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血宝狂歌 > 第三十一节:回头道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一个正常人的性格来说,去过一次的地方是很难忘记的,点点滴滴能够说上一辈子,而一辈子居住的地方,他也许一句都说不出。如果真是篾匠疏忽了、忘了,那么唯一的理由是他对这条道太熟悉了,就像是自己家里一样,潜意识中觉得根本没必要告诉别人。

    而篾匠来之前偏偏又说这里已经封闭了百年以上,不曾有人来过了,那么没来过此地的他又是如何熟悉这条石道的?他与修路之人是什么关系?亦或说他祖辈与修路之人是什么关系?或许修这路的就是他的祖辈。

    路是要走了才知道的,说再多话都不如迈出一步。问题也不是什么都可以问的,可问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都能问清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危难与尴尬并存的境地,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相互依存的时候。

    柳儿没有问祝篾匠什么,而是把链臂技法施展开来,“飞絮帕”帕中球头在石阶山连续碰击,在没有任何反应后,带头往雪白的石阶踏上去。

    一个粗壮的身形从旁边蹿出,是五侯,他抢在柳儿的前面站上了石阶……

    雪白的除了石阶,还有凝结在潭面上的石膏面。柳儿在上面爬行到雁翎瀑下时停了一下。因为这部位被泉水冲刷,是冷却得最早,也最坚固的地方。她要在这里稍稍调换一下气息,也让前面的石膏面能凝固得更结实一些。

    调整气息的同时,柳儿对自己有些懊恼,心里暗自责怪自己,为什么到石膏已经凝结后才看出另一个柱中的白色是石膏,要是在这之前作出判断,多收集些杂草枝叶,在石膏凝结同时散入石膏内做筋骨架,那么凝固后的石膏面会结实许多。

    随着雁翎瀑水花的洒落,柳儿能感觉到清凉的湿润浸透了自己的背心,然后是身体是每个部位。洁净的水在顺着自己肌肤流淌,就像她所做的“辟尘”一样,细致地抚摸着每个毫孔,没多久便浸没了整片肌肤。过程不长,但柳儿却似乎找到点失去的什么,让她继续往前变得更有信心。

    当石膏面上的积水有半尺多时,积水对柳儿柔软的身体起到一点浮起的作用。于是柳儿手掌在石膏面上稍稍朝后借力,身体像条起水的鱼滑过湿滑的船板一样滑倒最里面的潭沿处。

    这里的潭沿没有立足之处,那里只有一块圆形的巨石和两边相夹的空隙。要想从这里离开潭面,只有爬上巨石或者钻入空隙。

    柳儿的轻身功夫完全可以跃到圆石上面,可惜的是她没有借力跃起的位置,脚下的石膏面应该承受不了那样的力道。

    两边的空隙不大,但柳儿要钻进去倒不是问题。于是柳儿轻轻将“飞絮帕”撒入空隙之中,没有任何反应,同时也探出里面有一定的深度,“飞絮帕”达不到底,估计其中另有洞天。于是柳儿水蛇蛮腰拧动,从一侧的空隙滑了进去。

    身体刚进去一半便停住。这是鲁家惯常用的技法,进入黑暗之处总是“半入其居半踏路。”处在这样的一个可进可退的状态后,要首先把周围情形摸清楚了,有可能的话还应该把亮子盏起来,断定没问题后再继续朝里去。

    柳儿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踅摸了一番,周围很干燥,这种地方可以点亮盏子。刚才趴在瀑布之下,浑身上下已经被水浸透,这样的状态就算带着亮盏子也不可能点起来。可柳儿不用为这些犯难,因为她带的亮盏子是那枚白蛇眼。

    掏亮盏子之前柳儿又在一侧石壁边摸着一枚小石子,朝前面黑暗的深处弹去,然后聚气凝神仔细辨别。石子发出的声响告诉柳儿知道,前面是个空大的空间,而且还会朝着斜下方延伸到很远。

    刚才趴在瀑布之下,浑身上下已经被水浸透,这样的状态就算带着亮盏子也不可能点起来。可柳儿不用为这些犯难,因为她带的亮盏子是那枚白蛇眼。

    掏出的白蛇眼也是湿漉漉的,这让周围的石壁显得更加的干燥。

    “这里倒是个隐秘的好地方,上面水落如雁翎,可只是飘洒在巨石之上,这下面倒是干燥得很,而且潭水再涨都流不进这空隙,里面又有宽大的空间,的确是个藏东西的好处所。”柳儿心里想着,身体伸缩间就已经完全进到了空隙里。

    借着蛇眼的淡光,柳儿能看到的并不多,也看不远。不过顺着自己发梢滴流下来的水注还是看得清的。水注冲刷掉的灰尘泥土还是看得清的,没了泥土灰尘的石面也还是看得清的。

    就是因为这些都是看得清楚的,所以柳儿脸色大变,不顾一切地扭动挣扎着自己的身体往外逃,就连手中拿的白蛇眼都差点掉下来。整个的过程中,她还在不住地祷告,但愿自己莽撞地闯入还没来得及造成什么后果。

    从空隙中退回的柳儿重新匍匐在水潭的石膏面上,她猛喘了两口气,不知道是急速挣扎着退出累的还是受到了惊吓。

    身体是很容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而心里的惊悸却是久久难以消除的。柳儿心里在不住埋怨自己,闯荡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怎么还如此的不用脑子,缺少女孩子家该有的细心。

    虽然柳儿自责自己不细心,其实要是她真的不细心的话,这时人应该还在空隙之中,处在怎样的情形只有天知道。偏偏正是因为她很细心,才能够发现冲洗掉泥土灰尘的石面上有z字纹形的凿痕。

    这种z字形凿痕技法是在明朝时才在工家中开始使用的,主要是用于倾斜度较大的石道,还有就是对硬度较高的石方进行开凿。最初只是皇家工匠用于明孝陵的甬道铺石,《明黄理后策》中有甬道铺石的描绘:“……道为巨方,纹作双直斜连……”因为这个,工家中俗称也把这手法叫作“皇道纹”。因为这种凿琢手法最初是用在皇家陵墓的,所以在阳宅和一般人家都不用,而是多用更为美观的绞丝纹或者直道纹,如果工匠在阳宅中用这样的纹路,严格地说就算是暗破,是有碍吉相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