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回乡建设桃花源 > 131.抓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开始这里本来没什么比赛,来抓知了猴的游客都是自发行为。不过发现这里的知了猴如此之多尝到甜头后,他们纷纷动用了各种网上学来的方法,就让很多村民看不过眼了。

    那些别的法子先不说,胶带缠树干是什么鬼?这不整个一绝户计吗?

    在树干离地一米五处缠上一圈胶带,知了猴破土出来了找个树干爬上去,打算爬到高处褪壳羽化,但是光滑的胶带让它没法往上爬,也不会变通一下松开爪子换棵树,只会傻傻地绕着胶带转圈圈。守在树下的人,这时候好整以暇伸手就可以将知了猴拿到手中,脚都不用踮一下。(_

    村里人以前也有抓知了猴吃的,但都是些顽皮的小孩子,自个儿抓了吃着玩儿。如今才晓得居然这么多人爱吃这玩意儿,还能卖到上百一斤。大家在大涨见识的同时,心里也嘀咕开了,这玩意儿虽然是害虫吧,但也经不起这么整啊,这样抓岂不是要被抓绝?抓绝了自家后辈子孙长大连知了都不认识了。

    况且还有很多比较自我的城里人,在树上缠了胶带抓了知了猴就一走了之,也不管那些胶带垃圾有没有带走,为此村里人还和部分游客起了点冲突。更有一些人见着知了猴价值可观,早早定下一片大树缠好胶带,等晚上知了爬出来了就跟包场似的驱赶其他人不让接近这一块,为此游客之间的口头冲突就发生过好几起。

    村长一看这不行啊,这样搞很容易闹出事情来,他老人家还想把柳树林抓知了的互动玩法,打造成村里一个代表性的玩乐项目呢,这样没规没矩搞个毛线。

    于是他专门制定了玩法规矩,进去的游客要交押金,可以领取强光手电和大号饮料瓶作为捕捉工具。出来时退还押金,不过要把自己收获的知了猴上缴一半,也算是变着法儿的创个收,顺便控制一下进林子的人数。

    村里连夜赶制了好些标识牌插在了林子里:禁止在树上缠胶带,禁止乱扔垃圾,禁止爬树伤树,文明玩乐禁止喧哗闹事等。晚上黑灯瞎火的不安全,所以还专门雇了两个大汉每天晚上在林子里巡逻,保护游客的同时顺便控制一下违规行为。

    又搞了场亲子比赛,仅限大人和小孩组合参与,两大人一小孩或者两小孩一大人都随意,不过组合中必须有孩子。

    最后胜利的参与者不仅不用上缴收获,还可以拿到小数额的奖金,最近的冠军组合就是二冷子小石头加小石头他爸。

    陶醇打听清楚,才晓得这些乡邻是拿他开玩笑呢,自己这边几个大男人,参加啥亲子比赛啊。

    他看着柳树林里欢欣一片,心里隐隐猜测:村里弄个亲子比赛,应该不仅是为了吸引游客吧。参与的小孩多了,抓知了这件事的功利性会少很多。小孩儿可不在乎知了猴能卖多少钱,他们要的是开开开心心玩。大人们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在这些纯洁无忧的笑声中,很容易受到影响回归童心,哪还有心思去考虑什么利益得失呢?

    周苗放眼看了看,到处是手电筒的强光照来照去,不由问道:“人好多啊,咱们抓得到吗?”

    王飒也指着旁边标示牌上的收取押金的提示问道:“刚刚我们进来的时候咋没收押金啊?”

    “你俩又不是生面孔,还是我带着的,收啥押金啊。”陶醇回答,又抿着下唇琢磨了会儿,说:“到处都是人,这边应该抓不到太多了,我带你们去个秘密基地。”

    大家都在柳树林抓知了,一是因为知了更喜欢柳树汁,这片地下的幼蝉多。二是因为柳树林比较平整开阔,附近人家多,树下杂草少,不用担心虫蛇。其他地方的林子规模小人烟少不说,还长满深草不安全,人生地不熟的游客们首先就排除了那些地方。

    陶醇说的地方陈不醉自然也知道,他走最前面拿着手电筒照路,一边带路一边还不忘提醒大家:“把你们的手机灯也拿出来照路,别不小心踩坑里崴脚了。”

    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咋一打开光还挺亮的,不过放在黑黢黢的树林子里就不够瞧了,只能模糊照亮脚下一块儿地。

    陶醇一手举着手机,另一只手被陈不醉紧紧握着,嘴里叽叽喳喳说着小时候抓知了的种种乐趣,显然重温童年让他的心情很是美妙。

    “晚上抓知了猴的次数倒不是很多,因为我爷爷不许我晚上到处跑。”

    “不过我都和哥在天没黑的时候去洞里挖,知了猴其实早就把洞口挖到地面了,不过它们不会全部挖开,而是留出一道缝,自己还躲在洞里面,等晚上天敌少了没太阳光了再急赶赶地爬出来。”

    “看到地上不起眼的小洞眼,用手指轻轻一扣,如果出现大拇指那么粗的洞穴的话,里面十之八九藏着快要脱壳的知了猴。”

    “洞口浅的把插树枝进去搅,让知了猴没地儿躲,它就会乖乖攀上树枝被带出来。洞口深的话就用瓶子往里灌水,这东西怕水,一灌水就飞快钻出来。”

    周苗嘿嘿一笑:“我小时候也灌过知了猴,放暑假后成天在院子里挖洞,不过那时候挖出来都喂鸡鸭了,也没想到人能吃。”

    陶醇笑着看了一眼陈不醉,说:“小时候跟着哥到处跑,我是什么都吃过。别说知了猴了,连蚂蚁蛋都烤过。”

    周苗不解:“蚂蚁蛋入火不会烧成灰吗?”

    陈不醉说:“那是你不会玩儿,找那种大蚂蚁的蛋,米粒大的那种,放铁片上用小火过一下,外面就焦了,里面也熟了。”

    周苗好奇问:“那蚂蚁蛋究竟是啥味儿啊?我没吃过这个。”

    陶醇一边回忆一边形容:“烤蚂蚁蛋表皮有点酥,里面是脆的,咀嚼时会有种爆汁的感觉,味道嘛,跟虾米有点类似,鲜甜味儿的。”

    王飒一旁听着,百度出蚂蚁蛋的样子,感觉自己要犯密集恐怖症了。

    “艹,你们口味真特么重啊!”他忍不住爆粗口。

    另三人闻言哈哈大笑。

    周苗道:“王哥你们有钱人不就爱吃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吗?什么蜂蛹金蝉蝗虫蚂蚁蛋,动不动几百一斤,不都大多是有钱人买去吃的?”

    王飒想起蜂蛹也是一个激灵:“艹!别人我不知道,这些我家是没出现过,我只吃过正常的东西!”

    “王飒哥你还别嫌弃,”陶醇笑道,“这些虫子的吃法流传了成百上千年了,医书上就有不少篇幅介绍吃它们的好处。就算没那些神奇功效,当蛋白质吃也没啥害处啊。”

    王飒连忙摇头:“管他有啥好处,首先外表就让我没法接受,太渗人了!”

    陈不醉回头看他一眼,说:“那正好啊,待会儿我们回家炸知了猴吃,可以少分一个人。”

    王飒切了一声说:“我是来抓着玩儿的,我才不吃呢,要吃你们吃!”

    说话间,几人已经离开了林子中心,别人的声音几不可闻,乱闪乱照的手电光也少了很多。

    柳树林当然不只有柳树,还掺杂着不少柏树杨树等乔木,只是柳树长得显眼好认,才被人称做柳树林。

    这片林子占地挺大,老树挺多,有的百十年的老树高度达到十来米。不过晚上黑灯瞎火显不出来,只能辩出哪个树干细哪个树干粗。抓知了当然要选择粗树下面,知了买土下的年份久,越老的树下面埋的幼蝉越多。

    陈不醉带着几人左转右转,在一块黑黢黢的犄角疙瘩里停住脚步说到了。

    比之林子中心的人声嘈杂,这边显得清幽许多,只有不知哪里的□□时不时呱呱一阵儿扑通扑通跳下水,刚褪壳的知了隔会儿就有气无力叫上几声,还有不知名的虫子藏在草丛里扯嗓子唧唧??骸

    风过树摇,长长的柳枝随风挥舞,黑黢黢的影子阴森森有点吓人。

    不过几人毕竟成年男人,个个火足气旺,倒是没啥特别感觉。

    周苗打量四周:“这哪儿啊,咋没别人过来?这几棵柳树好粗,百年老树吧这是?”

    “树那边有个野塘子,以前据说淹死过人,只有小孩子不顾忌讳爱往这里跑。”陶醇答道,他也不知这俩柳树的年份,在他印象中,“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这两棵柳树就已经是大树了!”

    王飒问:“淹死过人?啥时候的事儿?”

    “放心吧,别怕,这事发生时我都没出生呢!”

    “谁怕了谁怕了,我是坚定的科学信仰者。”

    为显胆大,王飒举着手机灯,从柳树垂落的枝条下穿过,主动去池边。过了几秒他兴奋地喊了一声:“小周快来!”

    周苗兴冲冲跟过去,隔了会儿发出一声由衷地赞叹:“真漂亮,就是让我想起了以前背过的那篇十分讨厌的课文。”

    “《荷塘月色》吗?”陶醇笑着走过来。

    “对,就是那篇,写的老长,老师还要求全部背下,当年可烦死我了!”

    王飒取笑他:“学渣的怨念原来这么多年也消泯不了啊。”

    今晚的月亮并不大,弯弯一弦挂在天边,碎在涟漪荡荡的水面上。

    天上星子两三点,淡淡的清辉从高空漫下来,笼罩在树上地上,显出一片朦朦胧胧的暗影。

    风吹过,水边芦苇懒懒地摇曳着纤细的身姿,水面半池荷叶矜持地颤动一下宽大的裙摆,荷叶中零星点缀的莹白花朵,高冷地反射着皎洁的月光。

    风中荷香混着好几种不知名的花香钻进人的鼻腔,叫人恨不得在这里站上一夜细品区分。

    面前的景象,确实如课本里描写的一样清丽唯美。

    王飒想要念句古诗嘲笑一下周苗这个学渣,可惜搜肠刮肚没找着。事实证明,学霸脱离校园久了会和学渣一样把学的东西还给老师。

    “你们还抓不抓知了了?我已经开工了。”陈不醉一句话将安宁静谧的气氛破坏殆尽。

    “抓抓抓,多不多啊哥?”

    “你俩先去,我给这湖拍张照……算了,手机拍夜景不行,太糊了。”

    “王哥快来,别拍了来帮忙!”

    “那边有一只,快点捉住它!”

    “我先看到的,你咋抢了呢?”

    “哈哈,这叫先到先得,先下手为强!”

    陈不醉用手电筒光照树干,几个人便如小孩子一样,各拿着一个广口的大饮料瓶摸知了,一边抓还相互攀比,不过因为打光的人心歪得不行,陶醇理所当然有很不光彩地收获了最多。

    池边几棵大柳树,加上其他小树木,几人忙活到十点,带来的六个饮料瓶已经全部装得满满的。

    陈不醉掂量了一下手中瓶子,很有把握地报出重量:“加起来大概八斤半。”

    “真的假的啊?”王飒不信,“走,咱们去林子口称一称!”

    “我哥肯定不会掂量错!”在陶醇心里陈不醉几乎是万能的。

    周苗笑道:“王哥你估计要被打脸了,老大卖鱼时过手估出来的重量和上秤称出来的相差不到二两秤!”

    事实证明王飒果然被打脸,林子口一称,几个大瓶子总重八斤六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