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道士重生之杨柳依依 > 第一七九章 除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啊,我还以为,有你俩我今年过年不用下厨房了呢。这打击有点大啊。”刘琴报怨,这当年的军中霸王花,对于女工女红真是,真是不在行啊。赵恒和四座山常年在她淫威下,也不敢说什么,远山想了想:“吃食堂吧。”赵老也想了想,一家八口再去蹭,确实说不过去,关键杨家这过年,少说也有四十多口吧,自家再去有点过份,嗯,吃食堂吧,反正比食堂的比刘琴做的好吃。自己偶尔再去汤院几趟。

    “呃,我练功不能间断,那个我明儿一早得去师娘那儿,我先去后面院儿睡了啊,哎哟上酒劲儿了。”墨轩一听大过年吃食堂,我还是找师娘吧,这大妈看着不靠谱儿。远山站起来,“我送他。”跟墨轩一起出了门,对对眼,赶紧遁吧。远山开车拉墨轩就回了汤院,这本来就有他们屋,进屋歇下不提。

    除夕,早餐后只学习两个小时,就摆了桌子开始写对联,人多力量大,每个门口都贴上了,红火火的还真有些气氛。院里的工作人员和病号惊叹杨家底蕴,了不得啊,天天听他们讲《中庸》《大学》,听他们呜里哇拉说法语,早晨那拳打的也是虎虎生风,这一张张对联贴出来,虽然笔力不同,字体各异,但一看都遒劲有力,风骨天成,这是童子功呀。

    吃早餐时,梅贞看见远山和墨轩有些吃惊,“这是连夜回来的?”

    “嗯,我今天跟师父还得上班呢。”远山回答,梅贞觉得也在理,要不就得一大早往这里赶。点点头儿,看墨轩,墨轩嘿嘿笑:“师娘,我统共没见大妈几回,原来他们在沈阳,也是以食堂为家的啊。师娘,我都吃一学期食堂了,师娘,你是我亲娘,别让我大过年吃食堂。这个由奢入俭难,真难,真的。”说完推梅贞去药房,“你忙啊,你去忙,小的交给我。”

    杨行慎看看远山,“真得吃食堂?”远山点头儿,“大院食堂还有个菜色更换,南北口味呢,我妈那饭,熟和没毒就算达标。”看远山一脸的心有余悸,不禁大笑,出门上班。

    过了中午,至德他们也都奔过来了,梅贞数数整五十。打发了刚到的去泡温泉,让敬业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踏雪寻梅,梅贞在这汤院各处种了上百棵梅树,前些日子腊梅就开始开着了,依次的不同品种也开始陆续开,一院清香,从空间拿本《梅花谱》出来,让他们找着了,做上标牌,省得总有人问品种。让哥嫂陪着爹娘看着电视喝茶聊天儿。自己闭了厨房的门,就进了空间。这大家大口的,梅贞可不舍得让嫂子们这么大年纪还操劳,反正自己有金手指,起心动念即可。外边四小时,空间里有四天,足够梅贞又填满一个美食仓库。

    六点钟,梅贞准时打开厨房门儿,招呼上菜,两个长条会议桌,一桌子连汤带菜摆了五十个,不重复,嘿嘿,梅贞多牛,摆了百菜宴,一会儿,这边吃遍了,拿着碗筷换桌儿吃。看着大家开心欢呼,梅贞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这老老少少都是梅贞心里的至亲。“醉千年”主打,然后是杨梅酒,青梅酒,葡萄酒,桑椹酒,苹果酒,桃花酿,梨花酿,梅花酿,再加上各种果汁,各种蜜饮。墨轩带着依依双双捏着小酒盅儿,过年话儿四处放,哄的大人孩子脸都笑酸了。梅贞跟娘和四个嫂子坐一起,不时品这个酒,尝尝那个的,一会儿功夫,脸上都带了桃红,这杏眼桃腮的娇俏模样,让娘和几个嫂子都想起她小时偷酒喝时的小醉态。爹说:“丑丑,给爹唱一段儿《挂帅》”

    梅贞起身走到两桌中间的空地儿上,清清嗓子就开唱:“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一家人看傻了也听傻了,这大青衣儿唱的,够味,这身段儿,娃娃小姑姑小姑奶奶妈妈师娘还有这本事,怎么从没听过,这个欺负人了,看爹娘和几位哥嫂显然是听过的。

    爹娘大乐,哈哈,这些傻孩子还真没听过,丑丑这戏路子宽着呢,你们以为我们平常各戏院子看戏去,都是瞎看呀。看爹娘开心,梅贞又唱了《铡美案》、《赤桑镇》、《打龙袍》,唱完了,跑娘跟前讨赏,娘赏她一杯桃花酿。梅贞这一开嗓,勾一堆人亮嗓子。看吃的差不多了,梅贞就到厨房下饺子。梅贞备了有二十多种馅的饺子,今天晚上下十种馅的,各下一百二十个,一种种的上,一种种的吃光,呵呵,大家都贼着呢,一种上来吃一个,别等前边吃多了,后面吃不下。不过五十个人,一种一百多个。吃完饭,照旧是打扑克呀,各种组合,各种战斗,除了杨行慎和梅贞没上,48人八桌牌,声音震天。

    杨行慎坐沙发上,把梅贞头放自己腿上,给她用指肚儿松头皮,梅贞发长,杨行慎又舍不得让她剪,每日里盘在头顶,倒还好,可杨行慎总觉得她会顶的累,常常用指肚儿给她松。

    “娃娃,吃过午夜饺子,咱们进空间,你就等着四哥罚你吧。”边松着头皮,边低声咬牙威胁。

    “啊,为什么呀,我也没干什么呀,酒喝的多,可也没醉呀。”梅贞不依,凭什么呀。

    “我们俩在一起二十四个年头了,我居然从没听你唱过戏。你说你该不该罚?”

    “这个呀,我爹好戏,也会唱,各种戏都会,小时候没事就教我,还留不少老唱片给我,我学会了就唱给爹娘和哥嫂他们听。到了昆明和重庆,我哪敢呀,我又不懂哪种能唱哪种不能唱,干脆就不唱了,后来你就一直上战场。直到跟爹娘到了北京,我们不是喜欢出去看戏吗,有时看完了,回来一本本唱给爹娘听。爹喜青衣,娘喜铜锤花脸,我喜老旦。四哥,你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