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尘.缘 > 第16章 归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初七,端午刚过,凌安河接到家里电话:祖父病危,速回。

    电话是凌老爹从三都公社打到秀水队部的,虽然杂音很大,但勉强能听清,比电报方便快捷。

    祖父刚过了六十,算是高寿了,这几年身子不好,一直卧床不起,这回怕是熬不下去了。

    陆大明批了三天假,让凌家兄弟回去,说不准还能赶上为祖父送上一程。其实,他心底是不愿批这个假的,别看凌老五年纪不大,干起活来比成年人还厉害,而且勤快,脏活累活二话不说,着实是门得心应手的小钢炮,就是脾气火爆倔犟些,却也对了陆大明的胃口。而斯文内敛的凌安河责任心强,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在他的安全监督和协调管理下,这段日子没有一起安全事故,工段施工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上饶三都公社攻坚突击小组负责修建的支渠进度快、质量佳,大家伙可是有目共睹的。有凌安河和江爱华负责,陆大明很是放心,干脆做了甩手掌柜,尤其是凌安河,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他这一请假,陆大明还真有点不大适应。

    交接好工作,初八一大早,天还未亮,凌安河和老五就准备步行到垦殖场坐去县城

    的班车,到县城转去上饶,顺利的话,下午就能到家。

    刚走到村口,一个身影等在那,唤了声“小钢炮”,老五迎上前去,惊喜不已:“叶子姐姐,你怎么在这?”

    那人正是叶筱竹,将手里提着的网兜递给老五:“带着路上吃。”是苹果,有十几个,淡淡的香味,很是诱人。

    老五迟疑着没接:“不不用”

    叶筱竹微笑着说:“拿着,又不值几个钱。”见老五还不肯接,假装生气:“快拿着,姐可不高兴了哦。”

    这年头,南方的水果大多是桃子、桔子、枣子、柿子之类,卖的便宜,至于苹果香蕉这些从外地来的水果价格则高了许多,譬如这苹果,便卖到一角五分钱一斤,差不多是猪肉价,实在不便宜。

    老五最终还是接了苹果,这红通通的水果啊,只看过没吃过,饭都吃不饱,哪还有水果吃?家里种的两株桃树每都成熟期还得严防死守,生恐叫人偷摘了去。山上的野果倒是有,山楂、草莓、猕猴桃什么的,摘的人多,也只能尝个鲜。这一兜苹果带回家,弟弟、妹妹可不知该乐成啥样了呢——少年啊,美味当前,虽然暗咽口水,首先想到的还是年幼的弟、妹。

    “一路顺风”天未亮,瞧不清彼此的模样,叶筱竹的声音在初夏的清晨似远似近,有些飘忽:“早去早回。”

    早去早回啊,这话是说与凌安河的,可他这是回家,归去,回?如何才算得回呢?

    这些日子,二人的关系愈发微妙起来。五一联谊会上,单行用一篇“海燕”诠释了什么叫淳厚中带有磁性的声音,左丽居然会跳芭蕾,陆大明的歌声朴实无华豪迈奔放,江爱华的囗琴吹的很有感染力,但最受欢迎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叶、凌二人合作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舞台上的叶筱竹,长发及腰,一袭绿色布拉吉连衣裙,清丽脱俗,凌安河一身蓝衣,虽已洗的发白,却整洁干净,站在她身边,居然给人和谐感。歌声空灵飘渺,笛声悠扬婉转,一唱一和十分默契,其实歌声与笛声都非专业水准,且有不少瑕疵,偶尔还有破音处,却是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对方的缺陷,浑然天成,让人听的舒适,享受其中。之后,凌安河便察觉到旁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太一样,有一回去医疗队开感冒药,一个工友看看他,又看看叶筱竹,笑的充满善意,神秘兮兮。左丽大大咧咧的开着玩笑:“郎才女貌,好一对璧人哪。”后几个字是越语唱腔,自成一派,见好姐妹没甚反应,又嘻笑着说:“小叶子,啥时候吃你们的喜糖呢?”叶筱竹好整以暇的说:“该有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左丽哑然败退。凌安河则成了隐形的哑巴,心下黯然,对于这种玩笑,只能当是一笑而过的玩笑,千万别当真。

    端午那天,放假。插茱萸,蒸粽子,结香囊,赛龙舟,当地最是注重这些民俗,自然还有拎着鹅回娘家送节,端午中秋春节,是为一年三节,嫁出去的女儿都得回娘家送节,其乐融融。

    是日,云淡天高,乐安河畔,人声鼎沸,凌安河和单行三人讲着乐安河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节傍晚,因月色皎洁,有一位姓乐名安得老渔夫和老伴、女儿一道,借助月光的清辉在鄱阳湖上打渔。那晚的收成颇丰,他每每撒网均不落空,于是兴致大发,即便是女儿老伴连连催他靠岸度中秋,他都根本听不进去。忽然,平静的湖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有道是:“鄱阳湖水宽,无风三尺浪。”这一阵大风卷起小山般的浪头。小渔船忽跌谷底,忽颠浪尖。突然浪头后面出现一条数十丈长的大乌鱼,它猛地张开大口,瞬间魂飞魄散的渔夫乐安只觉眼前一黑,人与渔船一道被乌鱼整个儿吞进肚里。乐安一家吓得大喊大叫,直至昏厥。

    乌鱼吞进了渔船后,说也奇怪,汹涌的湖面即刻恢复了平静,正当乌鱼懒洋洋地浮在水面,闭目养神之际,水黛天明的几百里湖的水面忽然一下又亮了半边天,强光刺耀着双眼,乌鱼睁眼一看,只见一道霞光万丈的金鸟利箭般地冲来,大乌鱼还来不及潜入水中,这只巨型金鸟一口就叼住了它的大尾巴,并将其囫囵吞入肚中。

    大金鸟吞了乌鱼之后,张开翅膀继续向东飞去,忽然间觉得肚中有些疼痛,便在婺源的五龙山落脚歇息。后因疼痛实在难忍,便在山上撒了一泡屎,大金鸟躯体异常庞大,就这一泡屎竟填平了整座山坳,屎中还有一条完好无损的渔船,船内依然躺着乐安一家老小三人,他们居然还活着。

    第二天一大早,乐安一家从昏迷中醒来,乐安老头望望四周,弄不清自己身处何地,只依稀记得昨天噩梦般地被乌鱼一口吞了的事情,却不知何故来到这座大山脚下。现在身处无水的山坳,用什么办法把船弄到鄱阳湖里去呢?眼看日出三竿,船的周围腥臭实在难闻,乐安一家急得在船上团团打转。

    就在此时,天上降下了一道五彩祥云,走来的正是到处巡游、仙风道骨的吕洞宾。吕问明情况后,很是同情乐安一家的遭遇,于是便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吩咐乐安一家在船中坐定,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一股玉溪般的清水哗啦啦源源不断地从葫芦中涌出,顷刻间便变成一条清澈的大河。乐安一家沿着河流西行,不多日就回到了鄱阳湖。因为此河水清澈如玉,人也又名之玉溪河。

    由于乐安是第一个驾船通过这条河的人,因而后人就把这条河称作乐安河。

    左丽笑道:“够神的美丽传说啊,是你编的么?乐安河?凌安河?”

    “编?”凌安河微微摇头:“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城市,每一处山村,都会有独有的传说,这是一种传承,口口相传之后才能让人不忘本水是家乡甜,月是家乡圆,无论身在何处,家乡始终在心里所以,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这些传统民俗很重要一个民族的延续,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此,就算是形式,也得代代传承下去。”

    他很少长篇大论,这番话却让单行听得连连点头,叶筱竹偶尔瞥他一眼,若有所思,左丽则说:“你不做政治老师可惜了。”

    凌安河摆摆手,自嘲:“我可没那本事,光说不练假把式。”

    大部分学校都已停课,老师,高危失业人群,臭老九呀,不说也罢。

    “来了来了”老五大声嚷嚷,锣鼓声自远而近,十几艘漆着各种颜色的龙舟出现在上游,先是缓缓的驶着,随着锣鼓声节奏的加快而渐渐加速,舟上的号子手声音洪亮,此起彼伏,响彻河面。两岸的观众一片欢腾,向岸边靠了过去。

    凌安河等人来的早,找了处视野开阔的堤岸候着,龙舟的出现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一窝蜂似的挤向河堤。左丽是头回看赛龙舟,正如孩童般大呼小叫,忽然觉得被后面的人撞上,一个趔趄,手下意识的去拉拽身边的东西,勉强站稳身子,惊魂未定之际,眼睛一花,似乎有个身影跌入河中,“扑通”一声,溅起一片水花,紧接着又是一个身影跳了下去这一系列变故发生在转瞬之间,坠水的是被左丽拉拽跌落的叶筱竹,后面入水的则是救人的凌安河。

    河面看似平静,却不浅,下面还有暗涌,凌安河水性也算不上太好,见叶筱竹落水,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救人,却没预料到水势复杂,自己先呛了口水,稳下心绪,见叶筱竹直往下沉,明显不谙水性,赶紧调整呼吸,拉住她胳膊,奋力将她拖出水面,幸好落水点离岸不远,堤坝也不高,但就这么几米,他也觉精疲力竭,在岸上单行等人的协同下终算是将叶筱竹救了上去,而凌安河又呛了几口河水,勉强爬上岸,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端午这天的“事故”纯属意外,凌安河的表现则似乎是开展了一段故事。

    于叶筱竹而言,“救命恩人”返乡之际,买上些礼物送上一送,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她心中有没有其它念头,那就不得而知了。

    归去来兮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