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王师北定 > 第318章 龙江船厂 老店新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18章龙江船厂老店新开

    次日晨起,我依惯例领着侍卫们晨跑,今天是沿着小河循着上游跑,跑了五、六里左右就碰到一个屯垦区,怪不得溪水甚少,原来是被截流了,屯垦区的警卫待要喝问,方志斌上前低喝道:是王上前来巡视,请勿张扬!说罢,拿出参谋本部制作之认证标记。

    这个屯垦区比海边是平整多了,而且避风,因此草木繁盛,往里一看依稀可见稻穗饱满低垂,丰收可期,总兵赉塔虽然是大辣辣的样子,但是办起事来还是挺牢靠的。

    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屯垦区已经把附近的可耕地,全部包裹进去了,剩下的都是林地及乱石滩,因此屯垦区比起一般的大上一号,大概有些地是不能用的,但是为了维持界线的完整,硬是把它包裹进去了。

    因此如果上游的拦河堰做得够完整,下游这几甲地的灌溉用水就有可能不够了,这是事先要考虑清楚的,以免事后在用水上起了争执。

    跑了一圈回到宿营区,海军战士已将昨晚的营地整理好,正在炖煮浓粥,回来后,卫士们也加入收拾营账等工作,浓粥炖煮好了大家围坐地上喝得满头大汗,却是兴味浓厚。

    我强调由于大家都是靠得住的好朋友,我把我国造船事业及新式火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扼要的说给大分享,但是因为涉及国家机密有些因此是不便于公开宣讲的,请大家见谅,反正政府是不会让国人失望的。

    此外,这次我来此是要视察新成立之龙江(中华第三)造船厂,各位一定听过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没错龙江造船厂就是当年的造船厂,他们的后人现在全都在此,技术都代代传承下来了,他们将成为中华第三造船厂的主力,龙江造船厂要重新开张了。

    我们是在午休前半个时辰到达行馆的,为了不惊动同学们的上课,我请沈潜午休时去请教职员及两位助教用过午饭后,一起过来一谈,并交代行馆主事,午饭只需准备七个人的份即可,免得临时措手不及。

    接着我对于水泥厂的设计及流程各项细节,一一询问方志斌、何清水,两人都已能对答如流,因此我决定将由他们两人来指导杨雄、林毓荣、何之孝,而我只在一旁协助,不必凡事事必躬亲,效果说不定更好。

    午饭后,沈潜及去找来新奥分校主任郑宏等一干教职员及两位助教,我即将我的构想提出来,请新奥分校每隔十天派出一位青年营学生驻中华第三造船厂,前十天观摩学习,后十天真正教学,每人每次二十天。

    虽然新奥分校成立不久,学生还不够成熟,但是因为教学相长,可能反而是一个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旁边还有成熟的黄芳度全程陪同,有错误时随时可以导正,不至于误人子弟。

    而黄芳度这次要从中华青年营暂时休学了,我想请他担任中华第三造船厂的政务副厂长,为我看守中华第三造船厂,以免路子走偏了。所缺之助教可从新圣虎门镇分校择优调任或直接由新奥分校择优选任,我都支持。

    送走了分校主任郑宏等一干新奥分校教职员及两位助教,我要侯堂、侯昆、霍标陪着黄芳度去将个人物品带来,等一下我们要先去新奥市见见总兵郑纯,了解此次预期的农业收获以及中华第三造船厂所能获得的支援。

    途经圣丽塔河河口飞地时,但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看来中华第三造船厂就要在此展开新页,这里也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厂址,只不知大门开向何处?应该向东方便员工进出吧!

    接近总兵郑纯的帅帐,跟上次一样,我们一行八个人走在路上,一路上问候声不断,因此不一会儿,就见总兵郑纯迎了出来,我说道:是我们来的冒昧,打扰了。

    之前我要鲁族老如果在近期有任何决定,请透过郑总兵告知我,以便能实时因应,不使发生尴尬情事的场合,但却一直没有联系,连大门开向何方都尚不得而知,恐是鲁族老尚不习惯日常的联系方式。

    我来此一方面是询问中华第三造船厂的事,同时看看郑总兵有何帮得上忙的地方,请不吝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收获在即,预期成果如何,是否能符合期望。

    郑总兵表示:我是海军的副主管,这里都是海军战士,将来要试车或近期要我们表示意见绝不推托,至于其它方面尽管开口,帮得上忙的地方也绝不推托。

    至于预期收获,早期移民的熟田约有十割,各聚落的生田约有六、七割,各屯垦区的生田约有五、六割,或稍好一点,王上如果有空,今天就可以各去看一个,就近体会一下。

    至于中华第三造船厂的门,大门是面向马尼拉王宫,那是方便船只进出之用,平常不开,侧门朝东有渡轮方便员工进出之用,明天我陪王上去一趟,这是我国重要建设,我也还未去拜访过。

    新奥市并不大,在往圣丽塔河码头的路上就有一处早期移民的熟田,看样子还极可能是龙江造船厂员工的,光看它的气势肯定有十割以上,由此可见,郑总兵个性是趋保守的典型。

    上了快船,朝东溯江而上约四里处下船,正好有一个聚落及一个屯垦区两者相距不远,近看还真的是有点差距,我们先去看稍近的聚落,约有七、八百户住家居住,看了他们的稻田,七、八割虽是有些勉强,但虽不中亦不远矣!

    接着我们去看另一个屯垦区,虽是有些差距,但是六、七割毫不勉强,我说道:若说各屯垦区的生田约只有五、六割,太欺负人了吧!

    郑总兵回答道:这一个屯垦区的确是比较优秀,其它的屯垦区有些地理位置没有这么好,稍微差一点,但是其实差距也不大,都是值得期待的。

    看完了三处稻田,天色已向晚,我们又上了快船先送郑总兵回圣丽塔河码头,我问郑总兵明天何时来此接他,还是各自进厂,郑总兵建议我仍由大门进厂,大门总不能都不开呀!他自己由侧门进厂,届时在厂内会合即可。

    在回行馆的路上,我问小舅子黄芳度,这次将他从新澳分校调出,会不会觉得意外,或有不舍?黄芳度倒是很看得远,他说道:跟王上比起来,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在新奥分校可以学,在中华第三造船厂同样可以学,只要是王上重视的地方我都愿意去。

    次日是正月二十日,我们一行八人,乘坐快船自中华第三造船厂的东南方向驶入,厂方应是早有预期,大门洞开等着,快船毫无阻拦地驶入码头停靠,鲁副厂长及其他六位族老已在码头上等候。

    我说道:鲁副厂长及各位族老好久不见,大家都好吧!在此先向大家拜个晚年,祝福大家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家家快乐,岁岁平安!

    下了船之后,我问道:鲁副厂长及各位族老,本厂重新开厂至今已有十天了,目前组织如何?如何运作?有没有困难呀!鲁副厂长说道:正要向王上禀告,请先入内室再详细报告何如?郑总兵已经先一步到了。

    进入内室之后,仍由鲁副厂长报告,首先是组织,将由原龙江造船厂的七个部门,重新遵照王上的新组织方式整合而成:

    一、设计组:由木铁器制造组的计算部门独立出来,由宋族老领导。

    二、管理组:由航海方面三个专业领域之管理人员独立出来,由陈族老领导。

    三、质量组:由各部门选出七位爱挑人毛病的人员独立出来,由梁族老领导,本组目前尚缺本项专业知识,需要在职进修,恳请中华兵工厂派员来教,或我们全组就教于该厂均可。

    四、船体组:由木工制造组及木铁器制造组的制造部门组合而成,由本人长子鲁光领导。

    五、舣装组:由航海方面三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组合而成,由赵族老领导。

    六、修船组:由旧船修补组和棕蓬制造组人员组合而成,由程族老领导。

    鲁副厂长继续说道:目前组织运作没有困难,只是有一些问题要向王上报备,现有全厂2,164名员工,其中有578人年纪在60岁以上,其中还有112人是在70岁以上,这些人赶也赶不走,做事还挺卖力的,不支薪又不忍心,可否给予午餐及一些零用钱。

    我说道:我听了都快要掉泪了呀!不但要给予午餐及一些零用钱做津贴,还要给全薪,否则不足以表达我的敬意于万一!真是一群值得钦佩、敬重的世外高人呀!

    我对于鲁副厂长的报告表示非常满意,对于龙江造船厂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蜕变成中华第三造船厂,表示高度的肯定。接着我介绍政务副厂长兼教育长黄芳度给大家认识,将来所有对外事务的联络,可由黄副厂长负责,譬如联系中华兵工厂有关质量组在职进修事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