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骆驼祥子之二姑娘日常 > 9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正江才闭了嘴巴不说话。徐家十箱黄金,正江却老想着自己的五箱。

    第二天,徐太太有些发烧,一路上休息不好,一歇下来就犯了病。尔雅觉得路上大家都辛苦,四爷还硬朗,可是八十岁的年纪想想都害怕。招呼着大家多住几天,都好好休整休整。

    果然各人都有点儿头疼脑热的,尔雅肺上也疼起来,只是不敢说,大家都病了她就更不能病了。

    照顾着一家子老老小小,几个大人都累得不行。徐正江体贴,跑前跑后成了得力大助手,又提出要带侄女儿巧巧出去玩,自从糖人之后,尔雅对他印象非常好,允许了。

    徐正江便跑来抱巧巧走,巧巧也喜欢买关公的二叔,徐正江抱着巧巧颠了颠,说“走吧,今天有更好的等着你呢”

    抬腿就要出门,

    “嗯哼!!!”一阵剧烈的咳喘声出来了,四爷老态龙钟迈着步子出来了,

    “巧巧,姥爷身子疼,你来给我捶捶。”

    巧巧想要好东西,可是舍不得姥爷,就从徐正江身上下来,朝姥爷跑去。

    四爷领着巧巧进了屋,哐当砸上了门。

    巧巧人那么小,捶背也是做个样子,敲在身上没感觉。

    巧巧在床上站着,四爷在床前的脚踏上坐着,这下高矮合适了。巧巧给他捶起背来,四爷眯着眼睛笑,觉得这是世间最好的享受。

    虎春哗的一下推开门,给她爹送点香蕉,四爷八十多也就这个吃得动。

    虎春高兴的笑了,大声粗气咯咯笑到“老爷子,享受呢!”

    四爷拿过香蕉,把巧巧抱过来在脚踏上坐着,虎春看着有趣,也掇过一条凳子坐下看着一老一小,呵呵笑着。

    三个人都拿了香蕉吃,觉得又香又甜。巧巧说了一句话,四爷人老了没听见,又问了一句

    巧巧大声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虎春大笑“好听,好听。”

    四爷讲“说的是什么呀?”

    巧巧像个小先生,跟大妈和姥爷说“妈妈教我背的诗,讲下雨天吃梅子”

    虎春笑到“那好,咱们大白天吃香蕉。”

    四爷慢慢跟虎春说“你看像不像尔雅小时候,真聪明,别人怎么都学不会的东西,偏她,不用学就会了。”

    说着竟然眼睛有些湿润,人老了就爱回忆往事,当初尔雅来他家的时候还是襁褓里只会哭的小东西。

    现在竟然尔雅的孩子都大了,会背诗了,你说这日子过得快不快?四爷跟虎春回忆起往事来

    “当初买尔雅花了十个大洋,早知道她这么好,该花一百个大洋的。”

    虎春有些讪讪的,心想就十个大洋都没有呢,要是早知道,虎春自己也愿意从私房钱里多拿出几个来的。

    四爷又问“巧巧,你几岁啦?”

    “三岁半!”四爷又摸摸脑袋,嘀咕道“活了一辈子,我多少岁来着?”

    虎春愣住想想“八十多。”四爷说“好像是。”

    只有巧巧还是那么清脆又快乐的声音"“八十一,四月初四八十二!”

    四爷高了兴“这是你妈妈教你的?”转而又想竟然这么老了,对虎春说

    “虎春,立刻去给我买根拐杖来”

    虎春笑破肚皮“哎哟,我说老爷子,说你胖就喘上了,说你老就要拐杖啦?”可还是去了,虎春就是麻利,一溜烟儿出去,有一溜烟儿回来。

    四爷问巧巧“你知道这是什么呀?”

    巧巧大声说“龙头杖”

    “错,”四爷狠狠啐了一口“我叫它,打狗棒!专门打那些不长眼的的东西!”

    一不做二不休,车队三三两两的人受不了旅途的艰辛,陆续有人病倒,尔雅狠了心,决定就在这里住半个月,都休息好了再走。

    小客店不安全,全部搬到一家高级一些的大饭店去,这一下了不得,一行人住了七八间屋子才住下,每日花费不少,可是也没办法。

    高级的饭店自然不同,每天晚上还有人登台表演,那只是一个小舞台,排不起大阵仗,可是三两个人在上面说话逗趣,表演唱歌,倒是很不错,中国的外国的表演形式都有,尔雅他们都看得高兴。

    一日有一个老板在这里谈事情,家大业大,举足轻重,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笔大生意做成了进账不少心里高兴,不爱听台上的评书,非要看戏,台下众人都津津有味他也不管,大把银元直往台上的评书先生砸去,叮铃哐当,满台钱响,众人不敢争辩,只是道路以目,那说书先生也是历经人情冷暖,尽知世道艰难的。

    评书说到关键处也只得停下,又弯了腰四处捡钱赶紧退了下去。饭店经理过来赔不是,说现在在饭店卖艺的没有名角儿,只有一个小姑娘,学戏并不很久,求大爷通融通融。

    那人果然通情达理,叫了小姑娘装扮上来,又问听什么戏,那老爷想了想,说《锁麟囊》这倒是名段儿,可是小姑娘不太会唱,只会调子,背不住词。

    告了罪,老爷又说《四郎探母》嘎调那段儿,小姑娘不敢再说不会,硬着头皮咿咿呀呀唱了起来,可是到了半途又忘了词儿,支支吾吾糊弄过去。老爷只看她身段儿美模样俏并不计较。

    正唱着呢,突然喊停叫小姑娘下台把妆洗了再回来接着唱。

    都说人要脸树要皮,虽是出来卖艺谋生的戏子也是这样,叮铃哐当的银元打在身上,又高兴,又生气,有悲伤还混杂着羞愧。

    小姑娘蹲下身把银元捡起来,堆了一手,下去给了哥哥就去卸了妆。果然是个清秀的女孩子,不过十几岁。

    再上了台,突然有些不自在起来。没有了那厚厚一层油彩的掩护,直接就把光光的还带点绒毛的脸蛋儿露在众人面前,那老爷的眼神有点如狼似虎的,红果果的目光就像一条又厚又大,湿漉漉臭腥腥的肥大舌头,不住在小姑娘的脸蛋儿上舔过来,扫过去。

    小姑娘唱戏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那老爷是个半吊子票友,哼哼笑着,只把自己喜欢的几段或者是几句,叫那小姑娘翻过来翻过去的反复唱。

    这还有什么乐子,满场的客人都有怨言,只剩那个老爷在那里哈哈哈,哈哈哈地大笑着。

    一时兴起,又点了《武家坡》选段,大致是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有浪荡公子要来调戏她。说什么“这锭银子三两三,送与大嫂做养奁。买绫罗,做衣衫,打首饰,置簪环,我与你少年夫妻就过几年哪。”之类的。

    老爷哈哈大笑立刻又扔上三块大洋上去,“老爷银子给了,你倒是买衣衫啊,哈哈”

    台上的小姑娘心惊胆战,强颜欢笑,慢慢蹲下身把钱捡了,又接着唱起来,

    可谁知戏文里是好一个贞节王宝训,百般调戏也枉然。小姑娘倒有了点勇气大声唱着戏文

    “这锭银子我不要,与你娘做一个安家钱,买白布,做白衫,买白纸,糊白幡,落一个孝子的名儿在那天下传。”

    倒是讽刺起那老爷来了,心里只觉得万分畅快,心里大叫这唱词儿写得好,写的妙!

    那老爷什么也不懂,只觉得这段唱的尤其好,自己也拍手叫起好来,众人都哄笑起来,拍手大笑“好好好!”

    那老爷见了众人都说好,自己洋洋得意起来,又扔钱,砸得高兴,只吩咐

    “就是这一段儿,给老爷唱十遍”

    下面的二胡琵琶弹得欢快,台上也用心用意,不顾嗓子大声唱,台下喝彩连连,真是满堂欢喜。

    那老爷高兴,忽而突发奇想,说不是拿钱买衣衫吗?你倒是买一个啊,于是叫停,众人都侧目看他要干什么。

    那老爷粗着嗓子说起来“加戏加戏”众人都好笑,哪里有这样的,在舞台上了还临时加戏。

    “你把那个拿银子买衣衫演一遍”

    小姑娘愣住了,就是一句词儿啊,怎么演?

    老爷不高兴了,“怎么这么笨?你就演个买了穿衣服啊,快点儿。”

    小姑娘还想争辩“明明王宝钏没有要钱嘛,哪里来的买衣衫还穿上?”

    老爷登时动了怒“教你演你就演!”那小姑娘不想干,偷偷看了台下的哥哥,哥哥也皱着眉对她点点头,小姑娘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一个穿衣裳的样子,接着又唱。

    那老爷又不高兴了,指手画脚起来“衣裳没脱呢,你怎么穿,都脱光了再穿。”

    嚯,大庭广众之下,一时有议论纷纷起来。那还只是个十几岁,戏都没学全的小姑娘呢,怎么能就在这里全脱光了。

    卸了妆的光脸蛋儿上羞得通红,又气得发白,憋得青紫,还无奈得灰黯。五颜六色啥煞是好看,所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是道法自然,真实的永远比戏上的好看。

    那姑娘一步错,步步错。在台上唱讽刺老爷穿白衣戴白帽做孝子的词儿唱惯了,便以为他真是个孝子。

    台下观众齐声喝彩,掌声雷动,便以为他们真是侠肝义胆,仗义执言的,以为自己真成了王宝钏,任你什么妖魔鬼怪的投降的。

    有了倚仗,便厉害起来“脱你娘的屁!”

    小姑娘在台上骂得痛快“脱你娘的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