    多年以后,英子和她的丈夫——那个在垦殖场与叶筱竹等人发生冲突的“军大衣”,办了协议离婚,二十年赚来的巨额家产做了分割,陆大明忽然想到:如果当年英子真嫁给了凌安河,或许不会离婚吧?

    他又怎能想得到日后会发生什么。

    人生,没有如果。

    时光一去太匆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